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历史
八年级历史第八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抗日战争的爆发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军事进攻,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终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22课血肉筑长城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破坏交通线、拔除日军据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4.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第23课内战烽火(国共内战)1.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分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四个阶段。
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历史。
其中抗日战争部分主要讲述了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重要战役和胜利结束等内容;解放战争部分则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进程和胜利的意义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英勇奋斗,认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必然性。
八年级历史上册8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8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与文化。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是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的。
这一课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信仰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儒教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种宗教,它的主要内容是礼治思想和孔子的道德理念。
儒教强调的是理性、公正、仁爱和道德,使人们的言行方式更为优良,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是中国的一种本土宗教,主张人与自然天地相合并回归自然状态。
强调内心的静修和自我完善,以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自由的目的。
佛教则强调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攀登生命的高峰,通过自我反省来克服困难,以得到生命的真谛。
二、神话传说在中国,有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最为经典和流行的是《山海经》和《史记》。
《山海经》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典籍,而《史记》则是一部叙述中国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著作。
这些神话传说不仅富有文化意义,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信仰和思想。
三、建筑工艺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的古建筑,包括大量的寺庙、宫殿、城墙、亭台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和美学理念,也是中国古代工艺水平的体现。
四、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这些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简洁的句子和优美的韵律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并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以上就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的主要知识点。
在我们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关于数字8的历史典故

关于数字8的历史典故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寓意着吉祥和发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8与福气、财富和好运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将从历史典故的角度来探讨数字8的意义。
古代中国的八卦是由八个卦象组成的,其中有一个卦象叫做"兑卦",它代表着睦邻友好、和睦共处。
由于"兑"和"发财"谐音,所以兑卦也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这就是为什么数字8被认为是吉利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新人往往会选择在8月8日举办婚礼。
这是因为数字8在中文中与"发"音相似,所以被视为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
这一天被视为结婚的黄道吉日,许多人相信这样的日期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除了婚礼,开业典礼也经常选择在数字8相关的日期举行。
商家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开业日期能够带来生意的兴隆和客源的不断涌入。
在中国,有许多商家将门牌号码或电话号码中的数字8作为吉祥号码来使用,以吸引顾客的注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8也与财富和富裕紧密相连。
有一句俗语说:“八方来财”,意思是财富会从各个方向涌入。
因此,人们常常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带有数字8的手机号码或车牌号码,以期望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
除了在中国文化中,数字8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举个例子,对于基督教徒来说,数字8代表着重生和新的开始。
这是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于周日复活,而周日是每周的第八天。
因此,数字8在基督教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数学中,数字8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它是一个偶数,同时也是一个立方数。
它的平方是64,而64又是一个数字8的倍数。
这些数学属性使得数字8在数学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总的来说,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它代表着吉祥、财富和好运,被广泛应用于婚礼、开业典礼和商业活动中。
无论是在中国文化中,还是在其他文化和数学领域中,数字8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希望数字8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8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8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1 课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为啥会爆发呢?这得从英国说起。
那时候英国工业革命搞得火热,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得找地方卖啊。
他们就看上了中国,觉得中国人口多,市场大。
可是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老百姓不需要他们那些洋玩意儿。
英国急眼了,就开始搞鸦片贸易,想让中国人都吸鸦片,好赚咱们的钱。
林则徐看不下去了,来了个虎门销烟,可把英国人惹毛了。
1840 年,英国就派兵打过来了,这就是鸦片战争。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人觉得从中国赚的还不够,法国人也跟着凑热闹,一起又来找事儿,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他们闯进圆明园,能抢的抢,抢不走的就砸,最后还放了一把火,把这万园之园给烧了,简直太可恶了!
战争结束,又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
老百姓被压迫得受不了啦,洪秀全就带着一帮人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失败了,不过它狠狠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这一单元就先到这儿,后面的咱接着聊!。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 - 1860年)1. 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 原因。
-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1842年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年)- 原因。
-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列强罪行。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
- 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861 - 1901年)1. 洋务运动(19世纪60 - 90年代)- 背景。
-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 目的。
-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代表人物。
- 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 内容。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兴办新式学校(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组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 评价。
- 进步性: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8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8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和重点笔记如下:
1、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法战争后,清朝政局由慈禧、同治帝亲政到慈禧太后手中。
2、第二单元:洋务运动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清朝同治年间,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创办了近代海军——北洋舰队。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剧。
3、第三单元:变法图强和辛亥革命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人以“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就义。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成立。
4、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胜利
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罢课、游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
贼”。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实现后,创办了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关于数字8的历史典故

关于数字8的历史典故八,这个数字在中华文化中拥有深厚的历史典故。
从远古时代开始,八就承载着各种重要的意义和象征。
它是一个富有灵性和积极寓意的数字,通过丰富的典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首先,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与繁荣。
在古代,人们常说“八方来财”,意思是财富源源不断地向各个方向涌来。
这是因为“八”在中文中的发音与“发”音相近,所以“八方来财”就寓意财富的无穷无尽。
人们追求繁荣和富裕的心态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这使得“八”成为了许多诸如八宝、八仙等吉祥象征的名称。
其次,八在中华文化中还象征着天、地、人和统一的力量。
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很早就开始了,他们观察到太阳,土地和人类都处于八个方位。
这就形成了天、地、人的八个象限,被认为是宇宙的构成和秩序的基础。
同时,“八卦”和“八仙”等典故也从不同的层面展示了八的独特象征意义。
在八卦中,八个卦象代表着阴阳、天地、风雷、水火等基本元素,代表着一切事物相互制约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而八仙则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神秘而有趣的人物,象征着人性的多样性和社会的统一。
八还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过年时的“八门财神”传承了八方来财的寓意,人们向财神祈福求财富与好运。
在婚礼上,新人也会穿戴八个吉祥符,以祈求幸福与团圆。
此外,八的指导意义也展现在中医中,其中的“八法”和“八纲”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总之,八作为一个富有灵性和象征意义的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代表了吉祥和繁荣、天地人统一的力量,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象征和指导原则。
通过八的典故,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智慧和民俗文化。
这也提醒着我们,珍惜典故中蕴含的智慧,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让八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吉祥。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2.食: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野菜、粗粮成了餐桌
上的健康食品。
3.住:人均居住面积扩大了,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行: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
出行乘飞机,私人汽车越来越多。
5.就业:自主择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
6.社会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7.衣食住行等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得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 族 独立和发展国民经济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求同存异
回想过去,关注当今,瞻望未来,你对中国外 交事业的成就和发展有什么感触或体会?
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智慧谋略。
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弱国无外交”。
经济发展,国家强盛是开展外交的坚实后盾。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还曾有一位美国记者问周总理:为什 么你们中国人把脚下走的路叫马路?周总 理机智的回答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 主义的路——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接着问道:我们美国 人走路都是仰着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 走路都是低着头呢? 周总理微微一笑回答说:有什么奇 怪的呢?走下坡路的人总是爱仰起头来, 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下头啦。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 中国人口众多,你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吗?” 这是一个非常刁难的问题,总理是管理国家大事的, 怎么可能去调查全国有多少个厕所呢?大家都在瞪 大眼睛等着周总理的回答。 周总理不假思索:“两个。” 这位西方记者有点纳闷:“你们中国人口周密, 只有两个厕所怎么行呢?” 周总理说:“我们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 一种是女人。所以我们的厕所只需要两个,一个男 厕所一个女厕所就已经足够了。”周总理就是这样 轻描淡写把这西方记者打发了。
有一次欧洲的外交官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 你们中国每年发行人民币的总额是多少?”这是国家 机密的问题,哪个国家财务会公开向外透露呢?这分 明是想让周总理出丑。 如果总理说出一个真实数字 是泄露国家机密,如果随便编造一个数字有损国体。 众人面面相觑。 周总理马上回答:“中国每年发表的人民币总额 是:十八元八角八分。”总理的才思敏 捷不得不让 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回答既不泄露国家机密, 也是一个真实的数字难道不是么?以前的人民币只有 “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 1分”这个数字加起来总额不就刚好是18元8角8分么?
外交是妥协的艺术,要有“宽容大度”的气质。
外交同国家领导人正确决策分不开。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睿智优雅、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总理成为万隆 会议的明星。请讲述关于周总理外交生涯的故事。
•
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时在他的办公 桌上发现了一支美国产的派克笔,于是便讽刺 的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为 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
• 周总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笔,话就长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战利品,是他作为礼 物送给我的,我觉得这礼物也的确很有意 义,就收下了.这样美国记者讨了没趣,满 脸通红,无言以对.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 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 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周恩来把新中国推向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公正 合理 平等 互利
• • • •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万隆会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会议中出现了哪些不和谐的音符?
梳理知识
新 内政 中 国 的 内 政 与 外交 外 交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制定时间:1954年9月 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 质(社会主义);政权组织 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时间:1955年4月 2.万隆会议
[记者2]大家对这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非常关注,请问: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呢? [新闻发言人3] 对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包括我在内的人 大代表们,看到后都非常振奋。这部宪法规定: 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行使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可以说这是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主持人]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新闻发布会到此结 束。 各方面记者采访人大代表: [记者3]——你好,我是„的记者,您作为人大的 代表出席了这样一个团结胜利的大会,请您谈谈 参加这次会议的感想? [代表甲]:首先感谢人民对我的信任!作为参加这 样一个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会议的代表,我很自豪! 也很兴奋!这是几百年来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 果!特别是在讨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切实找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
第 3 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 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 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 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 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 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主持人]下面,我们愿就本次会议的有关问题回 答各位的提问。 [记者1]我是—报(电台)记者。今年召开的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讨论通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人大在制定 宪法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哪些作用?谢 谢!
[新闻发言人2]为了起草宪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会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在毛泽 东主持下,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七个月的紧张工 作,完成了宪法草案的起草和修改工作。接着, 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 意见。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6万条修改 和补充意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根据各界群众的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 修改。最后,大会全票通过了共和国历史上的第 一部宪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的制定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在这 个过程中,全国人大的代表们认真履行了职责,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届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
配音人员:主持人、记者1、记者2、记 者3、记者4、代表甲、代表乙、新闻发 言人1、新闻发言人2、新闻发言人3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在举行新闻发布 会。 „为大会的新闻发言人。 „先生将介绍大会的有 关情况,并就本次大会的议程和有关人大工作的问题回 答大家的提问。现在请发言人发布新闻。 [新闻发言人1]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受第一届 全国人大会议秘书处的委托,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 非常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前来采访。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毛泽东致开 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 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五个重要法律;大会还选举 产生了新的国家领导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朱德为副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周恩来总理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为人 民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世人的爱 戴和尊敬。
1976年初的时候,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0 3个,但却有130个国家的党、政领导人发来唁电、 唁函;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的报纸、电台都在第一时间播 报了这一消息;更值得世人瞩目的是,联合国《旗典》 中规定的哀悼领导人的降半旗仪式,第一次应用于一位 现职去世的国家领导人,甚至突破了《旗典》中关于降 半旗最多两天的规定,一个星期时间联合国总部上空没 有升起任何一个会员国的国旗„„显然,对周恩来的认 可超越了政见、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意识形态„„早已 不仅仅是"外交家"三个字所能够承载的。我们无法一一 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 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 正的共产党员。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 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 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 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 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 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 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 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 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 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 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 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 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 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1、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 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D、建党日 2、你认为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 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3、下列歌词(诗词)反映了抗美援朝运动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钟山风雨 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 假如你是中国代表,面对会议中出 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和对中国的猜忌、 敌视和污蔑,你将如何准备你的发 言?
周恩来发言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 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亚非绝大多数 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 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 我们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国放 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 共同的协议。我们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 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想一想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 存异”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这里 的“同”指的是什么?“异”指的 又是什么?
同指的是各国都面临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 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异指的是各国处境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