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假山

合集下载

园林假山的施工工艺流程

园林假山的施工工艺流程

园林假山的施工工艺流程园林假山的施工那可太有趣啦。

一、选石。

咱得先挑石头呀。

这就跟挑宝贝似的,不是随便一块石头都能行。

要看看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啥的。

比如说,有的石头形状奇特,像个小动物或者小山峰,那用来做假山就特别有看头。

石头的颜色呢,要跟周围的环境搭配起来。

要是周围都是绿油油的植物,那选个灰白色的石头就很清爽。

质地也很关键哦,要是质地太软,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就容易损坏,那可就麻烦啦。

所以选石的时候一定要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挑选,就像选自己心爱的小玩意儿一样。

二、基础施工。

选好石头之后,就得开始打基础啦。

这基础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呢。

咱得先把地面清理干净,不能有杂物啥的。

然后根据假山的大小和重量,确定基础的深度和宽度。

一般来说,越大越重的假山,基础就得越深越宽。

就像盖高楼大厦,基础不牢,整座楼都会摇摇欲坠呢。

在做基础的时候,还可以加点钢筋啥的来加固,这样假山就更稳当啦。

这就好比给假山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不管风吹雨打,它都能稳稳地站在那儿。

三、假山定位与放线。

基础弄好之后,就要确定假山的位置和形状啦。

这就像是给假山画个蓝图一样。

得用一些工具,比如绳子、石灰啥的,在地上画出假山的轮廓。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要是位置定错了,那整个假山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就像画画的时候,线条画歪了,那这幅画就不好看了。

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让假山的位置和形状都符合咱们心里的预期。

四、假山堆叠。

这可是个技术活呢。

把选好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堆起来,要让它们看起来自然又和谐。

不能堆得太死板,像一堵墙似的就不好看了。

得像搭积木一样,但是比搭积木难多啦。

要考虑石头之间的缝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了不稳固,太小了又不好看。

而且在堆叠的时候,还要注意石头的纹理,顺着纹理堆,就会显得更加自然。

就像头发顺着梳,看起来就顺滑舒服。

有时候一块石头放的位置不对,就得重新调整,直到整个假山看起来像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那才算是成功呢。

五、勾缝与固定。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技术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技术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技术一、选址和设计在选择假山的位置时,首先要考虑景点的布局和园林整体风格,做到与整体景观协调一致。

一般来说,假山应当放置在园区的重要节点或场所,能够起到点睛点缀的作用。

在设计时,要注意假山的高度、形状、比例和造型与周围环境的搭配,使得假山融入整个园林景观中,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二、布局和基础在施工前,需要对假山的布局和基础进行设计和规划。

首先要进行场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的情况,确定假山的位置和形状。

然后要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挖掘坡地、铺设基石、加固地基等工作,以确保假山的牢固稳定。

三、造型和石材选用在假山的造型设计中,要根据假山的位置和功能来确定造型,既要符合园区的整体氛围,又要注重假山的独特性。

在石材的选用上,可以根据园区的地质特点和主题色调来选择适合的石材,一般常用的有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等材料。

四、植物种植在假山周围的植物种植中,可以根据季节和景观需求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通常可以选择喜林、灌木、花草等植物进行种植,以增加假山的立体感和生机。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植物的保养和养护,定期修剪和施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五、水系设计在园林假山的施工中,水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可以在假山周围设计小溪、瀑布、池塘等水景,通过水的流动和声音增加园区的动感和灵气。

在水系设计中,要注意水的循环和清洁,保持水质的干净和透明。

综上所述,园林假山工程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选址和设计、布局和基础、造型和石材选用、植物种植和水系设计等。

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假山工程的质量和美观度。

希望以上内容对园林假山的施工技术有所帮助,让园林景观更加美丽和壮观。

园林假山常用石材及产地

园林假山常用石材及产地

园林假山常用石材及产地假山是中国园林中的一种景观形式,其特点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模仿自然山峦、岩石、瀑布等自然景观,通过布局、造型、植物等手段,营造出一种山水之美。

在制作假山时,选材非常关键,不同材质的石材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本文就园林假山常用石材及产地进行介绍。

大理石大理石是由方解石、石灰石等矿物质经过高温、高压形成的一种具有均质、细腻、亮度高的石材。

在园林假山中,大理石常用于制作瀑布、流水等部分,其质感柔和、纹理分明,能够营造出山水之美。

产地:世界范围内大理石资源比较广泛,我国主要产地有广东、福建、湖南等地。

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具有坚硬度、耐磨性、防水性、抗冻性等特点,是园林假山中常用的石材之一。

砂岩的色泽和纹理多样,常用于制作山峦、岩石等部分,能够营造出自然的水土气息。

产地:我国砂岩资源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地区,主要产地有河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硬质岩石,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形成。

其硬度高、韧性强,具有耐磨、耐腐蚀、抗风化等特点,是园林假山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花岗岩的色泽多样,纹理复杂,能够营造出灵动、自然的山水之美。

产地:我国花岗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产地有山东、福建、广东、四川等地。

火山岩火山岩是一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岩石,其质地细腻、结构紧密,硬度高,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热稳定性,能够长期保持色泽和质感稳定。

在园林假山中,火山岩多用于制作石柱、山体等部分,能够营造出浓郁的自然气息。

产地:我国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南等地,比较有名的产地有安徽霍山、福建武夷山等。

雕花石雕花石,又称“干草石”,是一种多孔性的角石,其表面有多处凹陷、洞穴,常用于制作园林建筑中的雕刻、饰面等部分。

由于其沙石颗粒大小不同,孔洞大小不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立体感和艺术效果。

产地:我国雕花石主要产地位于山东、湖南、江西等地。

花瓣石花瓣石,又称“蝴蝶石”,外形如花瓣般细薄而宽,花纹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多变,是制作园林假山时常用的一种材料。

苏州园林假山解析

苏州园林假山解析

苏州园林假山解析一、苏州园林假山之美苏州园林那可真是咱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啊,而里面的假山,那可大有文章。

假山在苏州园林里就像是一个个有故事的小巨人。

你一走进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就是那些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假山了。

这些假山可不是随随便便堆起来的,那都是工匠们精心设计的呢。

从材料上说,苏州园林的假山石料来源广泛。

有太湖石,这太湖石可太有特色了,它那瘦、漏、透、皱的特点,让它成为假山材料里的明星。

瘦就是看起来苗条,不是那种臃肿的石头;漏呢,就像是身上有好多小洞穴,透着一种空灵的感觉;透是说你从这头能看到那头,有一种通透感;皱就像是石头上有好多皱纹似的纹理,可有趣了。

还有黄石,黄石质地厚重、古朴,堆出来的假山就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再说说假山的造型。

有的假山像是一只蹲着的小狮子,那模样超级可爱,仿佛在守护着园林的某个角落。

有的假山像是一座缩小版的山峰,有高耸的峰尖,还有蜿蜒的山谷,在小小的园林里营造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感觉。

工匠们巧妙地把不同形状的石头组合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可比搭积木难多了,那是一种艺术创作。

假山在园林里的布局也很有讲究。

它们往往和水相互映衬。

你看,在一湾清池旁边,有一座假山,那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水里的鱼儿在假山的影子间游来游去,就像是在山间穿梭一样,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简直美到心坎里去了。

而且假山还和周围的植物搭配得恰到好处。

在假山脚下,常常会有一些苔藓,这些苔藓就像是给假山穿上了一层绿色的小毛衣,让假山看起来更有生机。

旁边再种上几株翠竹,风吹过的时候,竹子沙沙作响,就像是在和假山聊天似的。

苏州园林的假山还承载着文化内涵呢。

它就像是一本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园林主人的审美和当时的文化氛围。

园林主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文化修养来设计假山的造型和布局。

比如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在假山附近设置一个小亭子,然后在亭子里吟诗作画,这时候假山就不仅仅是一个景观,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背景。

反正就是说,苏州园林的假山是自然之美与人工智慧的完美结合,每一座假山都像是一个小世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假山景观案例

假山景观案例

假山景观案例一、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其中的假山景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以布局精巧、构思巧妙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苏州园林中的几个著名假山景观案例。

1. 留园假山景观:留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假山景观之一。

留园的假山景观以山石为主,形态各异,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山涧,给人以山水之美的感觉。

假山景观与园林的其他元素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雅致的氛围。

2. 拙政园假山景观: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私家园林,其假山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拙政园的假山景观布局灵活多样,既有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有曲折蜿蜒的山涧,形态各异。

假山景观与园林中的建筑、水池等元素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园林画卷。

3. 狮子林假山景观:狮子林是苏州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园林,其假山景观以山体造型为主,形态各异。

狮子林的假山景观巧妙地融合了人工和自然的元素,以山石、水池、植物等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空间。

假山景观的布局精致,给人以一种山水相依的感觉。

4. 虎丘假山景观:虎丘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其假山景观以山体造型为主。

虎丘的假山景观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给人以一种山水相连的感觉。

假山景观与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花木等元素相互衬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空间。

二、北京颐和园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其中的假山景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颐和园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绝伦的园林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颐和园中的几个著名假山景观案例。

1. 万寿山假山景观:位于颐和园的北部,是整个颐和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万寿山的假山景观以山体造型为主,形态各异。

假山景观与园林中的建筑、湖泊等元素相互衬托,构成了一个宏伟壮丽的景观空间。

2. 长廊假山景观:颐和园的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廊,其假山景观位于长廊两侧。

长廊的假山景观以山体造型为主,形态各异。

假山景观与长廊的廊柱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效果。

3. 玉澜堂假山景观:位于颐和园的湖心岛上,是一座典型的假山景观。

园林假山介绍

园林假山介绍

园林假山介绍
园林假山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石质构筑物,是由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组成,通过布局、石材的巧妙搭配和石刻雕刻等艺术手段构成一种抽象的山水景观形象。

园林假山形态逼真,具有极强的艺术观赏性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华传统园林的一大精品。

假山的制作需要挑选石料、规划造型、堆积组合,难度较高,但是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园林设计中,假山不仅是赏景的对象,更能勾勒出浓郁的文化内涵,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景观线条,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启迪。

园林假山造价案例

园林假山造价案例

园林假山造价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小园林工程,里面要弄个假山,这可有点意思,咱来唠唠它的造价情况。

一、工程背景。

这个园林呢,面积不算大,大概就一千平方米左右。

园主是个特别讲究意境的人,就想在园子中间弄个假山,作为整个园子的视觉焦点。

假山的位置规划好了,就在一片小池塘旁边,旁边再种点垂柳啥的,想着营造出那种小桥流水人家,哦不,小桥流水假山的感觉。

二、假山材料的选择与成本。

1. 石材类型。

一开始考虑用太湖石,这太湖石可是假山石材里的明星啊。

它那多孔、玲珑剔透的样子,特别有韵味。

但是一问价格,好家伙,贵得有点吓人。

一块中等大小、造型还不错的太湖石就得好几千块。

最后综合考虑,选择了黄石。

黄石虽然没有太湖石那么精致的孔洞,但它质地厚重、古朴,而且价格相对亲民。

黄石的价格大概是每立方米800 1000元左右。

这个工程预计需要用到30立方米的黄石,光石材成本就大概在24000 30000元之间。

2. 辅助材料。

除了石材,还得用点水泥砂浆来固定这些石头啊。

水泥砂浆的用量也不少,大概得用个5立方米左右。

每立方米水泥砂浆算上材料和人工搅拌的成本,大概是300元,这部分成本就是1500元。

还有就是在假山上种点小绿植,增加点生机。

选了一些耐旱、好养活的小型多肉植物和苔藓。

这些小绿植加上种植土,总共花了大概2000元。

三、人工费用。

1. 石匠师傅。

这假山要想好看又稳固,得靠手艺好的石匠师傅。

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石匠师傅,他们的工钱是按天算的,每人每天500元。

这个假山工程大概得干15天,那这两位师傅的人工费用就是2×500×15 = 15000元。

2. 小工辅助。

光有石匠师傅还不行,还得有小工帮忙搬石头、递工具啥的。

请了三个小工,小工的工钱每天300元。

同样干15天,小工的人工费用就是3×300×15 = 13500元。

四、运输和设备租赁费用。

1. 石材运输。

那黄石可不是园子里本来就有的,得从石材厂运过来。

园林假山置石施工工艺

园林假山置石施工工艺

二.抱角和镶隅
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称为抱角;对于墙内角
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
三.粉壁置石
以墙作为背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或相当于建筑墙面前基础种 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有称 “壁山”的。
四.廊间山石小品
在成曲折回环的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 可以用山石小品“补白”,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石景本身处 理亦精炼,一块湖石立峰,两丛南天竹作陪衬。
(5)“尺幅窗”和“无心画” 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 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景人画。称为“无心画”。以“尺幅 窗”透取“无心画”。 (6)云梯 云梯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 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
第三节 假山结构
假山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基础、山体和山顶三大部分。假山结构设计的任务, 就是要解决假山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并使假山各部分构造成为假山整体。
六.山石器设 用自然山石作室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如作为石桌凳、石几、石 水钵、石屏风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造景效果。这种置石布置的 方式,即是山石器设。
二、置石的环境处理
置石的环境要素,主要有水体、场地、建筑、植物等。
1.与水体的结合 在规则式水体中,置石可布置在池中,置石(如单峰石)的高度应小于水池
二、置石 : 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 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置石主耍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 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假山设计的理论依据很多,尤其是一些古代山水画家的理论里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假山的施工也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不单单从受力分 析上能满足山体的稳定,更重要的假山里石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0.1为加强我省假山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景观效果,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取各级各类绿地、风景区、室内假山叠石及景石布置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管理。

1.0.3承担假山工岗位证书,不得无证上岗。

1.0.4园林假山叠石工程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1.0.5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6假山叠石及景石布置工程是指采用自然景石堆叠而成的山石、立峰以及溪流、水池、花坛等处的景石堆置和散置工程,是一种造景手段。

塑石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执行,但不包括塑山工程。

2术语2.0.1独峰石(又称孤赏石)是一种形态独特的孤峰状的自然景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0.2峰石多块大小不等、外形较佳的景石,由人工组合成造型自然、优美的石峰。

2.0.3景石假山叠石工程常用的自然山石的统称。

如:太湖石、料石、英石、斧劈石、水积石、三山石等。

2.0.4料石自然开采的黄、红、青、白等各色山石,经人工挑选,其石质、大小、纹理、色泽符合造景布置或假山叠石需要的称料石,其余均称块石。

2.0.5三山石包括:外形修长,如笋状的石笋石;石灰岩溶融而成的钟乳石;含许多小卵石的青灰色细砂岩的白果石。

2.0.6卵石在自然溪流或海边经长期水浪冲刷而成,表面光滑的大、中石头。

2.0.7面掌石在景石布置或假山叠石时用于正面,无损伤、外形佳的景石。

2.0.8填肚石(又称仓石)在假山叠石或堆置景石时,作为填充空隙稳定景石用的大小块石。

2.0.9景石布置在路边、桥堍、花坛、树周、草坪、天井或建筑物、构筑物四周为造景或作挡土、植树、种花之用;或为分隔之需而堆置的景石。

2.0.10台基为景石砌成的平台,上立建筑物或构筑物。

2.0.11人工瀑布以景石为造型,出水口落差在1m以上的人造景观。

2.0.12假山洞以景石为外形,人工砌筑的石洞。

2.0.13假山登山道(又称踏跺石、踏级石)用景石砌作的台阶或游步道。

2.0.14驳岸(又称护岸)沿河、湖、池溪流岸线,用景石自然式堆砌护岸;常水位以下部位混凝土现浇或块石砌筑成墙,常水位以上部位用景石布置,以做挡土造景的堤岸。

2.0.15汀步过溪的踏步。

2.0.16中、小型假山用景石叠成的山形景观,主峰高度4m以上,用景石60吨以下者为小型;60吨~200吨者为中型。

2.0.17大型假山用景石叠成的山形景观,主峰高度4m以上,用景石200吨以上或占地面积20平方米以上;同时堆砌台基、山洞、水景的组合型假山。

2.0.18勾缝假山叠石或景石布置的石块之间的空隙,经填、塞、嵌实后的缝隙进行涂刷处理的工序。

2.0.19塑山、塑石以砖或钢网为骨架,用混凝土塑仿各种景石或假山的作品。

2.0.20抱角石专指在亭台转角处的置石。

3一般规定3.0.1凡独立的假山叠石工程施工,应由建设单位向有关部门办理项目施工许可证和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等各项手续。

3.0.2综合工程中的假山叠石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等完工后,方可施工。

3.0.3假山叠石工程的基础部分应与土建工程相关的施工规程相符。

4设计4.1设计文件4.1.1大中型假山叠石、堆砌峰石、瀑布、山洞、台基及驳岸均应有设计图纸,严禁无图施工。

4.1.2设计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平面图、基础图、立面图及效果示意图。

2驳岸线、叠石外线位置及砌筑标高不同的断面图。

3有水景的叠石必须画出管道的位置、储水池、出水口(瀑布口)等详图。

4汀步及水坝应绘制平面、立面及断面图。

5应标明石种、石色。

6经费预算表和文字说明。

4.2模型制作4.2.1大型的假山叠石或在重要位置堆砌的峰石、瀑布,应由设计单位制作1:25或1:50的模型,经建设单位及有关专家评审认可后再进行施工。

5施工准备5.0.1施工前,应按施工平面图放样。

若平面位置、标高与实际不符,应由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5.0.2选用景石的石种、块面、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石质必须坚实、无损伤、无裂痕、表面无脱落。

峰石的造型和姿态,应达到设计的艺术构思要求。

5.0.3景石装运应轻装、轻吊、轻卸。

特殊用途或有特殊要求的景石,如峰石、斧劈石、石笋等,在运输时应用草包、草绳或塑料材料绑扎,防止损伤。

景石运到施工现场后,应进行检查,凡有损伤的不得作面掌石使用。

5.0.4景石运到施工现场后,必须对景石的石种、质地、形态、纹理、石色进行挑选和清理,除去表面尘土、尘埃和杂物,分别堆放备用。

5.0.5选择与造景需要相适应的绿化材料。

有关绿化材料的起掘、运输、种植、养护,按园林绿地种植的有关规程执行。

6施工6.1放样6.1.1施工放样应按设计平面图,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不出施工图的景石堆置和散置,可由施工人员用石灰在现场放样示意,经有关单位现场人员认可后,方可施工。

6.2基础施工6.2.1根据放样位置和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

在保持基础稳定的前提下,基础表面应低于近旁土面或路面(地坪)10cm。

6.2.2基础开挖后,如遇疏松的土质,暗塘(河),地下文物、地下管线等,应会同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后,方可施工。

6.3叠石和景石布置6.3.1假山、叠石、山洞、台基、峰石等应在基础的范围内,先作轮廓放样,再进行起脚。

6.3.2峰石应形态完美,具有观赏价值。

叠石或景石放置时,应注意主面方向,掌握重心。

组合假山及峰石时,每块景石连接处以山石本身的相互嵌合为主,同时,应用铁件或块石塞实,空隙用C20~C25混凝土灌实,使堆叠与填塞、浇捣交叉进行,确保安全稳固。

6.3.3假山叠石或景石堆置处,其山势和造型应达到设计图和设计说明的要求,具有整体感。

并应注意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石种、石色、纹理应一致,形态自然完整。

6.3.4假山山洞必须按设计图施工。

洞壁凹凸面不得影响游人安全。

洞顶嵌石或吊石应严格按受力要求施工,确保稳固,洞内应注意采光,不得积水。

6.3.5假山登山道的走向应自然,且符合设计要求。

踏步铺设应平整、牢固,高度以14~16为宜,除特殊位置外,高度不得大于25cm,宽度不得小于30~35cm。

6.3.6瀑布出水口宜自然,瀑布的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6.3.7溪流景石的自然驳岸的布置,应体现溪流的自然感,与周边环境协调。

汀步安置应稳固,面平整,汀石间距以60cm为宜,汀步的踏步面不应小于50╳70cm。

6.3.8水池、池岸景石自然驳岸或景石堆置和散置,其造型应体现自然,位置定点、石料选择、纹理、折皱处理应与环境、水面、绿地相协调。

6.3.9悬挂、临空俯视之石,必须严格控制该石重量及悬尺寸,压脚石应确保悬吊部分的平衡,必要时应采取预埋铁件进行钩、托等多种技术施工,确保牢固。

铁件表面应作防锈处理,粘结材料应满足强度要求。

6.3.10景石布置,在理解设计意图的情况下,主要靠现场创作出较好的景观效果。

不得随受意堆置,所有景石须安全稳固,布置手法可参见本规程第6.3.2条、第6.3.3条的有关要求。

6.3.11假山、叠石和景石布置后的石块间缝隙,先经混凝土或铁件、石质材料填塞、嵌实,再以1:2的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露面缝宽应小于2cm,并达到平整。

勾缝砂浆应先调色,使之干燥后与石料色泽相近。

6.3.3假山叠石或景石堆置处,其山势和造型应达到设计图和设计说明的要求,具有整体感。

并应注意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石种、石色、纹理应一致,形态自然完整。

6.3.4假山山洞必须按设计图施工。

洞壁凹凸面不得影响游人安全。

洞顶嵌石或吊石应严格按受力要求施工,确保稳固,洞内应注意采光,不得积水。

6.3.5假山登山道的走向应自然,且符合设计要求。

踏步铺设应平整、牢固,高度以14~16为宜,除特殊位置外,高度不得大于25cm,宽度不得小于30~35cm。

6.3.6瀑布出水口宜自然,瀑布的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6.3.7溪流景石的自然驳岸的布置,应体现溪流的自然感,与周边环境协调。

汀步安置应稳固,面平整,汀石间距以60cm为宜,汀步的踏步面不应小于50╳70cm。

6.3.8水池、池岸景石自然驳岸或景石堆置和散置,其造型应体现自然,位置定点、石料选择、纹理、折皱处理应与环境、水面、绿地相协调。

6.3.9悬挂、临空俯视之石,必须严格控制该石重量及悬尺寸,压脚石应确保悬吊部分的平衡,必要时应采取预埋铁件进行钩、托等多种技术施工,确保牢固。

铁件表面应作防锈处理,粘结材料应满足强度要求。

6.3.10景石布置,在理解设计意图的情况下,主要靠现场创作出较好的景观效果。

不得随受意堆置,所有景石须安全稳固,布置手法可参见本规程第6.3.2条、第6.3.3条的有关要求。

6.3.11假山、叠石和景石布置后的石块间缝隙,先经混凝土或铁件、石质材料填塞、嵌实,再以1:2的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露面缝宽应小于2cm,并达到平整。

勾缝砂浆应先调色,使之干燥后与石料色泽相近。

6.4安全施工6.4.1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保护建筑成品、园林植物,注意场地内人员的安全。

6.4.2假山堆叠、峰石堆置或景石布置,必须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配备起吊设备,搭设架子及防护栏。

6.4.3如遇大风、大雨、下雪天气,一般应停止露天叠石作业。

如遇特殊情况需继续施工,应有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

7验收与备案7.0.1每批运到工地的景石材料,由施工人员现场验收,并将石种、数量和特殊景石的包装情况,记入施工日志。

7.0.2下列工序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1假山、立峰、水池、溪流、台基、山洞等的定点和放样。

2假山、立峰、水池、溪流、台基、山洞等的基槽土质,浇捣基础前的模板、钢筋。

3塑石钢结构及造型形成。

4安装的立峰,应验收其安装衔接牢固度。

7.0.3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验收的各项资料。

2施工图及有关部门修改补充说明和联系单;模型照片;假山、立峰及重要景区的竣工照片。

3混凝土、混凝土试块报告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质量资料。

4竣工日记。

7.0.4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