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站场与枢纽设计ppt 021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可编辑ppt
21
1.3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可编辑ppt
14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5、国外运输港站与枢纽发展趋势 ①大量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应用于运输港站与 枢纽建设、运营和管理。 ②不断完善运输枢纽的规划、设计理念。 ③注重运输枢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可编辑ppt
15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1、按地理位置划分
陆路运输港站与枢纽:内陆城市依托公路、铁路运 输,具有交通运输中转、换乘、换装等多种功能,北 京等。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五纵: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
七横:连运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绥芬河-满洲里
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衡阳可-编辑昆pp明t
13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2)各运输枢纽作业量迅速扩大 3)各港站吞吐量不断攀升
可编辑ppt
20
1.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6、按运输枢纽的运输方式划分 单式运输枢纽:指同一种运输方式的主干线的 交叉点、分叉点或衔接点形成的运输枢纽,是为 某种运输方式自身设置的。 综合运输枢纽:是由两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组成 的主干线的交叉点、分叉点或衔接点形成的运输 枢纽,是为各种运输服务所设置的。
8. 《道路运输组织学》邵振一等编著
9.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编著
可编辑ppt
2
绪论
一、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二、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三、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港站设施 四、运输港站与枢纽学科研究内容
可编辑ppt
3
1.1 运输枢纽的概念与功能
1、运输枢纽的概念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站场与枢纽设计ppt 028

在修建时应满足以下主要技术和运营要求: ① 选定在主要客流径路上;
② 线路数目与通过能力相协调;
③ 技术标准与干线一致;
④ 隧道式或地面栈桥式;
⑤ 为市郊客运服务
9.3 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布置 1、枢纽进出站线路的平面疏解 (1)当线路需要在枢纽内某处会合时,可以设置线路 所以实现进站线路的平面疏解。
(2)货站或货场应修辅助道路连通城市干道
(3)铁路线路尽量与城市主要干道平行地引入市区而 不形成交叉
(4)当铁路线与道路交叉不可避免时,根据其流的大小定 平交或立交。平交时,应尽量取直角且有良好的视距, 其交角不得小于45度。
6、与城市交通系统的配合
北京南站总平面布置图
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换乘
施的选址,取土应不影响城市规划及农田水利,应尽
量利用其它工程的弃土。
③可只对主要交叉点立体疏解,其余的平面疏解
9.4 铁路枢纽总体规划 9.4.1枢纽规划与路网规划的配合
1、路网规划是进行枢纽规划的主要依据 应按路网规划中确定的各枢纽点分布、性质、规 模和分工,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进行枢纽的规划设计。 2、路网中新线的修建,将对既有枢纽的作用产生影响
9.4.2 铁路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
(4)三角形枢纽的疏解
(a)图:修建的跨线桥少(1座),但造成C站为线路别 疏解,由前述分析可知,线路别疏解要造成转线车流 的到发交叉不利于运用。
(b)、(C)图:为将C站的线路别疏解变为方向别疏解 而进行的改造后的图型。图中只改编了C→B的线路位 置。为此增修了一座跨线桥
(5)十字形枢纽的疏解
9.2.2
枢纽环线和直径线
1、枢纽环线 在大型或特大型铁路枢纽,当枢纽的引入线路较多时, 可修建环线或半环线。 主要优点: 便于各衔接线路方向间直通客、货列车运行,避免 了各衔接线路引入线集中于少数汇合点而引起枢纽内线 路通过能力的紧张状况,使枢纽能力具有一定的弹性; 有利于各种专业车站在枢纽内分布以及相互间的联 系,通路机动灵活; 客、货运设备易伸入市区,可为枢纽内各地区客、 货运作业提供较好的服务条件。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

探索和实践新的多式联运模式,如“一单制”、“一箱到底”等, 简化运输手续,降低运输成本。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多式联运发展,为枢纽运输 组织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06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 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趋势
1 2
智能化技术应用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将广泛应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和 服务。
特点
枢纽运输组织具有集中性、协调性、复杂性等特点。它通过 对不同运输方式的汇聚和整合,实现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 高效利用。
枢纽运输组织的意义
提高运输效率
通过枢纽运输组织,可以优化运输路 径和方式选择,减少中转和等待时间, 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合理的枢纽布局和运输组织,可 以分散交通流,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设计理念与方法
设计理念
交通场站设计应遵循人性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理念,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设计方法
交通场站设计可采用BIM技术、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精细化设计和优化,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案例分析:成功的交通场站设计
案例一
新加坡樟宜机场。该机场以“森林中的 机场”为设计理念,将自然元素融入室 内空间,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机环境。 同时,机场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提 供自助值机、行李托运等服务,提高乘 客出行效率。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 组织
目录
• 交通场站概述 • 枢纽运输组织概述 •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的关系 • 交通场站规划与设计 • 枢纽运输组织优化策略 •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的发展趋势
01
交通场站概述
站场设计

A
B
C
本站
计
A
6+25+0+0
3+10+0+0
1+0+0+5
10+35+0+5
B
6+18+0+0
0+5+0+0
0+0+3+0
6+23+3+0
C
3+17+0+0
0+3+0+0
0+0+2+0
3+20+2+0
本站
1+0+0+5
0+0+3+0
0+0+2+0
1+0+5+5
计
10+35+0+5
6+28+3+0
按上面分组方法,A端咽喉区有4项平行作业:3、4、5道接来自A方向的车、机车出段、机车入段和调车。B端咽喉区有3项平行作业:1道发去往B方向的车,机车出入段和调车。
2.6
《站规》规定,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则
五、主要参考文献
《交通港站选址与设计》杨涛兰州大学出版社
《铁路站场及枢纽》刘其斌马桂贞中国铁道出版社
审核批准意见
系主任(签字)年 月 日
一.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1.
选用的车站配置图在长度上应与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站坪长度相适应。由原始资料得知站坪长度为2200米,单线铁路,按照表1中要求,到发线有效长为850米,故该车站类型应为横列式。
2.4
一般来说,单线铁路区段站的货场应设于站房同侧,为了平衡两端咽喉区的负荷,货场设在A端。货场在站房同侧靠近城镇方便货物搬运,同时避免了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干扰;虽然存在货车取送作业与正线的交叉干扰,但本站取送车次数每昼夜两次比较少,可以利用正线的空闲时间。
2.5
由于原始资料未提及有车辆的定期检修业务,所以不配备车辆段。
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设计

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阐明书**: ***学号: 3616专业: 交通运送班级: 10级交运7班学院: 交通运送与物流学院****: ***12月第一章绪论车站旳性质、设备及重要任务本站为区段站一、其设备为1.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及横越线路设备。
2.货运业务设备货场及其有关设备(装卸线、存车线、货品站台、仓库、雨棚、堆放场及装卸机械)3.运转设备①供旅客列车使用旳运转设备——旅客列车到发线、客车车底停留线(必要时);②供货品列车使用旳运转设备——货品列车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有时设小能力驼峰)、机走线及机待线等。
二、其重要任务是:–为邻接旳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为无改编中转货品列车办理规定旳技术作业;–办理一定数量旳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在设备条件具有时, 还进行机车、车辆旳检修业务。
第二章车站基本状况确定第一节站型选择区段站布置图旳选择必须适合一定旳车流数量、性质和特点及地形条件, 结合城镇规划等原因, 通过方案比较, 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旳图形, 以保证一定阶段内车站能力与运送需求相适应。
在选择过程中, 应力争到达每一阶段旳工程造价最省、运行支出至少、投资效果良好旳基本目旳。
1)根据上述区段站布置图旳分析原则, 可得到本站宜采用横列式布置图, 理由有如下几点:2)本站设计无地形条件限制, 不受地形影响;本区段站每日旅客列车队数相对较少, 故上下行客货列车旳到发进路交叉不是很严重;3.采用此布置图, 可使车站布置紧凑, 站坪长度短, 占地少, 设备集中, 投资少, 管理以便, 车站定员少;4、对于部分改编中转列车旳甩挂作业较为以便, 适应地形能力强, 有深入发展旳空间;第二节第三方向引入本站为枢纽区段站, 有A.B.C三个引入方向, 由于衔接方向引入不一样旳调车系统而引起旳, 因此在各衔接方向之间交流旳车流量一定期, 减少折角车流旳措施重要是寻求两系统间互换车流最小旳进站线路布置方案, 本站设计根据折角车流最小旳原则考虑引入方向(只计算旅客和直通货品列车由设计任务书中所给旳列流表, 进行折角车流旳计算:A—B车流量大小为:5+11+5+9=30A—C车流量大小为:3+5+3+7=18B—C车流量大小为:3+5=8根据以上各衔接方向旳车流量大小比较得知: 确定B—C为折角车流, 其引入端为本站右端, 如下图所示:第三节 编制D 站车流图和列流表 列流图第三章 车站设备配置第一节 客运设备配置 一、 站房位置旅客站房设在城镇同侧, 以以便旅客进出站。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站场与枢纽设计ppt 013

停站的旅客列车为0.5;
机车乘务组换班不列检的货物列车为0.3 不停站的客、货列车不计
②两个方向以上线路引入(包括按行车办理的铁路专
用线)的区段站,考虑列车的同时到发,到发线数量
可适当增加
③换算对数少于6对时,到发线数量可减为2条
④采用追踪运行图时,到发线数量增加 1条
⑤区段站的尽头式正线按到发线计算 ⑥客、货纵列式区段站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应扣除 旅客列车的换算对数后按本表采用,旅客列车到发线 数量按规定取值
4、安全线
进路隔开设备,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或 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 有效长度一般为50m,且为平道或上坡。
(1)设置条件:
①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换算坡度超过 6‰下坡道的车站,在到发线接车方向末端设安全线。
②两条铁路线路平面相交
③各类线路与站内正线、到发线接轨,应设安全线
②单线给水站、双线单向给水站+1 双线双向给水站+2
③两个以上方向引入、工业企业线接轨、大量本站作业
④采用长交路的区段,摘挂列车进行整编作业的车站
(2)进路 单线:按双进路设计,可活用线路。 双线:一般按上下行分别设计为单进路,以避免进路 交叉,但靠货场及站台的到发线设为双进路
(3)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 单线:除正线外,另有一条DF 双线:除正线外,上、下行各一条DF
注:①区段站某一方向的换算列车对数,等于该方向各类客、货列 车对数(可按该方向接发的各类列车列数除以2)分别乘以相应 的换算系数后相加的总数。当查表确定到发线数量时,尽端式区 段站按接发车一端的各个方向相加后的换算对数确定,但可适当 减少;通过式区段站按各个方向相加后总的换算对数除以2确定。
换算系数: 直达、直通、小运转列车为1; 有解编的直达、直通、区段、摘挂为2; 始发、终到的旅客列车为1; 立即折返的小编组旅客列车为0.7;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培训课件PPT(共 61张)

13
CSUFT
(一)铁路客运站运输作业流程及组织
3.客运站的技术管理
客运站的技术特点:
行车量及行车时刻较固定; 旅客列车编组内容较固定; 客运站行车作业与客运列车整备作业配合; 车底的洗刷、清洗等在整备时进行,故要进行取送车底作业。
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
车站技术的生产特征 车场、线路和站台的专门化 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
行
宣布发车
终 凭票交付 到 站 旅客出站
行包入库 验票
途中 停靠
行包、 邮件点数装
旅客下车
2019/8/15
客
车
车
讯
运
联
行
络
终点 到达
25
CSUFT
3.生产流线组织
流线分析 旅客流线 行包流线 车辆流线
按流动方向分为进站旅客、出站旅客 发送行包流线、到达行包流线、中转 行包流线
站内流线、站外流线
车底在客车整备所的各项作业采用定位作业和流水作业两种方式。
2019/8/15
21
CSUFT
定位作业方式的客车整备作业过程图
2019/8/15
22
CSUFT
流水作业方式的客车整备作业过程图
2019/8/15
23
CSUFT 第二节 交通场站运输作业流程及组织
(二)公路客运站运输作业流程及组织 1.公路客运站的功能
CSUFT
第八章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 织
2019/8/15
1
CSUFT
第八章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
1 交通场站的设备分工及运用原理 2 交通场站运输作业流程及组织 3 枢纽运输组织
2019/8/15
2
运输枢纽与场站概述 PPT

1.1 运输枢纽与港站的地位
• 二、不同运输子系统的衔接点
–交通运输网络具有输送和集散两种功能,输送功 能通过载运工具在运输线路上的活动来实现,集散 功能则通过支线运输对干线运输的支持来实现。 –交通运输枢纽则是交通运输网络实现两种功能的 衔接点,即客货流从干线到支线、从“点”到“面” 的分散点,从支线到干线,从“面”到“点”的汇 集点。 –交通运输枢纽是依托城市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城 市之间交通运输网络和城市道路运输网络的衔接点, 是姐姐城市客运、货物配送与干线客货运输因运输 组织方式差异而使运输过程脱节的衔接点。
约翰—保罗· 罗德里格
1.3 相关概念
• 三、交通枢纽层次
全国或区域交通网 交通枢纽城市体系
城市交通体系
城市交通枢纽体系
枢纽内部子系统
交通枢纽实体(场站) 交通枢纽体系构成
1.3 相关概念
• 四、运输枢纽
–运输网络一般是由路段、节点、以及加载于路 段、节点上的流量所组成。有流量活动(流入、 流出、交换)的节点,称为运输枢纽。
1.3 相关概念
• 一、枢纽
–《辞海》的解释为“比喻冲要的地点,事物 的关键之处”。
–枢:门上 的转轴; 重要的或 中心的部 分,起决 定性作用 的部分。
纽: 1.器物上可以 提起或系挂的部分。 2.可以扣合衣物的球 状物、片状物或其 它形状的东西。 3.操纵的机键;关键。
1.3 相关概念
• 一、枢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相关概念
–布莱恩、约翰—保罗·罗德里格(加拿大): 交通枢纽是大批量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地,位于 客货流集中区域,是不同种运输方式的交叉节 点,并具备各种场站、专业设备、服务设施和 运输调度部门,为旅客和货物在同一运输方式 或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换装提供服务;同 时具备始发站和中转站的各项基本功能,有良 好的可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设计步骤 (1)选择参考详图,画线路平行线 (2)画咽喉设计草图,连接平行线路 ① 保证咽喉区平行作业数量 ② 车场线路分组 可保证必要平行作业、可调整线路有效长、 可保证作业安全
分组方法 a.分组后不能进行平行作业不分组,以简化咽喉 ;
计算过程: 1、计算各有关Biblioteka 的坐标(1)线路及道岔编号;
(2)确定各线间距离:参照附表;
(3)确定各道岔的辙岔号码及道岔配列;
( 4 )确定各连接曲线半径。【绘图时,标明转角 α、曲线半径R、切线长T及曲线长度K(相同的可只 标一个),在线路终端连接的斜边上标明道岔中心 至曲线切点的距离】 (5)以车站两端正线上最外方道岔中心为原点,推 算各点x坐标。
c.咽喉布置紧凑道岔布置紧密——“紧”
全部道岔紧密配置,两道岔间夹直线取最小值; 道岔不同,配列长度也不同。
a
1 d 3 5 7 e ( 1)
c
a 1
d
3
5 e
c 7
( 2)
d.不必要的道岔、渡线取消——“省”;
(3)检算咽喉设计草图 (4)调整线路有效长,缩短咽喉长度 有效长计算与中间站到发线有效长同; 有效长调整:调整咽喉结构,使有效长均匀。 ①线路分组 ②变更线路连接 ③移动渡线: 例(见图)f →f′
b.分组时一组内通常线路数量一般不少于2条,并 且各组线路数量接近,以求平行作业发生高机率 ; c.线路分组后为各平行进路铺相应渡线。
③合理布置道岔和渡线 通、活、紧、省
a.保证必要平行进路使主要作业能畅通,不“之” 字走行,少走渡线,基本不走渡线,即可完成作业。 “通” b.在设置主要平行进路的基础上,增设渡线和道岔, 使在特定条件下形成新的平行进路组合,“活”
①平行作业数量不确定性:不同进路组合有不同 的作业数量,这里指主要的能同时进行的作业; ②平行进路数的适度性:不要太少(增加平行作 业),也不太多(太多费用高,结构复杂);
③对咽喉平行进路数规定:见P110表5-5;
(3) 保证作业的机动性、灵活性 ①到发场反向接发车 ②调车场直接发车
③到发场部分线路有列车到发与牵出、转线的平行
(5) 绘制比例尺平面图
3、设计举例
左部咽喉
右部咽喉
右部咽喉
2、确定各线路有效长
919 919
5.7
车站咽喉设计
车场或车站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 ,是各种作业 (列车到发、机车走行、调车和车辆取送作业等)必 经之地,故可称为车场或车站的咽喉区,简称咽喉 区 。
1、设计要求 (1)咽喉区有必要的平行进路,占地少,投资省,无 多余道岔,增加设备的使用灵活性 (2)咽喉区平行作业数量
5.6.3 坐标及线路实际有效长的计算
设计速度为160km/h客货共线的中间站A共有四 条线路,如图所示。正线兼到发线Ⅱ道通行超限货 物列车,安全线有效长度为50m,中间站台宽4m。 出站信号机采用基本计算宽度为380mm的高柱色灯 信号机,有轨道电路。到发线采用双进路。选用图 号为专线4249的12号道岔,CZ2209A的9号道岔。 要求:(1)标出各道岔中心、连接曲线角顶、警冲 标及信号机坐标; (2)确定各到发线的实际有效长度,到发线 标准有效长度为8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