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合集下载

详解工业总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区别

详解工业总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区别

详解工业总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区别
目前,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中只有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指标,没有工业总产值指标。

因此,一些人就怀疑这个指标存在的必要性,事实如何呢?本期栏目将通过介绍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的区别,解读工业产值存在的必要性。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成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其由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构成,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

而产品销售收入是指企业报告期内实际销售的以货币表现的产成品销售总量,包括已出售的产成品、半成品、配件和对外承作的工业性作业的劳务价值等全部销售量。

这两个指标有两个方面的本质区别。

第一,两者的计算范围不同:工业总产值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以及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这部分。

第二,两者的计算结果不同: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生产”的原则来计算,凡是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不管是否在报告期内销售均应包括在内;产品销售收入计算的基础是产品销售总量,不论是否本期生产,只要是在本期销售的都应计算在内。

从以上两点区别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生产能力,而产品销售收入则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情况,二者即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缺一不可。

一、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联系与区别:

一、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联系与区别:

一、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联系与区别:
(1)两者联系
工业销售产值的计算范围、计算价格和计算方法与现价工业总产值一致。

(2)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在计算上的基本区别:
工业销售产值计算的基础是产品销售总量,不论是否本期生产,只要是在本期销售的都应计算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生产总量,只要是本期生产的,不论是已销售的还是尚未销售的都要计算工业总产值。

二、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产值的区别:
(1)产品销售收入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它一般是以是否完成销售即收到货款为依据,它包括上期销售在本期收到的货款,不包括本期已销售但未收到的货款,因此它遵循的是以产品的实现为计算原则;而工业销售产值反映的是企业的实物运动,以所有权是否转移为原则,因此不论是否收到货款,都按本期实际销售量计算。

(2)工业销售产值既包括对外销售的产品和劳务,也包括向本企业内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向本企业内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3)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而工业销售产值则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

《(3)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而工业销售产值则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

》订正下,这句是不正确的,新制度规定:销售产值也不包括订货者的来料价值。

企业经济统计学简答题

企业经济统计学简答题

企业经济统计学简答题按工厂法计算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工厂法在经济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作用:1可以用来大致表明企业在报告期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2可以反映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反映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3可以为计算其他经济指标提供依据;4可以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提供资料。

加上方法简单,具体明确,加之在我国传统已久。

编制劳动时间平衡表可以进行哪些统计分析?1,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的分析可从各种未使用时间占制度工作工时的比重入手,一般地说,比重较大者即为主要原因.2,分析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损失.3,分析加班加点情况.分析加班加点情况,可以用制度内实际每百个工时中的相应的加班加点工时数以及加班加点工时数占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的比重来反映.4,分析劳动时间未被利用反映.常用的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图法有哪些?单值控制图、平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不合格率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缺陷数控制图和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常用建筑材料消耗总量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1根据领料单与退料单计算2根据限额领料单确定3根据库存资料运用平衡关系推算,即本期消耗量等于期初库存量加本期收入量减期末库存量。

厂内统计报表内内容和种类有哪些,容和种类有哪些?是根据原始记录或统计台账的资料汇总编制的.种类,按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劳动时间利用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原材料收发存情况,成本,资金,利税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设置企业统计报表;按报表时间不同有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从哪些方面反映企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程?相应指标如何度设置?企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程度,可从数量,时间,能力,综合四个方面来反映.1,企业生产设备数量的统计.2,生产设备时间利用统计.3,生产设备能力利用统计.4,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统计.设备综合利用的指标=设备实际能力*设备时间利用率;从哪些方面设置企业经营效益指标?经营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出与投入之比.企业经营效益指标主要从劳动消耗与劳动占用的效益指标及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益指标去设置.1,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效益指标,企业的劳动占用率表现为企业资金占用,反映企业劳动占用最综合的指标是企业的资金利税率.2,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益指标.我们可以从产品的质量,市场营销,企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等方面,反映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效益指标.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是什么?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除了从事生产活动外,还从事非生产活动,所以企业的从业人员,并不都是生产劳动都.根据统计分析的不同需要,企业从业人员统计可以有两个口径:一是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企业劳动者,二是反映规模的企业全部劳动者.从业人员总数变动程度指标为零,说明报告期内从业人员总数没有变动。

小议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与销售商品收入的关系

小议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与销售商品收入的关系

小议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与销售商品收入的关系作者:张继民程亚伟王小宁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1期摘要:针对部分统计软件中的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及销售商品收入的逻辑核算关系不合理的要求,通过分析三个概念和当前统计工作的要求,确立三者正确的关系。

关键词: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销售商品收入随着国有集团公司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工业统计的编制的基础数据由下级单位的主管部门完成,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的数据采集为自动化,要求相关指标之间进行逻辑处理,一些软件系统要求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及销售商品收入必须相等,即:我们认为要求三者相等非常不妥,因为相等是极为特殊的企业。

在现行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中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和销售收入及增加值是核心指标。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它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

工业增加值汇总即形成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企业发展规模和效益水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依据。

1. 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在核算工业总产值的三条基本原则是:1)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本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

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2)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经检验合格的最终产品。

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么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3)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

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一般计算公式为:在式中:说明:对外加工费收入可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工业知识术语大全

工业知识术语大全

工业知识术语大全2019年8月目录工业统计类1.国内生产总值(GDP) (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三产构成 (1)4.制造业及其构成 (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6.工业大中小微型企业 (2)7.工业增加值 (3)8.工业生产总值 (3)9.工业税 (3)10.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3)11.固定资产投资 (4)12.营业收入 (4)13.营业成本 (4)14.营业收入利润率 (4)15.“主营业务收入”调整为“营业收入” (5)16.净利润与毛利润 (5)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5)18.生产价格指数(PPI) (5)19.采购经理指数(PMI) (6)20.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 (6)21.高技术产业 (6)22.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7)23.战略性新兴产业 (7)24.高成长性制造业 (7)25.高耗能行业 (7)财务类1.资产负债表 (8)2.利润表 (8)3.现金流量表 (8)4.销售费用 (8)5.管理费用 (9)6.财务费用 (9)7.应收账款 (9)8.库存商品 (9)9.资产负债率 (9)金融类1.资本市场 (10)2.股票 (10)3.债券 (11)4.银行不良资产 (11)5.头寸 (11)6.一级市场 (12)7.二级市场 (12)8.发行价 (12)9.影子银行 (12)10.场外交易市场(OTC) (12)11.管理层收购(MBO) (13)12.风险投资(VC) (13)13.天使投资 (13)14.首次公开募股(IPO) (13)15.市盈率(PE) (14)16.平均市净率(PB) (14)17.一板、二板、三板、四板 (14)18.“去杠杆化” (14)19.“银根” (14)20.瞪羚企业 (15)21.独角兽公司 (15)22.P2P (15)23.P2C (15)24.O2O (15)25.B2C (16)26.B2B (16)27.C2C (16)信息化类1.两化融合 (16)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16)3.对标管理 (17)4.两化融合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 (17)5.工业互联网平台 (17)6.大数据 (17)7.人工智能 (17)8.云计算 (17)9.公有云 (17)10.私有云 (18)11.物联网 (18)12.信息通信技术(ICT) (18)13.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四个阶段 (18)14.智能制造 (18)15.数字化工厂 (18)16.虚拟现实(VR) (19)17.增强现实(AR) (19)18.混合现实(简称MR) (19)19.管理信息系统(MIS) (19)20.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19)21.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19)22.企业资源计划(ERP) (20)23.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 (20)2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 (20)25.工控系统安全防护 (20)企业管理类1.管理 (20)2.企业 (21)3.企业管理 (21)4.管理二重性 (21)5.管理者 (21)6.现代企业制度 (21)7.知识管理 (22)8.虚拟组织 (22)9.企业战略 (22)10.SWOT分析 (22)11.差别化战略 (22)12.核心竞争力 (22)13.蓝海战略 (23)14.企业文化 (23)15.决策 (23)16.战略决策 (23)17.多目标决策 (23)18.风险型决策 (23)19.市场 (24)20.市场营销 (24)21.市场细分 (24)22.市场定位 (24)23.品牌资产 (24)24.声望定价 (24)25.撇脂定价 (24)26.现金流量 (25)27.时间价值 (25)28.资金等值 (25)29.净现值 (25)30.内部收益率 (25)31.资金成本 (25)32.目标管理 (25)33.矩阵制组织结构 (26)34.替代品 (26)3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6)36.绩效考评 (26)37.劳动定额 (27)38.货币的时间价值 (27)39.供应链管理 (27)转型发展类1.三对标四提高 (27)2.工业四基 (27)3.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 (28)4.三大改造 (28)5.智能化改造 (28)6.绿色化改造 (28)7.技术改造 (28)8.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8)9.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9)1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9)11.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9)12.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9)13.国家工业遗产 (29)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类1.质量标杆 (30)2.制造业创新中心 (30)3.人工智能 (31)4.标准与标准化 (31)5.专利 (31)6.卓越绩效 (31)7.QC小组 (32)8.精益管理 (32)9.全面质量管理 (32)10.产品可靠性 (32)11.质量控制 (33)12.6S (33)13.六西格玛 (33)材料工业类1.新材料 (34)2.装配式建筑 (34)3.水泥生料 (35)4.水泥熟料 (35)5.白水泥(特种水泥) (35)6.水泥标号 (35)7.煤化工 (36)8.传统煤化工 (36)9.合成氨 (36)10.化学肥料 (37)11.腐植酸肥料 (37)对外交流类1.产业转移 (38)2.产业链 (38)3.产业转型 (38)4.产业联动 (38)5.协同发展 (39)电子信息类1.电子信息产业 (39)2.传感器 (40)3.微机电系统(MEMS) (40)4.芯片 (40)生物医药类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1)2.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1)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41)4.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41)5.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41)6.原料药制造 (42)7.制剂制造 (42)8.药物一致性评价 (42)9.两票制 (42)10.三医联动 (43)11.冷链管理 (43)12.营改增 (43)13.带量采购 (44)14.药占比 (44)国防工业类1.国防科技工业 (44)2.军民融合 (45)3.军工三证 (45)4.民用爆炸物品 (46)5.民爆“四防” (46)绿色环保类1.绿色工厂 (46)2.绿色产品 (46)3.绿色发展 (46)4.“三线一单” (47)5.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 (47)6.废旧动力蓄电池 (47)7.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 (47)煤炭管理类1.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 (47)2.煤矿井下“三条生命线” (48)3.“三不”伤害 (48)4.“三不生产”原则 (48)5.事故分类 (48)6.雨季“三防” (48)7.冬季“四防” (48)8.煤矿“双基” (48)9.煤矿“三大规程” (48)10.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48)11.“三违” (48)12.矿井五大自然灾害 (49)13.“五证一照” (49)14、煤矿安全生产法律 (49)15.煤矿供电三大保护 (49)16.探放水原则 (49)17.矿工互救“三先三后”原则 (49)18.瓦斯爆炸条件 (49)19.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49)20.“一通三防” (50)21.“三同时” (50)22.“一炮三检” (50)23.“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50)24.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50)25.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 (50)26.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 (50)27.失爆 (51)28.“三专两闭锁” (51)消费品工业类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1)2.4P (51)3.边际成本 (51)4.生产能力 (51)5.节拍 (52)6.纺织六大工艺 (52)7.造纸业相关名词 (53)8.白色家电 (54)9.黑色家电 (54)民营经济类1.中小企业 (54)2.民营企业 (54)装备工业类1.锂电池 (55)2.三元锂电池 (55)3.磷酸铁锂电池 (55)4.18650电池 (56)5.瓦时(WH) (56)6.铅酸蓄电池 (56)7.镍镉电池 (56)8.镍氢电池 (56)9.氢燃料电池 (57)10.全固态锂电池 (57)11.锂电池电解液 (57)12.锂电池负极材料 (57)13.锂电池正极材料 (58)14.锂电池隔膜 (58)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58)16.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59)17.电池管理系统(BMS) (59)18.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60)19.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 (60)20.等材制造 (60)21.减材制造 (60)22.增材制造 (60)23.加工中心 (61)24.河南省机器人示范应用“十百千”工程 (61)工业统计类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统计行政处分是统计法律责任中一种( )行政制裁方式。

A.首先的B.次要的C.重要的D.主要的【答案】 D2、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制定的。

A.地方人民政府B.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D.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答案】 B3、住户调查采用()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

A.统计报表和问卷调查B.统计报表和日记账C.日记账和问卷调查D.电话调查和统计报表【答案】 C4、关于中间投入(中间消耗)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B.它们是一次性地或短期地运用于生产过程C.中间投入价值会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D.计算增加值时要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价值【答案】 A5、下列有关资质外建筑企业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建筑业法人B.没有取得建筑业资质C.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D.不包括建筑业个体户【答案】 D6、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A.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制造业B.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渔业C.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建筑业、房地产业D.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答案】 D7、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粮食产量统计范围的是()。

A.高粱B.谷子C.大豆D.木薯【答案】 D8、按照目前我国能源统计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计入能源购进量的是()。

A.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的能源B.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能源C.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能源D.自产自用的能源【答案】 C9、该项统计调查应当报请()。

A.国家统计局备案B.国家统计局审批C.该省统计局备案D.该省统计局审批【答案】 D10、某工业公司有关数据如下:报告期末在岗职工1000人,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20人,兼职人员30人,借用的外单位人员10人;报告期生产成品价值3000万元,对外承担的工业品加工费收入200万元;销售成品5000万元,其中上期生产成品2000万元;企业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2000万元、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中间投入合计30万元,报告期应交增值税150万元,工业能源消费量为500吨标准煤。

产值与销售收入区别

产值与销售收入区别

2、销售收入概念
销售收入指的是当年销售出去的产品取得的收入,是已经卖去产品的价值,是以货币来计量的。当年销售的产品,未必是当年生产的,也可能是以前年度的库存。也就是说,有了销售收入,就有了确定的货币增值,这种货币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
3、产值与销售收入的区别
⑴产值用来描述企业总资产的变化情况,从一个侧面来反应企业总资产的可能实现变化状况;销售收入是企业当前总资产核算的主要内容,反应企业实际资产的状况,是确定的和真实的;因此,在评价企业实际总资产,用销售收入,而不用产值。
⑵产值是企业成品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内部核算成品资产的方法;销售收入是企业产品价值体现,是企业外部计算产品的手段。企业产成品销售出去是产品,没有销售出去形成自留就是成品,因此,产值与销售收入两者先后顺序关系是,现有产值,后有销售收入。
⑶产值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产值=销售收入+期末库存产品市场价-期初库存商品市场价
⑶企业内部管理强调计划性,用产值衡量比较方便;企业对外销售产品强调实际性,用销售收入比较准确。
由以上可以看出,产值与销售收入,都是反映企业资产的方式,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反映企业产成品的价值不同。
勘测设计产值=营业收入+期末产品合同价-期初成品合同价
4、产值与销售收入用途
⑴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生产出来的产成品无论是否销售出去,它的价值基本上是确定的,产值基本上等于销售收入,因此,用产值来衡量资产的状况更为准确和真实。
⑵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生产出来的产成品可能永远卖不出去,而且价格不断变化,因此用产值不能准确和有效的反应资产状况,只能用销售收入来衡量。
1、产值概念
产值指企业当年生产出来的产品按销售价格确定的价值,这些产品包括已经卖出的和没有卖出的部分。没有卖出的部分的单价,按已卖出的平均价计算。

企业统计学

企业统计学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简述企业的含义及特征,它与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2.企业的经济运行是怎样的?简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内容。

3.简述企业的分类。

4.什么是企业经营管理统计?它有哪些职能和任务?5.简述企业经营管理统计的内容。

6.简述企业经营管理统计的组织结构。

7.简述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的含义。

8.什么是企业一套表制度?二、单选题1.农业属于三次产业的()。

A.一次产业B.二次产业C.三次产业D.四次产业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B )。

A.单产业法人单位B. 单产业基本单位C.多产业法人单位D. 多产业基本单位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 B )。

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4.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D )。

A.3个大类,6个中类B.3个大类,18个中类C.6个大类,6个中类D.6个大类,16个中类5.企业销售产品的发票是( D )。

A.企业的原始记录B.企业统计台帐C.企业厂内报表D.企业外部报表三、多选题1.企业的特征是()A.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B.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C.集团企业形式D.国家财政拨款E.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2.关于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法人单位应包括多个产业活动单位B.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法人单位都应该分解为产业活动单位D.位于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E.多产业法人单位至少应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3.工业企业按规模分类分为()四种类型A.特大型B.大型C. 中型D. 小型E.微型4.在对工业和建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A.从业人员数B.资金利税率C.营业收入D.资产负债率E.资产总额5.企业经营管理统计的职能是()A.提供信息和传输信息职能B.综合评价职能C.诊断职能D.决策职能E.监督职能6.统计台账的特点是()A.数字来源的多渠道性B.记录时间的连续性C.统计台账指标的系统性D.指标数字的可比性E.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包括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和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的价值。

其中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是指所有权发生转移,对方已支付货款或已取得向对方索取货款权利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论是本期生产的,还是上期生产的,只要是本期销售出去的均包括在内。

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是指企业按合同对外提供的工业性劳动。

企业为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产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流通,这部分也计入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联系与区别,工业销售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都是反映企业的销售情况,且计算期一致。

二者的区别在于:
⑴产品销售收入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它一般是以是否完成销售即收到货款为依据,它包括上期销售在本期收到货款的,不包括本期已销售但未收到货款的,因此它依循的是以产品的实现为计算原则;而工业销售产值反映的是企业的实物运动,以所有权是否转移为原则,因此不论是否收到货款,都按本期实际销售量计算。

⑵工业销售产值既包括对外销售的产品和劳务,也包括向本企业内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向本企业内非工业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⑶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而工业销售产值则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

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包括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和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的价值。

其中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是指所有权发生转移,对方已支付货款或已取得向对方索取货款权利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论是本期生产的,还是上期生产的,只要是本期销售出去的均包括在内。

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是指企业按合同对外提供的工业性劳动。

企业为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产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流通,这部分也计入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联系与区别,工业销售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都是反映企业的销售情况,且计算期一致。

二者的区别在于:
⑴产品销售收入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它一般是以是否完成销售即收到货款为依据,它包括上期销售在本期收到货款的,不包括本期已销售但未收到货款的,因此它依循的是以产品的实现为计算原则;而工业销售产值反映的是企业的实物运动,以所有权是否转移为原则,因此不论是否收到货款,都按本期实际销售量计算。

⑵工业销售产值既包括对外销售的产品和劳务,也包括向本企业内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向本企业内非工业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⑶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而工业销售产值则包括定货者来料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