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溶剂法合成蔗糖脂肪酸酯工艺的研究
无溶剂法合成高纯度蔗糖脂肪酸酯

性 能 , 食 品工 业 、 在 医药 制药 、 妆 品 、 化 制糖 工 业 、 果
蔬保 觯 和化 肥等 工业 中 , 有 广泛 的应 用前 景【 】 具 l。 _ 3 高 酯化 的 S E具 有 良好 的保健 作用 。高酯 化 S E 进 入体 内后 。能 以胶 束 的形式 将血 液 中 的胆 固醇带
出体 外 , 因此 可 防治 和治疗 多 种心 血管 疾病 。另外 , 蔗糖 多 酯具 有食 用油 脂 的表 观性能 和 口感 ,食 用后 不 产生 热量 , 是较 好 的预 防和 控制 肥胖 食 品 、 疗与 治
联 型旋 片式 真空 泵 ; 三颈 烧瓶 , 冷凝 回流管 , 硅胶 板 。
21 0 0年第 1 第 4期 7卷
化 工 生产 与技 术 C e ia Po u t na dT c nlg h m cl rd ci n eh ooy o
‘3 2・
Hale Waihona Puke 无溶剂法合成 高纯度蔗糖脂 肪酸酯
严 量 郑 彤 周 志 勇 李旭 文
( 浙江迪 耳化 工 有 限公 司 , 江 金 华 3 1 1 ) 浙 2 0 6
中图 分 类 号 T 2 52 + Q 2. 3 4
文献标识码 A
D I 03 65i n10 — 892 1. .0 7 O . 9 .s.06 6 2 . 00 0 0 1 9 s 0 4
蔗糖 脂 肪 酸 酯 ( E , 称 蔗 糖 酯 , 一 类 无 毒 、 S )简 是
1 实 验 部 分
普 遍应 用 。作 为一 种 表面 活性 剂 ,E有 良好 的表 面 S
蔗糖 、 均相 助 溶剂 , 品级 ; 化 油 , 食 氢 精制 油 ; 氢
氧 化钾 . 学纯 ; 化剂 、 化 催 无水 甲醇 、 脂 酸 , 析纯 。 硬 分 1 . 仪 器 2 B 0 D 型强 力 电动搅 拌 机 ,油 浴锅 。X 一 9一 2 Z 1直
无溶剂法合成蔗糖酯的工艺研究

68
食品添加剂 度、提高了产品转化率,克服了目前工艺中存在的 一些问题,适合工业化生产。 / 材料与方法 /0 / 主要材料与仪器 脂肪酸乙酯:自制;蔗糖:市售一级白砂糖; $’: 食 用 级 ; 其 他 试 剂 : )1 或 %2 级 ; 三 颈 烧 瓶, #34 型可调控温电热恒温器,电动搅拌机, $+5 6 &&& 型水循环真空泵, 178/ 型旋转蒸发仪, 红外光谱仪,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0 7 实验方法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编号kh80o促进剂用量为8m反应温度反应时间70脂肪酸乙酯069催化剂用量92促进剂用量为02反应时间769b反应压力10cd产率达到02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编号39369976现代化工1131孙玉泉天津化工70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蔗糖酯及其合成方法中国甜菜糖业119069催化剂用量为92促进剂用量为02反应时间769b反应压力10cd
!"# $# %&&’
和脂肪酸酯经酯交换反应制得。作为一种无毒、安 全、无污染并能被人体代谢吸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其良好的表面活性和许多独到的特殊功能倍受 人们欢迎。 蔗糖酯是一种带有微晶结构的白色或象牙白色 粉末 A 在水中分散或溶解,能溶于氯仿,易溶于热 的乙醇、丙二醇等,单酯溶于温水,双酯、三酯难 溶于水。通过控制蔗糖酯中酯化度或对不同酯化度 的蔗糖酯进行复配,就能得到具有多种亲水亲油平 衡值 1 +,C 8 的产品 G / H 。 在食品工业中蔗糖酯主要有 4 个方面作用:乳 化作用、分散作用、与淀粉形成络和物、改善食品 加工性能、抗氧防霉作用、作为降低胆固醇食品原 料。在医药工业中蔗糖酯可用做增溶剂、分散剂、
无溶剂法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工艺研究

无溶剂法合成蔗糖硬脂酸酯的工艺研究近年来超级温和的有机合成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点是低温,无需溶剂,大量的清洁水和无公害的绿色合成。
蔗糖硬脂酸酯的合成是一种温和的有机反应,也是使用无溶剂法合成的一种重要成果。
为了提高蔗糖硬脂酸酯的合成效率,本文综述了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合成反应的关键技术,然后总结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但是最近几年它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蔗糖硬脂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乳化剂中等领域。
即使蔗糖硬脂酸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它的合成使用水不但高昂昂而且反应过程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受水的束缚,蔗糖硬脂酸酯的合成不但耗时很长而且昂贵,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的基本原理是,在低温下用有机酸作为催化剂,只用水或溶剂替代水来作为反应环境,从而实现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
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显著提高蔗糖硬脂酸酯的产率和纯度,提高反应速度,减少毒性和有害物质的释放,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生产。
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的关键技术包括催化剂选择,催化剂体系的研究,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势的有效利用等。
催化剂的选择依据反应的要求,有时使用一种催化剂,有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催化剂。
催化剂体系的优化包括催化剂的类型,剂量,活性,有效性,助剂,反应温度等。
反应条件的优化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类型和活性,以及反应势的最佳应用。
在无溶剂法蔗糖硬脂酸酯合成的研究进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反应条件的优化。
有时,肉碱的亲核反应会影响反应产率,而蔗糖硬脂酸酯的合成常常会遇到烷基化反应和外加水反应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最终产物的纯度。
无溶剂法合成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题报告

无溶剂法合成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题报告
问题陈述:
石油化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开发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其中,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成为
了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关于松香—蔗糖酯的制备方法,但是大部分方
法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开发一种无溶剂法制备松香—
蔗糖酯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变得非常重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无溶剂法合成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并研究其性质和性能。
此外,研究还将比较不同制备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松香—蔗糖酯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
1. 实验室合成:用松香和蔗糖为原料,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无溶剂法反应合成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然后进行表征分析。
2. 表征分析:使用FTIR、NMR、TGA等方法对合成的松香—蔗糖酯表面活性剂进行表征,分析其结构与性质。
3. 表面活性性能测试: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松香—
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性能,包括表面张力、泡沫高度、乳化性能等。
预期结果:
通过实验将得出一种无溶剂法合成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并且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的表征。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样品,探讨其对
表面活性性能的影响。
最终,将形成一篇针对松香—蔗糖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方法和性质的研究论文。
蔗糖脂肪酸酯合成新技术_李祖义

, ,
介 质 中蔗 糖 与 异 丁 醉 反 应 来 制 备 二 乙 酸 六 异 丁 酸 蔗糖醋
但 该 方 法 在 合成 技 术 上 还 是 存 在 问 题
,
如在高温
但 该 方 法 操作 复 杂
,
产 品成 本 也
。
使 得 颗粒 状 的 蔗 糖 悬 浮
蔗 糖 还是 发 生 结 块 及 焦
。
。
蔗糖 脂肪 酸 醋 的 合 成 路 线 及
,
工艺随 着人们 对产 品要 求 的提高不断 改进 中科 院上 海 有 机化学 所 采 用 了 生物 表 面 活 性剂 作 为 均 相 催化剂 无溶 剂法 合 成 了 蔗 糖 醋 使 蔗 糖 醋 的 合 成 达到 了 国 际先进水平
关键 词
并用
蔗 糖脂肪 酸醋
但 由于 脂 肪 酸
,
k ar P
。
e :
还指 出
表面 活 性剂存在
,
造 成 该 方 法 的产 率 不
有 助 于 反 应进 行
该 合 成 方 法成 本 较 低
,
操作简
。
高
。
第 二 种 是 蔗 糖 与脂 肪 酸 醉 的反 应 (s A I ) B
,
如在醋酸
单
下
,
为 蔗 糖 醋 的大 规 模 生 产 迈 出 了重 要 的 一 步
扭
e
c
t
It
1
5
k
n o w ll t
t ha
su e
o r
a f
;e
c id y a t
a f
tty
e
e ster
n a
一种色泽良好的高酯化度蔗糖脂肪酸聚酯及其工艺简单的制备方法

一种色泽良好的高酯化度蔗糖脂肪酸聚酯及其工艺简
单的制备方法
高酯化度蔗糖脂肪酸聚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
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工艺简单的制备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蔗糖和脂肪酸。
蔗糖是一种常见的天然糖,可以从甘
蔗或甜菜中提取得到。
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从动植
物油中提取得到。
制备高酯化度蔗糖脂肪酸聚酯的关键在于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
将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加热反应来促进。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将蔗糖和脂肪酸加热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酯化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效果的良好。
通常取火后,反应温度在60℃~80℃之间,反应时间大约在2~4小时左右。
当反应结束后,热量以及硫酸水溶液(用于中和过程)应该迅速降低。
此时,我们可以将反应混合物加入冷水中,使之快速冷却,然后在混
合物中加入苏打水,中和硫酸消耗过程中产生的酸。
这一步的目的是
为了中和酸,使其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我们需要将反应产物过滤并洗净,在干燥条件下得到高酯化度
蔗糖脂肪酸聚酯。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
热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
此外,它还具有很多应用前景,如生物医用
材料、绿色涂料、生物降解塑料等领域。
综上所述,高酯化度蔗糖脂肪酸聚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应该积
极推广和应用该材料,并不断完善制备工艺,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知识介绍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邱华,齐暑华,王劲(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摘要: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
蔗糖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四种:溶剂法、微乳化法、无溶剂法以及酶催化法。
溶剂法采用DMF或DMS O为溶剂,但是这两种溶剂均有毒,限制了蔗糖酯在食品等行业的应用。
微乳化法采用丙二醇或水代替溶剂法所使用的有毒溶剂,并加入乳化剂,使反应体系近似为均相体系。
无溶剂法则是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等使熔融相成均一相,反应平稳。
但是一般无溶剂法反应温度较高,反应不易进行,产率低,且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酶催化合成法是一种新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生物酶代替传统的催化剂合成蔗糖酯,该法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文中还对蔗糖酯粗品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蔗糖酯;合成;反应机理;纯化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Sucrose Esters,简称SE),是一种新型的多元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其外观为白色至黄褐色的粉末状、块状或无色至微黄色的粘稠树脂状。
蔗糖酯的蔗糖部分为亲水基,长链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
蔗糖酯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增溶、润滑、渗透、起泡、粘度调节、防老化、抗菌等性能。
同时,它还具有无毒、易生物降解等特性。
现已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
蔗糖酯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石油开采、化肥、化妆品、制糖和果蔬保鲜等工业中。
我们通常所说的蔗糖酯是单、二、三酯组成的混合物。
蔗糖多酯(Sucrose Polyester,SPE)通常指的是三酯以上的蔗糖酯。
确切地讲,蔗糖多酯是蔗糖分子中8个羟基有6个以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时(即酯化度n=6~8)生成的一类蔗糖酯[1]。
多酯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饱和度和脂肪酸链长都会对其有影响[2]。
一般地,多酯在室温下是金黄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物理性质类似于食用油酯,其色、香、味均与植物油脂一样,但不被人体内的脂肪酶水解,不产生热量,不会被消化系统吸收,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脂肪替代品和减肥剂[2-5],还可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治疗冠心病[6]。
有机化学在食品中应用——蔗糖酯的合成

有机化学在食品中应用——蔗糖酯的合成的调查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081班汤君 2008014059前言:蔗糖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分别介绍了溶剂法(包括二甲基甲酰胺法、丙二醇法、水溶剂法、甲醇法及相转移催化法)。
针对达州市蔗糖行业的优势,至此对蔗糖酯的应用作了较为丰富的介绍。
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外观为白色至黄褐色的粉末状、块状或无色至微黄色的黏稠树脂状。
蔗糖酯的蔗糖部分为亲水基,长链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无味,在体内可被消化,以蔗糖和脂肪酸形式被吸收。
它对眼睛和皮肤的刺激性很小,无毒性,很容易被微生物降解。
它还具有表面活性,可使表面张力减小,具有润湿性,可使油乳化。
由于上述性能,它的合成方法和应用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1、蔗糖酯的合成方法自从1880年Herzfield在实验室成功地合成蔗糖八乙酸酯以来,人们对蔗糖酯的合成路线研究经历从溶剂法到无溶剂的过程。
合成路线随着人们对蔗糖酯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合成技术趋于简便合理化。
1.1 溶剂法1956年,Osipow等121受美国蔗糖研究基金会的委托,研究开发了以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为共溶剂来合成蔗糖酯的所谓snell法。
其后,大日本制糖K K 公司和法国的Mellebezons公司实现了蔗糖酯的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这一方法是在K2C03催化剂的存在下,蔗糖同脂肪酸甲酯在共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发生酯交换反应。
由于溶剂损失和将蔗糖酯精制到能食用水平的费用很高,因而这一方法未得到推广。
Neebraska-Shell法,即以不含氮的溶剂丙二醇来合成蔗糖酯。
该法以脂肪酸皂为乳化分散剂是蔗糖和脂肪酸甲(已)酯形成微乳化液,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顺利进行。
Neebraska-Shell法因微乳化液极不稳定且反应要求有很高的真空度以至于工业上很难控制,同时作为副产物的丙二醇脂肪酸酯很难去除,故产品纯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