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结构分析共20页文档
水立方结构特点

水立方结构特点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也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它的建筑结构极为特殊,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元素,使其成为了一座现代建筑的典范。
水立方的外观形状非常独特,它的建筑风格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设计元素,整座建筑呈现出一种流线形的感觉。
水立方的外部立面采用了透明的PTFE膜材料,整座建筑在日光照射下呈现出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非常引人注目。
同时,建筑的设计还融合了水的元素,让整座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大型的水晶宫殿。
水立方的内部结构同样非常独特。
整座建筑的内部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许多构件都是由小型的单元组合而成。
建筑内部的水池也是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水池中的水可以在各个模块之间流动,形成一个连续的水流线。
水立方的内部还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大型LED屏幕、音响系统等,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和活动需求。
水立方的结构设计也非常精细。
整座建筑采用了一种钢结构框架体系,支撑着外部的透明膜材料。
建筑的钢结构采用了先进的三维模拟技术,确保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立方的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各种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了高强度的螺栓连接方式,确保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立方的设计理念也非常独特。
整座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元素,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精髓。
建筑还采用了许多节能环保的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等,让整座建筑在环保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水立方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它的设计结构非常特殊,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元素。
整座建筑的外观形状独特、内部结构精细、结构设计先进、设计理念独特,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座非常成功的建筑作品。
水立方结构

对“水立方”工程结构体系选型的分析一,工程概况: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水立方”由中方建筑师提出的方型建筑造型体现了与国家体育场(“鸟巢”) 的和谐共生, 由ARUP 工程师创造的摹仿水泡组合形式的全新结构形式,具有高度重复性又呈现出一种随机无序的总体感觉,屋面和墙体内外统一采用ETFE 充气枕覆盖,整体建筑形态简洁纯朴而又富于变化。
“水立方”的平面尺寸为176.538m×176.538m,高度约31m,地下2层,地上主体单层、局部5层。
建筑外包钢结构屋盖和墙体采用新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屋盖厚71211m,墙体厚31472m 和51876m。
墙体底部支承于11009m(外墙落地墙) 和61350m(内墙及门洞) 标高的钢板2混凝土组合梁平台上。
“水立方”的覆盖结构采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充气枕结构,屋盖和墙体的内外表面均覆以ETFE 充气枕,最大的单个气枕面积约71㎡、跨度9m 左右,ETFE 膜材的用量约30万平方米。
水立方建筑造价约10.2亿,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多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共捐献了9.4亿人民币。
其中郑裕彤、郑家纯父子及属下企业曾捐赠五千万元人民币。
奥林匹克比赛大厅平面图多功能厅平面图二,建筑特色及材料应用:1)建筑风格: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
中国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
在中国文化里,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元素,设计者将水的概念深化,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
基于“泡沫”理论的设计灵感,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表面覆盖的ETFE膜又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轮廓和外观变得柔和,水的神韵在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水立方结构特点

水立方结构特点1. 介绍水立方是位于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建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场馆。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创新的结构设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立方的结构特点。
2. 外观设计水立方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水的分子结构。
建筑采用了透明的膜结构,并使用了蓝色的光线照射,形成了一种水波纹的效果,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水立方由四个主要的外部立面构成,每个立面上都有大型的泡泡窗口,增加了建筑的透明感。
3. 结构材料水立方的结构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
建筑主体结构主要由钢结构和膜材料组成。
钢结构使用了大量的空心钢管和钢板,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
膜材料则用于覆盖建筑的外部立面,提供了透明性和光线传递性。
这种结构材料的选择不仅降低了建筑的重量,也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4. 内部结构水立方的内部结构设计非常独特。
游泳馆的主要支撑结构是一个类似于网格的三维结构,由钢材组成。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承受水的重量,还能够分散荷载,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内部结构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人流量的分布和游泳池的布局,以及观众席和其他功能区的位置,使游泳馆的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5. 抗震设计水立方作为一座地震频发地区的建筑,其抗震设计非常重要。
建筑采用了多种抗震措施,如增加了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采用了抗震支撑系统,以及合理布置了防火墙和防震隔离带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的抗震能力,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稳定和安全。
6. 可持续发展水立方的结构设计也注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筑利用了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
同时,膜材料的使用也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此外,水立方还采集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和灌溉周围的植物。
这些举措使水立方成为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建筑。
7. 总结水立方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观设计、结构材料、内部结构、抗震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先进的结构设计使其成为一座世界级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人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对未来建筑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解读水立方

采用同样材料作为表皮的其他建筑案例
伊甸园植物馆 表面材料由一层ETFE膜嵌入3层充气 垫制成,顶部传感器可通过感知风、 雪等荷载来调节气垫压以适应不同的情况。透明的材质使 其光线充裕明亮,同时起到隔热效果。 对于植物园来说,充裕的光 线渗透有利于园内植物的生长培 植,减少能耗,促进了内外空间 的交流。
建筑内部的热处理
气温较低时,水立方晶莹通透的结构特征使得外面的 阳光可以直接进入室内,给游泳池和室内空气加热。 气温较高时,水立方的“智能泡泡”系统可以通过 不同朝向、不同密度的反光斑点,以及在内外两层泡泡之 间实现互相通风的技术手段,来改变遮阳系数,降低它的 冷负荷,达到低温的目的。
同时,建筑内部实现了分层空调、分区空调这样一 个概念,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了“水立方”里的空调能耗。
总的来说,水立方通过它大胆的材料使用和结构建造, 开拓了建造建筑的新思路,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成功的生 态化仿生高技建筑。 而对于材料技术的研究也使得我们在原有ETFE 膜气枕 技术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从而形成了完整的 ETFE 膜充气体系成套技术。 这些先进技术在建筑的应用也给国内的建筑设计带来 了新的思考与方向。
建筑特色 使用新材料
自洁,轻盈,透光性高,保温效果好,安全隐患小。 结合双层表皮之间空气夹层,提高了建筑自身的保温功能 和通风能力,减少大量能耗,因此可算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环保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续
通过膜上雨水汇集后的反复利用,建筑内部水系统的 重复循环,降低了游泳场的水能耗。
视觉效果好
外部看宛如阳光下一颗晶莹的水珠,内部看如同置 身于深蓝海洋之中,给人奇异的视觉享受。它是一个美观 的仿生生态建筑。
建筑内部的通风处理
建筑屋顶设有自然排风机。八个自然通风口可实现馆 内外空气流通,这样就能将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 实现自然通风,保证在场观众观赛时室内空气清新。 同时,由于在夏季和太阳辐射较强的过渡季节,表皮 两个膜层间很容易形成温室效应,导致空腔内温度升高。 在屋顶空腔温度为40摄氏度时开启排风机,以设计排风量 三分之二的通风模式作为空腔通风的运行模式,既实现了 自然通风,又能降低室内温度,也使空调系统全年用电量 大大降低。
水立方

国际上在建筑使用膜结构时,多用的是 PTFE膜,这是一种纤维材料,特点是不透 明,但是,使用技术比较成熟。而“水立 方”使用的是ETFE膜,这是一种透明膜, 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在国内对 这种薄膜结构的理论研究几乎就是空白。
反应
节能:3000多个半透明的气枕可以使整个游泳 中心的绝大部分区域日间不需点灯,进入室内的 光线是最柔和的。 隔热保温:控温方面,膜结构就能帮助“水 立方”节省30%的电力。 会呼吸的水立方:“水立方”的屋顶有自然 排风的风机,两层膜结构的中间底下开口也有, 等于有8个自然通风口,空气进来,通过屋顶的空 腔出去,这样就把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 节水省电的“水立方”:3万平方米的屋顶, 可100%的收集雨水。每天9.9小时使用自然光。
水 立 方
水立方全称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奥林 匹克公园内,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 物之一。其与国家体育场分列于北京城市 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水立方最大特点
不规则 由气泡衍生改良的多面体为基本单元
建筑用膜结构
膜结构建筑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全新的建筑形式,有人称为第五代建筑材 料。 膜结构使用轻质、高强度柔软性薄膜材 料与支撑体系相结合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 的稳定曲面,可承受一定载荷,能够覆盖 较大空间的结构形式。
膜结构的三种类型:薄膜,网材和织物。 膜结构的材料:聚四氯乙烯(PTFE)、 聚氯乙烯(PVC)和加面层的PVC膜材。 膜结构的优点:耐久性、透气传热性、防 火性能、自洁性、轻量结构、舒畅空间、 积雪对策、使用寿命长。水立方的膜结构 Nhomakorabea
“水立方”是国内首次采用ETFE(乙烯-四 氟乙烯共聚物)膜结构的建筑物,也是国 际上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 系统。 成就“水立方”建筑独特风格的正是性能 优异的ETFE膜材料。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分析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分析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分析姓名:岳敏学号:1101103-21指导老师:蒋毅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二、多面体刚架结构的几何、受力分析三、ETFE膜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四、荷载与结构整体受力分析1、工程概况本工程的建筑造型为“充满水的立方体”,平面尺177.338m×177.338m,建筑墙体底标高+1.059m,屋顶标高30.587m。
屋面及支撑墙结构由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构成水滴的骨架。
钢结构总用钢量共约6300吨,钢材选用Q345C、Q420C。
结构节点形式分为球型、半球型、方钢管相贯三种,杆件分为圆钢管、方钢管两种形式。
所有构件壁厚由6mm到40mm。
节点9290个,杆件数量将近20670根。
1、三维空间的最有效分割十九世纪末,爱尔兰数学家Lord Kelvin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三维空间细分为若干个小部分,并且每个部分体积相等但要保证接触面积最小,那么这些细小的部分应该是什么形状,” 1993年,爱尔兰教授Denis Weaire和Robert Phelan提出一种解答:在一个组合体系中设置6个十四面体和2个十二面体,两者共有三种表面形状,一种六边形和两种五边形,棱边有四种边长,有三种角点形式(如图1)。
这种空间者虽不能被认定为最终解答,却是三维空间最理想的空间组合结构。
如果将这样的解答延伸到建筑、结构领域,无疑会给材料的节约与经济带来很大的优势。
这是Weaire-Phelan(下称W-P)多面体组合成为国家游泳中心的原因之一。
2、整体结构的生成该结构最基本的特点是其几何构成不同于传统的空间网架结构,传统的网架结构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单元(三角锥,四角锥等)组合而成。
而该结构以由W-P气泡衍生改良得到的多面体为基本单元,进行空间阵列,形成一个比“水立方”的实际体量大得多的空间多面体阵列结构。
这种经过阵列而未经旋转即进行切割得到的平板型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的俯视图,上下弦图案一致,非常简洁。
解读水立方

采用同样材料作为表皮的其他建筑案例
伊甸园植物馆 表面材料由一层ETFE膜嵌入3层充气 垫制成,顶部传感器可通过感知风、 雪等荷载来调节气垫压以适应不同的情况。透明的材质使 其光线充裕明亮,同时起到隔热效果。 对于植物园来说,充裕的光 线渗透有利于园内植物的生长培 植,减少能耗,促进了内外空间 的交流。
解读水立方
09建筑学01班 查新彧
建筑简介
由中建设计联合体,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 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 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以水为设计理念,以薄膜 结构,空间钢架结构为主要结构。
整个建筑如水珠一般滴落在地面上,是一个美观,环 保,节能的绿色建筑,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
建筑内部的光处理
水立方内部不同于一般大型场馆内部空气的沉闷和采 光的阴暗,它在一层和二层的走廊顶部安装的无数小灯泡, 把整体的光束划分成一道道细小的光线,再加上室外阳光 透过薄膜和支撑钢架的缝隙自然地洒向室内,两种光源的 光线融合在一起,不仅把“水立方”内部的空间切割得错 落有致,又照亮到空间每一个转角等光线不足的地方,拓 宽了观众的视线。 从观众的角度看,游泳池跳水台由于室外天然光源与 室内补充光源的叠加,直射光与反射光的叠加,使观众获 得了极其丰富的视觉体验。
全程自动化
气垫气泵压强的强弱,排风机风速的大小,防火防 雨雪的设置,乃至于建筑内部的气温水温高低都可以通过 计算机程序控制,确保了人在场馆中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
水立方的一些遗憾
采用全新材料技术,使得建筑造价高达十多个亿。虽 然维修方便,但是表皮材料使用寿命毕竟有限,而定时的 更新材料费用十分高昂。 而在尺度的处理方面,观众席与泳池周边路径的水平 距离偏短,这就使得观众在观赏 运动员胜出游行时有很大的视线 阻碍。
水立方详细介绍

水立方详细介绍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之一,其创意来自于肥皂泡的结构,因其外观酷似一个蓝色方盒子而被称为“水立方”。
与“鸟巢”一样,“水立方”独特的结构设计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实现这一肥皂泡结构体系的建筑。
“水立方”的建筑外围护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建筑面积(M2):65000-80000。
座席数:永久座席为6000个,临时性座席11000个。
赛时功能: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
开工时间:2003.12.24。
工时间:2007年四季度。
“水立方”是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
独特的结构设计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康伟说,“水立方”的创意来自于肥皂泡的构造。
这种在自然界常见的形态从未在建筑结构中出现过。
“从截面上看,‘水立方’墙面和屋顶都分为内外3层,9803个球形节点、20870根钢质杆件中,没有一个零件在空间定位上是完全平行的,传统的二维图纸无法标出工件的坐标。
因此,定位难成为‘水立方’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康伟说。
在业主的委托下,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国内4家研究单位,仅用了半个多月便把“水立方”的所有工件在三维空间上一一标出了坐标。
30513个工件、91539个坐标值,堆成了两尺多高的施工图纸。
作为自主创新成果,《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设计理论》为“水立方”的钢结构搭建提供了技术标准。
随着奥运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新标准、新工艺不断涌现。
这些新标准、新工艺是奥运工程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后将成为同类建筑的参照标准。
“水立方”膜结构的表面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为确保正式安装的顺利进行,2006年春节前完成了实体墙面500平方米试安装。
此次正式施工前,“水立方”主体钢结构已完成了施工准备工作,具备了贴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