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HA运动试验指南简介
B21 7100关于电气和电子装备使用环境的规定-2005-A-中文

2.4. 文件的表述.........................................................................................................................................................3
3.2. 电压 ...................................................................................................................................................................5
3.6. 对客户的影响度 .................................................................................................................................................8
3. 术语及定义...............................................................................................................................................................4
4.3. 试验报告............................................................................................................................................................10
acei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40
*OR (95% CI)
30
0.73*
20 (0.63 – 0.85)
10 n= n= 355 460
0
因心衰再次住院
*: OR(odd Ratio)
0.80*
(0.69 – 0.95)
n= n= 324 391
心肌梗死复发
n= n= 1049 1244
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 因心衰再次住院
Flather MD, et al. Lancet. 2000;355:1575–1581
(suppl 5): S19S24; Booz GW, Baker KM. Heart Fail Revkow R, eds. The 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17th ed. Whitehouse Station, NJ: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 1999: 16821704; Anderson S. Exp Nephrol. 1996;4(suppl 1):3440; Fogo AB. Am J Kidney Dis. 2000;35:179188.
缓激肽-NO/PGI2对内皮功能的作用
是ACEI发挥作用的第二大主要机制 ACEI减少BK降解、NO/PGI2释放、血 管扩张、BP NO/PGI2是内皮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 ACEI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带来更多治疗益 处
Ang(1-7)
Ang(1-7)是RAS系统的活性成分之一,可由 AngI、AngII或Ang(1-9)生成; 起作用为AngII的反向调节激素,抑制后者 的加压、增殖及促血管生成的作用 长期使用RAS阻断剂可使Ang(1-7)浓度增加 5-50倍,与其受体结合促进NO/PGI2(抗 凝血的内皮调节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sae j2044(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解读:在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检查方面,强调血糖、血脂等危 险因素的识别及控制。特别是目前我国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 异常人群比例增加,增加对血糖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干预,降低 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临床需要更为合适、准确,且简单实用 的危险分层工具
1-Fox KA, et al. BMJ. 2006;333:1091. 2-AT Yan, et al. AM Heart J .2004;148:1020–1007.
GARCE评分:评估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缺血风险
GRACE危险评分是多指标、多级分值的评分系统
1+1诊断模式的出现:主要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心肌坏死 生化标志物 检测方法的问世。
肌钙蛋白(I/T):优选生化标志物 特异性:几乎100%
敏感性:很高,显微镜下小灶心梗
持续时间长:7-14天
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定义
MI分为如下6型:
Ⅰ型:自发性MI,与原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破裂相关。
标准制定的依据
Braunwald 心脏病学(第8版) Topol 心脏病学(第3版)
心脏病学 经典著作 最新版本
主要内容
强制性条款: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必要的辅助检查、 风险评估
推荐性条款:目前未推广普及的检查手段,如冠状动脉造 影、核素心肌显像等
标准制定过程
2007.8~2007.11 院内讨论,制定了冠心病诊断治疗标准(草案) 2007.12~2008.1上海会议、北京会议专家讨论 2008.2~2008.6 两轮函审,标委会委员评审
POLAR RS800CX 多项连动心率表 用戶手冊

1
RS800CX 用戶手冊
目录
1. 产品介绍 ....................................................................................................................................... 4 2. RS800CX心率表配件 ..................................................................................................................... 4 可选配件 ................................................................................................................................ 4 3. 开始使用 ........................................................................................................................................ 5 基本设置 ........................................................................................................................................ 5 菜单结构 .............................................................
心衰-讲课

有症状性 男性 女性
•
45-54
55-64 65-74
4.4
3.2 3.2
1.2
0.0 1.3
1.4
2.5 3.2
1.2
2.0 3.6
流行病学
• 美国有临床症状心衰患病率1.3-1.8%,无症状者
•
为1.5-2%,每年新增50万人。 年龄超过65岁老年人中大约6-10%患有心力衰竭, 大约80%的心衰住院患者超过65岁。
临床类型(Forms of Heart Failure)
1. 根据发展速度 分为急性(Acute)和慢性(Chronic) 2. 根据发生部位 分为左心(Left-sided)、右心 (Right-sided)和全心衰竭 3. 根据发生机制 可分为收缩性(Systolic)和舒张性 (Diastolic) 4. 根据心排血量 可分为高排血量型(High-output)和 低排血量型(Low-output) 5. 根据症状 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和充血性
治疗目的
1. 缓解症状。 2. 提高运动耐量, 改善生活质量。 3. 防止心肌损害进 一步加重。 4. 降低死亡率。
治疗方法
一线治疗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 1. 病因治疗: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 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2)β受体阻滞剂 (3)利尿剂 (4)洋地黄 (5)醛固酮拮抗剂 (6)硝酸酯类和肼肽嗪 3. 非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心脏移植,心室辅助 装置等
未证实有效、不推荐应用的药物:
• 间歇静脉滴注cAMP依赖性
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

ACC/AHA/ASNC 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Francis J. Klocke et alI.前言2002 年,由ACC/AHA/ASNC(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美国核心脏病学会) 共同制订并发布了该指南, 、 和等网址上提供了指南全文。
指南主要讨论了核素显像技术在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这三个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对疾病的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预后判断及危险度分层,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
ACC/AHA 先前曾发布了几个与核心脏病学相关的指南:2002 年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指南;2002 年的不稳定心绞痛(UA)与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指南;2001 年的心力衰竭指南;2002 年的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度评估指南;2002 年的运动试验指南;1998 年的心脏瓣膜病指南;以及1999 年的AMI 指南。
以上指南涉及到核心脏学各方面的具体临床应用。
但本指南不仅仅是对以上指南的简单总结和综合。
ACC/AHA 的I、II 和III 分类等级的定义如下:I 级:目前的证据和/或总的观点认为该操作和治疗有效且有益。
II 级:该操作和治疗的效果和益处的各类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和/或有不同观点。
IIa 级:目前的证据/观点倾向于肯定该操作和治疗的效果和益处。
IIb 级:目前的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该操作和治疗的效果和益处,甚至可能有害。
III 级:目前的证据和/或总的观点认为该操作和治疗无效和/或无益,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有害。
ACC/AHA 以上分类等级的证据级别如下:A. 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已证实。
B. 单中心、随机或非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C. 专家的一致观点。
II.急性心肌缺血综合症A.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评估急诊室中的胸痛病人通过对急诊室胸痛病人的AMI或UA可能性评估、及其后心脏事件风险和行进一步侵入性诊治可能性的评估,可以把这些病人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给病人制定出最合适的处理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治疗 :一般治疗
• 饮食和通便:AMI患者需禁食至胸痛
消失,然后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 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所有AMI患者均 应使用缓泻剂,以防止便秘时排便用 力所致的心脏破裂或心律失常、心力 衰竭。
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
• 溶栓治疗的根据:
• 冠脉粥样硬化班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引起急性 冠脉闭塞,导致ST段抬高的AMI。而冠脉急性 闭塞至心肌透壁性坏死有一时间窗,大约6h。 在该时间窗内使冠脉再通,可挽救频死的缺血 心肌。越早进行溶栓,降低死亡率效果越明显, 但对6~12h仍有胸痛及ST段抬高的患者进行溶 栓治疗仍可获益。溶栓治疗受益的机制包括挽 救心肌和对梗死后心肌重塑的有利作用。
• 可疑主动脉Leabharlann 层;• 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 )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 量的抗凝药[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3],已 知的出血倾向;
•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 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 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 苏;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
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 对非ST段抬高,心电图高度怀疑缺 血(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 束支阻滞,临床病史高度提示心肌 缺血患者,应入院抗缺血治疗,并 作心肌标志物及常规血液检查。
• 对心电图正常或非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的患者,应在急诊科继续对病情进行 评价和治疗,并进行床旁监测(心电、 心肌标记物、超声心动图)。超声心 动图可在缺血损伤数分钟内发现节段 性室壁运动障碍,有助于AMI的早期 诊断,也有助于鉴别诊断。床旁监护 一直坚持到最后评估有无心肌缺血或 心肌梗死证据,再决定继续观察或入 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