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实验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2024年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2024年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了解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光能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

实验材料:
1. 绿叶植物(例如菠菜或鲜草)
2. 水
3. 高倍显微镜
4. 高亮度灯
5. 测量氧气生成的氧气气体管
6. 小型水槽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绿叶植物,并将其放入水槽中。

2. 将水槽放置在高亮度灯下,使植物处于光照状态下。

3.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绿叶表面气孔的变化,并观察叶绿素在光照下的作用。

4. 使用氧气气体管在水中收集释放的氧气气泡,并记录产生氧气的时间和数量。

5. 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解释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受伤。

2. 使用高亮度灯时要保持安全,避免过热导致事故发生。

3.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界干扰。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看到绿叶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气泡的过程,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作为副产物。

这一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存所必须的。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加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

延伸实验: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对绿叶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并探讨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24点活动方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24点活动方案及反思

教案小学数学24点活动方案及反思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解决24点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24点游戏卡片若干。

2. 计时器。

3.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24点游戏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四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得到24。

二、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抽取一张24点游戏卡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3. 小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评价并给出建议。

三、游戏竞赛1. 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

2. 老师出示一张24点游戏卡片,两个代表同时计算,最快得出答案的代表获胜。

3. 进行多轮竞赛,统计获胜次数最多的大组。

1.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学生填写小组合作学习表格,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和游戏竞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表格,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设计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2. 开展类似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接龙、数学谜语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案小学语文创意写作活动方案及反思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创意写作素材卡片若干。

2. 写作纸张和笔。

3.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创意写作素材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根据素材进行创作。

二、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抽取一张创意写作素材卡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_《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1)[修改版]

_《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1)[修改版]

第一篇:_《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1)《24时计时法》教案教学目标:1.在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的活动中,经历了解24时计时法的过程。

2.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3.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课前准备:教材中的电视节目预报表放大在一张纸上,中央电视台1台当天12点以后的电视节目预报表放大在一张纸上。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

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我们每天在钟面上都能看到的时、分等。

学生在每天日常生活中,看节目预告、作息时间表等,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记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

在练习的设计中,也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生谈话,通过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刻的话题引出电视节目预报表。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它在什么时刻播出吗?学生可能说出:●我喜欢看中央14台的《动画大放映》,播出时刻是下午4:30。

●我喜欢看《新闻联播》,播出时刻是晚上7:00。

●新闻联播的时间也叫19点。

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知道电视播出的时间呢?学生可能会说:●看电视节目预报就能知道电视播出的时间。

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电视节目预报。

我们一起来看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预报表。

课件展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看一看从电视节目预报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认真去读电视节目预报表。

二、24时计时法1.交流从电视节目预报表中了解到的信息,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三篇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模板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小学科学24《保护土壤》(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24《保护土壤》(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24《保护土壤》(教案及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土壤的定义和特点。

2. 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土壤的污染原因及影响。

4. 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论一下他们对土壤的理解和认识。

Step 2: 了解土壤给学生讲解土壤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矿质和水分的作用。

同时,介绍土壤对植物的重要性。

Step 3: 探究土壤的重要性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情况,让他们体会到土壤对植物的重要性。

Step 4: 讨论土壤的污染原因及影响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展示,探究土壤的污染原因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Step 5: 学习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技巧向学生介绍保护土壤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合理施肥、轮作、植树造林等。

Step 6: 整理总结组织学生一起整理总结所学的内容,以及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方法。

Step 7: 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对于土壤保护的理解和想法。

Step 8: 总结反思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活动,让他们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通过导入活动、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对保护土壤的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平衡。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并培养他们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入一些案例或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土壤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其次,我们可以设置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土壤保护的过程和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1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4时计时法 1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页~53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知道1日=24时,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

2.技能目标: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

3.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教具钟。

学生准备:学具钟、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假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前我先给同学们出一道脑筋急转弯来考考大家!阿龙和阿涛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见到面。

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一天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的8时,一个是晚上的8时。

二、引入课题师:所以为了避免误会,都会在8时前加上午或晚上等时段词语,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计时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图片(银行的营业时间,邮箱的开箱时间,电影票开演时间,准考证考试时间)这样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

那为什么要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呢?24时计时法又有什么优越性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利用钟面来认识24时计时法。

(一)动手研究一天有24小时1. 学生动手拨钟。

(感受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时。

)(1)考虑两个问题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引起一天的开始是1:00和夜里12:00两种答案的争论)出示倒计时的场面: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4点游戏教案

24点游戏教案

24点游戏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24点游戏的规则,掌握24点游戏的运算技巧
2、操作实践算24点的扑克游戏,巩固加强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3、寓教于乐,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四张牌的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用具: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24点游戏的规则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大组,在每个环节的活动中,由每个大组派一名同学到
讲台,在每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抽取四张扑克牌,用这四张扑克牌代表的四个数字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10分钟)进行运算(四个数只能用一次,可以使用括号),每次运算结果必须为24。

每做对一种方法得到10分,也可以向该小组其它成员求助,但只能得5分。

(注:A、J、Q、K分别代表数字1、11、12、13)。

2、在比赛中,各小组成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乱叫乱喊,否则扣除该小组得
分。

3、若该小组抽取的四张牌无法算出结果为24,可放弃,重新抽取四张,但每
轮只能放弃两次。

二、24点游戏的基础技巧
①凑24的因数(乘法)(比较常用)
见2想12、见3想8;见4想6;
②加减法
三、24点游戏活动
1、小分组内对抗,5分钟以后,获牌最多者晋级;
2、12人晋级后分为三组,再进行组内对抗,5分钟以后,获牌最多的四人将进入最后决赛;
3、四人在中间进行最后的大决战;以获牌多少分别评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四、活动总结
1、本节课你开心吗?
2、24点游戏你玩得怎样?有信心玩得更好吗?
3、基础技巧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