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A.样本B.总体C.统计量D.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B.累积频数C.累积频率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 B.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

()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6为()

A.:≥0.1;

:<;0.1

B.:≤0.1;

:>0.1

C.:=0.1;

:≠0.1

D.:>0.1;

:≤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B.离散系数C.回归系数D.判定系数

1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332.1万户家庭B.3000户家庭

C.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D.30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工资收入B.产品等级

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D.企业的类型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条形图

14.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最大一组频数之比

15.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使用()

A.λ系数B.ρ系数C.γ系数D.Gamma系数

16.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

A.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

B.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

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D.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17.已知某单位职工平均每月工资为3000元,标准差为500元。如果职工的月收入是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月收入在2500元—3500元之间的职工人数大约占总体的()

A.95% B.68% C.89% D.90%

18.方差分析的目的是()

A.比较不同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B.判断总体是否存在方差

C.分析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D.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19.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

A.相关程度越大B.相关程度越小C.完全相关D.完全不相关

20.正态分布中,值越小,则()

A.离散趋势越小B.离散趋势越大C.曲线越低平D.变量值越分散

2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22.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

A.茎叶图B.环形图C.饼图D.线图

23.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5,这表明该数值()

A.是平均数的-1.5倍B.比平均数少1.5

C.等于-1.5倍标准差D.比平均数低1.5个标准差

24.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A.89 B.72 C.88 D.95

25.某班级学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5-85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

A.68% B.89% C.90% D.95%

26.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为35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标准差为()

A.700 B.0.2 C.3500 D.175000

27.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28.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两变量之间()

A.相关程度越高B.相关程度越低C.完全相关D.没有任何关系

29.从两个总体中各选取了6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234,组内平方和为484,则和组内方差分别为()

A.234,121 B.117,121 C.234,48.4 D.117,81

30.在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等于0,这表明()

A.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B.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C.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显著的

D.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显著的

31.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

32.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以下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3000元B.3500元C.2500元D.3250元

33.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34.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那么()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

C.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相同

3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小,那么检验的结果()

A.越显著B.越不显著C.越真实D.越不真实

36.如果物价与销售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7,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

A.高度相关B.中度相关C.低度相关D.极弱相关

37.回归平方和(SSR)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

A.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B.除了x对y的现有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

C.由于x与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D.由于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38.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0%的置信区间()

A.以90%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绝对包含总体均值

C.10%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D.绝对不包含总体均值

39.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

A.都有可能成立B.都不可能成立

C.有且只有一个成立D.备择假设一定成立,虚无假设不一定成立

40.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

A.组内误差B.组间误差C.组内平方D.组间平方

41.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22000名学生B.2200名学生

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4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

A.专业B.性别C.产品等级D.收入

43.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44.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

A.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

B.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

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D.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

45.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89 B.0.34 C.1.32 D.0

46.对消费的回归分析中,学历、年龄、户口、性别、收入都是因变量,其中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这表明()

A.收入每增加1元,消费增加0.8元

B.消费每增加1元,收入增加0.8元

C.收入与消费的相关系数为0.8

D.收入对消费影响的显著性为0.8

47.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最后将所有子样本合起来作为总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48.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A.86 B.77 C.90 D.88

49.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太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

50.残差平方和(SSE)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

A.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B.除了x对y的现有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

C.由于x与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D.由于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51.某项研究中欲分析受教育年限每增长一年,收入如何变化,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A.回归分析B.方差分析C.卡方检验D.列联表分析

52.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构造一个置信区间,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

53.方差分析的目的是()

A.比较不同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B.判断总体是否存在方差

C.分析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D.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54.为了解某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

A.变量B.总体C.样本D.统计量

55.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条形图

56.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8,这表明该数值()

A.是平均数的1.8倍B.比平均数多1.8

C.等于标准差的1.8倍D.比平均数高出1.8个标准差

57.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用方差分析()

A.性别对收入的影响B.专业对收入的影响

C.年龄对收入的影响D.行业对收入的影响

58.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标准差为7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均值为()

A.700 B.0.2 C.3500 D.140

59.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绝对包含总体均值D.绝对不包含总体均值

60.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小,则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A.相关程度越高B.相关程度越低C.完全相关D.没有任何关系

61.从两个总体中共选取了8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432,组内平方和为426,则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分别为()

A.432,71 B.216,71 C.432,426 D.216,426

62.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

63.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5小时B.6小时C.5.5小时D.6.5小时

64.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65.一班学生的平均体重均为55千克,二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为52千克,两个班级学生体重的标准差均为5千克。那么()

A.一班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B.二班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

C.两个班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相同D.无法判断

66.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大,那么检验的结果()

A.越不显著B.越显著C.越不真实D.越真实

67.如果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2,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

A.高度相关B.中度相关C.低度相关D.极弱相关

68.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69.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估计高于13%,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

()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A.:≥0.13;

:<;0.13

B.:≤0.13;

:>0.13

C.:=0.13;

:≠0.13

D.:>0.13;

:≤0.13

70.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二、名词解释

1.抽样单位与抽样框

2.普查与抽样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4.方差与标准差

5.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

6.总体与样本

7.抽样分布

8.二维表

9.相关系数

10.组内均方

11.普查

12.误差减少比例

13.散点图

14.正态分布

15.最小二乘法

16.概率抽样

17.中位数

18.置信区间

19.区间估计

20.中心极限定理

21.假设检验

22.均值

23.虚无假设与替换假设

24.置信水平

25.离散系数

26.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

27.众数

三、简答题

1.判断以下随机变量是定性变量还是定量变量,如果是定量变量,确定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1)网络供应商的姓名

(2)每月的网络服务费

(3)每月上网时间

(4)上网的主要目的

(5)上周收到的电子邮件数量

(6)每月用于网上购物的金额

(7)上月网上购物的次数

(8)使用的电脑的品牌

(9)上网是否玩游戏

(10)电脑是否带有光盘刻录机

2.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什么是简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4.举例简要说明社会研究过程。

5.按测度水平,变量可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6.简要举例说明在分析双变量的关系时,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主要区别。

7.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8.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9.简要说明卡方的拟合优度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的含义。

10.条形图和直方图有什么区别?

1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作为测量中心趋势的指标所适用的数据类型。

12.简述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集中趋势测量的方法。

1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基本假定?

14.举例说明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15.SPSS主要有哪些功能?

16.在SPSS中如何定义变量属性?

17.统计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18.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与意义。

19.概率抽样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

20.简要说明卡方的拟合优度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的含义。

21.数据分析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分别是什么?

22.什么是简单回归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24.判断以下随机变量是定性变量还是定量变量,如果是定量变量,确定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1)考研辅导班参加者的姓名

(2)家庭月消费

(3)温度

(4)上个月外出吃饭的次数

(5)产品等级

(6)民族

(7)工资收入水平

(8)生活满意度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

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2.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x)对其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12个地区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方差分析表

要求:

(1)计算上面方差分析表中A、B、C、D、E、F处的值。

(2)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价格的差异引起的?

(3)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3.某公司招聘职员时,要求对职员进行两项基本能力测试。已知,A项测试中平均分数为90分,标准差是12分;B考试中平均分数为200分,标准差为25分。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02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215分。若两项测试的成绩均服从正太分布,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理想?

4.某公司欲了解广告费用x对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20个地区的数据,并对x、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364,回归系数为1.42,回归平方和SSR=1602708.6,残差平方和SSE=40158.07。

要求:

(1)写出广告费用y与销售量程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广告费用投入50000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商品销售量。

(3)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它的意义。

5.为估计每个网络用户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抽取了225个网络用户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样本均值为6.5个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5个小时。

(1)试用95%的置信水平,计算网络用户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

(2)在所调查的225个网络用户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用户为90个。以95%的置信水平,计算年龄在20岁以下的网络用户比例的置信区间。

注:

6.某企业使用3种方法组装一种新的产品,为确定哪种方法生产效率最高,随机抽取30名工人,并指定每人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进行分析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请完成方差分析表。

7.甲单位人均月收入4500元,标准差1200元。乙单位月收入分布如下所示。

乙单位月收入分布表

要求:

(1)计算乙单位员工月收入的均值和标准差。

(2)比较甲单位和乙单位哪个单位员工月收入的离散程度更大?(提示:使用离散系数)

8.某汽车生产商欲了解广告费用(万元)对销售量(辆)的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363,回归系数为1.42,回归平方和SSR=1600,残差平方和SSE=450。要求:

(1)写出销售量y与广告费用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明年计划投入广告费用为25万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明年汽车销售量。

(3)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它的意义。

9.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额数据如下所示。

40个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额

要求:

(1)对2011年销售额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如果按照规定,销售额在125万元以上的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之间的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之间的为一般企业,105万以下的为落后企业,请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10.某单位为研究其商品的广告费用(x)对其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过去12年的有关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方差分析表

要求:

(1)计算上面方差分析表中A、B、C、D、E、F处的值。

(2)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广告费用的差异引起的?

(3)销售量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11.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0千克,标准差为5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0千克,标准差为5千克。请问:

(1)是男生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体重差异大?为什么?

(2)男生中有多少比重的人体重在55千克-65千克之间?

(3)女生中有多少比重的人体重在40千克-60千克之间?

12.某公司欲了解广告费用x对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16个地区的数据,并对x、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的截距为280,回归系数为1.6,回归平方和SSR=1503000,残差平方和SSE=38000。要求:

(1)写出广告费用y与销售量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广告费用投入80000元,根据回归方程估计商品的销售量。

(3)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它的意义。

13.为估计某地区每个家庭日均生活用水量为多少,抽取了450个家庭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样本均值为200升,样本标准差为50升。

(1)试用95%的置信水平,计算该地区家庭日均用水量的置信区间。

(2)在所调查的450个家庭中,女性为户主的为180个。以95%的置信水平,计算女性为户主的家庭比例的置信区间。注:

14.某农科院使用4种方法培育稻米,为确定哪种方法生产效率最高,随机划出40块试验田,并指定每块试验田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每块试验田的产量进行分析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请完成方差分析表。

15.某校社会学专业共有两个班级。期末考试时,一班同学社会学理论平均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分。二班同学成绩如下所示。

二班同学社会学理论成绩分组数据表

要求:

(1)计算二班同学考试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

(2)比较一班和二班哪个班成绩的离散程度更大?(提示:使用离散系数)

16.某调查公司研究出租司机每天收入(元)与行驶里程(公里)之间的关系。对30位出租车司机进行调查,并根据每天的收入y、行驶里程x进行回归,得到:方程的截距为162,回归系数为0.6回归平方和SSR=2600,残差平方和SSE=513。要求:

(1)写出每天的收入y与行驶里程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2)假如某司机某天行驶了300公里,根据回归方程估计他该天的收入。

(3)计算判定系数,并解释它的意义。

广东财经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广东财经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社会统计中的变量一般分四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变量是 D 。 A、定类变量 B、定序变量 C、定距变量 D、定比变量 2.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一定 C 。 A、等于1 B、等于-1 C、等于0 D、不等于0 3.计算中位值时,对于未分组资料,先把原始资料按大小顺序排列成数列,然后用公式 D 确定中位值所在位置。 A、n/2 B、(n-1)/2 C、(n+2)/2 D、(n+1)/2 4.下列统计指标中,对极端值的变化最不敏感的是 A 。 A、众值 B、中位值 C、四分位差 D、均值 5.如果原假设是总体参数不小于某一数值,即大于和等于某一数值,应采用的检验是。 A、两端检验 B、右端检验 C、左端检验 D、无法判断 6.在一个右偏的分布中,大于均值的数据个数将。 A、不到一半 B、等于一半 C、超过一半 D、视情况而定 7.下列关于“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 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C、相关分析不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D、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 8.假定男性总是与比自己年轻3岁的女性结婚,那么夫妻年龄之间的积距相关系数r为。 A、-1 < r< 0 B、0 < r< 1 C、r = 1 D、r = -1 9.“4、6、8、10、12、26”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测量。 A、众值 B、中位值 C、均值 D、平均差 10.某校期末考试,全校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87分,标准差为9.5分。某学生语文得了83分,数学得了92分,从相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的成绩考得更好。 A、数学 B、语文 C、两门课程一样 D、无法判断 三、判断题(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打√或?。) 1.无论分布曲线是正偏还是负偏,中位值都居于均值和众值之间。 2.一组数据的均值代表了该组数据中大多数的数据。 3.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讨论某一点取值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 4.异众比率越大,各变量值相对于众值越离散,众值的代表性越好。 5.只要样本量足够大,则不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 6.检验均值差异时,独立样本采用“差的均值”、关联样本采用“均值的差”进行检验。 7.在显著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一端检验比两端检验更容易拒绝H0。 8.不管相关关系表现形式如何,当r=1时,变量X和变量Y都是完全相关;当r=0时,变量X 和变量Y都是完全不相关。 9.方差分析就其内容来说,是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 10.纳伪的概率β可以根据原假设H0所设的分布计算出来。 1

完整word版,2013认心期末复习

认知心理学期末 1.比较反应选择模型于知觉选择模型的差异p143 答:第一,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的根本不同在于两者都认为注意发生的位置不同。知觉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发生在觉察阶段与识别阶段之间,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注意发生在识别阶段和复述阶段之间。 第二,两种对立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并促进了相关实验的发展。 第三,目前,较多的心理学家倾向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他们认为反应选择模型太不经济了,因为高级分析过程必须对所有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再作出反应,如果这样,大脑的负担显然太重。第四,已有实验似乎表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能较好地说明集中性注意,而注意的反应模型更能说明分配性注意。 综合起来,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反应选择模型虽然有争论,但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共性,两种理论都强调在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某种制约信息加工的信息选择机制。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没能较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理论上应该未被注意的信息也能得到高级加工的现象。反应选择模型也不能有效地解释为什么事实上有些应该被注意到的信息却没能得到加工的现象。 2 两种编码说(Paivio,1975)的内容?P69 答:Pivio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3记忆分为两个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1)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来贮存有关具体事件的信息。与情景记忆有某种类似,如头脑中关于故乡的景色。 (2)言语系统:以言语代码贮存言语信息。与语义记忆有某种类似。如头脑中记住的学科知识。Paivio的理论认为这两个系统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人们把其理论成为两种编码说或双重编码说。现在一般认为,语义代码在长时记忆中的地位特别重要。甚至有人否定表象代码。 3 什么是固定网像及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31 一般来说,人注视一个客体,该客体的网像并非完全固定,它的位置会发生一些变化。但通过一种技术可使客体在眼动条件下,在视网膜上的像的位置不变,即得到客体的固定网像。 眼球有轻微的震动,称为生理震颤,它以30~70周/秒频率出现。若一个客体严格地投射到视网膜的同一部位,即排除眼睛的任何活动,那么对该客体的知觉就会消失,对这个客体将视而不见。但实验表明,并非立即全部性的消失,而是部分地逐渐消失。 4 什么是自我终止式扫描(Sternberg)?白88 将探测数字逐个与记忆中的项目进行比较,发现有与探测数字相同的就中断。 5 论述层次网络模型的内容?P71 答:Collins和Quilian(1969)的层次网络模型认为,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概念在记忆系统中会联系的,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是长时记忆研究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 语义记忆是由概念之间或概念与特征之间的联系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又可称为概念-特征层次网络。可以示意图描述。连线带箭头表明,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知识或联系已贮存,可沿连线搜索,即依据知识进行搜索);一个结点就是一个概念。 在这个网络中存在:1)上、下位等级概念;2)特征(区别性和共同性)贮存在该类事物的层次上;3)层次性和逻辑性;4)模型的加工方式是搜索,因此,其具有推理能力。 实验检验方法:范畴大小验证,即,概念层次上相差越大,被试的反应时越长,反之亦然。 6 论述声象记忆与图象记忆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 共同点:都是感觉记忆,具有感觉记忆的特点:存储时间短,信息加工只是初步的(但可以进行信息整合),基本是按照刺激的物理特点进行编码,是外界刺激的真实复本。记忆容量非常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会进入到高一级的短时记忆中。过程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人无法控制。 不同之处:1.声象记忆持续的时间比图象记忆的持续时间长得多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B. 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C. 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D. 因变量的变化是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2. 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 A. 频率 B. 累积频数 C. 累积频率 D. 比率 3. 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 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 50%勺数据

B. 68%勺数据 C. 95%勺数据 D. 99%勺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 72.0、63.1、20.0、23.0、54.7、54.3、23.9、25. 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39.19 B. 28.90 C. 19.54 D. 27.95 6. 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 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 有效估计 D. 无偏估计 7. 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 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 B. 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 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 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 -0.9 B. 0 C. 0.5 D. 1.2 10. 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离散系数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11.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 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 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12. 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工资收入 B?产品等级 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 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 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模式识别: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 解释的过程。 2.自下而上加工: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的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直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或资料驱动加工。 3.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是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和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的水平。也成概 念驱动加工。 4.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或认知过程,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 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 5.控制加工:需要注意资源才能进行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受人意识控制,但能灵活用于变化的环境。又称注意性加工。 6.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资源就能进行的活动,因而无需注意,没有容量限制,不受人控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7.材料限制加工:指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的心理加工时,如感觉辨别等,则是否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对材料的加工影响不大。 8.资源限制加工:当材料的性质需要更高水平的心理加工时,如语义分析等,则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加工,否则就要受到影响。9.鸡尾酒会效应:自己对与他人聊天时听到其他人在谈论自己。 10.开窗技术:不需要推理和两种作业的比较,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 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11.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 同一字母。 12.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部分。 13.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是一种研究信息加工容量 和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 14.类比表征:知识不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可能还存在着与外部客体相类似的 形象的反应。 15.本意表征:(广)指一种符号或信号能代表一个特定事件,物体或信息等,也指这种代表性关系或过程。 16.范畴大小效应:当谓语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时间也少。 17.熟悉效应:判断一个包含X接得上级概念的句子有时要慢于一个包含更高 的上级句子。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

2015秋季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某厂4月份产量与1月份产量相比增长了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 )。 A.909.09 B.976.45 C.968.73 D.1032.28 2.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水平 D.劳动时间利用率 3.连续变量( C)。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了解某公司职工文化程度情况,总体单位是( B)。 A.该公司全体职工 B.该公司每一位职工 C.该公司全体职工文化程度 D.该公司每一位职工文化程度 5.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D )。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 名顾客。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C )。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访问调查法 D.很难判断 7.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 查组织方式是( D)。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8.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C )。 A. 组距

C. 组限 D. 组中值 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 )。 A.选择分组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 C.区分事物的性质 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0. 在分组的情况下,总体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C )。 A. 只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与各组单位数无关 B. 只受各组单位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水平无关 C. 既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又与各组次数有关 D. 既不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也部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11. 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作为计算算术平均数直接依据的假定条件是(D )。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必须是闭口组 C.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相等 D.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在各组内呈均匀分布 12.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B )。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变动趋势 D. 长期趋势 13. 抽样误差( D)。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 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 可以避免, 但不可以控制 D. 不能避免, 但可以控制 14.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C )。 A. 实际误差 B. 可能误差范围 C. 平均差异程度 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15.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C)。 A. 增(减)量 B. 增加速度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 16.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C)。 A. 总指数 B. 类指数 C. 个体指数 D. 平均指数 17.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权数是(D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 3.标志是( 3 )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 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 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 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 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 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①该市全部商品销售额②该市商业企业的总和③该市各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④该市所有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 3.统计整理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一个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_4___。 ①分组标志和指标②数量分组标志值和频数③品质分组标志和频数④分组标志及次数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__1___。 ①230 ②560 ③185 ④515 3.有2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5,4,6,5,2,3,4,4,3,4,2,3,5,4,4,5,3,3,4,按上述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___1___。 ①单项分组②组距分组③等距分组④异距分组 4.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_2_____。 ①组中值②组距和组数③全距④总体单位数 多项选择题 1.对离散型变量分组_12345____。 ①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②也可采用组距分组③相邻组的组限可以不重④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⑤要按“上组限不在本组内”的原则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_134____。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⑤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判断:将某市500家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形 成的变量数列,其次数是各厂的产值数。 4.综合指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a ) a.抽象化 b.具体化 c.一般化 d.形象化 2. 加权算术平均方法中的权数为( d ) a.标志值 b.标志总量 c.次数之和 d.单位数比重 3. 某公司有十个下属企业,现已知每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资料,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时,所采用的权数应该是(c ) a.企业数 b.工人数 c.实际产值 d.计划产值 4. 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平均数是(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5.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6.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 相等,则 ( b ) a.众数为零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不能确定 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 7.已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乙数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由此可断言(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1分=10分)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四、简答题(2×6分=12分)五、计算题(4题共48分)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P.2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并且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y ) P.11—P.13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结合课件相关内容) 量化尺度特征功能举例 1、定类尺度确定类别分类民族的测量 2、定序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分类排序考试成绩等级的测量 3、定距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无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智商的测量 4、定比尺度确定类别有序排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有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乘除体重的测量何谓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有何区别?1定类尺度是确定事物类别的计量尺度---高一个层次 2定类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现象并予以归类---可将所区分的类别按高低,大小,好坏,强弱,优劣等顺序做有序排列。 3定类不能进行数的比较和数学运算--能进行大小比较。 何谓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区别定距尺度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某些数值相差的距离的尺度---最高的数据计量尺度 缺乏绝对零点---有,0 2. 0只表示一个值,即0值---0是绝对零点,表示没有 3.只能加减,不能乘除---加减乘除,高层次的各种统计分析。 P.13—P.14 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 1、概念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同质个体的集团)。 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总体单位除了必须具备同质性外,还必须具备1、差异性(或变异性)性,否则

大学生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人们最熟悉的、时常可感受到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特别关心并不断加以探讨和解释的现象之一。 心理现象的内容: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一)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是不断变化的、 短暂性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 现象,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1.个体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性格是核心) 个体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里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他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格式塔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说 6.认知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1.基础研究领域:普通/发展/实验/生理/社会/比较/变态心理学 2.应用领域:教育/管理/医学/工业/军事/司法/运动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性质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一)描述心理事实: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 (二)揭示心理规律: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心理、生理机制。 (三)预测和控制: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和调控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 三、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和促进自身发展。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基本原则: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事先做好准备;做好观察记录;抽样观察。 缺陷:事件难以重复出现;难以进行精确分析;无法控制事件的出现;容易各取所需。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V”或错误的符号“X”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3.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V ) 4.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5.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X)。 6.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X) 7.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V) 8.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V) 9.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X) 10.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X) 12. 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 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3.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X) 14.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X) 15. 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V) 1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X) 17. 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X ) 18.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V) 19.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X) 20.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X)。 Z q1 p1 21. 在单位成本指数——中,'p1p1 —'弋1卩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V)。 瓦q1 P o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 认为其中( ) 具有最强大的力量。A.本我B.自我C.超我D. 三者都是答案:A 2.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A. 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答案:B 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 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B.影响及决定人的行为的潜意识C. 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答案:B 4.()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 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 所在A.气质B.能力C.性格D.理智特征答案:C 5.()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A. 敏捷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答案:A 6.“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心境C.焦虑D.激情答案:D 7.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 一现象称为A.感觉对比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 蔽答案:A 8.提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 度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智力结构模型,人的智力在理论上可 以区分为150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卡尔特C. 瑟斯顿D.吉尔福特答案:D 9.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A.智商B.韦伯分数C.情商D.感觉阈限 答案:D 10.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 画板和语音回路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 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 和中央执行系统答案:A 11.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A.学习行为和操作性为 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 性为和反应行为答案:B 12.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特征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答 案:C 13.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称为A.联觉B.联想C.感 觉融合D.感觉起伏答案:A 14.()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A.不 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以上都不是答案:A 15.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 做的A.表象操作实验B.心理操验C.表象运动实验D.心理旋 转实验答案:D 16.情绪的()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A. 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过激反应答案:A 17.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A.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B.空 间分辨能力的指标C.运动分辨能力的指标D.对比度分辨能 力的指标答案:A 18.经典的“视觉悬崖”测查的是()A.时间知觉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答案:D 19.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A. 扩大B.缩小C.膨胀D.消失答案:B 20.根据坎农-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A.内脏B. 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答案:D 21.情绪与情感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本性B.客观事物 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 间的关系答案:D 22.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A.感觉对 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答案:D 23.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求B.动机C.兴趣D.理 想答案:C 24.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 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 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答案:C 25.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记忆A.瞬时B.短时C.形象 D.动作答案:B 26.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 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答案:B 27.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 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答案:B 28.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需要D.动 机答案:C 29.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答案:A 30.情绪情感的()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是一 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 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 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痛苦 时血管容积缩小等。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 过激反应答案:C 31.“忧者见之则忧之,喜者见之则喜之”,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答案: B 32.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A.再造想 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幻想答案:D 33.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 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答案:C 34.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A.系列位置效应B.正 迁移C.负迁移D.技能学习答案:B 3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 称之为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启发答案:A 36.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A. 指向与集中B.思考与斟酌C.观察与打量D.分析与综合答案:A 3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答案:B 38.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都属于()社会知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2013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A.样本B.总体C.统计量D.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B.累积频数C.累积频率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 B.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 ()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6为() A.:≥0.1; :<;0.1 B.:≤0.1; :>0.1 C.:=0.1; :≠0.1 D.:>0.1; :≤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秋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秋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 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其中44%回答她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 30%回答她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 A.样本 B. 总体 C. 统计量 D. 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 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 A.频率 B. 累积频数 C. 累积频率 D. 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 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 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 A. 50%的数据 B. 68%的数据 C. 95%的数据 D. 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 7月份利润额( 单位: 万元) 分别为72.0、 63.1、 20.0、 23.0、 54.7、 54.3、 23.9、 25.0、 26.9、 29.0, 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 A. 39.19 B. 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这种方法称为( )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有效估计 D.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 而该

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 π) 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 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 A. H: π≥0.1; 1H: π<0.1 B. H: π≤0.1; 1H: π>0.1 C. H: π=0.1; 1H: π≠0.1 D. H: π>0.1; 1H: π≤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 A. 相关系数 B. 离散系数 C. 回归系数 D. 判定系数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题 (4)

2018年春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B.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C.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D.因变量的变化是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A.频率 B.累积频数 C.累积频率 D.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A.50%的数据 B.68%的数据 C.95%的数据

D.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 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39.19 B.28.90 C.19.54 D.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有效估计 D.无偏估计 7.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 A.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 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A.-0.9 B.0 C.0.5 D.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 B.离散系数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11.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 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 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 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工资收入 B.产品等级 C.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 D.企业的类型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认知: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它是人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题) 认知心理学的特点: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19世纪心理学的发展 1.冯特:心理学应该使用一种内省的技术,研究心理过程。 2.艾宾浩斯:无意义音节(如“DAP”),重学时的节省。 3.威廉.詹姆斯:更喜欢通俗的途径,他重视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心理问题。 ●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 1.华生: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近半个世纪。 ●认为内省法过于主观,是不科学的,意识太模糊,以至于不能恰当地进行研究。 ●拒绝研究隐含的过程,因此,心理活动的研究当然受到了阻碍。 ●强调概念应该小心地、仔细地进行定义。对当前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格式塔心理学 ●在欧洲大陆产生影响 ●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 ●强烈反对内省技术将经验分析成分开的各种成分这种做法 ●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3.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 ●拒绝艾宾浩斯的实验法 ●使用比较自然的、有意义的材料,如长篇小说 当代认知心理学出现的背景及有什么影响因素: ●背景: 1.把1956年9月11日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7年Ulric 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 学》。 ●影响因素: 1.对行为主义的观点越来越不满意。 2.乔姆斯基,拒绝语言获得的行为主义途径,而强调心理过程。 3.20世纪50年代末期,人类记忆研究开始兴旺起来。 4.皮亚杰建构了新的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儿童如何发展对概念的鉴别。 5.信息加工途径,即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信息加工途径有两个重要的成分。一是心理过程能过通 过与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当前的认知心理学: 生态学效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计算机模拟与纯粹的人工智能的区别: ●纯粹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 ●计算机模拟试图将人的局限考虑进去。计算机不能模拟任务,也不能模拟人在语言学习、识别日常情景中的 物体,或者通过类比其它情境来解决问题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能力。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 ●脑损伤病人的研究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事件相关电位(ERP) ●单细胞记录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