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假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假山与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骨架。一些采用主景突出的布局方式的 点 , 特 别 是 用 山 水 相 映 成 趣 地 结 合 来 组 往 开 辟 成 自 然 式 的 台 地 , 在 山 的 内 侧 所
园林尤其重视这一点。或以山为主景, 织空间, 使空间更富于性格的变化。
形成的垂直土面多采用山石做挡土墙。
或 以 山 石 为 驳 岸 的 水 池 为 主 景 。整 个 园
石 作 花 台 , 或 以 石 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它们可以因
峰凌空, 或藉粉墙 高就低, 随势赋形。山石与园林中其他
前 散 置 , 或 以 竹 、石 组 成 因 素 诸 如 建 筑 、园 路 、广 场 、植 物 等
结合作为廊间转折 组成各式各样的园景, 可使人工建筑物
的 小 空 间 和 窗 外 的 或 构 筑 物 自 然 化 , 柔 化 建 筑 物 平 板 、生
小品等配合使用, 在园 林 建 设 中 也 有 一 要划分和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手段很 散置山石以护坡。这些山石可以阻挡和
定的应用范围。
多, 但利用假山划分空间是从地形骨架 分散地面径流, 降低地面径流的流速从
1.可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 形 的 角 度 来 划 分 , 具 有 自 然 和 灵 活 的 特 而减少水土流失。在坡度更陡的山上往
对 景 。 由 于 游 览 视 硬 的 线 条 , 增 加 自 然 、生 动 的 气 氛 , 使 人
线的变化而得到不 工美通过假山或山石的过度和自然山
同 的 画 面 效 果 , 这 水园的环境取得协调。
湖南林业
10
2007 年第 3 期
灵 活 , 可 以 信 手 拈 来 , 以 较 少 的 花 费 取 的手段。中国园林善于运用“各景”的手 是运用山石小品来完成的。
简述园林中假山的应用布局

简述园林中假山的应用布局我国古典园林中,假山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生机,有着其他构筑物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亭台楼阁、长廊桥榭、池沼回廊等,把大自然的美景借以再现,从而产生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通常人们称“借景”、“对景”、“障景”等等。
借景,就是将园内外或园内各部分的景色加以组合,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达到增加风景、扩大视野的目的。
常用借景手法有:漏景、夹景、对景、框景、隔景、对景等等。
园林中的假山,一般建造在土壤比较坚实、开阔、平坦的地形上,假山前面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即游览路线),供游人登临远眺,如能配上适宜的植物及花卉,更能增添情趣。
假山应设计成险峻峭拔之势,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它高耸险峻的气势。
另外,在假山四周多栽植花草树木,或设置赏景台、小品等。
不仅使整个布局错落有致,而且也使园内多了几分天然之趣,此即所谓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还要注意与建筑物相结合。
一般来说,园林中的建筑都是仿木结构建造的,其朝向、屋顶和长窗都是利用山石和植物来造型的。
那么,假山也必须相应地模拟这些部位,并表现出一定的形态,以增加园林的真实感和自然风貌。
例如在南方园林中,有时利用假山上的植物配置,把它做成盆景式的景观,犹如一座缩小版的苏州园林。
又如桂林石山的掇山手法,就是从自然界的山石形态和质感入手,充分利用当地的奇石、顽石和江河中的卵石,以及柳州水车和飞瀑,配以斧凿,塑造成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的石景。
这些方法是否恰当,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同时还应该考虑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例如冬天雪后,整个园林银装素裹,此时假山的形态就会比较好看;春天桃红柳绿,则应该注重体现生机和活力,采用的石料应该色彩丰富一些;夏天一片葱茏,则应以淡雅、清爽为主。
假山是园林中的重要造景元素之一,尤其是中国园林,其中假山运用范围之广,造型之多,都是世界上其他园林无法相比的。
园林景观中假山的作用与施工

园林景观中假山的作用与施工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始广泛重视园林绿化建设。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假山景观。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严格结合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
关键词:园林景观;假山;作用;施工1假山的作用在所有的园林设计景观中,假山景观是其重要的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景观中,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景观,并且是一个艺术主景。
其具有的造景功能在众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可以将园林的主景给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园林中的地形骨架;可以作为园林的美感屏障,在划分以及组织园林空间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园林建筑增光添色,可以与园林建筑以及原路和园林植物很好的配合,并且能够紧密的结合,这样可以使园林给人的人工气氛减少,使独特的的自然情趣增加,让园林建筑与其独特的山水环境相融合,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还能够使园林更具美感。
因此,假山在我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其特征代表之一。
在园林建筑中,假山是其建设工程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得景区空间连接到一起,从而起到将整个园林建筑都连贯到一起的纽带作用。
假山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园林景观的重要特点,因此,假山的施工对建设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2园林景观假山施工前的准备2.1对所建假山的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查在园林假山施工之前我们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测工作,要对假山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充分的了解。
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进行必要的了解, 对地基的基本承载力进行相关的了解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地形以及地势进行必要的了解加交通条件、施工场地的大小以及周围的植被的分布情况等。
通过这些勘查工作可以设计出良好的山体, 以确保山体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选择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加施工材料的堆放安排及对施工的机械的选择等。
1.2合理设计施工图纸并熟练掌握图纸通过对园林施工现场的勘查工作,要设计出符合要求并能够保证山体稳定的施工图纸,并且在施工之前,必须熟练掌握设计的施工图纸。
简述园林中假山的应用布局

简述园林中假山的应用布局
利用假山来打造园林空间,让园林显得更加突出,更有神秘感,是现代园林常用的一种手法,不仅如此,加入假山的园林往往比普通的园林更有意境。
不过如何利用假山打造空间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本文以英石假山为例,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如何利用英石假山打造布局空间。
第一、将主建筑与假山对景处理,一般情况下,在园林内都会有一个主建筑,任何的搭配都是为了突出这个主建筑的存在,而假山的布局就要与之相应,根据我公司多年的经验,建议园主将其建设在与主建筑稍微偏离的地方,在它们中间可以置入草坪、水池等等,这样会显得更有意境,切忌不要置于主建筑之下,并且是正对着,这样不好看,也影响主建筑的美。
第二、位于园林的一角很多时候,一些园林会采用将英石假山置于园林一角的方式,然后在周围设置树木花草,这样不仅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也为园内增加几分情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园主想要将英石假山放在一角,最好不要采用太大的假山,那样反而会让整个园林失去平衡。
第三、设置在出入口正对的位置,这种设计是为了增加园林的神秘感,对于一些小园林,庭院来说,这种设计是最好不过的了。
因为通常情况下,小园林的面积都比较小,如果一眼望去毫无起伏的话,就会失去游览的兴趣,采用半遮的方式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分成两个或者是多个可供游览的小园林,再设置下不同的景观,能给游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这种布局中,英石假山的存在是多样的,需要进行搭配,而这种搭配只有像我公司这样经验丰富且素质高、创意多的建设团队采用把握好,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且独一无二的存在。
假山在现代庭院中的应用

假山在现代庭院中的应用现代庭院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庭院。
庭院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少用硬质景观。
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在现代庭院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但由于假山组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
因此,它在现代庭院中也具有重要的构景作用。
假山也应适应现代庭院发展的趋势,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假山。
假山常结合植物、水体、建筑、道路与广场、地形组成各种庭院景观。
1、假山与水体组景沿池四周散点山石是庭院中常用的造景手法。
假山与水体组景,并配以佳树,使石与环境融为一体,石块在植物的点缀下随意自然。
山石的布置,不以聚为奇,不以一石见长,而是相互资借。
山石隐现出没,该大该小、该掩该露、该起该伏,尽取自然之意。
水体在浑厚的石块衬托下更显轻盈、活泼、明澈,水石相依的幽静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水中可假山汀步,大小相间,有的高出水面少许,有的微隐在水面,使水面似分非分,活泼自然(见图4)。
假山与水体相结合还可表现出多种形态,如在河流溪涧,山脚下、山坡或池畔、水际,散点数石,若断若续,或横卧或直立,或半含土中均可;或曲或折,或立或卧,均得自然之态。
2、假山与建筑组景假山与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
岩石可立、可卧于建筑前后,建筑一隅,配合不同的花草树木,从而形成各种佳景(见图5)。
作建筑的台基,以增建筑之势;花木、山石散置于厅堂,可以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引来山水画意,达到不出堂庭,坐观静赏,坐穷泉壑的美好境界;粉壁假山,如同天上的浮云,匠心别具;漏窗、门洞透景石,步移景异;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
3、假山作为主景庭院中作为主景的山石,常利用其名称、题刻,或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活动相结合来造景,创造意境,使人们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引人遐思。
如北京市植物园中,利用30块黄石石料堆置纪念中日建交30周年[6],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见图1)。
假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假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樊晓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5期樊晓明(南京中山台城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2400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园林景观在提高环境质量上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全面探讨假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创新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关键词假山;园林景观;设计;应用1 假山的发展历程及分类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的合理应用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
在假山存在的整个过程中,最开始在帝王的宫室园囿中比较常见,被称作为“宫阙”,主要为了观赏自然景物、增加娱乐情趣和景观意蕴等而设置。
因此,从秦朝起,到后来的汉代、北宋、金、唐、宋、元等多个不同朝代,假山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总的来说,假山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洞室、绝壁、蹬道、谷与涧、恋与峰等,在提升园林景观美观度、审美价值和整体设计水平上有着重要作用。
2 假山的功能作用及设计原则根据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是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作为重要基础的前提下,将石材打造为不同的景致,从而体现山石具有的个体美。
在我国古代山石就有着各自特色,虽然静止不动,但在与其它景物结合的情况,可以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活力,从而起到激发游客生活热情的动力,因此,假山发挥着重要人文作用。
与此同时,在结合雕刻、塑造、穿插和分隔等操作手法的情况下,有着导向、连接、扩张空间等多种作用。
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注重假山应用的曲折性、自然性和生动性等,才能真正营造出山涧石林、小院曲径等景象,对于充分发挥假山的装饰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3 假山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的合理应用,需要严格遵守设计原理,采用最合适的设计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
目前,新技术、新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利用灰泥、水泥、有机树脂、玻璃钢和GRC等多种材料,可以使假山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色彩等,在节省材料、减轻假山重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优美的园林工程不仅扮靓了城市形象,也优化了城市生态平衡,丰富了市民的日常休闲场所。
假山景观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园林绿化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供探讨。
关键词: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园林绿化应用一、假山景观景观简介(一)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的概念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
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山。
不论假山采取的什么材料,能称之为假山的,都是指人工堆成的山。
通常来讲假山不仅包括假山,还包括置石部分。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造景或作附属性的配置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二)假山景观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假山景观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主景,一个独立的艺术景观。
作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景区与景区空间联系的一种园林建筑艺术品的形式,起连贯园林建筑艺术品中枢作用。
能够表现园林的主景形成园林的地形骨架,成为园林空间的美感屏障,起到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的作用。
能够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相得益彰,紧密结合,形成富于变化的景致,从而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足够的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给人舒服惬意的感觉。
同时假山还是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的有效手段。
二、假山景观施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施工准备1、认真熟悉图纸图纸是一个假山施工项目效果的先导。
假山造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假山造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作者:刘艳华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2期摘要:假山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园林艺术中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是园林构图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
通过假山的布置,可以丰富园林的层次感和园林的表现形式,可以给人带来更多更美的享受。
本文阐述了假山的功能以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假山;园林工程;应用技术1 假山在园林工程中的功能园林假山是以大自然山水为创作的艺术源泉和依据,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表现出山石的个体美。
中华民族对山石有着特殊的喜好,假山虽是一种静物,但能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让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假山在园林艺术造景中有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假山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就象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漏窗、门洞透景石,云梯等。
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
2 假山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2.1 造景假山石材的选用新材料、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置石中。
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和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正在现代园林中兴起。
塑石的优点是造型随意、多变,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石材和开支。
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承重条件受限制的地方,如屋顶花园。
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解决这个缺点,可用少量天然石材与塑石配合进行造型设计,用植物进行修饰,真中含假、假中有真,既节省石材,又减少了塑石的人工味,不失为一种良策。
我国南方地区的塑山水平较高,加上气候湿润,石面润泽,而且假山塑后不久,石面便滋生青苔等,经其修饰更加真假难辨。
而北方气候干燥,在阳光的曝晒下,石面的水泥感更显强烈,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假山走出传统的旧框提供了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山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界中最富魅力的基本景观。
孔子《论语》中有“知者若水,仁者乐山”,说明我国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并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由来已久。
园林假山是以造景、游览、登高眺望等为主要目的,以自然山水作蓝本,经过艺术提炼、概括和典型化,然后利用土石为材料,堆筑而成的大体型园景。
现存著名的假山有避暑山庄的金山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的狮子林等。
假山的作用
中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度艺术境界,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必然要建设一些人工美的建筑。
中国园林要求,在景物外貌处理上要求人工美融和到自然美的园林环境中去。
假山之所以广泛的应用,主要就是为了满足这种要求。
园林中假山应用有以下功能和作用:
⑴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⑵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⑶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
⑷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
⑸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假山的类型
假山就是指由人工堆叠起来的山体,究其用料不外乎是土、石二物,所以假山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⑴土山。
就是不用一石而全用堆土的假山。
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极富野趣,所以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有较多的应用。
但因江南多雨,易受冲刷,故而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护坡。
在古典园林中,现存的土山则大多限于整个山体的一部分,而非全山,如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西北隅。
⑵石山。
是指全部用石堆叠而成的假山。
因它用石极多,所以其体量一般都比较小,李渔所说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
小山用石,可以充分发挥叠石的技巧,使它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况且在小面积范围内,聚土为山势必难成山势,所以庭院中缀景,大多用石,或当庭而立,或依墙而筑,也有兼作登楼的蹬道的,如苏州留园明瑟楼的云梯假山等。
⑶土石山。
这是最常见的园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间,草木相依,便富自然生机。
尤其是大型假山,如果全用山石堆叠,容易显得琐碎,加上草木不生,终觉有骨无肉。
把土与石结合在一起,使山脉石根隐于土中,泯然无迹,而且还便于
植树,树石浑然一体,山林之趣顿出。
土石相间的假山主要有以石为主的石包土和以土为主的土包石。
石包土,先以叠石为山的骨架,然而再覆土,土上再植树种草。
其结构:一类是于主要观赏面堆叠石壁洞壑,山顶和山后覆土,如苏州艺圃和怡园的假山;另一类是四周及山顶全部用石,或用石较多,只留树木的种植穴,而在主要观赏面无洞,形成整个的石包土格局,如苏州留园中部的池北假山。
土包石,以堆土为主,只在山脚或山的局部适当用石,以固定土壤,并形成优美的山体轮廓,如沧浪亭的中部假山,山脚叠以黄石,蹬道盘纡其中。
其因土多石少,可形成林木蔚然而深秀的山林景象。
假山工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技能,它需要诸如对假山石材的认识、对工程施工中的方法和力学在实践中应用的认识,还需要对自然山川在造型艺术上的认识和修养,以及对假山立意、造型中艺术再创造的认识和实践等。
假山的布局
叠石掇山,虽石无定形,但山有定法,所谓法者,就是指山的脉络气势,这与绘画中的画理是一样的。
大凡成功的叠山家无不以天然山水为蓝本,再参以画理之所示,外师造化,中发心源,才营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假山作品。
假山的布局有以下要求:
⑴相地合宜,造山得体自然山水景物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在一个具体的园址上造山的具体位置、造山的类型以及采用哪些山水地貌组合单元,都必须结合相地、选址因地制宜的把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把所有的园林组成因素统筹的安排。
⑵先立主体,次相辅粥先立主体即要主景突出再考虑如何搭配以次要景物突出主体景物。
布局时应先从园之功能和意境出发并结合用地特征来确定宾主之位,假山必须根据其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安排忌不顾大局喧宾夺主。
在园林中堆叠假山,由于受占地面积和空间的限制,在假山的总体布局和造型设计上常常借鉴绘画中的“三远”原理。
高远根据透视原理,采用仰视的手法,而创作的峭壁千仞、雄伟险峻的山体景观。
如苏州耦园的东园黄石假山,用悬崖高峰与临池深渊,构成为典型的高远山水的组景关系;在布局上,采用西高东低,西部临池处叠成悬崖峭壁,并用低水位、小池面的水体作衬托,以达到在小空间中,有如置身高山深渊前的意境联想;再加上采用浑厚苍老的竖置黄石,仿效石英砂质岩的竖向节理,运用中国画中的斧劈皴法进行堆叠,显得挺拔刚坚,并富有自然风化的美感意趣。
深远表现山势连绵,或两山并峙、犬牙交错的山体景观,具有层次丰富、景色幽深的特点。
如果说高远注重的是立面设计,那么深远要表现的则为平面设计中的纵向推进。
在自然界中,诸如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等,所形成的深山峡谷
地貌,给人以深远险峻之美。
园林假山中所设计的谷、峡、深涧等就是对这类自然景观的摹写。
平远根据透视原理来表现平冈山岳、错落蜿蜒的山体景观。
深远山水所注重的是山景的纵深和层次,而平远山水追求的是逶迤连绵,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效果,给人以千里江山不尽、万顷碧波荡漾之感,具有清逸、秀丽、舒朗的特点。
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北与之隔水相望的主景假山(即两座以土石结合的岛山),正是这一假山造型的典型之作;其摹仿的是沉积砂岩(黄石)的自然露头岩石的层状结构,突出于水面,构成了平远山水的意境。
⑶远观山势,近看石质。
山水画理“远观势,近观质”既强调了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又重视细部处理。
“势”指山水的轮廓、组合与所体现的动势和性格特征。
就一座山而言,其山体可分为山麓、山腰和山头三部分。
山势有高低就有起伏,一座山从山麓到山顶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波浪似的由地到高,由高到低小的起伏。
山与山之间有宾有主,有支有脉是全局的大起伏。
起脚必须弯环曲折,有山回路转之势,以便处处设景,又与层次起伏相结合,才能具有不同的丘壑。
凡叠石,不论冈峦、岩洞、溪涧、池岸都必须有凹有凸,才能显出突兀之势,凹凸等同于山水画的线条和皴法,不论是湖石的瘦皱漏透,还是黄石的苍劲古朴,画家用线条和皴法来表现,叠石则在于凹凸得宜。
⑷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假山很重视内涵与外表的统一,常运用象形、比拟和激发联想得手法造景。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要求无论置石叠山都讲究“弦外之音”。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外观是力求自然的,但就其内在的意境是完全受人的意识支配。
“一池三山”、“仙山琼阁”寓为神仙境界,“濠濮间想”、“武陵春色”是寓名园名山大川手法。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就是寓四时景色的佳作。
我们在继承传统园林掇山手法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以新的形式、时代的内容和意境,来满足人民的需求。
近年来,园林山石由户外发展到室内,有以山石叠成柱子,使它既成为结构的一部分,又具装饰作用;有导泉入室,下滴石上;有将池、石与泉水互相配合,引瀑注入潭内,使泉、石、水声,声景交融。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在不断改善,人们对山水的欣赏,有着迫切需求,堆山叠石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