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抑尘剂的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煤炭储运用粘结抑尘剂的性能实验研究》范文

《煤炭储运用粘结抑尘剂的性能实验研究》范文

《煤炭储运用粘结抑尘剂的性能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储运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的储运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粘结抑尘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储运过程中。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粘结抑尘剂的性能,为煤炭储运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粘结抑尘剂为市面上的常见品牌,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

实验用煤为常见的烟煤,其粒度、含水量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2. 实验方法(1)制备样品:将粘结抑尘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抑尘剂溶液。

(2)实验操作:将不同浓度的抑尘剂溶液分别喷洒在煤炭表面,观察其粘结抑尘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3)性能测试:通过对比喷洒抑尘剂前后的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粘结性能、抗风蚀性能等指标,评估粘结抑尘剂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粘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喷洒了粘结抑尘剂的煤炭在粘结性能方面有明显提升。

随着抑尘剂浓度的增加,煤炭的粘结力逐渐增强,颗粒间的黏附力增大,有效减少了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散落和飞扬。

2. 抗风蚀性能在风力作用下,未喷洒抑尘剂的煤炭容易产生风蚀现象,导致粉尘污染。

而喷洒了粘结抑尘剂的煤炭在抗风蚀性能方面有明显提高。

高浓度的抑尘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减少风力对煤炭的侵蚀作用,降低粉尘产生量。

3. 粉尘产生量实验数据显示,喷洒了粘结抑尘剂的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粉尘产生量明显低于未喷洒的煤炭。

随着抑尘剂浓度的增加,粉尘产生量逐渐减少。

这表明粘结抑尘剂能够有效抑制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四、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粘结抑尘剂在煤炭储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抗风蚀性能和降低粉尘产生量的作用。

这为煤炭储运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环保材料和技术手段,有助于降低粉尘污染,提高储运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抑尘剂浓度,以达到最佳的抑尘效果。

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防尘试验研究

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防尘试验研究

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防尘试验研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露天矿公路在提高交通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路面扬尘。

扬尘问题不仅影响驾驶安全和交通通畅,更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抑尘剂,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进行防尘试验,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经验,为抑尘剂的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抑尘剂,包括有机抑尘剂和无机抑尘剂,并且结合现有文献对其特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了解。

通过实验前的调研工作,我们了解到有机抑尘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路面扬尘。

而无机抑尘剂则具有较好的环境可持续性和降尘效果。

基于这些了解,我们选择了一种有机抑尘剂和一种无机抑尘剂进行后续试验。

试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一定比例将抑尘剂与水混合,并利用喷洒设备在露天矿公路上进行了喷洒。

通过设置不同试验组和对照组,我们观察了抑尘剂施用前后路面扬尘的变化情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多次观测。

同时,我们还对喷洒量、喷洒方式、抑尘剂浓度等参数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经过试验的一系列比较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抑尘剂的施用能够显著减少露天矿公路路面扬尘,尤其是有机抑尘剂在施用后效果明显。

其次,合理调整喷洒量和喷洒方式,能够使抑尘剂的效果最大化。

最后,抑尘剂浓度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经济、环保和实际效果三者的平衡。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露天矿公路路面抑尘剂的防尘试验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为抑尘剂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意义。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在露天矿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抑尘剂,以减少路面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交通安全和通畅度。

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抑尘剂的开发和应用领域,以实现更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煤粉抑尘剂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煤粉抑尘剂的研究及应用

摘 要 : 为了更好的解决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问题, 采用高分子聚合物、 水溶纤维素聚合物为原料, 利用正交实验法研制了
种 满足生态要求 的集粘结 、 吸湿 和保水为一体 的复合型化学抑尘剂 。通过测试该抑尘剂 的抗风性能 , 结果 表明 : 新型抑尘剂在 常温 下溶解性好 , 抑尘效果好 , 固化层具有一定 的强度 ,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喷淋化学抑尘剂的方法 日益受 到人 们的青睐。结果 表明 , 在煤炭 的运输过程中 , 在煤层表面 喷淋 一层化学 抑尘剂后 , 能够有 效地 防 止煤 炭 在 运输 过 程 中 的损 失 和煤 尘 对 铁路 沿 线 的污染 _ J 5 。 目前 , 粘结型化学抑尘剂发展较快 , 它是利 用覆盖 、 粘结 、 固 化结壳和聚 合等 原理 来 防止粉 尘飞 扬 。它 的优 点是 抑 尘效 果 好、 具有一定的防水 性 , 些还可 以对工 业 的废 液 、 有 废渣 等进 行 二次利用 , 节约 了资源 。但也 普遍存 在一 些 问题 , 如功 能单 一 、 价格 昂贵 、 具有毒性 、 腐蚀性 、 难降解 以及二次污染 等弊端 。
第4 0卷第 l 3期
21 0 0 .1 1 4 No 3
Gu n z u a g ho Che c lI d ty mia n usr
新 型 煤 粉 抑 尘 剂 的研 究 及 应 用
王 媛 ,景 惧 斌 ,周 海 涛
10 1 ) 00 3
( 天地金 草 田 ( 北京 )科 技 有限公 司 ,北 京
近年来 , 国家对环境保 护 的要 求, 随着 煤炭 在运输过 程 中造
成 的 资源 损 耗 及 环 境 污 染 也 逐 渐 被 人 重 视 起 来 。 相 比传 统 的机 械加盖法 、 蓬布遮盖法 、 洒水防尘法等 J施工简单 、 时省工 的 , 省

抑尘剂控制扬尘污染的研究———以西安市扬尘污染分析为例

抑尘剂控制扬尘污染的研究———以西安市扬尘污染分析为例
表 2 扬 尘 分 类 及 特 性
为提 高 城 市 空 气 质 量 的关 键 。
国 家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TS P、 P M 。 ) 如表 1表 示 。
表 1 环 境 空气 质 量 标 准 表 3 P M 。 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级 限值 与 空气 质 量 描 述
1 . 1 扬 尘 的含 义
平运动 方向为垂直运动方 向, 骤 然 向上 跃 起 , 进 入 气 流 开 始运 动 , 这 样 就 形 成 了扬 尘 。
环境 与 安 全
2 西 安 市 扬尘 污染 分 析
2 . 1 西 安 市 自然 条 件
由以 上 可 知 , 外冲击力 是尘 粒起跳 的主要 作用 力 。 因此 , 应尽量避免外冲击 力 , 以 免 激 起 第 一 颗 尘 粒 而 引
发扬尘 。
1 . 2 . 2 扬 尘 的 影 响 因 素
西 安 市 地处 关 中 平 原 中部 , 西 北部 开阔 , 东 南 部 狭 窄, 市区平均 海拔 4 0 0 m, 秦 岭 山 地 与 渭 河 平 原 界 限 分 明, 境 内海 拔 高 度 差 异 悬 殊 位 居 全 国之 首 , 这 种 地 形 地 貌 特 点 使 西 安 市 形 成 独 特 的 大 气 层 状 况 及 局 地 气 象 条 件, 关 中盆 地 及 渭 河 河 谷 盆 地 底 部 容 易 形 成 冷 气 垫 , 因 此 污 染 物 扩 散 困 难 ] 。 尤 其 是 进 入 冬 季 以后 , 较 为 明 显 的 热 岛效 应 、 逆温、
关键 词 : 抑尘剂 ; 扬 尘 污染 ; 控 制
中圈分类号 : X 5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9 4 4 ( 2 O l 3 ) 1 0 — 0 1 9 8 — 0 6

关于抑尘剂的研制报告

关于抑尘剂的研制报告

关于抑尘剂的研制报告抑尘剂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灰尘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

本报告将为大家介绍抑尘剂的研制过程、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研制过程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制抑尘剂的目标,例如提高抑尘剂的效果、降低使用成本等。

2.收集资料: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抑尘剂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抑尘剂的种类、成分和研究进展。

3.实验设计:根据目标和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确定试验方法和参数,以验证抑尘剂的效果和安全性。

4.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包括试剂的配制、原料的处理和实验设备的操作。

5.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评估抑尘剂的效果和安全性,寻找潜在的改进点。

6.结果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给出抑尘剂的最佳配方和使用方法。

二、原理抑尘剂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1.物理作用:抑尘剂能够改变尘埃颗粒表面的特性,使其凝聚成大颗粒或附着在地面上,从而达到控制和减少尘埃扬尘的目的。

2.化学作用:抑尘剂含有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与尘埃颗粒表面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尘埃的活性,减少尘埃的生成和扩散。

三、应用抑尘剂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原材料的加工和运输等环节,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尘埃,使用抑尘剂可以有效减少尘埃扬尘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工人的健康。

2.建筑施工:在大规模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埃,严重影响施工工人的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使用抑尘剂可以降低扬尘量,提高施工效率。

3.城市环境治理:城市道路、公园和大型扬尘源等地点的尘埃扬尘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使用抑尘剂可以有效控制扬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四、未来发展方向当前,抑尘剂在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抑尘剂的效果有待提高:目前的抑尘剂仍然存在一定的效果不稳定和适应性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抑尘剂的配方和使用技术。

安全技术之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的

安全技术之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的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03
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分类与原 理
洒水抑尘技术
洒水抑尘技术原理
通过洒水车或其他洒水设备,定 期对露天矿路面进行洒水,以保 持路面的湿润,减少粉尘的产生 和扩散。
洒水抑尘技术特点
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洒水效 果受天气、路面状况等因素影响 较大。
喷水抑尘技术
喷水抑尘技术原理
通过高压喷水设备,将水雾喷洒到露天矿路面上,使路面保 持湿润,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安全技术之露天矿路面抑尘 技术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概述 • 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分类与原
理 • 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应用与效
果评估
目录
• 安全技术措施在露天矿路面抑 尘中的应用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提高人们对该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在矿业生 产中的应用。
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
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是露天矿防尘抑 尘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通过采取 一定的技术手段,减少矿山道路扬尘 ,改善矿山环境质量。
安全技术措施在抑尘中的应用
抑尘剂的选用
针对不同的矿岩和运输条件, 选用适宜的抑尘剂,如机高 分子抑尘剂、无机盐抑尘剂等

路面喷洒设备
配备专业的路面喷洒设备,确 保喷洒均匀、覆盖面广,提高 抑尘效果。
抑尘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露天矿路 面抑尘技术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
手段的综合应用。
智能化发展
未来,露天矿路面抑尘技术将更 加注重智能化发展,通过引入先 进的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智能

干雾抑尘技术方案

干雾抑尘技术方案

干雾抑尘技术方案1. 简介干雾抑尘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的喷雾技术,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市政扬尘等领域应用的环保技术。

该技术通过喷射干燥的雾状颗粒物,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固定在地面或控制区域,以达到抑尘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干雾抑尘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2. 技术原理干雾抑尘技术利用喷雾设备将液体喷雾剂通过喷嘴雾化成微小颗粒,形成干燥的雾状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迅速固定空气中的颗粒物,并将其沉降到地面或集中控制区域。

干雾抑尘技术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因素:•喷雾设备:采用高效的喷嘴和雾化系统,能够将喷雾剂均匀地雾化成干燥的颗粒物,并将其喷洒到需要处理的区域。

•喷雾剂:选取适合的喷雾剂,具有较小的颗粒大小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增加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并能够快速干燥,避免二次污染。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喷雾设备的启停、喷雾剂的喷洒量和喷雾角度等参数,实现对抑尘效果的精确控制。

3. 应用场景干雾抑尘技术适用于以下场景:3.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颗粒物产生,如煤炭、矿石和建筑材料的加工等。

这些颗粒物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采用干雾抑尘技术可以将颗粒物固定在地面,减少其散发到周围空气中的量,保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3.2 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施工剧烈振动和粉尘的产生。

这些粉尘有可能对周围的居民和施工人员造成健康问题,并污染周围环境。

采用干雾抑尘技术可以有效固定施工现场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减少粉尘的产生量,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卫生。

3.3 市政扬尘市政扬尘是城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道路铺设、建设工地和露天施工等场景中。

干雾抑尘技术可以在扬尘源头采取控制措施,将扬尘颗粒固定在地面或指定区域,减少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4. 操作方法使用干雾抑尘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

下面以施工场景为例,介绍一般的操作方法:1.安装干雾喷雾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喷雾设备,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港口抑尘技术研究的进展

港口抑尘技术研究的进展

工作 效率 。
新程 序 的 MO V传 送 地 址 需 重 新 输 入 , 主 要 包 括 大车行 走 自整 角机 数 据 的 传送 , 俯仰 、 回转 、 内外
摆角度 等 的读 取和 传送, 全 部按 照 C O N T R O L
L O G I X编址 规 则 进 行 。 L O G I X 5 0 0 0标 签 数 据 默 认
4 . 1 润 湿 型 抑 尘 剂
2 挡风 抑 尘 墙 抑 尘
挡 风抑 尘 墙 的 防尘 机 理 是 : 根 据 空气 动 力 学原 理, 当风 通过 挡风 抑尘 墙 时 , 墙后 会 出现气 流分 离 和
附着 并形 成 上 、 下干扰气流 , 从 而 降低 来 流 风 的 风
速, 极大 地造 成 了来 流风动 能 的损失 , 减 少 了风 的湍
的飞扬 ; 凝 聚型化 学 抑 尘 剂是 由能 够 吸 收 大量 水 分 的 吸水剂 组成 , 它们 通 过使 泥 土 或 粉 尘保 持 较 高 的 含湿 量来 防 止扬尘 。我 国对 化学 抑尘 剂 的开发 与应 用相 对较 晚 , 近年来 , 随着 人 们 环 保 意 识 的 日益 增 强, 我 国化学 抑尘 技术 的研究 和应 用发 展迅 速 。
P o r t O p e r a t i o n 2 0 1 3 . N o . 2 ( S e r i a l N o . 2 0 9 )
港 口 抑 尘 技 术 研 究 的 进 展
山 东 龙 口 港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刘 少 雨
山东科 技 大 学化 学 与环境 工 程 学 院 祝 秀 林 杨 静 刘 丹 丹
关键 词 : 港 口; 化学抑尘 ; 专用型抑尘剂
The Re s e a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Po r t Dus t— Co n t r o l l i n g Te c h no l o g y S h a n d o n g Lo n g k o u P o r t Gr o u p Co mp a n y Lt d. Li u Sh ao y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表面张力、接触角及保水性实验测定结果, 得出 7 种抑尘剂的润湿性能从大到小依次为复配试 剂 B > BS - 12 > 快渗 T > APG > SAS > OP - 10 > 复 配试剂 A,润湿性能最好的为复配试剂 B,与防尘用 水相比,使用复配试剂 B 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 了 61. 73% ,初始接触角减小了 53. 66% ,保水率为 不使用抑尘剂的 3 倍。因此,试验选定的抑尘剂溶 液为复配试剂 B。对比单体试剂与复配试剂 A 的润 湿性能可以发现,复配溶液的润湿性能并不一定强 于构成其单体试剂的润湿性能。
第 46 卷 第 4 期 2015 年 4 月
Safety in Coal Mines
Vol. 46 No. 4 Apr. ,就具有湿润和 渗透作用。因此,在井下防尘用水中加入抑尘剂后, 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善其润湿性,从而使尘粒 更容易被液滴捕获,提高降尘效率。
3 现场工业性实验
为了有效了解掘进工作面使用抑尘剂后粉尘浓 度变化情况,在该煤矿 3105 掘进工作面各生产工序 布置粉尘采样点,对不采取任何降尘措施时的粉尘 浓度、仅使用清水喷雾及喷雾用水为浓度 0. 05% 的 复配试剂 B 时的工作面现场粉尘浓度进行了测定 分析。只进行清水喷雾时,掘进工作面呼尘平均降 尘率为 60. 4% ,全尘降尘率为 64. 2% ,粉尘浓度虽 有所降低,但降尘效果还远远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 的要求。向喷雾用水中添加复配试剂 B 后,工作面 各测点得 粉 尘 浓 度 明 显 降 低,呼 尘 平 均 降 尘 率 为 83. 8% ,全尘平均降尘率为 85. 7% ,相较清水喷雾 而言,呼尘降尘率提高了 23. 4% ,全尘降尘率提高 了 21. 5% 。
第 46 卷 第 4 期 2015 年 4 月
Safety in Coal Mines
DOI: 10. 13347 / j. cnki. mkaq. 2015. 04. 040
Vol. 46 No. 4 Apr. 2015
新型高效抑尘剂的研究与应用
潘海军
(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 职工培训中心,内蒙古 乌海 016000)
1 抑尘剂降尘机理分析
液体之所以能够润湿固体,是因为固体表面能 对液体产生 吸 引 力,在 喷 雾 降 尘 过 程 中,雾 滴 与 雾
·134·
滴、雾滴与粉尘颗粒以及粉尘颗粒之间都会发生碰 撞,在这 3 种情况下,仅有雾滴与粉尘颗粒之间的碰 撞才可能有降尘效果。降尘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由 雾滴与粉尘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决定的,两者之间的 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尘粒才能粘附在雾滴表面,起 到降尘效果。换言之,只有当液滴表面张力足够小 时,尘粒才能被吞没在液滴中。
1)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与结果分析。通常认 为抑尘剂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 力,如果抑尘剂溶液可以把液体的表面张力降至较 低程度,则该液体就可以在固体表面进行很好地铺 展,达到湿润固体的目的。利用铂金版法对上述 7 种溶液及矿井防尘水进行测定,每种溶液测定 6 次, 将所测结果取平均值,并根据测定结果做出表面张 力分布图,如图 1。
图 2 不同抑尘剂接触角的曲线图
由图 2 可知,复配试剂 B 的接触角小,润湿性 能好,防尘水接触角最大,润湿性能最差。各种抑尘 剂溶液润湿性能: OP - 10 > 复配试剂 B > BS - 12 > 快速渗透剂 T > APG > 复配试剂 A > SAS > 防尘水。
3) 抑尘剂保水性实验与结果分析。增加粉尘 的含水量,能够增强粉尘的凝聚性,防止二次飞扬。 正常情况下,经纯水喷洒过的粉尘,干燥后含水量极 低,不能满足粉尘凝聚的需求。为了衡量使用抑尘 剂后煤尘 的 含 水 量,设 计 了 抑 尘 剂 的 保 水 性 试 验。 具体方法为: 称取一定质量的干燥粉尘,加入质量浓 度 0. 05% 的抑尘剂溶液后,混合均匀,然后放入真 空干燥箱内干燥 24 h,待粉尘冷却后,称量其质量, 并计算其质量增量,该增量即为粉尘内保有的水的 质量。此次实验中,未使用溶液喷洒前容器与粉尘 的质量为 30. 84 g,根据测试结果绘制不同抑尘剂溶 保水率如图 3。
图 3 不同溶液保水率分布曲线图
·135·
第 46 卷 第 4 期 2015 年 4 月
Safety in Coal Mines
Vol. 46 No. 4 Apr. 2015
不采取保水措施的情况下,粉尘干燥后保水率 仅有不到 2% ,极易产生二次扬尘; 粉尘经润湿剂溶 液润湿后再干燥,保水率提升明显,均超过 3% ,BS - 12 和复配溶液 B 的保水率甚至超过了 5% ,对于 增强粉尘凝聚性效果显著; 通过观察干燥后粉尘的 外观特征,使用防尘用水润湿的粉尘,干燥后附着于 容器底部,孔隙裂痕较多,易于分散,而使用抑尘剂 润湿的粉尘,干燥后孔隙裂痕则很少,表面较平整, 说明抑尘剂对粉尘有较强的粘结作用,对于防止粉 尘二次飞扬作用明显。 2. 3 抑尘剂优选
2 新型高效的抑尘剂配方研发
2. 1 抑尘剂优选实验方案制定 抑尘剂都存在最佳润湿浓度[6],大部分抑尘剂
在浓度为 0. 05% 时润湿性能最佳[7 - 8]。为了对不 同抑尘剂的润湿性能进行研究,以某矿煤样为例,对 浓度为 0. 05% 的 BS - 12、快速渗透剂 T、APG、OP - 10、SAS、复配试剂 A( 主料: 浓度为 0. 05% 的 SAS 与 浓度为 0. 01% 的 BS - 12; 增 效 剂: 浓 度 为 1% 的 Na2 SiO3 ) 以及复配试剂 B( 主料: 浓度为 0. 05% 的快 速渗透剂 T 与浓度为 0. 01% 的 BS - 12; 增效剂: 浓 度为 1% 的 Na2 SiO3 ) ,利用 JK99C 型全自动表面张 力仪和 DSA100 型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对以上抑尘剂 溶液进行表面张力与接触角实验,并设计保水性试 验,优选润湿性能效果最好的抑尘剂。 2. 2 抑尘剂润湿实验与结果分析
由图 1 可知,表面张力最小的抑尘剂溶液为复 配试剂 B,最大的为防尘用水。从其测定结果看,抑 尘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 防尘用水 > 复配试剂 A > SAS > OP - 10 > APG > 快速渗透剂 T > BS - 12 > 复 配试剂 B。
2) 抑 尘 剂 接 触 角 实 验 与 结 果 分 析。 选 用 DSA100 型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测定不同抑尘
在防尘用水中添加抑尘剂的作用是降低水的表 面张力,从 而 提 高 水 的 捕 尘 能 力,以 减 少 防 尘 用 水 量[4]。研究表 明,抑 尘 剂 是 一 种 表 面 活 性 剂,由 亲 水基与疏 水 基 组 成[5],在 防 尘 用 水 中 添 加 润 湿 剂 后,抑尘剂分子被水分子包围,其亲水基一端被水分 子吸引,而疏水基一端由于受到水分子排斥力而朝 向空气,从而使抑尘剂分子在水溶液表面形成了一 层紧密的定向排列层,改变了水表层分子与空气的 接触状态,减小了其接触面积,达到降低水溶液表面
剂后,降尘率达 80% 以上,与清水喷雾相比,降尘率平均提高 20% 以上,且该抑尘剂对呼吸性粉
尘的降尘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抑尘剂; 降尘机理; 表面张力; 接触角; 保水性; 支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 TD714 + .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496X( 2015) 04 - 0134 - 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Efficient Dust - depressor
PAN Haijun ( Staff Training Center of Shenhua Wuhai Energy Company,Wuhai 016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gh surface tension,poor wetting properties and low spray dust rate of dustproof wa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ust reduction mechanism,combined with the surface tension,contact angle and water retention experiment of dust - depressor,the dust - depressor agent was developed that we call it complex reagent B with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fter using the reagent B,the surface tension reduced by 61. 73% ,the contact angle reduced by 53. 66% ,and the water retaining rate was 3 times of the original state.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a coal mine showed that the dust - laying rate was above 80% after adding dust - depressor,compared with the clear water spary,the dust - laying rat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0% on average,and the effect of dust - depressor is more obvious on respirable dust. Key words: dust - depressor; dust reduction mechanism; surface tension; contact angle; water - retaining property; support tech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