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3-6章

合集下载

食品工程原理岳田利课后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岳田利课后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岳田利课后答案
1. 调味品的贮藏原理:
调味品的贮藏原理是将调味品的容积、质量和价值综合考虑,采取恰当的贮藏方法,以保证调味品的品质,防止其腐败变质。

2. 水的净化原理:
水的净化原理是通过加入不同的净化剂、通过加热的方法、添加活性炭或沉淀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

3. 调味品的制备原理:
调味品的制备原理是根据调味品的成分、品质特点,采取正确的技术工艺和调配,实现调味品的合理制备。

4. 烹调原理:
烹调原理是通过烹饪方法,选择合适的温度、时间及渗透剂,将食物的食材经过搅拌、混合、冷却等操作,使食物充分消化,以达到食用的目的。

5. 粮食贮存原理:
粮食贮存原理是采取不同存储条件,控制仓库的温度、湿度、通风及消毒,保持粮食品质,以防止粮食腐烂、变质。

6. 易霉变原理:
易霉变原理是由于含水量较高的调味品中,含水量越高,发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尽量减少调味品中的水份,以防止发霉。

7. 冷冻食品保鲜原理:
冷冻食品保鲜原理是采用低温冷冻技术,减缓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呼
吸代谢,阻止水份蒸发等,保持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延长食物的贮藏期。

食品工程原理—第六章

食品工程原理—第六章

度而异,浓度越大,液柱越高,沸点升高值越大。
溶液沸点升高的计算公式:
t T
式中 Δ——溶液的沸点升高,℃ t ——溶液的沸点,℃ T/——与溶液压强相等时水的沸点,即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
(1)因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2)因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Δ″; (3)因管路流体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1 ao
式中 a——对流传热系数,W/(m2•℃) d——管径,m Ri——垢层热阻,m2•℃/W
b——管壁厚度,m
λ——管材的导热系数,W/(m•℃) 下标i表示管内侧、o表示外侧、m表示平均。
垢层热阻值可按经验数值估算。管外侧的蒸气冷凝传热系数 可按膜式冷凝传热系数公式计算,管内侧溶液沸腾传热系数则 按管内沸腾传热系数关联式计算。
逆流法原料液加热蒸汽至冷凝器完成液冷凝水冷凝水冷凝水效数多时也可采用顺流和逆流并用的操作称为混流法这种流程可协调两种流程的优缺点适于粘度极高料液的浓平流法原料液分别加入各效中完成液也分别自各效底部取出蒸气流向仍是由第一效流至末效
第六章
本章重点和难点:
蒸发
和一般的传热过程相比,蒸发操作具有哪些特点,
对蒸发设备及蒸发工艺过程有何特殊要求;
蒸发器的基本结构,操作特性及适用场合; 蒸发过程计算(以单效计算为重点,包括溶液沸
点升高、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传热面积计算等);
蒸发操作的强化及节能途径;
第一节 概述
一、蒸发的定义
使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气,从而使 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用的设备称为蒸 发器。
蒸发纯水的温度差。
4、泡沫挟带:二次蒸气中带有大量泡沫,易造成物料损失和冷凝设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第一部分 动量传递(流动、输送、非均相物系)一.名词解释1.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物质的量或能量。

2.雷诺准数:雷诺将u 、d 、μ、ρ组合成一个复合数群。

Re 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类型。

3.扬程(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

4.分离因数: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1.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

(黏度为零)2.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 和 的函数。

(压力,温度)3.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mmHg 。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 。

(560mmHg ) 4.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 与 之和为常数。

(位能,静压能) 5.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 ,不易发生故障;需 安装。

(小,垂直)6.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

(2)7.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

(1/2)8.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 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1/16)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 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 。

(不,摩擦阻力)10.任何的过程速率均与该过程的推动力成 比,而与其阻力成 比。

(正,反) 11.在离心泵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 。

(逆止阀)12. 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

(滤网) 13.离心泵工作时流体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为:高压流体泵壳通道逐渐扩大的的离心力机械旋转所造成的气压流体被甩出后常压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14.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 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式M 的交点。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 )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 )、( )、( )、( )和( )。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 )、( )、( )、( )、( )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飞版本的课后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飞版本的课后题答案

解得: T3 ? ? 15.9 ℃
?
? ' ? 0.027 ?
1
Re 0.8 Pr 3 (
?
) 0.14
di
?W
?
0.027 ?
0.61
?
(3.575
?
10 3
)
0.8
?
(14.03)
1 3
? ( 2.15 ) 0.14
?
500W /(m2 .K )
校正系数为0.:06
?
?
1?
6 ? 105
/ Re1.8
?
10 ? 4 3.14 ? 0.0512 ? 3600
? 1.36
m/s
Re
4
?
du? ?
?
0.051? 1.36 ? 1000 1? 10?3
?
6.9 ? 104
? ? 0.250.0049
d 51
H ? Z2 ? ? hf
? 20 ? 5.92 ? 0.93
? 26.85 m
轴功率为
P
?
HQ?g 1000?
p1 ? 1.0133 ? 105 Pa
u1
?
0,
u2
?
Q? A
40 3600
? ? 0.1062
? 1.26 m/s
4
p2
p2
?
p1 ?
? gZ2
?
?
u22 2
? 1.0133? 105 ? 1000 ?
? ? ? Lf
9.8 ? 5.5 ?
1000 ? 1.262 2
?
1000 ?
4.5
? 42136.2 Pa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提示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填空题1、50.44mmHg (真空度);149.8mmHg (表压)。

2、时间,流动系统内无质量积累,ρ1u 1A 1=ρ2u 2A 2。

3、1.6×10-4m 3/s4、总机械能,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5、泵的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工作点。

6、扬程,流量,转速。

7、管路特性曲线,效率点。

8、吸上真空度法,汽蚀余量法。

9、泵的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最高效率点。

10.1/16,1/32,流体有粘性。

12、20)(2u gR ρρρζ-=13、扬程增大倍数为1倍,1.2倍。

14、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工作简化。

15、计量泵、齿轮泵、螺杆泵。

16、在叶轮入口处由离心力所产生的真空度不够大 , 不足以吸上液体;泵内灌液。

17、叶轮入口处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使液体发生部分汽化。

18、减小吸入管路的阻力;增大供液池上方压力。

19、旁路调节、改变活塞冲程、活塞往复次数。

20、泵内灌液;关闭出口阀;出口阀。

21、一次方;二次方。

22、静压头。

23、点速度,平均速度。

二、选择题 1、D ;2、C3、某设备进出口的压力分别为220mmHg (真空度)及 1.6kgf/cm 2(表压),若当地大气压为760mmHg ,则该设备进出口压力差为( c )C 、1.86×105Pa4、关于流体流动的连续方程式:A 1u 1ρ1=A 2u 2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它只适用于管内流体的稳定流动 B 、它只适用于不可压缩理想流体C 、它只适用于管内流体的不稳定流动D 、它是流体流动的普遍性方程,可适用于一切流体流动5、B ;6、D ;7、A ;8、D ;9、B ;10、C ;11、D ;12、C ;13、D ;14、D ;15.D。

三、问答题1.回答文氏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P46) 四、计算题1、解:根据题意,设贮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截面为2-2`面,列柏努方程:Z 1+g P ρ1+g u 221+H=Z 2+g P ρ2+gu222+∑f h液柱)绝压绝压m H s m dQu h u KPa P KPa P m Z m Z f (7.225.481.9284.181.91010022018)/(84.105.0436001345.4,0),(220)(100,20,22322212121=+⨯+⨯-+=∴=⨯⨯========∑ππ2、解:选择泵排出口液面为1-1`面及出口管液面为2-2`面, 由1-1`面2-2`面列柏努利方程:gZ 1+ρ1P +221u+We=gZ 2+ρ2P +222u +∑f L因为u 1=u 2=0,∑++-=fLP Z Z g P ρρ2121)(∑∑∑∑+=+=222221u u d l L L Lf f fζλ,代入数字可得∑=23.18f L)(10313.123.189851081.986.0381.9985541Pa P ⨯=⨯+⨯⨯+⨯⨯=∴3、解:根据题意,设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截面为2-2`面,列柏努利方程:Z 1+g P ρ1+g u 221=Z 2+g P ρ2+gu222+∑hf)/(61.2,23181.92)231(25231,0,0,522222212121s m u u u u g u u h u P P m Z Z f =∴++⨯=++=+=====-∑)/(7.864)/(24.0106.1414.361.243322h m s m d u uA Q ==⨯⨯=⨯==∴π4(P78习题1)、解:根据题意,由柏努利方程,得:2920800,221222122u u u u P-=∴-=∆ρ 又21221221259,259)2012()(u u d d u u =∴===代入上式 )/(413.12s m u =∴)/(10599.1)012.0(414.3413.1434222222s m d u A u Q -⨯=⨯⨯=⨯==∴π5(P79习题11)、解:如图,由1-1`和2-2`列柏努利方程:Z 1+g P ρ1+g u 221+H=Z 2+g P ρ2+gu222+∑f h又因为Z 2-Z 1=2,P 1=P 2,u 1=0∑∑++=++∆=∴f f h guh g u Z H 2222222又42221039.1007.0124091.2027.0Re ),/(91.2027.04360064⨯=⨯⨯===⨯⨯==u du s m d Qu ρππ039.0,0074.0027.00002.0=∴==λεd291.2)26(291.2027.050039.0222321222⨯+⨯++⨯+⨯⨯=+=∴∑∑ζζζζζλu u d l L f代入数字可得结果为364.4(J/㎏)所以 H=2+)(58.3981.94.36481.9291.22m =+⨯6、解:列泵进口和出口间的能量方程Z 1+g P ρ1+g u 221+H=Z 2+g P ρ2+gu222+∑f hZ2-Z1=0.7m,u1=u2,p1=-140mmHg,p2=1.9atm,∑fh≈0则%6.60%100120023.223600/1281.91000%10023.2281.91000101325760/1401013259.17.0=⨯⨯⨯⨯=⨯==⨯⨯+⨯+=P P mH e η第二章 传热一、填空题 1、)ln()()(12211221t T t T t T t T -----;2、热传导,牛顿冷却,无因次准数;3、对流传热,热传导; 4、传热系数,传热面积,传热温差(对数平均温差)。

食工原理课后习题

食工原理课后习题

食工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流体流动和输送
第四章传热
第五章以热量传递为特征的单元操作
食工原理PPT有答案的例题
第一章流体流动和输送

第五章 以热量传递为特征的单元操作
一单效蒸发器将2500kg/h 的NaOH 水溶液由10%浓缩到25%(均为质量百分数),已知加热蒸气压力为450kPa ,蒸发室内压力为101.3kPa,溶液的沸点为115℃,比热容为
3.9kJ/(kg ·℃),热损失为20kW 。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下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单位蒸汽消耗量。

(1)进料温度为25℃;(2)沸点进料。

解:
(1) 求水蒸发量W
应用式(4-1)
kg/h 1500)25.01.01(2500)1(10=-=-=x x F W
(2)求加热蒸汽消耗量
应用式(4-4)
r Q Wr t t FC D L
010')(++-=
由书附录查得450kPa 和115℃下饱和蒸汽的汽化潜热为2125和2219kJ/kg
则进料温度为25℃时的蒸汽消耗量为:
kg/h 1972212536002022191500)25115(9.32500=⨯+⨯+-⨯⨯=D
单位蒸汽消耗量由式(4-5a )计算,则 31
.1=W D
原料液温度为115℃时
kg/h 16002125360020221915002=⨯+⨯=D
单位蒸汽消耗量
07.12=W D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原料液的温度愈高,蒸发1 kg 水所消耗的加热蒸汽量愈少。

第八章 干燥与空气调节。

食品工艺原理课后思考题

食品工艺原理课后思考题
6.如何计算食品的干燥时间
答:1)对于恒率干燥期的干燥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W1为恒率干燥的初始含水量;W2为恒率干燥结束时的含水量;v为恒率干燥速度。
2)对于降率干燥期的干燥时间可用下式来计算
式中:G为待干食品的重量;A为待干食品的蒸发面积;N 为降率干燥速度;W1为降率干燥阶段结束时的含湿量;W2为降率干燥开始时食品的含湿量。
储藏应注意:要求贮温控制在-18℃一下,或者更低,而且要求温度要稳定,减少波动,并且不与其他异味的食品混藏,最好采用专库储存。
8.食品在冻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对其进行控制?
答:1)冰晶的成长和重结晶:来不及转移就在原位置冻结,保持冻藏库温度稳定,避免储运温度波动。2)干耗:保持冻藏时足够的低温,减少温差,增大相对湿度,加强东藏品的密封包装,采取食品表面镀冰衣的方法。3)冻结烧:采用较低的冬藏温度,镀冰衣或密封包装。4)化学变化5)液汁流失
意义: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干燥的起始阶段,食品表面温度很快达到湿球温度。在整个恒率干燥期内,食品的表面均保持该温度不变,此时食品吸收的全部热量都消耗于水分的蒸发,从第一临界点开始,由于水分扩散的速度低于水分蒸发速度,食品吸收的热量不仅用于水分蒸发,而且是食品的温度升高。当食品含水量达到平衡含水量时,食品的温度等于加热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
10.不同的干制品放在一起储藏时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11.你是否认为干燥技术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食品保藏技术?
第三章食品低温保藏
1.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是什么?
答:借助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温度达到适当程度的低温并始终维持这样的低温来保藏食品,在这样的低温下能阻止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F.寒冷收缩:
G.脂肪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3-1 试求粒度为50m 的某谷物的粉粒在20℃和100℃的常压空气中的沉降速度。

并分析其计算结果。

已知该谷物的密度p =1480kg/m 3。

解:(1)=1.81×10-5Pa .s =1.205kg/m 3u t =(50×10-6)2×(1480-1.205)×9.81/(18×1.81×10-5)=0.111m/sRe t =0.111×50×10-6×1.205/(1.81×10-5)=0.37<1(2)=2.19×10-5Pa .s =0.946kg/m 3u t =(50×10-6)2×(1480-0.946)×9.81/(18×2.19×10-5)=0.092m/sRe t =0.092×50×10-6×0.946/(2.19×10-5)=0.199<13-2 密度为1850 kg/m 3的微粒,在20℃的水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问直径相差一倍的微粒,其沉降速度相差多少?解: u t ’/u t =(d ’/d )2 u t ’=4u t3-3 已测得密度为1100kg/m 3的某球形豆制品颗粒在15℃水中的沉降速度为2.8mm/s ,求此豆制品颗粒的直径。

解: m 1043.281.9)10001100(0028.000115.018)(184p t -⨯=⨯-⨯⨯=-=g u d ρρμRe t =2.43×10-4×0.0028×1000/0.00115=0.59<13-4 用落球粘度计测定20℃时密度为1400kg/m 3的糖蜜的粘度。

该粘度计由一光滑钢球和玻璃筒组成,如附图所示。

试验测得密度为7900 kg/m 3,直径为0.2mm 的钢球在盛有此糖蜜的玻璃筒中的沉降速度为10.2mm/s ,问此糖蜜的粘度为多少?解: =d 2(p -)g /18u t =(2×10-4)2×(7900-1400)×9.81/(18×10.2×10-3)=0.0139Pa .sRe t =2×10-4×10.2×10-3×1400/0.0139=0.2055<13-5 一矩形降尘室,长10m ,宽5m ,其中有20块隔板,隔板间的距离为0.1m ,用以分离含尘气体中的微粒,微粒的密度是2500kg/m 3,微粒中最小粒径为10m ,气体的粘度为0.0218cP ,密度为1.1kg/m 3。

试求:(1)最小微粒的沉降速度;(2)若需将最小微粒沉降下来,气体的最大流速不能超过多少m/s ?(3)此降尘室能够处理的气体量为多少m 3/h ?解:(1)u tmin =(10×10-6)2×(2500-1.1)×9.81/(18×0.0218×10-3)=6.247×10-3m/sRe t =6.247×10-3×10×10-6×1.1/(0.0218×10-3)=0.00315<1(2)t t =0.1/u tmin =16s u =10/16=0.6247m/s(3)q v h =u tmin BLn =6.247×10-3×10×5×21×3600=23614m 3/h3-6 拟用长4m 、宽2m 的降尘室净化3000m 3/h 的常压空气,气温为25℃,空气中含有密度2000kg/m3的尘粒,欲要求净化后的空气中所含尘粒小于10m ,试确定降尘室内需设多少块隔板?解:u t =(10×10-6)2×(2000-1.185)×9.81/(18×1.835×10-5)=5.94×10-3m/sq v 1=5.94×10-3×4×2×3600=128m 3/h3000/128=23.4 即应有24层,需23层隔板。

3-7 有一旋风分离器分离气流中的颗粒,在正常操作时,其进口气速为20m/s ,由于突然事故,使处理气体量减少40%,问此旋风分离器能够分离出的最小颗粒将有何变化?解: q v ’=0.6q v u T ’=u T q v ’/q v =0.6u t =0.6×20=12m/sTs c π9u N B d ρμ= d c ’/d c =(u T /u T ’)1/2=(1/0.6)1/2=1.293-8 使用(B =D /4、A =D /2)标准型旋风分离器收集流化床锻烧器出口的碳酸钾粉尘,粉尘密度为2290kg/m 3,旋风分离器的直径D =650mm 。

在旋风分离器入口处,空气的温度为200℃,流量为3800m 3/h(200℃)时,求此设备能分离粉尘的临界直径d c (取N =5)。

解: u T =3800×8/(3600×0.652)=20m/sm 1027.7202290514.3465.0106.29π965T s c --⨯=⨯⨯⨯⨯⨯⨯⨯==u N B d ρμ3-9 在100℃的热空气中含砂粒之粒度分布(质量分率)为:粒径范围,m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质量分率,% 10 10 20 20 40已知砂粒的密度为2200kg/m 3,若此含尘气流在一降尘室中分离,其分离效率为60%;在另一旋风分离器中分离,其分离效率可达90%,现将流量降低50%,问新的情况下两种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各为若干?设砂粒的沉降均符合斯托克斯定律。

解: 对降尘室,原临界粒径为30m 。

q v =u t BL q v ’=q v /2 u t ’=u t /2 d c ’/d c =(u t ’/u t )1/2 d c ’=d c /21/2=2.12×10-5m 分离效率增为80%对旋风分离器,原临界粒径为10m 。

d c ’/d c =(u t /u t ’)1/2 d c ’=d c ×21/2=14.1×10-5m 分离效率<90%3-10 某圆柱形吸附剂的尺寸为直径4mm ,高8mm 。

试分别求该吸附剂的等体积直径、等表面积当量直径、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以及球形度。

解: V p =0.785×0.0042×0.008=1.005×10-7m 3 d e =(6V p /)1/3=5.77×10-3mA p =0.785×0.0042×2+3.14×0.004×0.008=1.256×10-4m 2d A =(A p /)1/2=6.32×10-3md a =6V p /A p =6×1.005×10-7/(1.256×10-4)=4.8×10-3ma =6/d e =1040m 2/m 3 a p =1.256×10-3/(1.005×10-7)=1250m 2/m 3j A =1040/1250=0.833-11 某喷雾干燥制品的筛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颗粒试样总量为0.5kg ,设颗粒为球形,试求该混合颗粒的分布函数曲线,频率函数曲线以及以等比表面积计的平均粒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筛孔尺寸/mm 0.4 0.315 0.25 0.18 0.154 0.125 0.09 0.071 0.056<0.045筛留量/kg 0.001 0.004 0.010 0.071 0.135 0.143 0.116 0.018 0.0020.000解: 附表序号 (I )筛分数据 (II )计算值筛孔尺寸mm 筛留量kg d p,i -1-d p,Id pm i /mm w i /% F i f i /mm w i /d pm i1 0.4 0.01 0.2 1.0002 0.315 0.004 0.085 0.3575 0.8 0.998 0.0224 0.002863 0.25 0.01 0.065 0.2825 2 0.99 0.0708 0.005654 0.18 0.071 0.07 0.215 14.2 0.97 0.6605 0.0305 5 0.154 0.135 0.026 0.167 27 0.828 1.6168 0.04509 6 0.125 0.143 0.029 0.1395 28.6 0.558 2.0502 0.04007 0.09 0.116 0.035 0.1075 23.2 0.272 2.1581 0.02494 80.071 0.018 0.019 0.0805 3.6 0.04 0.4472 0.00290 90.056 0.002 0.015 0.0635 0.4 0.004 0.0630 0.000254 10 0.000 0 0.056 0.028 0 0 00 以等比表面积计的平均粒径: d pm =0.141 mm S=7.089 S=0.15213-12 一固定床吸附器,床层由比表面积a =1250m 2/m 3的圆柱形吸附剂组成,床层的高度为1.5m ,空隙率为0.42。

当温度为150℃及压强为0.02MPa (表压)时,在每平方米吸附层的截面上每小时通过1800m 3(标准状况)的混合气体,试计算通过吸附层的流体压降。

已知150℃及0.12MPa (绝压)时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8kg/m 3,粘度为2.5×10-5Pa .s 。

解: m/s 647.03.1213.10127315027336001800⨯+⨯=u ]647.08.042.0)42.01(125029.0647.0105.242.0)42.01(125017.4[5.1])1(29.0)1(17.4[23532223322⨯⨯-⨯⨯+⨯⨯⨯-⨯⨯⨯=-+-=∆-u a u a L p ρεεμεε =2143Pa3-13 用活性炭固定床脱除某溶液的色度,溶液温度为20℃,密度为830kg/m 3,粘度为1.3×10-3Pa .s 。

使用的活性炭平均粒径为0.85mm ,床层直径为0.3m ,填充高度为0.6m ,空隙率为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