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测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综合检测(一) 生活与消费一、选择题1.目前,“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人们消费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

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其( )A.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B.是人类劳动的产物C.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D.能给人以精神享受2.2014年5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68 1元;10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19 3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出国留学费用会增加②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③进口外国产品增多④抑制我国的对外投资A.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①④3.2014年7月巴西世界杯足球决赛在德国与阿根廷之间进行,门票高达1.6万美元一张,小王花1.6万美元买了一张。

这里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有(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在2014年5月24日落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

但是记者在超市调查发现,面对光鲜亮丽的有机蔬菜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没有任何污染的蔬菜,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

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有机蔬菜“没有任何污染”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较高”②“市民充满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④“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说明人们的消费理念在悄然变化A.②③B.②④C.①④D.③④5.下面的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2014年下半年内的价格走势。

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④生产者可能会减少该商品的产量A.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④6.国家发改委2014年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落实降低蔬菜流通成本的有关措施,完善冬春蔬菜储备等调控手段,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4.1真题剖析:2012年高考相关真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4.1真题剖析:2012年高考相关真题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4.1真题剖析:2012年高考相关真题第一课神奇的货币(2012全国新课标卷)1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2012福建卷)29.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30.,美元存款年利率为3%,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2.5%,一年期限国债利率为3.7%。

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答案】B【解析】基准汇价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材料中利率大小是国债3.7%大于美元存款利率3%,美元存款利率3%大于存款储蓄利率2.5%,所以,收益对比应该是国债收益大于用美元存款,用美元存款收益大于用人民币存款。

正确选项是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汇率,国债、储蓄投资特点的相关知识。

(2012海南卷)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回答1-2题。

1.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A 0.5次/年B 1次/年C 2次/年D 3次/年2.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A 下降10%B 上升10%C 上升30%D 上升50%(2012上海卷)在经济社会里,货币的借贷活动十分重要。

所谓货币的借贷活动,是指让渡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A.所有权B.收益权C.经营权D.使用权【答案】D【解析】货币的借贷是要还本付息的,因此,让渡的是货币的使用权,到期要偿还,可见ABC都是错误的。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分类汇总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分类汇总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分类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北京卷32)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a.加强人民币缴付职能,弱化储藏职能b.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减少物价水平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2、(全国卷i.1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在其他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有关的推论例如表中1右图。

序号①②③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延长维持不变维持不变单位商品价值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商品数量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商品价值总量维持不变减少维持不变减少其中恰当的就是a.①b.②c.③d.④3、(全国卷i.14)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值单价已连续6年大幅下滑,2021年降到12.37元。

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维持不变,能够引发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至s′(见到图4)的就是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全国卷ii.12)甲、乙、丙是三种有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下降后,乙与丙的市场需求变动例如图4右图。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优势互补Fanjeaux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优势互补Fanjeaux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优势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5、(全国卷iii.12)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说明:①市场竟之争引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可以影响人的消费挑选③功能相同的商品可以相互替代④商品采用用价值因替代品发生而增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天津卷.11)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2021年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

2014届《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4届《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国汇率上升即本币升值 利 弊 贸 易
本国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 利 弊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 利于该国 出口 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 不利于该国 利于该国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资 吸引外资 吸引外资 资 消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 不利于该国 利于扩大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 费 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扩大外需 外需 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 不利于该国 利于收回 不利于该国偿还外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务 收回外债 该国外债 债 结论: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 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调高 调低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积极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积极性财政政策
财政 政策
其它经 济政策
价格政策 汇率政策 ……
1、常用信用工具
信 用 卡 、 支 票 、 外 汇
功能:集存、取、消、贷、转、查、 结算为一体 ① 信用卡 优点:收款手续简化,方便购物, 可挂失,消费安全 ② 支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 外 汇率:两种货币间的兑换比率 汇 汇率变动:若100美元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则:外汇汇率↗ 外币币值↗ 人民币回汇率↘ 人民币币值↘
通货膨胀
现 续上涨、经济过热
通货紧缩
萎缩,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物价下降在短时间内对人民生活
表 纸币贬值、物价全面持 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

区 别 果
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 涨,导致经济过热,降 低居民购买力
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

2015年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检测试题

2015年高考政治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检测试题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 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 000元的玉镯。

在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解析:D 此题考查货币职能。

2 680元是商品的价格,属于价值尺度。

50元发生在购买过程中,属于流通手段。

8 000元属于延期支付,通过银行转账形式实现,属于支付手段。

2.2014年某国待售商品2 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根据国内经济运行状况该国政府多投入2 5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A.25% 25%B.20% 20%C.80% 75%D.20% 25%解析:D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15×2 000)/3=10 000(亿元),该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实际为12 500亿元,该国货币贬值的幅度为1-(10 000÷12 500)×100%=20%,该国物价上涨的幅度为(12 500÷10000)×100%-1=25%,D项符合题意。

3.在浙江宁波社会保障卡有了新功能,该卡除具备原有的医保功能外,还添加了金融借记等功能。

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后( )①具有存取、消费、转账、查询等功能②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③使社会保障卡的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④可以提高持卡人的社会保障水平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C 此题考查信用卡。

社会保障卡加载了金融功能后,具有了信用卡的功能,故①正确。

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测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测试题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自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为了实践低碳生活、营造绿色家园,某校高一学生实行了“以物易物、‘换’醒低碳”的主题活动。

不少学生通过自愿、自由的交换,将手头闲置的或购买后不喜爱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使这些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

材料中的以物易物( ) ①不同于买卖,并没有运用任何金钱作为交易的工具 ②是商品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体现了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 ④每次交换时价格都必需与价值相符合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 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日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识而又生疏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缘由是( )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宝的代表 B.货币具有奇妙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须要的一切 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意人们一切须要的属性 D.货币是国家强制运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3. 2019年2月,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中心银行。

这说明( )①数字货币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 ②数字货币的发行能缓解通胀压力③货币流通规律失去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④数字货币具有节约发行和流通成本的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假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稍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9年6月份,我国CPI 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含解析)必修1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含解析)必修1

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姜可以做食材,也可以做药材,例如生姜干粉对因运动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具有很好的疗效,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的效果,生姜煮水对风寒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显著。

这说明( )①人们能够利用生姜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②生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③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生姜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④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生姜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人们会用生姜满足饮食、治疗需要,体现了①④;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特征,②与材料无关;③夸大了人的需要对生姜特性的影响。

2.货币形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实物货币(如贝壳)——贵金属货币(如金银)——代用货币(如纸币)——信用货币形态(如支票)——电子货币(如银行卡通过网络进行金融交易)。

货币形态的演变 ( )A.减少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B.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C.使货币的基本职能随之增加D.是适应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解析】选D。

货币形态的演变是适应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D符合题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决定的,A错误;货币形态的演变,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错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错误。

3.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解析】选A。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阶段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阶段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召开,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泰山为基础,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深受社会欢迎。

“泰山童子”已经作为知识产权进行了商标注册。

对此,从经济生活角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商标的全运会吉祥物标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②其价值是由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决定的③其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④以“泰山童子”为内容的文化产品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并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泰山童子”进行商标注册,说明其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其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不正确,排除。

④为文化生活内容,与题意不符。

答案:C2.从哈尔滨去上海的机票原价1 700多元,现在降到了500多元,而火车硬卧票价为499元。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火车的人极可能改乘飞机。

面对这种新选择,有乘客表示:“应该会坐飞机,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有人选择坐飞机而不选择坐火车,说明()A.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D.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解析: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这是互为替代商品。

答案:B3.2009年4月,浙江某市休闲购物节举行,共发放总额5 000万的消费抵用券,顾客凭消费抵用券既能参加价格“满就抵”活动,又能参加抽奖活动。

这种消费抵用券()①能够在短期内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②是纸币和商品交换的媒介③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购买一切商品④能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民生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消费券不是纸币,也不是货币,不具有等价物的职能;消费劵的发放可以消费,但不能直接扩大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015年7月1日,沪昆高铁通车,南昌至贵阳的车程缩短至4小时左右。

高铁的开通极大分流了公路和民航的客流,在这一背景下,南昌到贵阳机票的均衡价格会由E点移到E′(P为价格,Q为需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最有可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11. 2015年,某国生产商品8000亿件,价格水平15元,货币流通次数平均3次,假定发行货币50000亿元,则100元的购买力为() A.125元 B.100元 C.80元 D.75元12.为扩大生产,某公司决定扩大用工规模。

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年薪在2~4万元左右;一台机器人本体及维护费用约为60万元,每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为10年,最终该公司购买了10台机器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A.机器人与工人互为替代生产要素,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比工人的年薪更高B.机器人与工人是互补生产要素,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比工人的年薪更低C.机器人与工人是互补生产要素,机器人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工人的年薪低D.机器人与工人互为替代生产要素,机器人的长期运营总成本低于工人的年薪13.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

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①能够提高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②与传统货币相比在本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③发行数字货币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④流通后能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生产某产品的M企业每月使用的原材料为100吨,现有甲乙两种原材料可以选择。

甲原材料每吨价格为1200元,乙原材料价格便宜10%,但需要另外支出60万元加配一台辅助性设备(使用期10年)。

在销售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M企业最终选择了乙原材料,这一选择的理由主要是:()A.选用乙原材料后,M企业的产品数量会有所增加B.选用乙原材料后,M企业的生产总成本有所降低C.甲乙是互补品,乙原材料的消耗成本比甲原材料低D.甲乙是替代品,乙原材料的消耗量比甲原材料低15.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右图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A.X为汽油的价格,Y为汽车的需求量 B.X为本币汇率水平,Y为本币的实际购买力C.X为银行利率水平,Y为股票价格D.X为进口额,Y为外汇收入16.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图1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17.下图曲线反映某种商品价格和需求、供给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①价格在P1时,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状态下②价格在P2时,生产者将缩小生产规模③价格P2→P0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上升④需求曲线不变,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2015年8月,我国多地鸡蛋价格比7月价格上涨20%以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5年上半年禽蛋的低迷价格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蛋鸡存栏减少,这是鸡蛋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鸡蛋价格的高位运行将持续一段时期,这会吸引部分养殖户扩大养鸡规模。

这表明()①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②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9月19日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20周年熊猫加字银质纪念币一枚。

该纪念币含纯银31. 104克(1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 9%,最大发行量85000枚。

该枚银质纪念币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该枚银质纪念币()①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可以在市场上流通②满足公众收藏需求,具有保值和投资价值③中央银行具有法偿义务,可规定其购买力④作为价值符号,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式太极拳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术交换”中,成为“换客一族”。

“技术互换”是一种绿色的学习方法,如今已成为学生和白领中流行的一种交换形式。

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术交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交换中的“技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技术交换”的过程也就是商品流通的过程③从目的上看,“技术交换”属于无形商品交换④“技术交换”也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

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是:()①非名牌服装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②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具有攀比心理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2. 买新车要交定金排队,买手机也要网上等候……这种“饥饿营销”的做法是通过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现象,把潜在的消费者吸引过来,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饥饿营销”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是:()①要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②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③充分的市场竞争是“饥饿营销”成功的前提④要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2015年一季度,黄冈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7亿元,同比增长13.O%,增幅居全省第四。

消费增长最快的三类是: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五金、电料类;汽车类,增幅分别为30.8%、27.3%.25.5%0从消费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①居民消费从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②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③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善④人们树立了理性消费的观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健康的有机绿色食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然而在购买时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

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抓住消费者从众心理是有机绿色食品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②“市民充满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因素④有机绿色食品的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25.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

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

材料表明()①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②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③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④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26.2005年~2015年上半年我国电影票房发展趋势注:2010年院线和影院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影营销花样较前几年更加出新,平均票价较09年增长5元。

材料2014年我国城市影院观影人次总和已经超过6亿,城市影院观影人次已经连续四年同比增长超过30%。

微信、美团、猫眼等网络销售终端便捷的售卖形式让买电影票成为了“剁手党”们动动手指的简单行为,而且价格大大降低;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推动影院建设的相关举措,影院、银幕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升;3D电影的出现大大刺激了观众的观影欲望,我国电影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概括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电影票房迅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31.(10分)电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给企业减负、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增长、有扶有控调整产业结构,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继续对高耗能产业采取差别电价,加大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电价下调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10分)晚导卷2答案1-10 BCBBB ACDDB 11-20 CDBBBADDAC 21-25ABBCA答案经济信息:2005~2015年上半年我国电影国内票房,票房全球占比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电影行业竞争力不断增加;院线和影院发展步伐加快,营销花样增多,票价有所上涨促成2010年的高增长率。

电影票房迅速增长的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使电影消费方面的支出也随之增多。

②价格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网络终端售票使电影票价大大降低,刺激了消费者的观影需求。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D电影的出现满足了观众更高的观影需求,提升了观众的观影欲望。

④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使影院、屏幕数量质量有所提高,提升了观影人数和次数。

31.(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电价下调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10分)①调节产量。

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燃煤发电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4分)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工商业用电价格下调,可以减轻工商业的电费负担,提高盈利水平,吸引投资以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高耗能产业采取差别电价,加大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会造成其生产成本上升,促使其转型升级。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