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一颗小豌豆》教案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一颗小豌豆》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颗小豌豆》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颗小豌豆》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豌豆、发芽、生长”等生字词。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小豌豆生长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小豌豆生长的过程,体会生命的顽强。

2.教学难点:理解“小豌豆在泥土里睡觉”的寓意。

感受小豌豆生长过程中的艰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颗小豌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豌豆在泥土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进行讲解,如“豌豆、发芽、生长”等。

4.精讲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提问:“小豌豆在泥土里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小豌豆在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课堂互动教师出示小豌豆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能描述一下小豌豆生长的过程吗?”学生根据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豌豆的生长过程。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7.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并讲述小豌豆的生长过程。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复习。

四、教学反思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一颗小豌豆教案

一颗小豌豆教案

编号:__________ 一颗小豌豆教案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一颗小豌豆教案目录一、教学内容1.1 小豌豆的生长过程1.2 小豌豆与人类的关系1.3 小豌豆的生态环境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5.2 新课环节5.3 实践环节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8.2 教学方法反思8.3 学生学习反馈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知识拓展9.2 实践活动延伸9.3 家校合作延伸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一)小豌豆的生长过程1. 种子发芽2. 幼苗成长3. 开花结果4. 种子成熟(二)小豌豆与人类的关系1. 食用价值2. 种植与养护3. 豌豆营养成分分析(三)小豌豆的生态环境1. 适宜的生长环境2. 生态适应性3. 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小豌豆的生长过程2. 掌握小豌豆与人类的关系3. 认识小豌豆的生态环境(二)技能目标1. 学会种植小豌豆的基本方法2. 能够分析小豌豆的生态环境3. 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情感目标1. 培养对小豌豆的热爱和珍惜2.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环保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一)教学难点1. 小豌豆的生长过程的理解2. 小豌豆生态环境的分析(二)教学重点1. 小豌豆与人类关系的掌握2. 种植小豌豆技能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准备1. 小豌豆植株模型2. 豌豆种子样品3. 生长图展示(二)学具准备1. 种植小豌豆的工具包2. 观察记录本3. 学习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情景引入:讲述小豌豆的生长故事2. 豌豆种子样品展示,引发兴趣(二)新课环节1. 讲解小豌豆的生长过程2. 分析小豌豆与人类的关系3. 探讨小豌豆的生态环境(三)实践环节1. 分组种植小豌豆,培养技能2. 观察小豌豆生长,记录变化1. 分享种植心得与观察发现3.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六、板书设计(一)板书内容1. 小豌豆的生长过程2. 小豌豆与人类的关系3. 小豌豆的生态环境(二)板书结构1. 图解小豌豆生长过程2. 列表小豌豆与人类关系3. 框架展示小豌豆的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一)作业内容1. 种植小豌豆的过程描述2. 小豌豆与人类关系的分析3. 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二)作业要求2. 图文结合,创意展示3. 深刻思考,提出建议八、课后反思(一)教学效果反思1. 学生种植技能的提升2. 对小豌豆与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3. 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教学方法反思1.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调整2. 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教学难点的突破与解决(三)学生学习反馈1. 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2. 学生对种植过程的参与度3.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九、拓展及延伸(一)相关知识拓展1. 小豌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小豌豆的生长与基因研究3. 小豌豆在全球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二)实践活动延伸1. 组织小豌豆种植比赛2. 开展生态环境公益活动3. 邀请专家讲座,分享种植经验(三)家校合作延伸1. 家长参与种植活动,增进亲子关系2. 家长了解小豌豆的价值,提高家庭教育质量3. 家校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一)小豌豆的生长过程1. 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是小豌豆生长的第一步,这个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

2021-2021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颗小豌豆》优质课教学

2021-2021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颗小豌豆》优质课教学

2021-2021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颗小豌豆》优质课教学《一颗小豌豆》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重点静心阅读小豌豆的成长过程,用自己的话写出小豌豆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提问讨论引导法、比较分析法。

课前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豌豆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师导入语: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读好对话,了解小豌豆的善心1.自读五颗豌豆说的话,发现它们在表达上不同的地方。

出示:最大的一颗说,它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谁也追不上它。

第二颗说,它要飞到太阳里去,那才神气呢!还有两颗懒洋洋地说,它们滚到哪儿,就在哪儿睡一觉。

最小的一颗呢?它想了想说:“我可不想飞到太阳里去,也不想跑得很远很远。

不过,也不能光想着睡觉哇。

我要是能给人家做件好事,就高兴了。

”教师提问:同样是对话,你发现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2.读好小豌豆的话,知道小豌豆的心愿是“给人家做件好事”。

(二)变换句式,感知小姑娘的可怜1.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读第 11自然段。

出示:这座小楼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她已经在楼上的一个小黑屋里躺了一年了,下不了床,连坐也坐不起来。

她病得很厉害呢。

多可怜的小姑娘!小脸儿瘦瘦的,黄黄的,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

妈妈以为她快要死了。

2.把“多可怜的下姑娘!”放到这个段落的前面或者后面,感受这个句子在不同的位置表达上的特点。

3.可怜的小姑娘也渴望春天,渴望绿色,读有关句子,体会她的这种愿望。

出示句子:春天到啦,树枝吐出小芽儿来了,小草儿也从土里钻出小脑袋来了,那嫩绿的颜色有多美呀!和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

最新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0 一颗小豌豆 优质教案

最新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0 一颗小豌豆 优质教案

1 一颗小豌(wān )豆 有一个豌豆荚,绿莹莹的,好像一间绿色的小房子。

里面并排坐着五颗绿莹莹的豌豆。

2[①本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了豌豆荚里坐着五颗豌豆。

3 慢慢地,豌豆荚变黄了,豌豆也长结实了。

[②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段导读:写豌豆慢慢成熟了。

4 有一天,豌豆荚震动了一下,啊,她被摘下来了。

[③“豌豆荚”为什么会震动了一下?]段导读:写豌豆荚被人摘下来了。

5 豌豆们快活❶地叫了起来:“啊,我们的小房子快要打开了!”[④“快要打开”意味着什么?]段导读:写豌豆们要离开豌豆荚时的喜悦心情。

 最大的一颗说,他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谁也追不上他。

[句导读: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让谁也追不上,这对一颗豌豆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跑得再远再快都没有用。

]6 第二颗说,他要飞到太阳里去,那才神气❷呢![句导读:一颗豌豆是不可能飞到太阳那儿去的,这颗豌豆为了显得“神气”这样痴心妄想,真是可笑。

]7[⑤两颗豌豆的对话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这两颗豌豆都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整天想着炫耀自己。

8 还有两颗懒(lǎn )洋洋地说,他们滚到哪儿,就在哪儿睡一觉❸。

段导读:写了这两颗豌豆满足现状,贪图安逸。

1 ☜2 :比喻,说明了豌豆成熟的状态;拟人,说明了豌豆排列的整齐。

3 ②写了豌豆成熟的过程。

4 ③与下文“被摘下”相照应,形象地说明豌豆成熟后被摘了下来。

5 ④意味着豌豆荚将要被剥开了。

❶快活:愉快;快乐。

6 ❷神气:得意傲慢的样子。

 7 ⑤写了两颗豌豆的妄想。

8 ❸觉:这里读jiào 。

9 最小的一颗呢?他想了想,说:“我可不想飞到太阳里去,也不想跑得很远很远,当然,也不能光❹想着睡觉哇。

我要是能为大家做点儿事,就高兴了”。

[⑥这颗小豌豆与前面几颗豌豆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10 不一会儿,小房子打开了,五颗豌豆滴溜溜滚了出来,落在一个小男孩儿的手心里。

[⑦“滴溜溜”“滚”这两个词语写出了豌豆怎样的形态?]小男孩儿有一支玩具手枪,他把豌豆一颗一颗装进枪筒,又砰(pēng)砰地把他们一颗一颗打出去。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小豌豆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小豌豆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小豌豆教学背景《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是根据2019年全国新课标实验教材编写,为全国三年级基础教育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教育和语文素养培养。

本教案所涉及的教材内容为第一单元第三课《一颗小豌豆》,该课程是学生学习认识豌豆,了解豌豆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叙事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豌豆生长的顺序过程。

2.认识豌豆生长的由来。

3.学习认识自然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增强口头表达技巧。

2.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用成语和诗歌表达自己。

3.读懂课文,与同学进行互动式对话,提高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总结课文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珍惜自然环境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点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豌豆生长的过程,并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通过多种不同的交流、阅读活动,加深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积极提出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

2.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课文,尤其是课文中的主题,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者视频简要介绍豌豆的特点,让学生产生兴趣,逐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主体(25分钟)Step 1:听写与认读(10min)通过听写豌豆的笔画和笔画顺序,让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从而提高写字的效率和准确率。

随后,学生拿出《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打开第一单元第三课《一颗小豌豆》,阅读理解并默读,熟悉课文的内容。

Step 2:阅读讲解(5min)教师介绍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索和思考,以此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小学语文语文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颗小豌豆》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语文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颗小豌豆》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语文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一颗小豌豆》活动设计科目版本小学语文语文社S版三年级上册章节第五单元课名第五单元第20课一颗小豌豆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默读课文,体会小豌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

2.展开想象,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3.本课要求的会认字有:豌、懒、瘦、移、楚、扶。

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内容1.教师教学1.1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豌豆荚长什么样吗?下图中的植物就是豌豆,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样子。

(2)你们说得都很棒,我们看看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介绍豌豆的,一起读一读。

1.2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一颗小豌豆的故事。

打开课本第86页,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点击播放音频】(2)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不通顺的地方请你多读几次。

1.3识字读词(1)课文读完了,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词语。

(2)这些字离开词语,你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

1.4课文理解(1)默读课文,看看本课讲了什么内容?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一颗小豌豆把家安在一座小楼窗外的裂缝里,长出绿叶,开出粉红色的小花。

以其勃勃生机给一位病中的小姑娘带来了生的希望。

小豌豆陪伴着小姑娘,小姑娘心里高兴,病慢慢地好了。

小姑娘感谢小豌豆,而小豌豆也好像为别人做了好事,非常高兴。

(2)小豌豆说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3)最小的一颗呢?读一读最小的那颗小豌豆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4)小豌豆的心愿是什么呢?快来读一读。

(5)学习第9~20自然段,想想下面的问题:①小豌豆到了哪里?他是怎样帮助别人做好事的?②小姑娘原来怎么了?看到小豌豆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小豌豆落在了小男孩的手心里,被装进了枪筒,飞到了一座小楼的窗台上,滚到一条缝里,最后在长着青苔的泥巴里住下了。

小姑娘看到小豌豆一天天的变化,心情也越变越好了。

我们一起看看小豌豆和小姑娘的变化。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小豌豆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小豌豆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小豌豆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一颗小豌豆》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学会运用正确的朗读语音、语调和语速,形成正确的朗读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一颗小豌豆》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2.掌握正确的朗读语音、语调和语速。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五、教学准备1.电子屏幕或黑板2.课文《一颗小豌豆》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电子屏幕或黑板展示一颗豌豆的图片,并带领学生观察并描述这颗豌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颗豌豆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描述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一颗小豌豆》,然后大声朗读课文。

在朗读完成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以下问题:•课文中有哪些主要的人物?•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小豌豆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小豌豆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3.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猫、小鸟、小豌豆等),并在小组内练习和安排朗读课文的台词。

然后,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朗读,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讨论和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小豌豆是怎么成长的?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学生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个小故事或小作文,通过这个作业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课堂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朗读中的表现,能否正确运用语音、语调和语速。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学生在小组朗读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4.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本节课的整体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对课文《一颗小豌豆》的理解较深,朗读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也有所改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 一颗小豌豆_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 一颗小豌豆_语文S版

《一颗小豌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1. 出示豌豆荚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生:豌豆荚像翡翠,碧绿碧绿的。

生:豌豆荚弯弯的,像绿色的小船。

生:豌豆荚箱小豌豆的摇篮。

2.出示更多的图片来欣赏豌豆3.同学们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的《一颗小豌豆》,看看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4.出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5.简介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从事创作的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安徒生的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

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

深受全世界小读者喜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豌豆wān懒洋洋lǎn 瘦瘦的shòu 移动yí清楚chǔ扶着fú 怦怦地pēng裂缝liè 陪伴péi 滴溜溜liū(2)我会写豌懒瘦移楚扶怦蔓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并比较流利,就奖励红星给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0* 一颗小豌豆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20* 一颗小豌豆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颗小豌豆给一个小姑娘做出奉献的事。

故事展现了小豌豆美丽、善良的内心世界,赞扬了他默默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默读课文,体会小豌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情
操。

2. 展开想象,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3. 本课要求的会认字有:豌、懒、瘦、移、楚、扶。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编故事、讲故事的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知道小豌豆发芽、生长、开花,给病女孩带来了无限的愉快和生机,感受小豌豆有理想、乐观、顽强、乐于助人的精神,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课前准备:
1. 豌豆荚的实物,朗读录音。

2. 多媒体课件。

1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出示实物,揭示课题
(一)出示实物
1. 你们知道豌豆荚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豌豆荚的实物,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生:豌豆荚像翡翠,碧绿碧绿的。

生:豌豆荚弯弯的,像绿色的小船。

生:豌豆荚像小豌豆的摇篮。

2. 老师导入语: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3.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二)引入课题
1.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一颗小豌豆的故事。

板书课题。

2. 引导学生质疑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一颗小豌豆有什么好写的?小豌豆难道会发生什么不平凡的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认字识字
1. 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2.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

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3. (展示课件第三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4.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5. 识记字形。

6. 指导书写。

(二)读通课文
1. 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
不漏字。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的鲜绿、可爱的豌豆荚带入课堂,既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更能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
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
惯,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

朗读仍是三年级语文学习
的一个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0* 一颗小豌豆
教学过程:
2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