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挡土墙课程设计计算书

挡土墙课程设计计算书

挡土墙课程设计计算书挡土墙课程设计计算书一、引言挡土墙是土木工程中一种常见的结构,用于支撑或防止土体的坍塌,保护相关结构或地形。

本旨在设计一个具体的挡土墙结构,并进行计算。

二、工程参数及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挡土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工程参数和设计要求,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这些参数和要求包括土体力学参数、设计荷载、挡土墙的最大高度、监测要求等。

2.1 土体力学参数为了对挡土墙进行确切的计算和分析,我们需要了解土体的力学参数,如土壤的内摩擦角、土壤的凝聚力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现场勘察获得,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

2.2 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是指挡土墙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

静荷载指自重、土体压力等常态下产生的荷载,而动荷载则是指地震、风荷载等非常态下产生的荷载。

2.3 挡土墙的最大高度挡土墙的最大高度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土体参数进行确定的。

在最大高度确定后,我们可以根据挡土墙的高度来计算相应的墙壁厚度和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2.4 监测要求为了确保挡土墙的安全使用,需要对挡土墙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要求包括对挡土墙的变形、应力等进行定期测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三、挡土墙结构设计在明确了工程参数和设计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挡土墙的结构设计。

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包括挡土墙的类型选择、支撑结构设计、墙体结构设计等。

3.1 挡土墙的类型选择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土体条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挡土墙结构,如重力式挡土墙、土工格栅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等。

每种类型的挡土墙有其特定的优点和适用条件。

3.2 支撑结构设计挡土墙的支撑结构是确保挡土墙稳定性的关键。

支撑结构可以包括钢筋混凝土墙板、钢筋混凝土桩、地下连续墙等。

在设计支撑结构时,需要考虑挡土墙的受力分析、土体变形、稳定性等因素。

3.3 墙体结构设计挡土墙的墙体结构设计是为了确保挡土墙可以承受设计荷载并保持稳定。

墙体结构设计包括挡土墙的厚度、墙体材料的选择、墙体加固等。

路基工程挡土墙课程设计

路基工程挡土墙课程设计

路基工程挡土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路基工程中挡土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使学生了解挡土墙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挡土墙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挡土墙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挡土墙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规范,了解挡土墙施工工艺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路基工程挡土墙的工程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2.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原理的兴趣,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路基工程课程的一部分,重点探讨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

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强化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挡土墙基本概念- 挡土墙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挡土墙的构造及材料2. 挡土墙设计原理-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基本原理- 挡土墙设计方法及步骤- 相关设计规范及要求3. 挡土墙施工技术- 挡土墙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4. 挡土墙工程实例分析- 路基工程中挡土墙的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挡土墙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挡土墙稳定性分析原理第三周:挡土墙设计方法及步骤第四周:挡土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第五周:挡土墙工程实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关联教材:《路基工程》第三章第五节: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教学进度:1. 前两周重点讲解挡土墙的基本概念和稳定性分析原理;2. 第三周进行挡土墙设计方法及步骤的教学;3. 第四周关注挡土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4. 第五周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

大学挡土墙课程设计

大学挡土墙课程设计

大学挡土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挡土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够掌握挡土墙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规范;3. 学生能够了解挡土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挡土墙设计方案;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及计算;3. 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完成挡土墙设计任务的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增强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关注工程项目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挡土墙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为后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明确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挡土墙基本概念:挡土墙的定义、分类、功能及适用范围;2. 挡土墙设计原理:土压力理论、挡土墙稳定性分析、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3. 挡土墙施工技术: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4. 挡土墙工程实例分析:国内外典型挡土墙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优缺点;5. 挡土墙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新型挡土墙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行业发展趋势。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挡土墙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土压力理论及挡土墙稳定性分析;第三周:挡土墙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第四周:挡土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第五周:挡土墙工程实例分析;第六周:挡土墙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挡土墙课程设计

挡土墙课程设计

挡土墙课程设计挡土墙课程设计一、引言挡土墙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结构,用于防止土体坡面的坡面破坏和滑塌。

本课程设计旨在介绍挡土墙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施工要点,以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挡土墙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二、基本概念与分类1. 挡土墙的定义与作用挡土墙是指为了抵抗土体质量的侧向力作用,保证土体稳定,防止坡面滑塌而设置的建筑物或工程结构。

2. 挡土墙的分类- 硬质挡土墙:如重力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 软质挡土墙:如挡土墙垫层、挠性挡土墙。

三、挡土墙的设计原理1. 土体力学基础知识- 地基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 土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2. 挡土墙的受力分析- 横向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纵向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影响挡土墙稳定的主要因素四、挡土墙的设计计算1. 挡土墙的基本尺寸确定- 挡土墙高度的计算方法- 挡土墙顶宽和底宽的确定2.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设计计算-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受力分析-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五、挡土墙的施工要点1. 基坑开挖与处理- 基坑的布置和开挖方法- 基坑边坡的加固和支护2. 挡土墙的主体施工- 土方土工合理使用- 墙体材料的选用与施工- 挡土墙的水平、竖向和纵向连接设计六、附加设施与装饰1. 挡土墙的排水与防渗措施- 排水系统的设置- 防渗材料的选择与施工2. 挡土墙的绿化与美化- 植被种植与养护- 美化装饰的设计与施工七、本文档所涉及附件1. 挡土墙设计计算表格2. 挡土墙施工图纸3. 挡土墙材料资料八、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筑法律法规。

2. 土木工程:人类在自然环境中修建的工程,包括房屋建筑、公路、桥梁等。

挡土墙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挡土墙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挡土墙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挡土墙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挡土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理解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理。

3.熟悉挡土墙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挡土墙设计。

5.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挡土墙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挡土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理。

3.挡土墙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4.挡土墙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5.挡土墙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应用。

第一周:介绍挡土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第二周:讲解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三周:介绍挡土墙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第四周:讲解挡土墙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第五周:介绍挡土墙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挡土墙设计。

3.实验法:进行挡土墙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挡土墙设计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挡土墙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报告,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挡土墙直立式课程设计

挡土墙直立式课程设计

挡土墙直立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挡土墙的概念、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够掌握直立式挡土墙的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挡土墙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质量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挡土墙设计方案;2.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软件或手算,完成直立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3. 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工程图纸阅读和绘制能力,能够看懂挡土墙施工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专业,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质量观,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挡土墙工程设计及施工方面的专业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对实际工程有较强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挡土墙概述:介绍挡土墙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挡土墙概述- 内容列举:挡土墙的分类、功能、应用案例。

2. 直立式挡土墙设计原理:讲解直立式挡土墙的设计原理、受力分析及稳定性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直立式挡土墙设计- 内容列举:设计原理、受力分析、稳定性计算方法。

3. 挡土墙设计计算:介绍挡土墙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土压力计算、墙体结构内力分析及配筋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 挡土墙设计计算- 内容列举:土压力计算、墙体结构内力分析、配筋设计。

4. 挡土墙施工技术:分析挡土墙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基础处理、墙体浇筑、预应力施加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挡土墙施工技术- 内容列举:基础处理、墙体浇筑、预应力施加、施工质量控制。

挡土墙设计课程设计

挡土墙设计课程设计

挡土墙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挡土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使学生了解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土压力计算、稳定性分析等;3. 引导学生掌握挡土墙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挡土墙初步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挡土墙稳定性分析和结构计算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挡土墙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土建专业知识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学会从实际工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 引导学生关注挡土墙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建筑和生态文明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挡土墙基本概念:挡土墙的定义、分类(重力式、悬臂式、锚固式等)及功能;2. 挡土墙设计原理:土压力理论、稳定性分析(包括抗倾覆、抗滑移等);3. 挡土墙结构及材料选择:不同结构形式的挡土墙特点、适用范围及材料性能要求;4. 挡土墙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参数确定、结构计算方法;5. 挡土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措施;6. 挡土墙工程案例:分析典型挡土墙工程案例,总结设计及施工经验。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挡土墙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挡土墙设计原理及结构形式;第三周:挡土墙结构及材料选择;第四周:挡土墙设计方法及计算;第五周:挡土墙施工技术;第六周:挡土墙工程案例分析及总结。

挡土墙的布置课程设计

挡土墙的布置课程设计

挡土墙的布置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挡土墙的定义、功能及分类;2. 学生掌握挡土墙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3. 学生了解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类型挡土墙的适用场景,并选择合适的挡土墙类型;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挡土墙的初步设计和布置;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挡土墙施工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土木工程学科的认识;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挡土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未来团队协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挡土墙的基本知识、设计和施工技能。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将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挡土墙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介绍挡土墙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挡土墙。

2. 挡土墙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内容:讲解挡土墙布置的原则、设计方法及关键参数选择。

3. 挡土墙施工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 内容:分析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4. 挡土墙工程实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 内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挡土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 挡土墙设计与施工实践- 教材章节:第二章实践环节- 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挡土墙设计及施工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滨河及水库路堤挡土墙:在傍水一侧设置挡土墙,可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浸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或少占库容的有效措施。
3)路堑挡土墙设置在堑坡底部,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
4)山坡挡土墙设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挡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兼有拦石作用。

(一)、车辆荷载换算
- = - = - =
=
=
因为: ,所以:
2基底合力偏心距
e= m <B/6=m , 满足基底容许偏心距要求.
3.地基承载力抗力值
(1)地基承载力抗力值的规定
=278
(2)轴向荷载作用时
,满足要求。
(3)偏心荷载作用
,满足要求。
五、
因为墙面为俯墙,截面的最大应力可能出现在 墙高处或者加宽墙趾处,若 墙高处和者加宽墙趾处截面强度满足要求,墙身截面应力也能满足墙身材料的要求,现将 墙高处和加宽墙趾处截面强度验算如下:
挡土墙课程设计
一、
挡土墙定义: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按照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1.作用:
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重要建筑物。
3.基底的法向反力N及摩擦力T;
4.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
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a=4m, d = , H= 8 m ,α= 19o
土压力作用点位置Zy
Zy=
=
=
= m
三、
墙顶宽B1=,基底倾角α0=7o 埋深h' =1 m。
1、挡土墙自重G
G = = 22 ×=646 KN/m
由挡土墙图形可求得ZG=m
2、抗滑稳定性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应验算在土压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基底摩阻力抵抗挡土墙滑移的能力,一般有:
(+ γQ1Ey)μ + α0≥γQ1Ex, (γQ1=, μ=
主动土压力系数K
= +
= ×
=
= = m
= =
h4= H - h1-h3= 8 - - =
K1= 1 +
=
= 1+++ =
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力E
E = γH2KK1= ××82×× = KN/m
Ex= Ecos(α+δ) = ×cos(19o+19o) = m
Ey= Esin(α+δ) = ×sin(19o+19o) = KN/m
(1)为防止地表水渗入墙背填料或地基,因此设立地面排水沟。排水沟的横断面为矩形,底宽为,沟深为,边坡坡度为10%,沟底纵坡为1%。
(2)为了迅速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非干砌的挡土墙身的适当高度处设置3排排水孔。排水孔采用的直径为10cm圆孔。上下交错设置,间距为2m。
(3)泄水孔的进水侧设反滤层,一共三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总厚度为。最下排泄水孔的底部,应设置隔水层。黏土层塑性指数为20。
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墙高米,填土髙4米,填土边坡1:,墙背俯斜,1:(α=19°),墙身分段长度15米。
按墙高确定的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附加荷载强度q
墙高H(m)
q(kPa)

20

10
注:H=~时,q由线性内插法确定.
墙高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m2。
(二)、土压力计算
其中: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挡土墙设计关键是确定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其中主要是确定土压力。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力和特殊力。
主要力系是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 它包括:
1.挡土墙自重G及位于墙上的衡载;
2.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Ea(包括作用在墙后填料破裂棱体上的荷载,简称超载);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Ψ = φ + α + δ = 38o+19o+19o =76o
A0 = (a+H+2h0)(a+H) = ×(4+8+2××(4+8) =
= ×4×6 +(6 + × - ×8×(8 + 2×4 +2× tanα
=12 + - o
=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
tanθ= - tanΨ
=-tan76o
=
tanθ= (负值舍去)
取 :θ=28o27′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堤顶破裂面距墙踵 (H+a) tanθ+Htanα-(b+d)=
荷载内边缘距墙踵 d= m
荷载外边缘距墙踵 d+l0=8 m
因 < < 8,故破裂面交于荷载内,所以假设符合。
(2)主动土压力计算
所以,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四、基地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基础地面的压应力
轴心荷载作用时
基底平均压应力p
基底有倾斜:
N1=(GγG+γQ1Ey-W)cosα0+γQ1Exsinα0(γG=,γQ1==( × + × - 0)×cos7o + ×o
= +
=kN
2)偏心荷载作用时
作用于基地的合力偏心距e为
强度计算:
按每延米墙长计算:
因为:e0= m < m 满足圬工结构容许偏心距要求
=
墙高处:
= ×[×+× ]
= ×+
= 320
,满足要求。
六、
沉降缝与伸缩缝这两种缝,一般合并设置在一起,统称为沉降伸缩缝。沿路线方向每隔15m设置一道。对于岩石地基,其间距(即分段长)可以适当增大。沉降伸缩缝的缝宽一般为2~3cm。浆砌挡土墙的沉降伸缩缝内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易流失或冻害严重的地区,宜用沥青麻筋、沥青竹绒或沥青木板等弹性材料,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不宜小于0.15m;当为路堑墙或墙背填料为填石且冻害不严重时,可仅留空缝,不嵌填料。本设计采用如下构造:
(4)为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堵身开裂,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及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同时,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硬化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而产生裂缝,须设置伸缩缝。在此把沉降缝和伸缩缝结合在一起,全高设置,宽度为2cm。缝内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为10cm。
( + γQ1Ey)μ + α0=×+××+×o=kN/m ≥ γQ1Ex= × =kN/m
所以,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须验算它抵抗墙身绕墙趾向外转动倾覆的能力,有:
+ γQ1(EyZx- ExZy) > 0
= ××+×[× × +
=2041kN/m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