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分代谢

1.内聚力

同类分子间的吸引力

2.粘附力

液相与固相间不同类分子间的吸引力

3.表面张力

处于界面的水分子受着垂直向内的拉力,这种作用于单位长度表面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4.毛细作用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体或内径很小的细管(≤1mm),称为毛细管。液体沿缝隙或毛细管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作用

5.相对含水量(RWC)

6.水的化学势

当温度、压力及物质数量(除水以外的)一定时,体系中1mol水所具有的自由能,用μw表示

7.水势

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8.偏摩尔体积

偏摩尔体积是指在恒温、恒压,其他组分浓度不变情况下,混合体系中加入1摩尔物质(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9.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值,为溶质势(ψs)

10.衬质势(ψm)

由于衬质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称为衬质势(ψm),为负值

11.压力势(ψ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是数值,为压力势(ψp)

12.重力势(ψg)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是数值,为重力势(ψg)

13.集流

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14.扩散

物质分子由高化学势区域向低化学势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的动力均来自物质的化学势差(浓度差)

15.渗透作用

渗透是扩散的特殊形式,即溶液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选择透性膜)的扩散

16.渗透吸水

由于溶质势ψs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是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以渗透作用为动力)

17.吸胀吸水

依赖于低的衬质势ψm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是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种子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以吸胀作用为动力)

18.降压吸水

因压力势ψp的降低而引起的细胞吸水。当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时,可能导致的吸水方式

19.主动吸水

由根系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是内皮层内外的水势差(产生根压)

20.被动吸水

由枝叶蒸腾作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是蒸腾拉力

21.根压

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22.伤流

如果从植物的茎基部靠近地面的部位切断,不久可看到有液滴从伤口流出。这种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bleeding)

23.吐水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从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24.萎蔫(wilting)

植物吸水速度跟不上失水速度,叶片细胞失水,失去紧张度,气孔关闭,叶柄弯曲,叶片下垂,即萎蔫

25.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是由于蒸腾大于吸水造成的萎蔫。发生萎蔫后,转移到阴湿处或到傍晚,降低蒸腾即可恢复。这种萎蔫称为暂时萎蔫。

26.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

植物刚刚发生萎蔫就转移到阴湿处,仍不能恢复。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缺少可利用水引起的,仅靠降低蒸腾不能恢复。这种萎蔫称为永久萎蔫

27.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

指植物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尚存的水分含量,用土壤水分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来表示。是反映土壤中不可利用水的指标。(田间持水量:毛管水+束缚水)

28.土壤中的可利用水(available water)

指永久萎蔫系数以外的多余的水分。主要是毛管水。

29.土壤中的不可利用水(disavailable water)

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30.蒸腾速率

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所散失水分的量称为蒸腾速率,也可称为蒸腾强度。一般用g·m-2·h-1或mg·dm-2·h-1表示。现在国际上通用mmol·m-2·s-1

31.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或蒸腾生产率

指植物每蒸腾1Kg水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常用g·kg-1表示。一般植物的蒸腾效率在1-8g·kg-1。

32.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植物每生产1克干物所消耗水分的克数,用g·g-1来表示,又称为需水量。蒸腾系数越小,植物对水分利用越经济,水分利用效率越高。一般植物的蒸腾系数在100-1000。

33.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

指植物光合作用每固定1mol CO2所需要蒸腾散失的水量(mol)

34.生理需水

直接用于植物生命活动和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例如:组织水和消耗水。

35.生态需水

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主要用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36.灰分分析

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对植物材料中干物质燃烧后的灰分进行分析

37.必需元素

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38.大量元素

含量占植物体干重的0.01%以上(C H O N P S K Ca Mg Si)

39.微量元素

含量占植物体干重的0.01%以下(Fe Mn Zn Cu B Mo Ni Cl Na)(微量和大量都是必需元素)

40.被动吸收

指细胞不消耗代谢能量,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转移的过程

41.扩散作用(简单扩散)

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转移的现象,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42.协助扩散(易化扩散、促进扩散)

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顺电化学梯度跨膜的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43.主动吸收

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也称代谢性吸收

44.生理酸性盐

植物根系从溶液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如(NH4)2SO2

45.生理碱性盐

植物根系从溶液中阴离子多于阳离子后使溶液酸度降低的盐类。例如NaNO3

46.生理中性盐

植物吸收其阴、阳离子的量很相近,而不改变周围介质pH的盐类, 称生理中性盐。如NH4NO3

47.单盐毒害

将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时,即使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浓度很稀,但金属离子很快吸收达到毒害水平,对植物造成毒害。这种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造成的毒害现象称单盐毒害

48.离子拮抗作用

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之间这种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称为离子拮抗作用。例如在KCl溶液中加入少量Ca2+,就不会对植株产生毒害

49.平衡溶液

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按一定浓度与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使植物生长良好。这种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溶液,称为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

50.同化作用

高等植物特点之一就是将从外界吸收的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51.生物固氮

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52.养分临界期

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对养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53.营养最大效率期

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对施肥的营养效果最好的时期

第四章光合作用

54.碳素同化作用

自养生物把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叫碳素同化作用(carbon assimilation)

55.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同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56.希尔反应

指叶绿体借助光能使电子受体还原并放出氧的反应

57.光合色素

在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称为光合色素

58.反应中心色素

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与特定的蛋白相结合,能进行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59.聚光色素

大部分的叶绿素a分子、全部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它们没有光化学活性,不能转换光能,只能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反应中心色素。又称为天线色素

60.荧光现象

叶绿素提取液在透射光下为绿色,在反射光下为红色,这种现象叫荧光现象

61.磷光现象

当荧光出现后,立即中断光源,叶绿素溶液仍能持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这种现象叫磷光

现象

62.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63.红降现象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

64.双光增益(艾默生)现象

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 65.光系统

能吸收光能并将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机构

66.光合单位

67.基态

通常色素分子是处于能量的最低状态

68.光合链

定位在光合膜上,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69.PQ(质醌)

PQ是双电子、双H+传递体,它既可传递电子,也可传递质子

70.光合磷酸化

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称为光合磷酸化

71.碳同化

植物利用类囊体反应中形成的NADPH和ATP将CO2转化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CO2同化或碳同化

72.光呼吸

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73.CAM 途径

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这样的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谢途径称为CAM 途径

74.光合速率

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75.光能利用率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76.呼吸作用

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77.有氧呼吸

生活细胞利用O2,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78.无氧呼吸

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79.糖酵解

是指在细胞质内所发生的、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80.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逐步脱羧脱氢,彻底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三羧酸循环(TC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

81.电子传递链

即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顺序构成的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总轨道。包括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

82.P/O

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所产生的ATP数

83.末端氧化酶

植物体内参与生物氧化反应的氧化酶有多种,其中处于一系列反应最末端、能活化分子氧的酶称为末端氧化酶

84.呼吸速率

85.呼吸商(呼吸系数)

86.抗氰呼吸

某些植物组织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部分呼吸。即在有氰化物存在的条件下仍第六章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87.短距离运输

细胞内及细胞间的运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包括胞内运输、胞间运输。

88.长距离运输

器官之间、源库之间运输,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89.胞内运输

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换

90.胞间运输

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

91.转移细胞

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常涉及一种特化细胞,起转运过渡作用,这种特化细胞被称为转移细胞

92.P-蛋白

是被子植物筛管分子所特有的蛋白质,主要位于筛管的内壁

93.环割试验

环割是将树干(枝)上的一圈树皮(韧皮部)剥去而保留树干(木质部)的一种处理方法。此处理主要阻断了光合同化物、含氮化合物以及激素等物质在韧皮部的向下运输,而导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中光合同化物、含氮化合物以及激素积累引起膨大。

94.运输速率

同化物在单位时间内的运输距离,用m·h-1或mm·s-1

95.质量运输速率

同化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截面的质量,即比集转运速率(SMT)。

单位:g·cm-2·h-1或g·mm-2·s-1

96.同化物在源端的装载

在源端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进行胞间运输,最终进入韧皮部筛管的过程

97.源-库单位

同化物向源器官向库器官的输出存在一定的区域化,即源器官合成的同化物优先向其临近的库器官输送。通常把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和库合称为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

98.源强

源器官同化物形成和输出的能力

99.库强

库器官接纳和转化同化物的能力,可用库容和库活力的乘积表示

100.质外体

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胞间隙及导管等

101.共质体

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102.代谢源

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的叶片。

103.代谢库

指植物接纳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发育中的种子、果实等

第七章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

104.信号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所受到的各种刺激

105.胞内信号(又称第二信使)

由细胞感受胞外信号后产生的对细胞代谢起调控作用的胞内信号分子

106.受体

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能感受信号或与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特定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大分子。其中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称配基

107.细胞信号转导

从细胞受体感受胞外信号,到引起特定生理反应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和反应机制称为信号转导

108.钙调素

为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钙依赖性的具有调节细胞内多种重要酶活性和细胞功能的小分子量的、耐热的球状蛋白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109.植物生长物质

具有调节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有机物),包括两大类: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10.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可以移动的,在极低浓度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11.植物生长调节剂

指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112.极性运输

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113.激素受体

是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

114.三重反应

乙烯可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促进其加粗生长;地上部分失去负向地性生长(偏上生长)。

第九章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与运动

115.暗形态建成

暗中生长的植物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叶片小而呈黄白色,这种现象称为暗形态建成

116.光形态建成

由光作为境信号调节植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过程,也称光控发育作用

117.光敏色素的光稳态平衡

在某一光照条件下Pr和Pfr两种形式相对含量的比值就称为光敏色素的光稳态平衡,用光稳态平衡值(φ)表示

118.蓝光受体

吸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UVA320~400nm)而引起光形态建成反应的一类光受体被称为蓝光受体。目前被人们认可的蓝光受体有隐花色素和向光素

119.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并规定对着刺激方向运动的为正运动,背着刺激方向的为负运动

120.向光性

植物受到单向光刺激后,向光源方向的生长运动,称为向光性。

正向光性---器官生长方向朝向射来的光(地上部器官)

负向光性---器官生长方向与射来光相反(根)

121.向重力性(向地性)

向重力性指植物在重力作用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现象

122.向化性

由于某些化学物质在周围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

123.向水性

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 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特性

124.向触性

是指生长器官受到单方向机械刺激引起的生长运动

125.感性运动

是指无定向的外界刺激均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方向无关。感性运动多数属膨压运动,即由细胞膨压变化所导致的。常见的感性运动有感夜性、感震性和感温性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126.形态发生或形态建成

习惯上把生命周期中呈现的个体及其器官的形态结构的形成过程,称作形态发生或形态建成127.植物组织培养

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或原生质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也称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

128.外植体

用于离体培养的各种植物材料称为外植体。

129.脱分化

已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重新恢复分裂,失去原有的形态和机能,形成没有分化的无组织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130.再分化

脱分化状态的细胞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有组织结构的细胞的过程。

131.萌动

当胚大到一定程度时,胚根顶破种皮,称为萌动或露白

132.出芽(发芽)

当胚根的长度等于种子长度和胚芽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即发芽

133.出苗

胚芽继续向上顶土,突出地面后即出苗

134.种子生活力

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没有生活力的种子是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

135.种子活力

是指种子在田间状态(即非理想状态)下迅速而整齐地萌发并形成健壮幼苗的能力

136.种子的寿命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发芽能力(或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137.绝对生长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植株的绝对生长量。可用下式表示

138.相对生长速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比值,或者说原有物质在某一时间内的(瞬间)增加量。可用下式表示

第十一章植物的成花生理

139.花熟状态

植物具备感受环境信号刺激能力而诱导开花的生理状态,被称为花熟状态或成花感受态

140.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作用称春化作用

141.脱春化作用或去春化作用或解除春化

在春化作用结束之前,如果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遇到高温,则低温的效果会削弱甚至消除,这种现象称为脱春化作用或去春化作用或解除春化

142.再春化作用

大多数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下又可重新恢复春化,而且低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这种现象称为再春化作用

143.光周期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即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144.光周期现象

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145.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LDP)

在昼夜周期中,要求日照长度大于一定临界值才能开花的植物

146.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SDP)

在昼夜周期中,要求日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值才能开花的植物

147.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DNP )

这类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四

季均能开花

148.绝对长日(短日)植物

许多植物成花有明确的临界日长。长日植物的开花,需要长于某一临界日长;而短日植物则要求短于某一临界日长。

149.相对长日(短日)植物

许多植物的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并不十分严格,它们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能或多或少的开花。

150.临界日长

诱导LDP开花的最小日长或诱导SDP开花的最大日长

151.光周期诱导

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经过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果而开花,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

152.花器官发育或花芽分化

花原基形成、花芽各部分分化与成熟的过程,称为花器官发育或花芽分化

第十二章植物的生殖与衰老

153.果实的双S曲线

一些核果及某些非核果类植物在生长的中期有一个缓慢期,呈双S型。

154.后熟作用

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

155.单性结实

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无籽果实的现象。

156.呼吸骤变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这个陡增陡降的呼吸现象称为呼吸骤变,又称呼吸跃变

157.精细胞的二型性

两个精细胞在形态、大小及细胞器等方面均有差异

158.精细胞的偏向受精

在双受精过程中,只有一个精细胞可以和卵细胞结合,而另一个只能与中央细胞结合

159.雄性生殖单位(MGU)

两个互相连接的精细胞与营养核作为一个功能团,被称为雄性生殖单位(MGU)

160.花粉的寿命

花粉成熟离开花药后保持生活力的时间

161.雌性生殖单位(female germ unit, FGU)

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合称为雌性生殖单位(female germ unit, FGU)162.花粉萌发的集体效应

在一定面积内,花粉数量越多,萌发生长越好

163.酸价

中和1g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的毫克数

164.碘价

100g 油脂所能吸收碘当量的克数

165.果实成熟(maturation)

果实充分成长以后到衰老之间的一个发育阶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