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青龙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青龙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青龙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青龙小学现有教师105人、教学班42个、学生2056名。学校建成招生以来,以“爱满校园,童心飞扬”为办学理念,切实践行“学习性质量观”、“发展性质量观”和“生命性质量观”,系统推进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规范化实施”为主导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不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平安校园、市级足球特色学校、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科技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并被县教委确定为未来名校培育对象。

一、打造融合校情办学文化

如果说先进的硬件条件给了青龙小学一副健壮的身体,那么正确的办学理念就给学校注入了强大的灵魂。在云阳县教委“快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确立了“爱满校园、童心飞扬”的办学理念。根据云阳县“建成重庆市教育强县、打造渝东北教育高地”的总体目标,学校系统性地研究了小学教育如何为初中学习、高中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等问题,提出了“学习性质量观”、“发展性质量观”和“生命性质量观”,在重视学科分数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尊重教育和人自身发展的规律,强调顺从儿童天性,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这既是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又是特色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两个品牌”撬动学校的整体变革

学校将“六爱教育”“童趣课堂”两大项目上升为战略

品牌,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实践,撬动了学校的整体变革。

(一)实施“六爱教育”,构建特色德育体系

“六爱”即“爱自己、爱人人;爱自然、爱社会;爱祖国、爱世界”。“爱自己”,教育儿童珍惜荣誉和身体;“爱人人”,教育儿童懂得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道理,形成敬业乐群的基本认知;“爱自然”,教育儿童懂得敬畏自然,按规律办事;“爱社会”,教育儿童养成合作意识、奉献意识;“爱祖国”,启蒙儿童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爱世界”,培育儿童放眼世界、追求卓越的意识。

为推动“六爱教育”的全面落地,学校公开选拔“室长”及成员,成立“六爱教育工作室”,确保点上有人研究;对全校教师加强培训,并融入常规管理,确保面上有人实施。

三年多来,在“学校一切资源都是德育资源”的理念指导下,“六爱教育工作室”以活动课程设计为基本形式,制定出较为系统的“六爱教育”课程开发计划表,成功探索“感、悟、行、评、展”五步操作实施体系。

“感”,即感知、感受,是实施“六爱教育”的第一环节。学校的推进策略为:一是专题教育:每周一节特色班队会活动,分年段设计“六爱”主题序列活动方案,通过丰富的视听媒体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让儿童感知“六爱”。二是课堂渗透:教师备课时充分开发教材在“六爱”方面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关教学目标和环节进行渗透。三是文化熏陶:精心打造凸显“六爱”主题的校园和班级文化,实现悄无声息的文化熏陶和浸润;四是校外延伸:在实际生

活中感受体验,通过“家校共育”形式,每月布置家长负责实施的实践活动,拓展孩子视野,丰富情感体验。

“悟”,即促进理解和领悟,进而明理。一是开展撰写“‘六爱’”微日记活动。将点滴感悟存入“成长记录袋”,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反复咀嚼、领悟;二是开展“六爱”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孩子深入思考,用嘴巴和手中的笔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悟。

“行”,即行为实践,让孩子将内心感知外化为行动,强调知行合一。一是细化行为要求。将“六爱教育”要求具体化,提出若干鼓励类、禁止类行为,纳入对孩子的在校行为习惯管理。二是设计实践性作业。假期设计“家校联动”的实践性作业,并关注孩子在社区和家庭的行为状况,依托并引导家庭配合搞好“六爱教育”。

“评”,即检查监督、科学评价。一是强化常规管理。在教师值周基础上,建立学生值周工作制度,将“六爱”教育细化考核,对班级进行每日评价,每周、月、学期评比文明班级,提升孩子接受制度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评选“爱心”小明星。结合孩子在校、在家及社区表现,班级每月评选、学校每学期评选“爱心”小明星。三是纳入素质报告。对学生践行“六爱教育”要求的情况纳入期末素质报告和教师对学生的学期评语,将报告和评语存入“成长记录袋”,毕业时与毕业证书一同发放。

“展”,即通过宣传、展示巩固“六爱教育”成果。一是榜样展示。将践行“六爱”优秀学生、感人故事在校刊和

“爱心墙”予以刊登、展示,引导学生从追歌星、影星到追身边的“六爱之星”。二是活动展示。通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一年一度的学生节等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六爱教育”活动,老师、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接受教育。

青龙小学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具有校本特色的“六爱教育”体系中,于润物细无声中涵养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德育素养,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绅士风度、淑女气质的优雅学生。

(二)构建“童趣课堂”范式,推动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青龙小学在全面教育质量观的引领下,通过范式构建、项目化推进、建构特色课程体系、改革评价办法等策略,多管齐下打造有温度、有效度的“童趣课堂”。

科学构建“童趣课堂范式”。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基于校情、学情的“童趣课堂‘五三三’范式”。即“五趣”观念:展乐趣,培育快乐学习之人;展智趣,培育智慧学习之人;展雅趣,培育品行高雅之人;展理趣,培育理性思考之人;展志趣,培育志向远大之人。“三还”策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三个环节:唤醒童真,激趣导入环节,体现由“形”到“情”感受童趣;开启童蒙,有趣学习环节,体现由“情”到“理”巩固童趣;放飞童心,志趣提升环节,体现由“悟”到“用”升发童趣。

项目化推进童趣课堂。学校成立“教师成长工作室”,将“实施分层教育”、“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童趣特色课程体系”“改革课堂评价方法”作为突破口,项目化推进童

趣课堂。

实施分层教育:每周安排1~2课时实施走班分层教学。结合学生上期成绩和平时综合表现,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教师自主选择上课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层次进入相应的教室上课,教师按照层次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的实施,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并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组建学习共同体:按照学习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成立水平大致相当的若干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共同体的集体表现按一定比例计入到学生的个人学业和操行评价之中。一方面发挥共同体自主管理的功能,将班级事务、学生操行管理等责任划给各组,变学生“被管理”为“自主管理”。另一方面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既让后进生在优生的帮助下迎头赶上,又让优生在带后进生的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建构童趣特色课程体系。学校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建设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高效整合,从满足每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角度出发,科学建构符合本校文化物质的“童趣特色课程体系”(详见下表),让课程成为夯实基础、放心思维、收获思想、快乐成长的平台,达到了“课程即生长”的教育境界。

青龙小学“童趣课程”体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