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 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 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 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我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

2升国旗时,用到了(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

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

A斜面 B 轮轴C、杠杆

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

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A大于 B 小于C、等于

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

A变快 B 变慢C、不变

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

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A杠杆B轮轴C、滑轮

9、螺丝钉的是属于()的运用。

A杠杆 B 轮轴C、斜面

10、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

A羊角锤B螺丝刀C、小刀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

具。(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11、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 12、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13.用镊子夹东西很方便,所以镊子是省力的杠杆。 ( ) 14、水龙头阀门、汽车方向盘都属于轮轴工具。 ( ) 15.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 四、科学探究(20分)

1、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再把这个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提起。 我的发现:

我的问题:我手握螺丝刀的刀柄向左转,有同学能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右转战胜我吗?为什么?

2、我这样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我用的材料: (2)、我的研究步骤:

(3)、我发现:

(4)、我的研究结果:

五、 我的认识。(15分) 1、下图里长方形的重物为1000克,?处要挂( )克的重物,才能使滑轮组平衡? 2、要让下面的杠杆平衡,我们可以在右边的第( )格挂上( )个钩码。

六、我的思考与研讨(15分)

1、,请找找看,你发现了自行车上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2、生活中利用斜面省力的例子你知道哪些?

3.简述三种杠杆的名称,并说出杠杆的条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②厚度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著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

①拱形结构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

①横杆②斜杆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

①增加纸的厚度②减小纸的厚度③增加纸的光滑度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

①、—②、W ③、T ④、U

6、下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②赵州桥③金字塔④乒乓球

7、下面()框架最牢固。

①Δ②□③◇④∏

8、空塑料瓶在()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②瓶口向上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①钢缆②桥塔③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②大大增加抗弯曲③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3、思考哪些地方最需要斜杆,哪些地方不一定需要斜杆?

4、数一数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想想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

四、我的实验:下面是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实验的记录表(15分)

,1、请你根据实验填写记录表,

2、我的发现:

五、我的思考。(15分)

1.铁塔的哪些特点使它不容易倾倒?

2.电灯泡的玻璃壳很薄,通常都做成球形,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3、我们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自然界里的水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和之间循环流动。

2、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3、风和流水具有能,电具有能,汽油具有能。

4、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水蒸汽凝结成水的中会热。

5、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

等办法。

6、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它们都是能源。

二、我的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

A、回形针

B、玻璃杯

C、铝锅

2、改变()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A、电池的正负极

B、线圈绕线方向

C、线圈的圈数

3、条形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

A、两端

B、中间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没有关。

A、线圈圈数

B、线圈的缠绕方向

C、线圈中电流的强度

5、可以改变小电机的转子转动方向的是()A、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B、磁铁的数量C、电池的数量

6、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

A、化学能

B、机械能

C、光能

7、电池是把()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A、声能

B、热能

C、化学能

8、煤所具有能量最初来源于()

A、植物

B、动物

C、太阳

9、电灯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器,它能把电能转化为()

A、光能

B、机械能

C、磁

10、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

A、电磁铁有南北极

B、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20分)

1、一些物质(食物、石油、煤等)中贮藏着能量,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

2、能量储存在燃料中而食物中没有能量。()

3、只有电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

4、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而电磁铁没有南极和北极。()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离不开能量的转化()

7、煤是由亿万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可以通过煤的特点和地层特点推测出来。()

8、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

9、电能只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10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四、连线题:(5分)

电池太阳能核电站化学能风力发电站原子能光电池机械能煤、石油化石能

五、我的探究(10分)

1、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1)我的假设: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2)我的研究方法:

(3)我用来研究的材料:

(4)实验中变化的条件是: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5)我们研究的结论是:

六、简答题(10分)

1、请你至少举出5例说出能量的形式有哪些?

2、简述煤的形成过程

3、看图解释,观察下图,解释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总是下不完?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6分)

1、垃圾按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等类。

2、人类消耗石化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3、埋入土壤中能够腐烂、增加土壤肥力的垃圾有(厨余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塑料、金属、纸),有毒的垃圾有(废电池废、日光灯管)。

4、露天堆放垃圾主要有(散发臭味、侵占土地)等害处,垃圾填埋主要有(占地、污染地下水)等危害。

5、我们给垃圾场做一个衬垫的作用是(防止垃圾中的污水渗入地下)。

6、当前世界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

二、判断题(16分)

1、把垃圾倒到海洋里是最好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2、在海边建垃圾填埋场可以让污水直接排到海里。(×)

3、破损的水银体温表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房屋(×)

5、垃圾填埋场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6、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7、购买物品我们尽量我把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8、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9、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10、水污染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1、自来水厂的水除了沉淀和过滤不需灭菌处理(×)

12、洗过衣服的水不会造成水污染(×)

13、许多国家已通过立法减少工厂废气和废物排放量(√)

14、塑料包装方便、轻巧便于存放,所以要大力推广(×)

15、人类滥捕乱猎过度开发使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三、选择题(12分)

1、人们一般会把( C )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A、烂果皮

B、生锈的铁钉

C、废日光灯管

2、(C)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填埋

C、减少垃圾数量

3、( C )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水土流失

B、物种灭绝

C、土地沙漠化

4、臭氧层中的( C )减少会使紫外线增强。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臭氧

5、1997年联合国在日本召开了防止地球变暖的会议,为限制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了( B )。

A《人类环境宣言》B《京都议定书》C《维也纳公约》

6、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原料制取玻璃便宜是因为( C )。

A、回收的玻璃可以直接利用

B、回收的玻璃简单消毒就可以使用

C、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

四、将下列废弃物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21分)

A、废旧塑料盆

B、剩饭剩菜

C、渣土

D、废电池

E、果皮

F、小砖块

G、废日光灯管H、酒瓶I、旧报纸

J、过期药品K、萝卜叶L、废轮胎M、废注射器N、碎瓦片O、蛋壳

P、废餐巾纸Q、塑料袋R、破瓮、破缸S、废钉子T、废旧泡沫塑料U、破袜子

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五、实验(14分)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垃圾填埋),

瓶子中的细石子代表(土壤),

清水代表_(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_(垃圾),

往上面喷水代表(雨水)。

2、慢慢地往下喷水后,瓶子里底部的水_(会染上黑色

的颜色),这个现象说明了_(填上垃圾会污染地下水)。

六、问答:(21分)

1、塑料袋有哪些重新使用的方法?

答:可以当包装袋,盛其他物品等。

2、你对厂家过度包装有什么建议?

答:包装首先要保证物品安全,其次要实用,避免过度包装。

3、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要注意人身安全,要及时记录和留样。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6分)

1、垃圾按材料不同可以分为()等类。

2、人类消耗石化燃料,如煤、()等。会使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3、埋入土壤中能够腐烂、增加土壤肥力的垃圾有(),能够回收利用的垃圾有(),有毒的垃圾有()。

4、露天堆放垃圾主要有()等害处,垃圾填埋主要有()等危害。

5、我们给垃圾场做一个衬垫的作用是()。

6、当前世界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有()等。

二、判断题(16分)

1、把垃圾倒到海洋里是最好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BEKO AHILPQ

ST

DGJM CFNRU

2、在海边建垃圾填埋场可以让污水直接排到海里。()

3、破损的水银体温表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房屋()

5、垃圾填埋场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6、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7、购买物品我们尽量我把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8、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9、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10、水污染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1、自来水厂的水除了沉淀和过滤不需灭菌处理()

12、洗过衣服的水不会造成水污染()

13、许多国家已通过立法减少工厂废气和废物排放量()

14、塑料包装方便、轻巧便于存放,所以要大力推广()

15、人类滥捕乱猎过度开发使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三、选择题(12分)

1、人们一般会把()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A、烂果皮

B、生锈的铁钉

C、废日光灯管

2、()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填埋

C、减少垃圾数量

3、()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水土流失

B、物种灭绝

C、土地沙漠化

4、臭氧层中的()减少会使紫外线增强。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臭氧

5、1997年联合国在日本召开了防止地球变暖的会议,为限制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了()。

A《人类环境宣言》B《京都议定书》C《维也纳公约》

6、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原料制取玻璃便宜是因为()。

A、回收的玻璃可以直接利用

B、回收的玻璃简单消毒就可以使用

C、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

四、将下列废弃物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21分)

A、废旧塑料盆

B、剩饭剩菜

C、渣土

D、废电池

E、果皮

F、小砖块

G、废日光灯管H、酒瓶I、旧报纸

J、过期药品K、萝卜叶L、废轮胎

M、废注射器N、碎瓦片O、蛋壳

P、废餐巾纸Q、塑料袋R、破瓮、破缸

S、废钉子T、废旧泡沫塑料U、破袜子

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五、实验(14分)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瓶子中的细石子代表(),

清水代表(),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

往上面喷水代表( )。

2、慢慢地往下喷水后,瓶子里底部的水(

),这个现象说明了( )。

六、问答:(21分)

1、塑料袋有哪些重新使用的方法?

答:

2、你对厂家过度包装有什么建议?

答:

3、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1—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 ______________ 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 _____________ 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宗旨,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_______ 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 ______ 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为他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奠定聊好的基础。 7、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 设、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_____________ 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期末试卷全套

2020年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全套)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小学科学复习题

小学科学复习题: 必答题 1、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占地球总水量的百分之多少(3%) 2、选择题,要用纸擦掉桌面上的一滴墨水最好使用(C)。 A 报纸 B 塑料纸 C 面巾纸 D 牛皮纸 3、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主要有六种,说出五个可以得分。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判断: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不对) 5、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能力吗(可以) 6、能够传递力的装置是传动装置,那么自行车是什么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 7、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能灭火,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8、怎样保护大脑(避免受伤、不要用脑过度、保证营养、保持乐观情绪、不抽烟 不饮酒) 9、拧螺丝为什么用扳手比较省力 (因为扳手利用了轮轴原理,轮轴有省力的作用,所以扳手比较省力) 10、物体分离的方法很多,说出两种分离豆和沙的方法(筛子筛、手捡) 11、宇宙是静悄悄的世界吗(不是)。 12 、光滑的物体和粗糙的物体比较,哪个反光能力强(光滑的物体) 13、物体分离的方法很多,如何分离木屑和铁钉说出两种方法。(磁铁吸、水分 离、手捡) 14、食物中的营养成份包括哪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水) 15、真空能传播声音吗(不能传播) 16、把一根铅笔放入一杯水中,看起来铅笔好像弯折了,这是什么现象(光的折 射现象 17、你知道哪些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的吗(地震、海啸、雪崩、泥石流等) 18、男高音和男低音是什么不同的表现(音调) 19、如何提倡学生节约用水(至少答出三种以上) (1)关紧水龙头(2)用洗澡的水拖地。(3)用洗脸水洗脚。(4)洗菜水浇花。 20、辨别物体的方法有哪些(固体物质的辨别从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沉 浮、溶解度等。液体物质的辨别从透明度、颜色、' 轻重、气味、味道等)" 21、怎样鉴别盐、白糖和醋(味道、品尝、颜色) 22、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凸透镜) 23、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胃的蠕动,大、小肠蠕动) 24、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水; 农业生产中喷洒的农药、除草剂和施放的化肥; 生活垃圾、医用垃圾等,通过各种渠道被带入水申,污染了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5、蛾和蝴蝶白天会相遇吗(不会) 26、我们人体的骨头由哪四部分组成(头、躯千、手臂、腿脚)273、水有三种形 态,它们在什么条件下互相转化(固态水受热可转化为液态水,液态水受热可转化为气态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测试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 学校: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 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 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 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 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 个主要 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 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 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 理信息、得出结论、表

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 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 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4 / 1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 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 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K支点2支撑看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 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蹺跷板、慑子、自行车刹车等等 A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 厂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僮s开瓶蓋 4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侵子.帑桨 L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 木I杆公式=匸血丄通方=卜星勺丄乏方

吳经典分析; 指甲钳 ACK?省力杠杆DEO:费力杠杆DE6 费力杠杆秤杆, 支层。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0不够用)阻力点 用力点:P〔秤死)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 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 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 工作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67分) 1、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2、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4、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5、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6、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7、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8、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 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9、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0、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做”科学的爱好、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2、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 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13、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14、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15、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 为标志)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7分) 1、科学认识是对无限发展客体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认识,总是在逼迫正确的答案,但永远无法达到。(X ) 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V)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好奇心、科学本质、探究解决问题、终身学习 2、科学素养的形成,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科学素养,多样的,教师,学生,家长 3、课程标准,总目标,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4、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5、探究,探究 6、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 7、五,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 8、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 1、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教学建议 (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评价建议 (一)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 (二)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 (三)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4、怎样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布置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用途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科学道理 )。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简单机械 )。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省力 )。 4.像水龙头这样, (轮和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滑轮组 )。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比()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小学科学总复习题库完整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植物) (1)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动物) (4)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空气、水) (6)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声光热) (8)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宇宙) (10)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保护环境) (11)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土壤、岩石) (12)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机械、金属) (13)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力、电、磁) (14)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实验操作) (15)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植物) 一、植物 一、判断 1、()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 3、()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南瓜、西瓜籽、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5、()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 7、()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 9、()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里,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11、()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 13、()植物的根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 15、()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和繁殖的特殊作用。 16、()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 17、()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气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19、()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21、()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 册 教 学 设

计与反思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