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物理高一第一学期(试用版)-第一章 F 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课(二)课件 精选课件

迷雾与湿路× 2 ; 结冰 ×5
学以致用——用物理规律解决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高速公路
车速
60
70
80
90
(公里/时)
大车
40
50 60
70
(米)
小车
30
35
40
45
(米)
反应时间
从你眼睛看到信号那一刻,直 到真正开始反应的时间间隔.
看到信号
开始反应
t 反应时间
上道例题中, 驾驶员:
?
--时速240公里
——
音
疲乐 劳才
驾
驶 女许 玮 伦
著
——
名
演
员
Hale Waihona Puke 牛 振华醉酒驾车
英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玫瑰”
—— 黛安娜王妃
车祸猛于虎! 请大家遵守交通法规! 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通过 某一路标,从此刻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 车先匀加速后匀减速,丙车先匀减速后匀加速,他 们经过下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请问谁先通过下 个路标( B )
s停
v0t反
v0 2 2a
切记:
● 限速行驶; ● 保持安全距离;
切勿: ● 酒后驾车;
● 疲劳行驶;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每天有1000个25岁以下的年轻人 被车祸夺去生命。
这是个多么恐怖的数据啊!
“香妃” ——刘丹
超速行驶
台湾歌手 ——张雨生
超速行驶
学以致用——用物理规律解决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案例1
某人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其速度为 108km/h,突然他发现前方70m处横向停着一 辆大卡车,于是他马上以10m/s2的加速度紧 急刹车。
沪科版物理必修1课件:第2章本章优化总结

栏目 导引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法三:因为 vB=gt,vC=g(t+1),hBC=25 m. 由公式 v2 -v2 =2ghBC,得 g2(t+1)2-g2t2= C B 2g· 25, 1 解得 t=2 s,所以 hAC= g(t+1)2=45 m. 2 1 2 2h 法四:根据 h= gt ,得 t= , 2 g 由题意得 tAC-tAB=1. 即 45 m. 2hAC - g 2hAC-25 =1,解得 hAC= g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例2
火车A以v1=20 m/s速度匀速行驶,司
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 m处有另一列火 车B正以v2=10 m/s速度匀速行驶,A车立即 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 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栏目 导引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精讲精析】 法一:物理分析法 两 车 恰 不相 撞 的 条件 是 两车 速 度相 同 时相 遇. 由 A、B 速度关系 v1-at=v2① 1 由 A、B 位移关系 v1t- at2≤v2t+s0② 2 由①②得 v1-v22 20-10 2 a≥ = m/s2=0.5 m/s2 2s0 2×100 故 a 应满足 a≥0.5 m/s2.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法一:设下落的总时间为(t+1) s,运动情况如 图所示,BC 为最后 1 s 内的位移,由 s=vBt1 1 2 + gt1, 2 1 2 得 25=vB· g· ,解得 vB=20 m/s. 1+ 1 2 又由 vB=gt,得 t=2 s. 1 于是物体下落的高度为 hAC= g(t+1)2=45 m. 2
栏目 导引
第2章
沪科版物理必修1课件:2.3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法一: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每一过程的位 移,然后求出位移之和即可. 1 2 1 0~10 s 内:1= a1t1= ×2×102 m=100 m(1 s 2 2 分) 10~40 s 内:s2=v2t2=20×30 m=600 m(1 分) 40 ~ 60 s 内 : s3 = v2t3 - 1 a3t 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要点一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理解
学案导引
1.公式vt=v0+at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在应用vt=v0+at进行计算时,如何处理正
方向?
栏目 导引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公式vt=v0+at中各符号的含义 (1)v0、vt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
3.速度和位移的关系:v2-v2=2as. t 0
栏目 导引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4.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 倾斜直线,如图所示:
初速度v0 ①纵轴的截距表示__________的大小; 斜率 ②图线的_____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③图像下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的位移.
栏目 导引
第2章
栏目 导引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例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为v0=5 m/s,加速度为a=0.5 m/s2,求:
(1)物体在3 s内的位移;
(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
【思路点拨】
计算物体运动的位移,应该
认清是哪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第(1)小题所求 位移的时间间隔是3 s,第(2)小题所求位移的 时间间隔是1 s,即2 s末到3 s末的位移.
沪教版(上海)物理高一第一学期(试用版)- F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校课堂)沪教版(上海)物理高 一第一 学期( 试用版 )- F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PP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沪教版(上海)物理高 一第一 学期( 试用版 )- F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PP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1.“心 有 一 团 火 ,温 暖众人 心”这一 标题意 蕴丰富 ,含意 深刻。 表层意 思是说 张秉贵 业务熟 练,服 务热情 似火, 市民被 他的真 诚和一 心一意 为大家 服务的 行为所 感动;
解:当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如前方车辆突然停下)后,在反应时 间内,汽车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匀 减速滑行。所以,刹车过程中汽车先后做着两种不同的运动, 行驶时的安全车距应等于两部分位移之和。其运动情况如上图 所示。为确保安全行车,反应时间应取0.7 s计算。
v 汽车原来的速度 120km s 33.3m s 0
于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名校课堂)沪教版(上海)物理高 一第一 学期( 试用版 )- F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PP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沪教版(上海)物理高 一第一 学期( 试用版 )- F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PP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总结:
(1) 公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要选取正方向,若s、a、v、的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应取负值; (2)其中①②两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③式是它们的 导出式,三个式子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3)①式中不涉及s,②式中不涉及v,③式中不涉及t,抓住各 公式特点,根据题意灵活选取公式求解; (4)三个公式共涉及五个量,若知其中三个量,可选取两个公式 求出另外两个量.
(名校课堂)沪教版(上海)物理高 一第一 学期( 试用版 )- F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PPT-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5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5.在坐标纸上画v-t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 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6.利用描出的点作v-t图像时,不要将相邻的点依次相连成折线,而应使大 多数点在直线(或曲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或曲线)两侧,个 别离线较远的点舍去.
典例精析
例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某同 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试找出其中的错误和遗漏的步骤(遗漏步骤 可编上序号G…).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从所打的纸带中选取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数值(m/s)
vB
vC
vD
0.400 0.479 0.560
vE 0.640
3.62+4.38×10-2
解析 vB=
2×0.1
m/s=0.400 m/s;
5.20+4.38×10-2
vC=
2×0.1
m/s=0.479 m/s;
5.20+5.99×10-2
vD=
2×0.1
m/s≈0.560 m/s.
vF 0.721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
刻度尺 、坐标纸.
2.了解打点计时器
图1
(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1所示,是一种使用低压 、 交流 电源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 4~6 V.
(2)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打一次点.
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物体运动的时间.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F《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案

第一章F 匀加快直线运动一、教课任务剖析本节内容是继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后,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还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以及一些更复杂运动的研究确立了基础。
本节内容与人们的平时生活密切联系,有着宽泛的现实意义。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位移、刹时速度、加快度、位移图像、速度图像等观点为基础。
联合加快度的观点,经过演绎推理获得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最后,经过实质问题的应用,使学生知道公式的应用思路。
二、教课目的(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和特色。
( 2)初步学会利用图像剖析、概括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特色及推导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
( 3)在经过研究发现匀加快直线运动的特色和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
三、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初速度为零匀加快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v t at , s 1 at 2 。
2难点:如何由图像推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有关公式v at , s1at 2, v1v t , v t 2 2as 。
t22四、教课思路本设计包含匀变速运动的观点和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规律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复习上节内容——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快度。
经过复习加快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配合图形)联合数学知识(斜率一准时均匀变化)来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及特征,再依据 v-t 图引出匀加快直线运动推导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本设计要突出的要点是:初速度为零匀加快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v tat , s 1 at 2 ,经过2对 v- t 图像认识的议论、沟通,理解匀加快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特色,概括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本设计要打破的难点是:由速度图像研究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方法是: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经过剖析、议论,得出可用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而后经过演绎推理,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沪教版(上海)物理高一第一学期(试用版)-第一章 F 匀变速直线运动习题课(二)课件 精品课件

——
音
疲乐 劳才
驾
驶 女许 玮 伦
著
——
名
演
员
牛 振
华
醉酒驾车
英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玫瑰”
—— 黛安娜王妃
车祸猛于虎! 请大家遵守交通法规! 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通过 某一路标,从此刻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 车先匀加速后匀减速,丙车先匀减速后匀加速,他 们经过下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请问谁先通过下 个路标( B )
(米)
迷雾与湿路× 2 ; 结冰 ×5
学以致用——用物理规律解决汽车行驶安全问题
◆高速公路
车速
60
70
80
90
(公里/时)
大车
40
50 60
70
(米)
小车
30
35
40
45
(米)
反应时间
从你眼睛看到信号那一刻,直 到真正开始反应的时间间隔.
看到信号
开始反应
t 反应时间
上道例题中, 驾驶员:
?
例2: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v/m·s-1
1
B、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
C、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 0
t/s
度是相同的
1 2 3456
-1
D、前6秒的位移为3m
例3: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
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BC ) A、2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B、乙追上甲之前,2s末甲、乙相距最远 C、4s末乙追上甲 D、4s内,甲的平均 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3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师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学会运用公式和推论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
一、基本规律:v=ts1.基本公式a a=tvtv=tv21(4)瞬时速度atvt=(5)位移公式221ats=(6)位移公式tvs t2=(7)重要推论22tvas=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v ==t s 20t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t v ,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s v ,则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s v =2220t v v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 v =v =20tv v +<2s v =2220t v v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设T 为时间单位,则有:(1)1T 末、2T 末、3T 末、…… 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 :vn =1∶2∶3∶…… ∶n (2)1T 内、2T 内、3T 内…… nT 内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 :S n =12∶22∶32∶…… ∶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 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 :S N =1∶3∶5∶…… ∶(2n -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 :t n =1∶(12-)∶(23-)∶……… ∶(1--n n )四.以后还会用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某质点P 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 (s )立即以反向的加速度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t (s )后恰好回到出发点,试证明a 2=3a 1.证明:第一个t (s )时速度为 t a 1=υ位移2112s a t =2121t a s = 第二个t (s )的位移为2121at t s -=-υ 可得a 2=3a 1类型一:几个常用公式的运用速度公式:at V V t +=0;位移公式:2021at t V s +=; 速度位移公式:as V V t 2202=-;位移平均速度公式:t V V s t20+=.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起点,这时s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例1.1一物体以l0m /s 的初速度,以2m /s 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大小变为16m /s时所需时间是多少?位移是多少?物体经过的路程是多少?解析: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at V V t +=0有:16102t -=-,所以经过13t s =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6m /s ,又2021at t V s +=可知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1(1013213)392s m m =⨯-⨯⨯=-,物体的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速度从10m/s 减到零,此阶段位移大小为2210102522s m m -==-⨯;第二阶段速度从零反向加速到16m/s ,位移大小为2221606422s m m -==⨯,则总路程为12256489L s s m m m =+=+=答案:13s ,-39m ,89m例1.2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
a
Hale Waihona Puke 2s t22 16 42
m/
s2
2m / s2
v at 2 4m / s 8m / s
方法二:
vt
2s t
216 m / s 8m / s 4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小结: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1m/s2,求:
(1)物体在3s末的速度 3 m/s (2)物体在4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8m度, 2m/s (3)第4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3.5m
3.5m/s (4)物体通过6m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3 m/s (5) 物体速度为6m/s时的位移
18m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已知瞬时 速度,怎样求平均速度?
v
s t
1 at 2 2
t
1 at 2
1 2vt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例1: 竖直向上发射的火箭,刚开始升空时的加速 度约为 20 m/s2,若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3s 后火箭的速度为多大? 火箭离发射处高度为 多大?
解:v at = 20×3 m/s = 60 m/s
s 1 at 2 = 1×20×32 m = 90 m
2
2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vt at
s 1 at 2 2
vt
2as
2s vt t
v
1 2
v
t
其v-t图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
表示加速度,直线与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推论4: 质点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所通过 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s : s : s : ...=1:3:5:...:(2n-1)
请分别用图象和公式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推论2:质点在t、2t、3t…..nt时刻的速度之 比为:1:2:3:……。
v1 : v2 : v3 : .... 1: 2 : 3 : .....
讨论:你能分别用图象和公式推导两种方式 证明该推论的正确性吗?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F 匀加速直线运动
v/ms-1 20
10
v/ms-1 20 10
0 1 2 3 4 t /s 0 1 2 3 4 t /s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小车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写出瞬时速度vt的表达式
v/ms-1
vt
vt = at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方法二:
v
1 2
v
t
1 2
16m
/
s
8m
/
s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例4:一辆小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4s内 的位移是16m,则4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解:
方法一:由s
1 2
at 2
例3. 一辆小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 4s 末时的速度为16 m/s, 求它在 4s 内的 平均速度。 解:方法一:由 v at得 a v 16 m / s2 4m / s2
t4 s 1 at 2 1 4 42 m 32m
22 v s 32 m / s 8m / s
t4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推论
推论1: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 间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v v0 vt 2
讨论:怎样用v-t图来说明该结论的正确性?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例2: 一辆小客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 4s 末的速度为 8 m/s, 求它在 4s 内的位移 大小, 第 4s 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解:由 v at 得 a v 8 m / s2 2m / s2
t4
s 1 at 2 1 2 42 m 16m
2
2
sⅣ
s4
s3
1 2
at 2 4
1 2
at 2 3
(1 2
2
42
1 2
232 )m
7m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vt at s 1 at 2
2
vt 2as
vt
2s t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推论3:质点在t、2t、3t……nt时间内的位移之 比为1:22:32:…n2。
S1:S2:S3:… :Sn= 1:22:32:…n2
请分别用公式和图象证明推论3的正确性。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0
t t /s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探索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v
vt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0
s 1 at 2 2
s = 1 at 2
t
2
微元法 t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
练习: 一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2s内的位移是15m,则第5s内的位移是 45 m, 前5s的位移是 125 m
沪教版上海课件物理高一第一学期-F 匀加速直线运动 PPT课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