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有机植物园项目计划书

有机植物园项目计划书

有机植物园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有机植物园项目拟定建立于某个城市郊外,占地面积约为100亩。

有机植物园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丰富市民文化活动而建立的植物园。

有机植物园将以有机种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为主题,建立现代化有机园林模式,成为城市的生态绿肺和宜居环境。

二、项目目标1. 创造一个生态友好、有机认证的植物园,保护珍稀植物品种,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2. 提供市民、游客一个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的场所,增强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开展有机农业示范实践,推广有机种植技术,提高市民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三、项目内容1. 植物园分区规划:植物园主要包括有机果园、有机蔬菜园、中药材园、花卉园、观赏园等区域,并设立生态示范园和科普教育区。

2. 有机农业示范:引进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的有机种植方式,展示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前景。

3. 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鸟类保护区,设立生态湖、人工湿地和林地,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4. 文化教育体验:举办植物园开放日、专题讲座、主题展览,组织生态游学、农业体验活动,增强市民对生态保护和有机农业的认识。

5. 社区农庄项目:植物园周边开发农庄项目,建设田园风格的民宿、生态餐厅、有机农产品销售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生态农业体验。

四、项目预期效益1. 生态效益: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绿色空间比例、促进当地生态系统平衡。

2. 经济效益:发展有机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生态旅游市场,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3. 社会效益: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五、项目实施流程1. 项目启动阶段:成立有机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和时间计划,进行项目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

2. 设计规划阶段: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植物园总体规划设计、植物品种选种、设施建设规划等工作。

植物园分析报告

植物园分析报告

植物园分析报告1. 引言植物园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植物资源和独特景观的公共场所,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承担着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本文主要对某市植物园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划布局、植物资源以及游客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植物园的发展和改善提供参考。

2. 植物园规划布局分析植物园规划布局是植物园建设的基础,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植物资源和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某市植物园采取了分区布局的方式,主要包括湿地花卉区、常绿植物区、草地区和温室区等。

这样的布局既满足了各类植物的生长需要,又方便游客游览。

然而,植物园规划布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各个分区之间的联系较弱,缺乏统一的导览系统。

这给游客的导览和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温室区的规划布局相对独立,与其他分区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流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植物园在规划布局上进行改进。

可以引入现代化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定位、导览和讲解服务,同时加强各个分区之间的衔接,让游客能够有机地游览各个景点。

3. 植物资源分析植物园作为一个集中展示和保护植物资源的场所,其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某市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花卉、乔木、灌木等多个品种。

然而,植物园在植物资源的展示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珍贵植物资源的展示方式较为简单,缺乏科普和教育性。

另一方面,部分植物资源的管理存在不足,导致植物生长状况不佳。

为了提升植物资源的展示和管理质量,我们建议植物园加强科普教育力度,设置信息牌和讲解员,向游客普及植物知识。

同时,植物园应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确保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并定期更新展示品种,增加植物园的吸引力。

4. 游客管理分析游客管理是植物园运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游客管理能够维护植物园的秩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某市植物园在游客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设置入口检票、导览服务等措施,确保了游客的流量和秩序。

植物园设计说明

植物园设计说明

植物园设计说明呼和浩特市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机场高速路南侧,西邻呼和浩特东河景观带,东侧为飞机场,距呼和浩特市核心区行车距离25分钟,其原址为呼和浩特东郊果园。

该项目占地1744.3亩(约合116.17公顷,南北最长1536米,东西最长836米),其中一期占地726亩(约合48.4公顷,南北最长1076米,东西最长626米),基址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其极限高差约为5米,土壤条件,现有植被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植的果树及杨树。

二、总体规划定位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的观赏园艺型植物园,具有观光旅游、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时代特色和内蒙古地域特色,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规划中解决的问题植物园在选址上应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a.是否有丰富的水源b.是否有较为多变的地形地貌c.原址的土壤条件(酸碱度、腐殖质含量等)d.现有植物的丰富程度及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等。

依照上面几点的要求对本次所选的地块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该地块水资源不甚丰富,基本不存在地表水体,日常植物的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及自然降水。

2、该地块地势虽高差较大,但均属于平缓过渡,不存在有山脉、丘陵、谷地等类型丰富的地貌。

3、该地块土壤多为沙质壤土,土壤PH值7.5-8.0。

4、该地块地上现有植物多为杨树、榆树,还有一部分是人为栽植的果树林,植物群落单一,基本没有形成较利于植物生长的气候小环境。

从以上几点结论来看,本次植物园建设所选地块的基础条件并不好,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针对以上四点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建造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收集的雨水全部用来补给人工湖,同时构建一套可以与将来城市的中水系统相对接的管网,以便于未来利用城市的中水系统,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挖湖堆山的自然山水造园手法,以此来丰富全园的地形地貌,为各种不同地域和生境的植物营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说明

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说明

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说明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就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进行设计说明,旨在为幼儿园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室内景观植物配置1.选择绿化植物:在幼儿园的室内区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室内环境的绿化植物,如虎尾兰、吊兰、仙人掌等。

这些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增加室内氧气含量,还能给孩子们带来自然的绿色感受。

2.合理布局:在室内区域,可以将绿化植物摆放在窗边、走廊以及角落等位置,尽量避免阻碍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调整植物的布局,增加节日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三、室外景观植物配置1.选择花草树木:在幼儿园的室外区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树木进行植物配置。

可以选择一些花期较长、花色丰富的花卉,如月季、玫瑰、向日葵等,增加幼儿园的色彩感。

同时,还可以种植一些果树,如苹果树、樱桃树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创造活动空间:在室外区域,可以合理布置一些活动空间,如草坪、花坛、游戏区等。

可以利用绿化植物进行分隔,并设置一些椅子、桌子等供孩子们休息和交流。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攀爬设施,供孩子们锻炼身体。

四、安全与维护1.选择无毒植物:在幼儿园的植物配置中,必须选择无毒植物,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避免选择有毒植物或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如铁线蕨、大戟等。

2.定期维护:植物配置后,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和维护。

及时修剪、浇水、施肥等,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清理落叶、杂草等,保持环境整洁。

五、总结幼儿园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和发展需求。

通过合理的室内室外植物配置,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同时,也需要定期维护植物,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希望本文的设计说明能为幼儿园的景观植物配置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初中植物园景观教案

初中植物园景观教案

初中植物园景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植物园的分类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植物园的分类和功能3. 植物的观察和描述4.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植物园的分类和功能2. 植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观察法: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植物园,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植物园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园的分类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植物园的重要性。

3.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植物园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园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植物园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沟通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植物园实地教学场地2. 植物观察记录表3. 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料八、教学建议1. 提前安排实地教学时间,确保植物园场地顺利使用。

2. 提醒学生穿着舒适的衣物和鞋子,以便实地观察。

3.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植物园的分类和功能,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并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

花坛设计说明范文

花坛设计说明范文

花坛设计说明范文花坛设计说明。

花坛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心情和情绪。

因此,在进行花坛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选择、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以打造出一个美丽、和谐的花园景观。

首先,植物的选择是花坛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到它们的生长习性、花期、叶色等因素。

比如,一些耐荫的植物可以种植在树荫下,而一些喜阳的植物则可以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花期,以确保花坛在整个春夏秋季都能有花朵盛开。

此外,植物的叶色也是花坛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叶色的搭配可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花坛景观。

其次,花坛的布局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在进行花坛布局时,需要考虑到花坛的形状、大小、高低错落等因素。

比如,可以将花坛设计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以增加花坛的趣味性和美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花坛,使整个花园景观更加立体和丰富。

最后,色彩搭配也是花坛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使花坛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明亮的色彩来打造出活泼、明快的花坛,也可以选择一些淡雅的色彩来打造出清新、宁静的花坛。

此外,还可以考虑到植物的叶色和花色的搭配,以增加花坛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综上所述,花坛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植物选择、布局、色彩搭配等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

只有将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一个美丽、和谐的花园景观。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美丽的花坛设计作品,让人们在花园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某公园植物绿化配置总平面规划说明图纸

某公园植物绿化配置总平面规划说明图纸
24.40024.30024.600WL24.100BL23.500WL23.650BL23.000WL23.650BL23.000WL23.900BL23.30024.30024.40024.30024.30024.20024.500FL=24.85024.35024.65024.65024.20024.05024.20024.35024.350WL23.900BL23.300WL23.650BL23.000WL23.900BL23.300WL24.800BL24.30023.90025.00025.80027.30026.55027.30027.30027.50026.60026.00027.00027.20027.50026.50027.80027.80027.20027.80026.40026.70026.55025.80024.50024.30024.60023.95024.60024.30024.65025.25025.25024.50024.30024.30024.15023.80024.30023.70024.20024.30024.30024.00023.800FL=24.75024.60024.30024.00024.00024.400BL23.000WL23.65024.00024.00024.00024.00024.40024.50025.00024.50025.00025.50024.50025.00025.50024.50025.00025.50026.00024.50024.50025.00024.50025.00025.50024.00023.80024.50025.00025.50024.50027.000BL23.300WL23.90024.00024.00024.00024.000该处岸线24.00024.00024.10024.00024.00020024.30025.00025.50025.00025.30024.50024.50025.00024.50025.00025.50024.40024.40024.40024.40024.20024.20024.40024.15024.50024.20024.40024.70024.20024.200塑石题景体育活动广场阵石水景土石假山悦心亭花池喷泉山林安静休息区溪涧跌水跌水跌水涌泉北入口广场西入口广场南入口广场东入口广场跌落平曲桥亲水平台亲水平台木栈道镜心亭听乐亭景墙壁泉花池花池源水休闲广场景墙题刻停车场树池汀步跌水休息花架休息花架水池休息座凳蹬道山顶平台卵石浅滩主园路主园路主园路次园路次园路次园路次园路游步道游步道平曲桥24.30024.150主园路24.4000.5%0.5%0.5%1%1%1%24.30024.40024.40024.4001%25.50026.7001%24.30024.400FL=24.50024.3001%25.70025.70024.40024.40025.60026.1001%1%1%1%下1%1%24.400岸线23.800岸线23.800下下岸线23.8002%2%中心湖区24.500\C0 (二)植物种植土及用量表}注:本设计如与现状底线管道有冲突,植物种植位置按照此表进行调整。}\C0种植类型种植土层厚度(cm)种植肥土厚度/(cm)草坪植物\C256\C256小灌木\C256\C256大灌木\C256种植穴浅根乔木\C256深根乔木\C256特大乔木\C256(三)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现状最小水平距离管线名称距乔木中心距离(m)距灌木中心距离(m)电力电缆1.01.0电信电缆(直埋)1.01.0电信电缆(管道)1.51.0给水管道1.5雨水管道1.5污水管道1.50燃气管道1.21.2热水管道1.51.5排水盲沟1.0道路侧石边缘0.750.5N绿化施工图1:500苗木表序号图例名称规格(cm)数量备注胸径冠幅高度1香樟10-12400-45072株树形好,无病虫害2小叶榕10-12400-450126株树形好,无病虫害3樱花}8-10240-400株}树形好,无病虫害4毛叶丁香球}30-3530-35株}无病虫害5小叶女贞球}40-6040-60株}无病虫害6四季桂}40-6040-60株}无病虫害7山城杜鹃球}25-3025-3012株无病虫害8九重葛}长度:200cm}株}无病虫害9金叶女贞}\C256每平方米6-7株10红檵木}\C256每平方米8-9株11旱伞草50株无病虫害12石菖蒲}株}无病虫害13结缕草}5-10\C256满铺高度:}20-40cm高度:}20-40cm

植物园改造施工方案

植物园改造施工方案

植物园改造施工方案一、植物园改造的目标和意义植物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和传承自然文化、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教育普及植物知识、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等多重功能。

然而,目前一些植物园在功能和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造以提升其功能和吸引力。

本次植物园改造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友好、多功能的园区,以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满足市民的休闲、教育和科研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改造的内容和步骤1.生态环境优化(1)改造园区的水源和排水系统,增加水体、湿地等生态元素,提高植物园的生态功能。

(2)优化植被结构,引入更多耐旱、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植物园的生态适应性。

(3)加强管理和保护,建立植物园的生态监测体系,保护植物园内的野生动物和植物。

2.功能设施改善(1)增加教育科普设施,建立科普教育中心、多媒体展示馆等,提供更加丰富和便利的教育科普服务。

(2)改造园区的游览路径和观景平台,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同时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3)修建休闲娱乐设施,如儿童乐园、跑步道、游泳池等,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

(4)增加餐饮、商业和停车设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同时加强管理和规划,避免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3.文化和艺术元素引入(1)在植物园内增设艺术装置、雕塑等公共艺术作品,提升园区的艺术氛围。

(2)开展文化活动,如植物画展、音乐会等,增加园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3)与周边社区、学校等合作,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提供更多的社交和文化交流机会。

三、改造的财务和人力资源保障1.财务保障(1)利用政府资金,设立植物园改造专项资金,保障改造的财务需求。

(2)引入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投资,降低政府的财务压力。

2.人力资源保障(1)建立专业团队,包括景观设计师、植物学家、生态学家等,为植物园改造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2)加强培训和设立岗位,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引进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加强植物园管理与运营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篇一:各地植物园设计说明植物园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规划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理区。

1.科普展览区目的在于把植物世界的客观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

主要内容如下。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置,井然有序地反映出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不仅能得到植物进化系统的概念,而且对植物的分类及种、属特征也有概括的了解。

但是往往在系统上相近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生活因子要求不一定相近,在生态习性上能组成一个群落的植物,在分类系统上又不一定相近,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只能做到大体上符合分类系统的要求,即在反映植物分类系统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习性要求和园林艺术效果进行布置。

这样做既有科学性,又切合客观实际,容易形成较完美的公园外貌。

经济植物展览区经过搜集以后认为大有前途,经过栽培试验确属有用的经济植物才栽入本区展览,为农业、医药、林业以及园林结合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并加以推广。

布置一般按照用途分区,如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橡胶植物、含糖植物等,并以绿篱或园路为界。

抗性植物展览区植物有吸收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溴、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但其抗有毒物质的强弱、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大小常因树种不同而不同,这就必须进行研究、试验,培育出对大气污染物质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按其抗毒物质的类型、强弱,分组移植本区进行展览,为园林绿化选择抗性树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生植物区根据植物有水生、湿生、沼泽生等不同特点以及喜静水或动水的不同要求,在不同深浅的水体里或山石涧溪之中布置成独具一格的水景,既可普及水生植物方面的知识,又可为游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岩石园岩石园多设在地形起伏的山坡地上,用地面积不大,利用自然裸露岩石或人工布置山石,配以色彩丰富的岩石植物和高山植物进行展出,并可适量布置一些体形轻巧活泼的休息建筑,构成园内一个风景点。

树木园是展览本地区和引进国内外一些在当地能够露地生长的主要乔灌木树种,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用地的地形、小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土壤厚度都要求丰富些,以适应各种类型树木的生态要求。

可以按地理分布栽植,或者按分类系统布置。

专类园把一些具有一定特色、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变种丰富、具有广泛用途和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加以收集,辟为专区集中栽植,如梅花、山茶、杜鹃、月季、玫瑰、牡丹、芍药、荷花、棕榈、槭树等。

任何一种都可形成专类园,也可以由几种植物根据生态习性、观赏效果等加以综合考虑配置,能够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温室展览区把一些不能在本地区露地越冬,必须有温室设备才得以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展出,供游人观赏,谓之温室展览区。

温室展区体形庞大,外观雄伟,是植物园中的重要建筑,如北京植物园的主体温室。

2.科研区是专供科学研究和结合生产用地,为了避免干扰,减少人为破坏,一般不对群众开放,设有专用的出入口,仅供专业人员参观学习。

用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水源充足,排水方便,地点应靠近实验室、研究室、温室等;用地要集中,还要有一些附属设施,如荫棚、种子和球根贮藏室、土壤肥料制作室、工具房等。

3.生活管理区植物园多数位于郊区,路途较远,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减少市区交通压力,植物园应修建职工生活区,包括宿舍、饭堂、托儿所、理发室、浴室、锅炉房、综合服务商店、车库等。

设计单位概念与扩初设计——荷兰NITA园林景观设计院,主设计师尼克·诺森。

施工图设计——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理念1、“市”“野”之间用人工手段去创造一个自然环境,形成有湖泊、河谷、溪流、湿地、山林、坡地、树林等多种形式的自然生态环境,突显城市绿洲境界。

2、“山”“水”之间以山水为构架,充分利用原有水系,并通过人工堆土造山,形成山环水、水绕山的山水园林空间。

3、“动”“静”之间运用传统与现代造园林理念,环绕公园主环道布景,并在主要景点及主环路旁营造小游园,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4、“林”“木”之间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塑造出山地密林的森林空间,体现季相变化特色生态空间,充分展示观赏空间、草甸空间、苗圃种植林等不同的植物景观。

5、“传统”“现代”之间借鉴中国传统园林中“步移景异”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动线和视线上的变化多样,运用现代材料和设计手法,塑造出贴近大自然气息的生态公园。

设计布局整个公园从西往东形成南北条块状规则式人工种植展示区、岛屿生态自然区、湖区和山地自然生态林这四个区域。

穿越这四个条块的东西向主游览线两侧,用人工化的设计手法,布置名贵花卉园、五觉园等,形成线条与点的序列穿插,与自然化的大背景形成对比。

1、人工种植展示区在此区域内,靠南施街一侧种植苗圃林地,一方面考虑今后公园内苗木更换需要,另一方面作为后期商业开发预留用地。

在苗圃林地东侧南北向的狭长地带布置花灌木展示区,以各种低矮的特色花灌木为展示主题,并通过东西向的直线形水渠和小园路进行分割,形成几何形布局,游人来回穿梭与花境之间,体验花木色彩的缤纷和自然的芳香。

靠水一侧,布置音乐喷泉广场和亲水平台,作为集散活动空间。

2、岛屿生态自然区利用原有白塘湖的两个岛屿,通过人工筑岛和水系改造,形成四个错落变化的岛屿和一片湿地,每个岛上种植突出季相变化的生态林,突出春、夏、秋、冬不同的植物种类。

岛屿与湿地用木栈桥相连,使游人时而临水、时而入林,游、赏、憩相结合。

春季岛:以柔和松软的缓坡草坪为基调大面积种植樱花、玉兰等春季观花植物,突出春天的活力。

夏季岛:种植广玉兰、紫薇、合欢等树木,与湿地景观一起,创造出宁静安闲的气氛。

秋季岛:通过种植银杏、元宝枫、桂花、金钱松等树种,创造浓密、幽深的气氛。

冬季岛:选用湿地松、黑松、赤松等常绿针叶树种,表现冬季植物傲立雪霜的生命力。

3、湖区利用原有白塘湖,形成公园中部最大的水面,在湖面上组织划船等水上活动,使游人欣赏湖光、山色、林木之美。

4、山地自然生态林区在公园的东部,运用人工手段,堆土叠山,形成海拔约10—16米高低错落的人工山体,并模拟出原始山林生态系统,对山体进行大面积绿化。

在山林中设计出溪流、水塘、岩石园、鸟类栖息园、草甸、儿童游戏场等多种景观和活动空间,形成地形起伏变化,林木葱茏、山地自然景观多样的游憩空间。

5、特色景点名贵花卉展示区:在山地自然生态林区靠湖一侧,设计一处随地形倾斜的椭圆形名贵观赏种植区,以青山为背景,绿水为引导,环湖四周都能观赏到色彩斑斓的大花坛,成为公园一大亮点。

五觉园:在湖区南侧沿东西向主游园一旁,布置以“味”“触”“视”“听”“嗅”的五觉体验园。

味觉园:利用网格旋转与交错,围成几何化的活动空间,选择有味觉代表性的自然植物种植于方格中,如茶树、果树(枇杷、樱桃、沙梨、无花果),并有植物介绍牌,在园中的建筑体设立中餐厅、服务、休息走廊等,经营各种有味觉体验的项目,如茶艺、果艺、药艺等经营项目。

触觉园:以整体的地型起伏塑造出奇特的地型景观,以模数的网格进行划分,强调人活动的过程中与大自然的多种接触,利益用特殊的安排,迫使人的行为出现坐、立、靠、躺、卧、倚等不同的姿态,在这行为过程中使用自然界的多种材料,使人与这些材料充分接触,并产生不同的体验。

在方格中设立一些人工造雾、喷雨等小型自然景观,以此给带来触上的变化。

视觉园:通过游览路线的设计,使人进入园中后,出现一些反常规的设计处理向人展示自然景观的反常规的视觉效果。

通过运用各种现代的材料(如反射镜面、不同透明的玻璃、金属等)对自然景观进行重新整合以创造出奇特景观,说明如果换种角度方式,人对景观会产生与日常印象完全不同的认识。

听觉园:我们将自然界代表性的声音比如水流花开、清风鸟鸣等用一些装置将其放大,让人在园中通过声音唤起对自然的热爱与回归,通过一些特殊的科技手段,模拟一些用普通的方式不能听到的声音,如“花开”、“种子破土”等增加园中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吸引较多的人来此游玩。

嗅觉园:通过几何布局将不同香味的植物分区种植,椭圆形的特殊草坡上种植观赏性较强且带有明显香味的群落植物,通过设置交错的木平台及混凝土构架能让人停驻休息。

在交替的活动体系中使人穿行于不同的嗅觉体验,并通过植栽设计使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趣味性与知识性,增强游人对嗅觉园的活动参与。

公园地势整个公园可大致分为西、中、东三大地块区域,地势也从西向东逐渐提高。

西区:地势较为平坦,布有“公园西主入口、综合服务建筑1(音乐雾广场)、综合服务建筑3、租船管理处”以及观光游览车起(终)站点,这些均为公园游客活动相对集中的聚散地。

中区:以“春夏秋冬”与中心湖为界。

地势较“西区”有所提高且起伏不平,一是为了适当遮挡入园游客的视线,同时也是根据“春夏秋冬”季节与适宜植物生长的特征而筑。

其中“游船车辆修理处”布置于“春岛”,“VIP贵宾接待室”布置于“秋岛上”。

东区:地势最高。

采用机械堆筑主峰高度为14.8米、次峰高度为11米的人工山体。

其间布置“综合服务建筑2、综合服务建筑4 ”以及“山顶茶室”。

为了体现城郊野外山林的原始旷野情趣,在山体上还构筑二条“人工溪流”,一条为“水溪”,另一条为“旱溪”。

同时在山体上的适当位置,还涉及布置了面积大小不等的三个“儿童游乐场”。

游路系统设计出入口:公园设三个入口。

其中游人出入口为二个,分别布置在临南施街与新塘街东、西两侧,管理出入口一个,不只在靠南施街一侧。

在两个出入口大门旁设停车场。

游路系统:围绕公园四周布置一条人、车(电瓶游览车、工程管理车)共用的环形主路。

连接东、西两个出入口,不止一条弧线型主游览步行路,其它支路、小路穿插与主路之间。

配套设施1、音乐喷泉广场为了增加公园亮点,全园内共设置了多种不同造型效果的喷(雾)泉。

主要形式有“对喷、涌泉、跑泉、跳泉、拱泉”等。

此外,为了吸引游客,还设计了充满情趣的“记忆喷泉”供游客娱乐。

如“入口大门1”前广场景观池内的“拱喷”和“涌泉”;小广场上的“喷雾台”;“综合服务建筑1”中“雾广场”上的15种形式的组合旱喷;沿“景观长桥”布置的“直喷”与“花篮”;“景观长桥”与“五觉园”连接桥上的“光控层流”对喷;“五觉园”内的“趣味记忆”喷泉和“声控喷泉”等。

2、室外灯光照明系统以“绿色回归自然”为主题,强调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突出“生态、环保、节能”新理念,创造独具特色的夜景灯光照明效果。

3、儿童娱乐游具结合公园东部山体地形,分别在不同位置适当安置一些适宜青少年的娱乐游具,以吸引各年龄层“小游客”到园游玩,从而带动消费人群。

游客需知 1、公园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17:00 2、游客进入公园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公共秩序及公园规章制度,禁止游客在公园内集会游行及从事违法乱纪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