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测试题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哪些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 法律关系D. 所有上述关系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一个国家被普遍认为拥有哪项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发展权C. 平等权D. 和平使用太空权答案:C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解决国际争端B. 制定国际法C. 监督国家行为D. 维护国际和平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A. 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禁止使用武力D. 国家有绝对的经济自主权答案:D5.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并避免什么?A. 威胁和平的行为B. 破坏和平的行为C. 任何敌对行为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包括哪些内容?A. 勘探和开发B. 管理和处置C. 国际合作与交流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7. 国际法上的“非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经济C. 不干涉他国文化D. 不干涉他国任何事务答案:A8. 国际公法中的“自决权”通常适用于哪种情况?A. 国家独立B. 民族解放C. 人民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A. 只有自卫时B. 只有联合国授权时C. 只有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D. 只有国际法院裁决时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主体?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跨国公司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E. 和平共处答案:ABCDE1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承担的义务可以分为哪几类?A. 法律义务B. 道德义务C. 条约义务D. 习惯义务E. 单边义务答案:ACD13. 国际公法中,国家承认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些?A. 明示承认B. 默示承认C. 法律承认D. 事实承认E. 选择性承认答案:ABD14.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国际公法的违反?A. 侵略行为B. 种族清洗C. 违反国际法院裁决D. 单方面改变国界E. 经济制裁答案:ABCD15.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赔偿责任B. 道歉责任C. 停止违法行为D. 保证不再犯E. 经济援助责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国际公法中“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国际公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所有以上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的基本权利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权B. 自卫权C. 管辖权D. 征税权答案:D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不包括()。
A. 解决国际争端B. 提供法律咨询意见C. 制定国际公约D. 执行判决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家法律答案:D5.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国际不法行为B. 行为与国家有关联C. 行为人有过错D. 行为违反国际义务答案:C####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5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适用的主体、法律效力来源、以及法律规范的性质。
国际公法调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等,而国内法则主要调整国家内部的法律关系,其主体为个人和法人。
国际公法的法律效力来源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等,而国内法则来源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
此外,国际公法的规范往往具有指导性,而国内法则具有强制性。
2. 阐述国家豁免原则及其例外。
国家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的法院中享有司法豁免,即不被其他国家的法院管辖。
这一原则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理念,旨在维护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独立。
然而,国家豁免原则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商业行为例外,即当国家从事商业活动时,可能不享有豁免权;还有强制执行例外,即在某些情况下,外国法院可以对国家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 三、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甲国与乙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乙国发动军事行动。
请分析甲国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公法,并说明理由。
分析:甲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 )范畴。
A.国际刑法 B. 民法C. 任意法D. 国际强行法2.“归化’’是指( )取得国籍。
A. 因出生B. 因婚姻C. 因申请D. 因收养3.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
A. 林则徐 B. 严复C.丁韪良 D.张之洞4.使馆馆舍可用于( )。
A. 保护政治犯B. 关押本国人C. 关押犯罪的侨民 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5.领事馆是( )。
A. 全权外交代表机关B. 使馆的组成部分C. 临时使团D. 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
A.飞机 B.热气球C. 人造卫星 D.航天飞机7.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
A. 24海里B.30海里C. 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D.6海里8.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
A.189个 B.180个C. 51个 D.60个9.国际法上的国家有四个构成要素,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指( )。
A. 主权 B.政府C. 领土D. 居民1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 )。
A.《纽约条约》 B.《东京条约》C. 《南极条约》 D.《海牙条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行为中,能够作为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的有( )。
A.国家的内部行为 B.国家的外交实践C. 国际组织的实践 D.跨国公司的行为2.下列行为中,属于国家行为的是( )。
A.驻外记者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B. 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C. 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行为3.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包括( )。
A. 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C. 平行线法 D.天文划线法4.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 )。
A. 血统主义 B.出生地主义C.混合主义 D. 分割主义5.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 )。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法律来源是什么?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法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互不干涉内政B. 互不侵犯领土完整C. 互不干涉文化D. 所有上述选项3.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如何解决其国际争端?A. 通过战争B. 和平手段C. 通过经济制裁D. 通过单边行动4. 哪个国际法院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欧洲人权法院D. 海牙国际法庭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文化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宗教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项?A. 行为的非法性B. 损害的发生C. 因果关系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国家对内部叛乱的镇压B. 国家对外部武装攻击的回应C. 国家对经济制裁的回应D. 国家对文化侵犯的回应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干涉”是什么?A.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B. 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C.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援助D. 国家对经济危机的国际援助9.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海洋法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主要法律文件?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国际人权公约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0.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其国民免受严重人权侵犯?A. 经济制裁B. 外交抗议C. 军事干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2. 描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限制。
3. 解释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及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公法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B. 禁止使用武力C. 互不干涉内政D. 国家无权独立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A. 独立权B. 平等权C. 管辖权D. 领土完整权答案:D3. 国际法上的“领土”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陆地B. 河流C. 领海D. 领空答案:B4. 国际公法中,关于国家承认的表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承认是单方面的B. 承认是不可撤销的C. 承认可以是有条件的D. 承认可以是默示的答案:B5.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责任的来源?A. 国际不法行为B. 国际义务的违反C. 国际争端的解决D. 国际合作的失败答案:C6.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内法律途径解决B.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际法院解决C.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双边谈判解决D.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联合国解决答案:A7.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院的管辖权?A. 国家间争端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争端C. 国际条约解释D. 国际法规则的适用答案:B8.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互不使用核武器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10. 国际公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A. 难民B. 儿童C. 妇女D. 罪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指的是国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国内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保障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法中尊重国家平等和主权的体现。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B. 个人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公平互利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A4.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A. 强制的B. 非强制的C. 仅对当事国强制D. 仅对法官强制答案:C5.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家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B. 国家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C. 个人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D. 个人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答案:D7.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A. 管辖权B. 外交豁免权C. 领土完整权D. 所有以上答案:D8.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指的是?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以上答案:A9.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B. 国家在遭受经济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C. 国家在遭受文化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D. 所有以上答案:A10.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不可分割C. 国家领土不可转让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司法判例答案:ABCD2. 国际法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答案:ABCD3. 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包括?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ABCD4.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承担的义务包括?A. 遵守国际条约B. 遵守国际习惯C. 遵守国际法院的判决D. 遵守国际组织的决议答案:ABC5. 国际法上的“不歧视原则”包括?A. 国籍不歧视B. 性别不歧视C. 种族不歧视D. 宗教不歧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内立法D. 国际法院判决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哪几个?A. 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英国B. 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C. 中国、法国、俄罗斯、印度、巴西D.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英国3. 国际法院的判决具有以下哪种性质?A. 强制力B. 建议性C. 指导性D. 参考性4.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什么?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必须完整C. 国家领土必须统一D. 国家领土必须独立5.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什么?A. 国家在受到攻击时可以采取的反击措施B. 国家在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C. 国家在受到挑衅时可以采取的报复措施D. 国家在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的防御措施6.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方面?A. 遵守国际法义务B. 赔偿因违反国际法义务造成的损害C. 接受国际法院的裁决D. 所有上述7. 国际法上的“平等原则”是指什么?A. 所有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B. 所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C. 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平等D. 所有上述8. 国际法上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要求国家在争端中采取哪些行动?A. 通过谈判、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端B. 通过武力解决争端C. 通过经济制裁解决争端D.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9.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什么?A.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C.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D.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10. 国际法上的“保护责任”是指什么?A. 国家有责任保护其公民免受侵害B. 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遭受严重人权侵犯的人民C. 国家有责任保护其领土免受侵害D. 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国家免受侵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互不侵犯D. 所有选项都是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政治独立B. 经济自主C. 领土完整D. 所有选项都是3. 国际法上的“自决权”是指什么?A. 国家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人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C. 国家有权自由发展自己的经济D. B和C都是4. 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在国际争端中,必须首先寻求国内法律的解决B. 在国际争端中,可以忽略国内法律的解决C. 国内法律无法解决争端时,可以直接提交国际法院D. 国际法院可以代替国内法院解决争端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针对哪些行为?A. 干涉他国内政B. 干涉他国经济C. 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国际公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哪些?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D. 司法判例7.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方面?A. 国家行为的合法性B. 国家行为的不当性C. 国家行为的补救措施D. 国家行为的赔偿责任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存在严重的人道危机B. 国内政府无力或不愿采取措施C. 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D.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9. 国际公法中的“领土完整”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国家领土的不可侵犯性B. 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性C. 国家领土的不可变更性D. 国家领土的不可剥夺性10.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包括哪些方式?A. 谈判B. 调解C. 仲裁D. 强制执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权”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2.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外交保护”原则,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国际公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公法测试题答案
国际公法测试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国际法在中国国内的适用问题
【解析】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原则:在民商事范围内,中国缔结的条约通常可以直接适用,但当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条约优先适用;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国内直接适用以
及如何解决效力冲突问题,需要根据与该条约相关的法律规定,并结合条约本身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
A项中,并不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C项中,并不是任何条约与国内法冲突时都直接并优先适用,一般是民商事条约才可以在国内适用,这里要注意是“可以”而不是“应该”;对于D项所说的WTO协议,其在我国的实施并不是直接适用,而是通过国内立法间接适用。
2.【答案】B
【考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是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即不使
用威胁或武力原则,该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也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
乙国不能因为甲国进口进攻性武器而发射导弹摧毁其导弹发射装置,因此乙国的行为不构成自卫,而是涉嫌构成侵略的行为。
3.【答案】C
【考点】国际法的特征
【解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不同:国内法是由超越个体之上的国家强制机关保证实施的;而国际社会不存在超国家的强制机构,国际法的强制实施是通过国家单独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二、多选题
1.【答案】CD
【考点】国际法的渊源—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
【解析】国际习惯是指由各国前后一致地不断重复所形成的、并被广泛接受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A错误;习惯规则一旦形成,原则
上对所有国家都有法律拘束力,因此B错误;AB 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D。
2.【答案】ABC
【考点】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的例外
【解析】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是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当一国遇有外来入侵时,单独和集体的自卫以及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构成了此原则的例外。
【应注意的问题】不应将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理解为所有情况下都禁止使用武力。
3.【答案】ACD
【考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
【解析】内政一般以领土为基础,但内政的范围并不与领土范围完全对应。
也就是说,发生在一国领土内的事项并不一定都属于内政的范畴。
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一国的内政,要看其是否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以及有关行为是否违背了国际法规则,因此,A、C、D属于国家内政范围。
但甲国建立种族隔离区违背了其承
担的国际法义务,不属于内政范围,各国有权采取相应的单独或集体的行动。
三、任选题
【答案】B
【考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考察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该原则是指国家应善意履行其作为缔约国的《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条约所产生的义务;对于联合国的成员国,《联合国宪章》特别规定了宪章中的义务优先于其参加的其他国际条约中的义务。
第二章国际法主体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联合国
【解析】联合国主要的六个机关是: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2.【答案】A
【考点】国家管辖豁免
【解析】基于国家主权平等,一国的国家财产和行为免受他国的管辖。
另外,乙国船舶由于强风暴和严重机械故障进入甲国港口避难的行为属于危难,可以排除其行为的不当性,而不构成对甲国领水的侵犯。
【应注意的问题】现在国际法只承认用于统治权的国家行为和财产享有国家管辖豁免,即相对豁免。
3.【答案】D
【考点】国际法上的承认
【解析】明示承认是一种直接的、明文表示的承认,有以下三种情况:承认国以照会通知被承认者。
表示承认;数个国家,包括新国家在内签订条约,表示承认;数个国家,不包括新国家在内,签订条约,宣布承认。
默示承认是一种间接的通过某种行为表示的承认,一般有三种情况:既存国家与新国家正式缔结政治性条约;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建立领事关系。
但与新国家共同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或参加缔结一项多边条约并不构成默示承认。
事实上的承认是一种非正式的、临时的和可以撤销的承认,表明承认国与被承认
国之间只发生业务关系,而不建立全面的正式关系。
所以,承认甲国发表照会承认B国的做法构成明示承认,而非事实上的承认;乙国与B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做法构成默示承认,而不是明示的承认;丙国与B国虽然共同参加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条约,但并没有正式缔结政治性条约,所以不构成默示承认。
4.【答案】C
【考点】条约的继承
【解析】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条约分为人身性条约和非人身性条约。
与国际法主体资格相关的条约,如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条约,以及政治性条约一般不继承;而处理与所涉领土有关事务的所谓“非人身性条约”,如有关边界制度、河流使用、水利灌溉、道路交通等方面的条约,一般予以继承。
C属于人身性条约,所以不予继承。
二、多选题
1.【答案】ACD
【考点】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大国一致原则和双重否决权。
【解析】由于程序性事项只要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就可决定,即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也不产生否决效果,所以B错误;对于非程序性事项则必须以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同意票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所以ACD正确。
2.【答案】BD
【考点】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
【解析】A正确,非政府国际组织具有非政治性,其不属于政府机构。
B也错误。
C正确,因为非政府国际组织具有跨国性。
D错误,因为非政府国际组织首先是在某个国家注册或登记的该国国内合法团体。
三、任选题
1.【答案】A
【考点】国际法主体——国家——国际法上的承认——新国家的承认和新政府的承认【解析】新国家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合并。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合并为一个新国家。
第二,分离。
即一国的一部分分离出去成立新国家。
第三,分立。
即一国分裂为数国,而母国不复存在。
第四,独立。
即原来的
殖民地取得独立后成立新国家。
因此对原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承认属于对国家的承认。
2.【答案】ABC
【考点】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
【解析】经社理事会给予非政府组织的“咨商地位”只有前三种,并没有规定登记咨商地位。
第三章国际法律责任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国际赔偿责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的损害性后果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的损害
性后果所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
这种责任无须证明相关国家存在过失,即可产生赔偿责任。
也不因外空物体只是其本国公司制造的而免除国家
的赔偿责任。
【应注意的问题】不可以与由不法行为产生的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混同。
2.【答案】A
【考点】国际法律责任
【解析】国家不当行为是指国家违背其国际法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必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国际法律责任才能成立。
主观要件指引起国家责任的行为根据国际法必须能够归因于国家从而构成国家行为;客观要件指违背国际义务。
即一国行为不符合对其有效的国际义务的要求。
按照所违背的国际义务的性质,国家不当行为可分为一般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两类。
A 项所说情况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的情况,不构成国家不当行为。
二、多选题
1.【答案】ABCD
【考点】国际法律责任——国际责任的构成——违背国际义务——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
【解析】“二战”后国际法委员会在《国家责任条文草案》中曾规定,如果一个国家的不当行为违反了对于保护整个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重要的国际义务,则构成国际罪行。
ABCD都属于违背国际义务的国际罪行。
2.【答案】ABC
【考点】国际法律责任——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国际赔偿责任制度
【解析】国际赔偿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对其所从事的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责任形式有三种:(1)国家专属责任。
即由国家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赔偿责任。
(2)双重责任。
即由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赔偿责任。
(3)营运人责任。
即由营运人单独承担赔偿责任。
AC错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和《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都采用双重责任制度。
B错误,《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采用国家责任制度。
D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第四章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国际民航安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