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2远离毒品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毒品的由来,认识毒品的常见种类,了解它的危害。
2.培养学生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认毒抗毒拒毒的能力。
3.弘扬禁毒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珍惜生命。
4.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2.感受毒品的危害、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老师: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毒品资料。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案例法,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3分钟)
(引言)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了解毒品的由来和种类,认清危害。
(22分钟)
(一)鸦片害人害己,后来引发的鸦片战争更让中国一蹶不振,我们对鸦片深恶痛绝。
除了鸦片,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毒品的由来吗?有哪些被称为毒品啊?
(二)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毒品和有关资料。
1.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
道德与法治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道德与法治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引言道德与法治,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民安全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毒品问题作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既涉及个人的道德选择,也涉及法律的制度建设。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内容,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他们能够远离毒品的危害。
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那些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易引起成瘾的物质,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
毒品的危害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直接危及社会安全和个人幸福。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才能更好地避免其诱惑,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毒品的危害1.身体健康受损:吸食毒品会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衰退,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长期吸食毒品还会导致器官衰竭、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2.生活质量下降:毒品成瘾会让人丧失对工作、学习的兴趣,甚至失去工作和学业。
将时间和财富都投入在吸食毒品上,进而失去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
3.犯罪行为增加:毒品成瘾使人对犯罪行为趋之若鹜,比如吸毒者为了获取毒资可能会从事盗窃、抢劫等非法行为。
4.社会安全受威胁:毒品贩卖是一个灰色产业链,其中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四、道德教育与毒品防治1.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通过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他人,从而在面对毒品的诱惑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2.提高辨别能力:学生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加强辨别能力,让他们明白毒品对身体和心智的危害,进而可以正确判断各种毒品防治信息的真实性。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道德教育要求学生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清楚了解毒品对自身的伤害,形成避免接触毒品的意识。
五、法治教育与毒品防治1.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法治教育要求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毒品的违法性和危害性。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做到哪些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做到哪些
一、加强学习锻炼,筑牢思想防线。
主动学习国家禁毒政策、法律法规,普及拒毒、防毒知识,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明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要树立远大理想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抵御毒品侵害的思想防线。
二、积极防毒拒毒,创建无毒家庭。
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努力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以家庭为单位营造无毒环境,争创无毒家庭。
要积极引导家庭成员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学习防毒知识,提高拒毒防毒的自主意识。
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民主、和谐、文明之风请进家门,自觉抵制毒品侵蚀,不让毒品进家门,做到人人远离毒品、家家禁绝毒品。
三、投身禁毒人民战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好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为禁毒工作奉献爱心、贡献巾帼力量。
积极加入禁毒志愿者队伍,竭尽所能向社区居民、周围的朋友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和预防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自护意识,增加全社会的毒品防范能力。
若发现身边有贩毒、吸毒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大胆举报,努力使自己生活的周围成为一方净土。
同时,尽力挽救涉毒的失足者,用真情去温暖、感化、帮助他们,使涉毒者迷途知返、根除恶习、重获新生。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平安幸福家庭,为建设平安灵台而努力奋斗!。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做到(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做到( ).
1.保持心理防线,不要盲从。
2.认清毒品的危害和种类,多阅读缉毒和毒品方面的书籍。
3.培养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
4.少去娱乐场所,拒绝陌生人赠送的香烟或饮料。
5.正确面对挫折,一定不要因挫折和考验颓废吸毒。
6.不要对未知事物有太多的好奇心。
更不要有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
7.当身边的朋友介绍新东西类似毒品让你尝试时,委婉地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
8.不吃陌生人给的免费食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娱乐场所尤其是在深夜。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PPT课件

美好未来
摒弃毒品可以为个人和社会 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鸦片类
鸦片类毒品是一种高度成瘾性的药物,对 个人和社会造成长期危害。
合成毒品
合成毒品成分复杂,使用后会对身体和心 理产生严重的破坏。
违禁药物
违禁药物是非法的药物,非法使用会带来 严重的法律和健康问题。
毒品的成瘾机理
1
习惯性使用
2
使用者开始频繁使用毒品,并逐渐
建立起对毒品的依赖。
3
试用阶段
人们第一次接触毒品,常常出于好 奇或社交压力。
成瘾阶段
毒品的使用成为使用者生活中的主 要目标,无法自拔。
预防毒品的方法
1 教育与宣传
2 家庭支持
提供全面的毒品知识和危害性,增强人 们对毒品的警觉性。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提供爱与关怀, 帮助年轻人抵御毒品的诱惑。
3 社区合作
4 自我控制
建立毒品管制和帮助机构,提供戒毒和 康复服务。
培养自制力,学会拒绝毒品,选择健康 的生活方式。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主 题班会 PPT 课件
在这个班会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关于珍爱生命和远离毒品的重要主题。通过 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和帮助受害者,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 健康、无毒品的社会。
珍爱生命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值观
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尽力 保护自己和他人。
2 自我关爱
珍惜生命,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注 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3 积极心态
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拥抱挑战,寻求成长。
毒品的危害
身体健康
毒品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影响器官功能,导致长期 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作文3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作文3篇毒品,这个罪恶的东西,一旦染上定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
以下是关于写禁毒的话题作文,欢迎阅读!篇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是每个人都不敢靠近的一种东西,因为人们都知道,一旦靠近了它,就不能再舍它而去,会对它上瘾,所以有许多人都畏惧地躲开。
但有些人会对毒品感到好奇,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坠入深渊。
只要一旦染上了毒品,就无法自拔!毒品分很多种类:有、、、等,这些都能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还危害其家人,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也给社会带来不安。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名16岁的女孩子,因和爸妈呕气而离家出走,在附近的一家歌舞厅里疯狂地喝酒,在这时,一名男子递给了她一杯酒,说:“尝尝我这个,我这个比你那酒喝下去更刺激。
”那女孩听完后,也没有什么戒备地喝了下去。
喝完后她感到很兴奋,随着音乐的劲爆,她走进舞池,疯狂地甩着自己的头。
她并不知道这是毒品起的作用,而后她的头在音乐下一直摇下去。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就恋上了这个舞厅,看到那个不认识的男子递给她那杯酒时,就跟看到了荒漠里的一滴水。
她也曾想不去喝那杯酒,可她控制不了自己,极力地想喝那杯酒。
后来,她的父母发现了她的异常,送她去医院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女儿染上了毒品,他们只好眼里含着泪把她送进了戒毒所。
看完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毒品的危害性,它并不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只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贩卖毒品及生产毒品的人也越来越多,导致更多的人接触到毒品。
而我国刑警在毒品这一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犯罪分子的猖獗,使得我国刑警在打击毒品方面还应加快脚步,严惩这些犯罪分子。
对于毒品,我们不应畏惧,要勇于面对,让我们用法律武器来打击毒品,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安定和美好!篇2: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勿以量小而吸之,勿以好奇而尝之,学会勇敢地对毒品说NO!“毒品”,一个可怕的词语,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们的魔掌,人们往往是被它那美丽的外表所诱惑,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美丽的外表后面将是丑陋的心灵,它一步一步地把人们逼向死亡深渊,才肯罢休。
小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安全教案和反思

小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安全教案和反思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毒品问题成为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危害,提高他们对毒品的防范意识,小班教师们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安全教案。
本文将对小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安全教案进行探讨,并进行反思分析。
二、教案内容及设计1. 教案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 教案目标(1) 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树立拒绝毒品的意识。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3) 引导孩子们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正确价值观。
3. 教学内容和方法(1) 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3) 进行相关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如何拒绝毒品。
4. 教学流程(1) 热身活动: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导入主题: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毒品危害的讨论。
(3) 教学主体: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进行相关讨论和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拒绝毒品的观念。
(4) 结束总结:对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5.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
(2) 反馈形式:采用口头问答和小组展示等形式进行教学反馈。
三、教案反思1. 教案的优点(1) 设计合理:教案根据小班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游戏和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
(2) 目标明确:教案的目标明确,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拒绝毒品观念。
2. 教案的不足(1) 教案内容单一:教案内容中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导和讨论,缺乏实践活动。
(2) 教学方法欠缺多样性: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多样性。
3. 教案的改进建议(1) 引入实际案例: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相关实际案例,让孩子们通过案例学习,更深刻地理解毒品的危害。
远离毒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范文4篇

远离毒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范文4篇远离毒品范文一: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人类不是孤零零自己来到这个星球上的,而是和犯罪一起诞生在美丽的地球上的。
人类拥有多种形式的犯罪,吸毒就是其中一种。
众所周知,吸毒有三大特征:其一,上瘾;其二,对身体有害;其三,耗资。
吸毒对人类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毁灭自己”毒品会对健康形成严重损害,会得慢性胃炎、肺炎、败血症甚至艾滋病。
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
长期吸毒变得骨瘦如柴,人不象人,鬼不象鬼。
有些人吸毒过量而导致精神失常,做一些可怕的事,例如:发疯似的在家里乱跳,砍掉自己的胳膊、腿,还有可能拿菜刀杀人或自杀。
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祸及家庭”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得六亲不认,见到谁都要钱,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的开始。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一个个温暖的家庭就这样被可恶的毒品拆散了。
“危害社会”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如今,吸毒仍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个吸毒者,吸毒成瘾,他一直在毒淖中痛苦挣扎,在惊恐万分中苟且偷生,没有了家,他在内心深处早已厌恶了自己这种行尸走肉和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但是在第二天清晨,他在“毒魔”的逼迫下,又开始了专在公交车“上班”的绺窃生活,然后匆匆逃回自己阴暗的小柴房内吸毒的一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麻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 异株,原产于亚洲中部, 现遍及全球,作为毒品的 大麻主要是指矮小、多分 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 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 大麻酚(THC)。大量或 长期使用大麻,会对人的 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大麻成品
可卡因
可卡因俗称“可可精”, 学名苯甲酰甲荃芽子碱。 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 其盐类呈白色晶体状, 无气味,味略苦而麻, 易溶于水和酒精,兴奋
成瘾性:能不能使人成瘾,是区分毒品和一 般毒物的依据。各种毒品的毒性强弱虽各有 不同,但都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身体和 心理依赖。毒品依赖性是其危害的重家强制戒毒所。这
家戒毒所,有一位姓王的女医生,她每天看见 大量的戒毒人员因吸毒而痛不欲生。一贯好强 的她对此表示怀疑:“难道毒瘾真不可抗拒吗?” 她决定要以身试毒,要亲身“获得感受”,用 自己的自信来征服毒品,她要写一篇震动世界 的论文,以自己的“伟大”实验来证明自己的 与众不同。她从戒毒人员那里获取了购买毒品 的渠道,然后开始了她的“伟大实验”。王医 生开始了她精心计划的第一步,开始吸了第一 口毒,并在专用记录本上描述:“极难受,呕 吐。”
作用强。吸食可卡因 可产生很强的心理依 赖性,长期吸食可导 致精神障碍,也称可 卡因精神病。
毒品具有非法性、成瘾性、危害性。
非法性:毒品是被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规列 入专门管制的物质。是否受国家和国际的法规 管制,这是区分毒品和一般嗜好品的依据。如 果某种物质仅具有毒害性和依赖性,而没有被 列入管制物品,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毒品,例 如香烟和酒精。但鉴于香烟和酒精的危害,国 际社会也在考虑将其列入毒品的范畴。
甲基苯丙胺(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称 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 素,为纯白色晶体,晶莹 剔透,外观似冰,俗称 “冰毒”,吸、贩毒者也 称之为“冰”。该药小剂 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 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 丸"之称。冰毒属于苯丙胺 类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 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
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 碱(含量约10-15%)。吗啡 的颜色可呈白色、浅黄色或 棕色,可将其干燥成结晶粉 末状,也可做成块状。吗啡 味道微酸。滥用吗啡者多数 采用注射的方法。在同样质 量下,注射吗啡的效果比吸 食鸦片强烈10-20倍。
海洛因
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 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 “白面”。1874年,英国伦敦 圣玛丽医院经人工合成海洛因。 其成瘾性比吗啡更为强烈,其药 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 3~5倍。海洛因成了危害人类 的“白色瘟疫”。因此,海洛 因是查禁的主要毒品之一。
由此可见毒品对人体具有强大 的杀伤力。
各种毒品的毒性强弱虽各有不同, 但都能时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 理和心理依赖。成瘾性是毒品危 害的重要根源。
第二次,她接着记录:“开始有些舒适感。”第 三次,她写道:“较适应。”如果这时她毅然止 步,她仍然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但她没有。 第四次,她又写道:“完全适应”。这时,她已 认定自己是真正的海洛因征服者,是一名地地道 道的吸毒人员,她要将亲身实验告诉世人,她是 毒魔的唯一征服者。她要像丢弃一双破鞋一样地 丢弃毒品。
一、认识毒品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 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 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 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 品 的 圈 套
鸦片
鸦片又称“阿 片”,俗称“大 烟”、“鸦片 烟”、“烟土” 等,是英文名 Opium的音译, 来自于鸦片罂粟。 鸦片有生鸦片和 熟鸦片之分。
然而当她象饿虎扑羊般地扑向海洛因时,一 切就变得那么地可悲、可叹又可笑了。这时她害 怕了,她开始挣扎了,然而越来越大
的毒瘾,使她难以自拔,先失去了丈夫,
然后把存款吸光,把家俱变卖,然后变得一贫 如洗。没多久,她的身体开始变得丑陋:身体 消瘦,头发开始脱落,身体表面所有可以注射 的大小静脉处已看不见一处完好的肌肤。最后, 在她“伟大的实验”只有1年零7个月的时候, 割脉自杀了。此时,她才30岁。
最毒的蛇 有最美的纹理
最毒的花
有最美的风姿
据说从前有一只生活在水井边的小白鼠,不满自己 弱小的命运,先后求仙人把它变成了凶悍的猫、威武的 狮子和勇敢的猎人。但它还是不满足,就又变成了母仪 天下的皇后。有一天,当它路过曾经生活的水井时,却 掉进井里淹死了。仙人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这只贪婪的 小白鼠,便在水井边种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开出一种妖 艳的花朵,叫罂粟花。从罂粟花中提取的一种白色浆汁, 就称为“鸦片”。鸦片就是实实在在的毒品。
一个戒毒所的女医生掉进毒窟就不能自 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千 万别把生命当儿戏,千万别沾第一口!
案例二: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名的斯金纳动物成
瘾性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只猴子关在一只特制的铁笼
里,铁笼里设置了一个铁棒,只要猴子碰动了 铁棒,马上就会被打一针吗啡。开始,猴子似 乎很气愤,因为挨了一针,很痛,便尽量躲避 碰撞铁棒。可是一不小心,它还是碰撞了,自 然又挨了一针。几天过后,猴子开始不气愤了。 因为它觉得每次碰撞打针后,身体里有一种说 不出的“快乐”。于是,它开始有意识的碰撞 铁棒。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又发现,以前碰 一次铁棒可以获得的“快乐”,现在碰两次也 得不
到了。怎么办? 聪明的猴子便更频繁更猛烈 地碰撞铁棒。这时,实验人员又安上了另一 个可以提供精美食物的装置。但猴子即使在 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也是宁可要吗啡不要食 物。现在,实验人员又把吗啡撤去,换上输 液的盐水。
于是,猴子出现了以下症状:泪水、打 哈欠、浑身发抖,焦躁不安……,为了得到 曾经有过的“快乐”,它竟绝望地一次次重 复着枯燥的碰撞铁棒的动作,毫不气馁。最 多的一天内,它竟连续不断地碰撞了两万多 次,直到力竭而死。它对毒品的无限渴求, 使实验人员惊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