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学概论

合集下载

服装学概论 考试

服装学概论 考试

一名词解释:1。

时装:顾名思义,即时髦的,时兴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是相对与历史服装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对定型(很少变化)的常规性服装而言的,变化较为明显的新颖装束,其特征是流行性和周期性。

2。

衣物的适应性:3.TPO:Time(时间):主要是指一天当中的上午,下午,晚上等具体的时间段。

Place(地点):是指穿用的环境,而且主要是指社会人文环境。

Occasion(场合):是指具体的生活场景。

4.流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期间,一定的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为媒介而普遍采用某种生活行动,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

5.克罗(Clounit):他是衣物保温性的计量单位,一般使用生理性和热工学的组合单位来表示,当气温为21。

2 °C,湿度在50%以下,风速在10ft/min(5cm/sec)的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为50cal/平方米/h。

这时既不热也不冷,人感觉很舒适,所穿的衣物,能够维持这种舒适,并保持皮肤平均温度为33.3°C .那么,这衣服所具有的温度力为1clo。

6.衣物的装身性: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人体的外表覆盖物所应具备的道德礼仪装饰美化表示类别扮装拟态等性能,是为了满足社会人的精神文化心理,构成服装的心理功能的衣物特性。

7。

无用脱衣:是指穿用该衣服的目的丧失而该衣物被脱去,而且,那衣服一旦被脱掉就不会再被穿用了。

8.二次成形:把衣物本身的制作称为一次成形,即成一种物的形态,把人着衣这种活动称为二次成衣,即成一种状态-—有生命的状态。

9。

制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

10。

设计:所谓设计是指从选择材料到整个制作过程,以及作品完成和使用之前,根据预先的考虑而进行的表达意图的行为。

二.填空题:1。

人类的装身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裸态装身,覆盖装身.2。

第二章_服装学概论---服装的起源与目的

第二章_服装学概论---服装的起源与目的

2-4:性差说
这种学说认为,人类之所 以要用衣物来装饰自己, 是因为男女两性相互为了 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 意和好感,把性地特征装 饰得特别突出。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服装起源理论研究 服装起源诸学说: 2-4:性差说
达尔文在研究了当时的原 始民族的习俗之后指出: 原始人爱打扮自己,这种 行为也同样受性选择原理 的支配。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服装起源理论研究 服装起源诸学说:
2:人体装饰说 与生体保护学说观点 相反,这类学说认为 ,服装的起因来自于 人们想使自己更富有 魅力,想创造性地表 现自己的心理冲动, 这其中包括护符说、 象征说、审美说和性 差说。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服装起源理论研究 服装起源诸学说: 2-1:护符说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
二、服饰的始创
智人装饰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
二、服饰的始创
新石器时代:纤维的使用 从世界各地文明来看,只要进入新石器时代 的定居农耕生活阶段,无论哪个民族,都开 始利用纤维。 经过长期的使用和淘汰,其中被广泛利用的 是直到现在还在利用的麻类,如亚麻。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裸态时代与原始服饰意识
一、裸态时代
代表人物 1.2北京猿人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裸态时代与原始服饰意识
一、裸态时代
在此时期,还没有发明任 何御寒用具的猿人,也和 其他兽类一样,靠自己的 体毛抵御寒冷,裸态地生 活了200多万年。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
二、服饰的始创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裸态时代与原始服饰意识 一、裸态时代
地球史上的第四纪,哺乳类中高度 进化的灵长类,逐渐分化出人类的 祖先——猿人。 这时开始使用最原始的石器——石 砾石器,也就是考古学上的旧石器 时代初期。

第一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服装意义

第一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服装意义

Yves Saint Laurent
约翰· 加利亚诺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设计大师
亚历山大麦昆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相关的概念
三、服装的相关概念:
1-8:高级时装设计师:不同于普
通服装设计师,是指法国屈指可数的 高级时装店里的主设计师,是每个品 牌的灵魂人物。 1-9:成衣设计师:服务的范围更广 ,在面料、裁剪与缝制手段上比高级 时装宽松。
1-6:服装设计:是一种以追求实
用美为目标,以人体为对象,以材料 为基础,与各种机能性相 结合,运用 一定的表现技法完成造型,塑造出人 体美的创造性行为。 1-7:服装设计师:是指对服装线条 、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 ,进行艺术表达和结构造型的人。 要 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 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 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1-1:流行: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
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 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 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 1-2:流行周期:指某种或者某类服 装从出现到逐渐被人们接受,再达到 流行顶峰,随后走向衰落,最后退出 流行舞台的过程,包括导入、上升、 顶峰、下降、消亡5个时期。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相关的概念 三、服装的相关概念: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相关的概念
三、服装的相关概念:
服装设计师知识结构: 服装人体基本知识;服装色彩基 本知识;服装材料知识;服装工 艺;服装理论知识;创造能力; 综合能力。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设计大师
三宅一 生
Kark Lagerfeld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设计大师

第一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服装意义

第一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服装意义
1-14:时装发布会:汇集一位或
多位时装设计师的新作公之于众 的意思,这种说话最早是在时装 圈内流行,用来指高级时装的发 布会。 1-15:服装表演:规格和档次低 于时装发布会,一般指各种服装 表演,包括各种衣服和饰品为主 的展示活动。
2015香奈儿发布会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五大服装之都
1、巴黎 2、米兰
四、服装的本质
五、思考题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的意 义
一、服装的意义 1-1服装是社会文 明程度的标志
1-2服装是人类文 化的表现
中国
西方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的意 义 一、服装的意义: 1-3服装是人类心理 和人类社会实际的 需要 1-4服装是人类生活 的必需品和装饰品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的意 义 一、服装的意义: 1-5服装是人类生产 劳动、日常工作的 安全防护品
从总的角度认识与研究 服装,侧重讲解服装的 基础知识与服装各学科 的相互关系及其纲要性 内容。(服装基础知识 、服装专业知识、服装 实践操作,三者之间有 着内在联系,在形式上 有重叠与交叉)
服装学概论
章节内容: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 第三章:服装与人体
第四章:服装的流行与演变
1-5:成衣:是指按号型规格批量
生产的服装。成衣可以分为大众成 衣和高级成衣。高级成衣的版型、 规格更多一些。面料更考究,在制 作工艺、装饰细节上甚至会有一定 手工的加入。加重设计师的风格, 讲究品牌理念。有时为了避免撞衫 也会制作一些限量版(比如全球限 量100件等)。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的意义--服装的基本概念
谢谢!
1-6:服装设计:是一种以追求实
用美为目标,以人体为对象,以材料 为基础,与各种机能性相 结合,运用 一定的表现技法完成造型,塑造出人 体美的创造性行为。 1-7:服装设计师:是指对服装线条 、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 ,进行艺术表达和结构造型的人。 要 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 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 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服装学概论复习

服装学概论复习

服装学概论复习U1:1.成衣:近代出现的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衣服,相对于定制服装而言的。

服装:是衣服的现代名称,目前“服装”正在被“成衣”或“时装”所取代。

时装:时兴的、时髦的、富有时代感的服装,常用于表示Mode、Fashion或St yle。

Mode:流行的先驱作品,带有一种尝试性、创作性。

Fashion:Mode经过Collection展示后,成衣厂商从中选择认为能引起流行的款式或根据这种趋向进行再设计,并批量生产,投放市场之后引起流行,并普及化,即为Fashion。

Style:Fashion经过一个时期的流行,以一定的样式固定下来,即为Style。

2.服装起源学说:遮羞说基本不正确U2:1.服装材料包括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面料:纤维纱线织物结构织物染色织物后整理2.纤维分为两大类:天然纤维:在自然界中获得的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加工的纤维。

(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的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富强纤维,粘胶纤维)和合成纤维(涤纶纤维,锦纶,腈纶,氨纶)。

半椭圆形:光泽最好腰圆形:光泽最差中腔:吸湿性好4.吸湿性:纤维及其制品(织物或服装)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

5.纱线:是纱和线的总称。

纱:由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纺制而成或由长丝形成的连续纤维束,也称单纱。

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成,也称股线。

6.织物:针织物knitted fabric:由一组纱线相互缠结而成的织物,有经编与纬编两种。

机织物woven fabric:由纵横排列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上下交织而成。

纵向线为经线,横向线为纬线。

(1)机织物三元组织:原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要背!!!(2)平纹组织:一个完全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

织物特性:平纹组织是织物组织中交织次数最多的组织,纱线屈曲最多,使织物坚牢、耐磨、硬挺、平整,但弹性较小。

服装学概论ppt课件

服装学概论ppt课件

;.
45
服装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先行,实践紧跟” 确立基础理论——有机的加以组织和综合——科学的实践——建立服装学
;.
46
服装学的研究领域
主要部分是着装,还有着装所引起的各种效果。以此为中心,加上周围与其 直接有关的领域,形成一个知识圈。这个庞大的知识圈就是服装学的研究领 域。
;.
47
9
被服 指所有包裹覆盖人体的衣物
;.
10
成衣
指近代出现的按标准型号 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
;.
11
服装 可 从 两 方 面 理 解
其一,服装是“衣裳”“衣服”的 一种现代称谓,也是“成衣”的同 义词
其二,与广义上的“服饰”一词一 样,是指人类穿戴、装扮自己的行 为,是人着装后的一种状态
;.
者的 高
和做 级
高工 的
级、 材
的高 料
使昂 、
用的 高
场价 级
所格 的
、设
高计
级 的 服 用
、 高 级
20
批高 量级 生成 产衣 的泛 成指 衣制 的作 高精 档良 成、 衣设
计 风 格 独 特 、 价 格 高 于 大
;.
21
;.
22
高级成衣作品发表会每年于三月份(秋冬季)和十月份(春夏季)举办两次
;.
42
服装学与服装教育
服装学的建立 为了对人类的衣生活状态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把与衣物有关的分散于各种
边缘学科中的研究综合起来,加以整理,形成体系,总结出统一原理学的认 识,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服装学。
;.
43
我国的服装教育
我国曾被誉为“衣冠王国” 中华民族的衣生活是相当灿烂的,但是,直到现在,我国对于自古以来积累

服装学概论ppt

服装学概论ppt

Page 29
29
装饰性裙装
Page 30
30
功能性服装
Page 31
31
无性别差服装
Page 32
32
4、演变的静态(即如何固定下来) 融合消化的规律: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本 来的服饰生活中移入了外来的服饰时,这两者相互作用, 或者融合,或者混合,或者并存,这是世界各地普遍可见 的现象。
Page 7
7
Page 8
8
Page 9
9
第三节
服装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
服装学涉及许多领域,它是由艺术、技术、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结合的综合科学。
作为一个服装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可归纳为:“会 设计、能制作、懂管理”三个方面,但其深度和广度可以 各有侧重。
对于服装造型设计人员、服装工艺人员、服装工程人 员各有各的要求,因此服装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应具有鲜明 的个性特征,以适应时代和工作的需要。
3
二 、服装学的形成 过去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沿用“四自”方式解决穿衣 问题。即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纺纱、织布,自己缝衣,供 自己穿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服装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更是突飞 猛进,原先裁剪与缝制服装的各类传统手工操作项目,几 乎被专用机械锁替代。因专用机械的专业性,就需要专业 的人才操作,因此产生了新的学科——服装学。
Page 4
4
Page 5
5
Page 6
6
第二节 服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 、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主要指对服装式样的造型设计,包括衣料选择、色彩配合、 式样构成等内容。
二 、服装工艺
服装工艺主要指学习服装的单件工艺制作,包括量体、裁剪、缝纫 和试样补正等内容。

服装学概论第一章服装学概论之概述

服装学概论第一章服装学概论之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初步认识服装行业、服装产品 了解服装的起源、功能、构成、分类、属
性等内容
本章学习要点
服装的概念 服装的起源 服装的功能 服装的构成 服装的分类 服装的属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服装的基本概念
难点:
理解服装的各种属性
1. 服装的基本概念
衣裳:
身体保护说认为:服装的产生并非仅仅由 于寒冷,而是人类的直立行走引起的。
由于人直立行走,外部器官就被完全暴露 出来,为防止其受到伤害,人类开始使用 衣物遮挡、包裹器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 展,衣物逐渐用于包裹全身。
护符说
原始人相信灵魂有善恶之分,给人带来幸福和快 乐的是善灵,带来灾害和疾病的是恶灵,于是为 了使恶灵不能近身,同时为了得到善灵的保护, 用绳子把贝壳、石头、羽毛、兽齿、叶子、果实 等带在身上,以示保佑和避邪。
服装材料——种类、性能
服装色彩
服装设计三要素
服装式样——服装款式
服装制作—————————服装加工
5. 服装的分类
按穿着对象分类:
按性别分类:男式服装和女式服装 按年龄分类:
童装:婴儿装、宝宝装、幼童装、中童装、大童装 成人装:45岁以上穿着的中老年服装和青年服装
按穿着季节分类:
异性吸引说
异性吸引说认为:人类之所以用衣物来装饰自己, 是因为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 注意和好感,把性别的特征装饰得特别突出。
遮羞说
遮羞说认为:人类之所以要穿衣物,要用各种方 式来遮盖身体,是出于遮羞。
这种说法基本不成立,因为羞耻心对于自然裸态 的原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穿上衣服以后再脱 掉时才会产生羞耻感,因此羞耻心是服装产生后 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什麽是服装•一基本概念•①服装•②成衣•③时装•④高级时装•⑤高级成衣•⑥制服•⑦平面裁剪•⑧立体裁剪•⑨原型裁剪•①服装:是衣裳,衣服的称谓;广义上指人类穿戴装扮自己的行为是着装之后的一种状态,是由人,衣服包括饰物和着装方式三个要素构成。

•②成衣:指近代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

•③时装:时髦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相对一定历史时期定型的常规服装而言变化较为明显新颖装束,具有流行性与周期性。

•④高级时装;19世纪中叶由查尔斯。

夫莱戴里克。

沃斯创立以上层社会的贵夫人为顾客的高级女装店及其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

是由高级的材料,高级的设计高昂的价格,高级的服用者和高级的使用场所等要素构成的。

•⑤高级成衣;是高级时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

制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

具有象征意义。

⑦平面裁剪;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衣片纸样,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

(多用于批量生产)⑧立体裁剪:把衣料或其他代用品(一般用平纹组织的白色生棉布或棉麻交织布)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

(多用于高级定制服或较立体的造型)⑨原型裁剪:指裁制衣服时所依据的基础样型。

原型是以人体尺寸和外形为依据,原封不动的把立体的人体体型再现于纸面上,是人体体表的平面展开图,再根据设计意图利用原型进行修正调整的方法。

•①高级时装与高级成衣的区别服务阶层不同;高级时装是以上层社会贵夫人为主要顾客,高级成衣是以中产阶级为主要顾客。

高级时装标新立异,设计师的概念之作。

引导潮流。

高级成衣占据主流是为大众潮流的风向标。

高级时装专人专用,从设计,面料到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价格高昂,手工艺复杂。

高级成衣小批量生产,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工艺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低些。

②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和用途•平面裁剪是间接制作方法,可利用经验理论工式进行操作,不必依靠人体或人体模型。

•立体裁剪必须依靠人体或人体模型。

•平面裁剪款式相对简单变化少。

•立体裁剪款式变化丰富适合不对称,垂皱等立体塑造。

•平面裁剪成本低易操作。

•立体裁剪成本高操作相对复杂。

•平面裁剪用于大批量成衣生产,立体裁剪多用于小量,定制等服装。

③如何理解服装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服装的物质性具体表现为人类为生物生存时,对应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理现象的各种实用性和科学性,如寒暑,风雨雪晴,及特殊环境与功能,如消防,潜水太空等。

•服装的精神性:是指其社会作用。

追求美的心理,显示地位,身份能力,炫耀魅力,装饰性象征性,民族地域文化信仰时代特征等等。

服装表演•①高级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发表会。

(作为高级时装的促销方式)•②设计师个人主题性作品展示,是以提高自己声誉举办的显示个性和风格。

强调视觉艺术效果。

•③厂家或商家举办的服装表演或订货会。

以推销自己的应季新产品订货为主要目的。

•④流行趋势发布会,为促进和指导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一些服装流行情报研究机构在综合国外市场流行情况,定期向社会举办流行趋势发布活动。

•⑤设计大赛院校学生作品展以发现和培养设计人才为目的。

⑥娱乐性的服装表演。

第二章服装起源与目的•一人类从什麽时候开始穿衣(P49表2-2掌握)•距今40万年前人类开始穿用毛皮衣物。

•距今10-5万年前(第四纪冰河期)尼安德特人开始缝制皮毛衣物•距今4-1万年前克罗马农人,衣物相当发达开始利用纤维,出现项链手镯等装饰品。

•1万年之间人类的衣料主要依靠天然纤维技术相当内成熟。

•距今100年发明了人造纤维。

•㈠生体保护说⒈气候适应说:距今10-5万年尼安德特人为对抗冰河时期的寒冷开始使用毛皮,保温,御寒是服装的目的也是起因,另外在中非地带在身上涂上各色土拌上兽类的油脂或椰子汁来避暑。

⒉人体保护说:人类直立行走外部器管(性器官)暴露出来,为避免外界物体所伤害(草木,害虫等)人类发明了腰布,兜裆布,阴茎套袋等,进而把头,躯干,四肢手脚包裹起来,产生了衣物。

•㈡人体装饰说⒈护符:,原始人在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中,相信万物皆有灵,用一定的物体如贝壳,石头,羽毛,叶子,果实等戴在身上以示保佑和辟邪。

⒉象征说:认为最初佩带在身上物体是象征而出现的,到后来就演变为衣物和装饰品,强者,酋长,勇武者,为了象征自己的力量与权威用一些鲜艳夺目便于识别的物体装饰身体。

⒊审美说:人之所以要穿衣就是为了美化自身,这是人类想使自身更具魅力,想用自己认为美的物体来装饰自身的一种本能性冲动。

⒋性差说:异性吸引说,人类之所以要用衣物来装饰自己是因为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注意和好感,把性的特征装饰的特别突出。

㈢羞耻说:人类之所以要穿衣服,用各种方式遮盖身体,是出于羞耻心三服装的目的•㈠生理卫生的目的:一是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补助;一是对于外来伤害的保护。

如防寒服,防暑服防雨,火,高温,毒,运动,战斗等。

•㈡生活行动目的:日常生活分为劳作和作息两种生活状态,前者是动的生活状态,后者是静的生活状态。

(工作服,登山服,潜水服,睡衣等。

•㈢装饰审美目的:以表现个人的兴趣,性格,审美意识或对他人显示优越感,引起他人的注意为目的。

•㈣道德礼仪的目的: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睦,精神交流,保持礼节,显示品格,表达敬意,端正风度仪表的选用适合各种场合的服饰。

(访问服,社交服,礼仪服)㈤标识类别的目的:在集团生活中,特定的一些人为了标识身份,权威或显示阶级,职务,婚否和行动而穿用特殊的服饰。

(团体服,职业服,制服,肩章,徽章等)•㈥扮装拟态的目的:为了变换服用者的身份,利用服饰的标识类别作用,以特定的服饰使人感觉服用者像另外的人。

(舞台)第三章服装的分类•一衣料简述•㈠纤维以前:人类在寒冷地带用兽皮,在热带用树皮,植物叶子等。

•㈡天然纤维的利用⒈长纤维时代:在1万年前人类发现麻类成为当时最理想的衣料,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发明了养蚕,蚕丝成为衣料的又一上好选择(细软轻有光泽)⒉纺,绩技术的发明,新石器时代(对纤维进行加工)⒊短纤维的利用,纺,绩技术的发明促进人类开发利用天然的短纤维,羊毛,接着是棉。

•㈢纺织技术的机械化,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从欧洲开始纺织技术的机械化进程,使衣料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

•㈣人造纤维的发明,为了摆脱天然纤维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人们开始研制各种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的问世的意义P53)二,四大天然纤维(麻,丝,毛,棉)三什麽样的材料适合做衣料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寻找适合这种需要的物质材料,而这种需要正是这些物质材料所应具有的性能。

关系如P56首先是保护机能,其次是装饰机能。

纤维类是最理想的衣料四衣料的种类及性能•㈠原料类别P57•㈡服用类别(了解):从衣物上(衣,帽鞋等),性能上(保温,防滑,耐久等),着装上(衣,带,扣辅料等),功能上区分。

•㈢织造类别(了解):从原料上,形态上,从织纹组织上,设计类别上,染法上,用途上。

•㈣纤维种类(P59熟识)㈤衣料的性能了解P60-63上衣料应具备的性能P61•五衣物的分类了解P63-63六衣物形态上分类了解㈠从成型程度上分⒈非成型;是指把天然植物体或动物体原封不动来使用,如原始衣物缠腰布⒉半成型;指多少经过一些加工衣物如贯头类的蓑衣⒊成型:指适合人体的形而做的衣物通过一定的裁剪和缝制最后加工成一定形状的衣物。

㈡从成型状态上分⒈形态依存型:由于大多数衣物是由软质材料制成,所以通过着装才最终完成造型。

⒉形态固定型:用金属,木材,皮革等硬质的材料做的。

第四章人类着装与服装的机能•一人体与衣•㈠人体的基本构造(4-1,4-2,4-3图P89-91)人体由206块骨头及600多条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和一层皮肤构成。

•㈡体型的三要素虽然人体外型的构成基本相同,但构成的形态却千差万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体型完全一致的两个人。

骨骼决定了人的高矮,肌肉和皮肤左右着人的胖瘦,骨骼,肌肉和皮肤成为形成体型的三大要素。

(其中皮下脂肪因个体差异的选择性沉积造成体型的差异)•㈢体型分类从公元前460年就开始研究体形分类如(P94-95)人体工程学把人体体型分为纵切断体型和横切断体型,纵切断是把人体纵方向切断时的体型,从前,后,侧三个角度观察直立人体的外型(P97图4-9)•横切断体型:是指轮切(水平环切)人体时切口平面型,也是对直立的人体从头顶向下俯瞰时所得到的体型。

P97-98图4-10-11-12•㈣人体比例与体型•⒈百分比式,以全身为100,求各体部对全身长的百分比⒉黄金分割,是把身体分为大小两部分,小部分与大部分之比等于大部分与全身之比。

以肚脐为界,头至脐为A 脐至足为B,A;B⒊=B:(A+B)=1:1.618•⒊基准式,以人体的一部分的长度为基准,求其与全身的比例关系.最普遍的就是以头高为基准的比例学说.其中8个头身为最理想的(P103图4-22)•㈤体形的人种差•女子为例:白色人种是高体类型(160-170CM)头身指数为8,黄色人种是中间体形(140-160CM)头身指数为7,原型人种为矮小型(120-140CM)头身指数为6(图4-24P105)•十一,动作引起的体型变化十二,体型的抽象表达与成衣号型••⒈乳幼儿体型区分表4-4只有身长和体重的区分•⒉少儿体型区分表4-5以身高胸围区分•⒊成人男子体形区分以胸腰差区分P124•⒋成人女子体型区分胸围相同以臀围区分。

我国标准号型1981年首次公布,1992年新标准公布P125 Y,A,B,C体型组成的5.4,5.3,5.2系列表4-13,4-14(掌握)4-15到4-30(会运用)十三,体型的立体表现与服装人台的开发活人模特—人台发明—修正人台—假缝修正打板—面料裁减—缝制—修整—成型各国人台特征P139-142练习题•以5.4系类列女子160/84A体型(160/84/68).为基准求的其他号型尺寸(W以5.2系类计算)•B: 76 88 96•W: 66 78•L: 185 180•以5.3系类列男子170/84Y体型(170/83/68).为基准求的其他号型尺寸(W以5.2系类计算)•B: 92 111•W: 78•L: 175 165二,人类的着装行为•㈠着装目的与着装行为求变心理与求同心理;追求容仪化与追求安易化;自我扩张心理。

•㈡着装行为穿用:把衣物在人体上组装的过程。

着装状态:根据不同生活需要而出现的。

脱衣:和穿用相反,把某中着装状态解体。

•㈢着装方法•包裹(内向性和实用性)装饰(表现个性/美为目的•具有外向性)遮盖(表现文明,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准)•㈣人体的方向性与着装状态•⒈上方性⒉下方性⒊前方性⒋后曳性⒌左右性㈤脱衣行为•⒈脱衣的目的•自由解放的欲求;复杂装束的简略化;增进行动能力;增加放热;美的表现;礼仪所需.•⒉脱衣方法解开;显露;裸露.•⒊脱衣类别的划分动机上的无用脱衣和临时脱衣;程度上的完全脱衣和部分脱衣;结果上的肌肤的裸出和里面衣物的外衣化•⒋从自然裸态到脱衣裸态•三服装的机能•㈠服装(有那些机能)机能的分类P149表4-31掌握•㈡服装的机能与相关的科学领域表4-34•㈢服装的防护机能表3-35掌握能举例P152-168(防寒服如何防寒P162表4-39) •㈣服装的适应机能•⒊服装的审美机能•⒋服装的容仪机能•⒌服装的标识机能•⒍扮饰机能•⒎耐久机能第五章服装的变迁及其规律•一服装变迁的形式•生态性,历史性,地域性,规律性表5-1P180•二服装的生态性变迁•㈠服装的发生的样式•可分为自然发生,人为设定,分支派生和外来移植四个类型.•⒈服装的自然发生(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共同欲求为基础,在其生活环境下自然发展形成的)•⒉服装的人为设定•①伴随法律制度产生的②因某种规则产生的③因习俗性的协定产生的④因商业性的开发产生⒊服装的分支派生从既成的服装样式中分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服装.一般是从同系列的服装里分出强化了特征的同系异种服装.图5-1⒋服装的外来移植某种既成服装,从其他地域传播过来,移植于该地,形成新的固定的服装.㈡服装的成长⒈形态的成长环状体—垂挂体—立体化—动态化—装饰化腰绳,缠腰布,围裙,紧身裤,筒状外衣,套服.大衣.披风⒉机能的成长一是发挥人体的一部分的生物体机能;二是人类着装后发现的社会机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