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三下”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三下”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2 铁路下采煤
2.1 地表移动和变形对路基的影响
地表的移动必然伴随有路基的下沉、水平移动。路基下沉
过程中使得路基的水平移动加大进而改变路基的原有方向。 地表的倾斜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特别是在高路坝,陡坡
路堤等稳定性差的路段。 地表的水平变形使得路基产生附加的拉伸和压缩变形,
这样的变形会导致路基密实度降低,产生裂纹。而路基的移动 和变形使得钢轨、轨枕的标高和平面位置发生变化竖向下沉
层分层开采中多个分层或同一煤层的不同部分同时开采引起 的地表变形。在这方面开采技术措施有:①分层间歇开采;先 开采一个分层,待其所引起的地表变形稳定后在开采相邻的 分层。②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在开采过程中如果煤柱尺寸不 合理就使得煤柱上方的地表变形有可能增加,对地表的影响 极为不利。因此采用长壁工作面采煤时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采空区,当开采区域达到充分采动时应尽量采用无煤柱护巷 技术,当然当开采区域达不到充分采动时保留适当大小均匀 分布的煤柱有利于减少地表下沉。③布置较长工作面,使建筑 物位于移动盆地平地部分,使建筑物承受动态变形后,仅承受 最小静态变形。④协调开采;在上下煤层或是同一煤层的相邻 工作面协调开采使得不同工作面采动产生的变形相互抵消, 有利于减少地表变形,保护建筑物。采用这种措施可使地表变 形最大水平变形值减少 30%~40%。
参考文献 [1] 杜计平,汪理权.煤矿特殊开采方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2003 [2] 沈光寒,李白英.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 [M].煤炭工业 出版社,1991 [3]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M].中国矿业大学出 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赵杰(1986 年),男,山西大同人,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 Tel:13270236036;E- mail:zhaojie19860503@。 张亦弛(1986 年),男,山西大同人,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 刘妍(1986 年),女,山西大同人,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

2017煤矿三下开采规程.pptx

2017煤矿三下开采规程.pptx
第十四条
煤矿三下开采过程中,如遇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煤矿应制定应急预 案,安排专人负责应急工作,即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五条
煤矿应成立专门的事故应急小组,依照管理规定,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及时报告矿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机构 ,枳极组织救援救治工作。处理完毕后,要及时归档和整理,总结事故原因,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确保日后能够 及时
第十二条
煤矿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密切关注井下安全环境的变化,及时掌握 采矿机、支架等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作业安全。
第十三条பைடு நூலகம்
煤矿三卜开采作业必须执行“三违现场停工制度”,对于违章作业行为,及时纠正,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
全。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
第六条
煤矿三下开采作业应设专职管理人员,承担管理、监督、指导、协调等工作。管理人员应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 教育和操作演练,且应达到本矿规定的矿工证书要求。管理人员应对其所在单位的矿工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负责。
第七条
三下开采作业需要特种作业人员进入井下进行维护、装拆等作业,应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 》等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获得特种作业证书后方可进入井下开展工作。
第十条
煤矿三下开采过程中,所有涉及到供电设备、采矿机、通风机等的开启、关闭、切换等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贲 ,在操作之前必须确认设备状态、打开状态、电源状态、通风状态是否正常,并由专人负贡确认和验收,保证作业 安全。
第四章安全理
第十一条
煤矿三卜开采过程中,必须建立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三十项安全制度”的要求。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安 全计划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监督、事故隐患排除等方面的内容。

三下采煤作业规程

三下采煤作业规程

工程例会时间:2010年8月18日地点:刨煤队会议室主持人:尹春生尹春生:风井煤柱一段膏体充填综采工作面由我队进行回采,充填工艺是我们首次应用,全队各级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相关资料,掌握相关工艺。

充填、沿空留巷、过东一17层皮带道等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确认,保证安全。

运顺与工作面夹角76°,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和控制好运输机的前窜是重点。

汪洋:各班组要加强学习作业规程,严格按作业规程施工,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规程措施的落实情况。

两顺的ZT2×3200/18/35模板支架的挡浆板前后一定要拉齐,保证两顺挡浆墙平直。

充填后安排专人检查充填效果。

郭庆林: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确保机电设备完好。

机电设备各种常用的备用件准备齐全。

坚持定期检查制度,做好修检记录。

运顺坡度为3~18°,拉移变电列车前一定要检查好回柱绞车的完好情况,对变电列车要分二次进行拉移。

曹忠仁:人员到待充填区作业前一定要做好安全确认,有人员进入到充填区时任何人严禁私自动用支架,其它支架截止,作业人员找净帮顶浮石。

充填时各布料管充填的顺序一定要控制好,防止堵管。

沈云家:过东一17层皮带道时给好临时支护及抬棚,抓好特殊地点的顶板管理,回收作业时必须2人以上作业。

陈宏:采煤机距东一17层皮带道5m时,在东一17层皮带道内至工作面5m范围内严禁有人作业,并设置好警戒,待采煤机通过5m后方可正常作业。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工作面煤层情况见表2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一、断层情况以及其对回采的影响无。

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无。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无。

附图1: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附图2: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平面图附图3: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图1: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图2: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平面图图3:工作面综合柱状图综 合 柱 状 图1:100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分析影响本工作面的含水层:无。

“三下”采煤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三下”采煤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的开采和优化利用煤炭资源,保护受开采影响区域内的主要井巷、建(构)筑物、水体、铁路和地面生态环境,保护矿井开采不受水体的威胁,结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生产实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

第2条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所压煤炭资源应遵循煤炭资源优化利用原则,受护对象安全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和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原则,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丢弃后带来不可采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必须进行开采;技术条件可能,但尚无成熟经验的应积极进行试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开采,但采用搬迁、就地重建、就地维修、改河道和疏干或改造等特殊措施,在经济上合理时,可进行开采。

否则应当留设永久保护煤柱或经有资格的技术咨询部门评估和主管部门批准放宽回采率要求,采出部分煤量。

第3条建筑物下、铁路下、近水体下安全采煤的原则是:建筑物下采煤时,对于零散建筑物,受开采影响后经过维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对于大片建筑群,受开采影响后大部分建筑物不维修或小修,少部分建筑物经中修和个别经大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在铁路下采煤时,经采取措施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在近水体采煤时,受影响的采区和矿井涌水量不超过其排水能力、不影响正常生产,以及地面水利设施经维修不影响正常使用。

第4条有关单位在煤矿矿区范围内需要建设公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的,应当事先与各矿协商,经各矿同意后,方可建设,否则,煤矿不负责赔偿。

发现在井田范围内擅自进行项目建设的,煤矿应以书面形式报告政府并通知项目建设单位。

第5条建筑物及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搬迁的新址,应尽量利用已经稳定的沉陷地,防止重复压煤。

第二章保护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第一节煤柱留设管理第6条凡井田范围内及井田周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及对井下安全开采存在威胁的水体都要留设保护煤柱。

第7条煤柱分永久煤柱和呆滞煤柱两种。

永久煤柱为应用现有技术至矿井报废永远不能采出的煤炭资源,可列为矿井设计损失的煤炭资源;呆滞煤柱即临时煤柱是指暂时不能开采,必须经过专门研究才能开采的煤炭资源。

“三下”采煤技术

“三下”采煤技术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三下”采煤技术在煤矿生产的建设中,经常遇到大的各种类型的水体、建筑物、铁路及矿井井巷。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水体、建筑物、铁路及矿井井巷需要留设煤柱予以保护,从而造成了地下资源的积压和浪费。

因此研究不留或少留煤柱,并保护水体、建筑物、铁路、矿井井巷免遭破坏,实现在上述条件下的安全采煤技术及地面建筑物等的保护技术统称为特殊开采技术。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将特殊开采技术分为:(1)水体下特殊开采技术。

其中水体包括:地表明水体,如江河、湖海、水库等;松散层含水体,如第三、四纪松散层中的水体和基岩含水体,如砂岩、石灰岩含水层。

(2)建筑物下特殊开采技术。

如城镇建筑物、民房、工农业建筑、公路、桥梁等。

(3)铁路下特殊开采技术。

如国家级铁路、矿区专用铁路等。

以上特殊开采技术又简称为“三下”开采技术。

“三下”采煤技术是随着煤炭生产建设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型实用技术。

从50年代起它就在我国受到重视。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目前无论是从研究试验规模、关键技术以及基础理论水平、推广应用效果看,还是从所服务的对象范围看,“三下”采煤技术已经初步成为采矿学中一个实用性强,服务对象广,具有相应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的学科分支。

40年的水体下采煤中,我们得到了不同覆岩岩性,不同倾角,不同采煤方法(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煤层一次采全高及放顶煤开采)的覆岩破坏规律。

提出了一套适于不同岩性、倾角和开采方法的冒落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公式。

已掌握了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采煤方法所产生的地表移动规律,并形成一套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理论,制定了房屋保护等级及相应措施。

我国的“三下”采煤技术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已形成了较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优选第六讲三下安全采煤

优选第六讲三下安全采煤
Harmonic mining
上下工作面协调开采
1
H1 m1 m2
++
2
-
H2 0.4r1 0.4r2
l
两层煤错开的距离l
l
0.4(r1
r2 )
0.4( H1
tg
H2
tg
)
上下工作面协调开采
1
H1 m1 m2
+
+-
2
H2 0.4r1 0.4r2
l
结果:少受一次拉伸变形 当上煤层较薄下煤层较厚时,使最大拉伸变形减少。
离层带高压注浆效果
注浆效果
抚顺老虎台 大屯徐庄
浆液占 采煤量(%) 粉煤灰占 采煤量% 减少下沉(%)
4.87 1.55 56.965.2
60.02 0.95 35
注浆效果
开滦唐山
新汶华丰
浆液占
24.59

采煤量(%)
粉煤灰占
1.46

采煤量%
减少下沉(%)
8.4
3.6
兖州东滩 19.26 1.91 54
(3)布置较长的工作面,使建筑物仅受动态变形
+-
-+
r
超充分采动盆地中央W=W0、i=0, K=0、 =0,U=0
使建筑物位于盆地中央
(4)工作面协调开采
利用上下煤层或上下分层同时开采所产生 的地表拉伸变形与压缩变形相互抵消,减少 开采对地表的影响 上下煤层或上下分层协调开采 同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
阶段、水平、大巷、上下山和区段煤柱,以及 断层煤柱。
Lr
Lr,工程意义上的地表变形不叠加
a
b
+ -

三下采煤规程

三下采煤规程

三下采煤规程
三下采煤规程
三下采煤是采矿工作的关键环节。

为保证三下采煤安全、高效、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规程:
一、现场安全管理
1.采煤操作现场必须设有安全距离,是指当采煤机和运行绞柱之间的距离。

2.采煤机操作人员、运行绞柱操作人员必须穿一定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手套和工作服等。

3.三下采煤操作现场必须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

4.警戒线必须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员进入三下采煤作业区域;危险作业区域必须有警示牌;安全距离必须保持。

二、采煤机管理
1.采煤机应在必要的轮胎大小及辊轮直径上保持适当的差距。

2.采煤机的润滑、检修、维护应定期进行;在改造时,需要安装液压锁定杆。

3.采煤机的安全操作门禁要有应急弹簧控制;采煤机的开启或停止必须采取二次保护,使用安全停止装置和全断开装置;采煤机在卸料环节必须设置防止料堆倾斜的结构。

三、运行绞柱管理
1.运行绞柱的索具、安全防护器和传动装置必须定期检查,使用期限要遵守有关规定;
2.必须定期更换绞柱节奏杆;
3.必须实施安全距离管理,当巷道空转时,绞柱必须停止;
4.在发现山洞采掘变化时,绞柱要停止,检查山洞状况,判定停止时间;
5.绞柱停车环节,应按要求安装安全停止装置。

采煤工作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安全技术措施

最新采煤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对工作面的注浆和注凝胶要按规定发展检查,确保其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及时采取补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下面是为大家分享最新采煤工作安全技术措施,欢迎大家阅读阅读。

1、严禁人员进入运转的运输机、转载机里侧和上方作业;必须进入作业时,要停机闭锁,维护好顶板与煤帮,并设专人看管闭锁和观察顶帮前方可发展。

2、进入工作面内的所有人员应在支架人行道内行走,片帮掉顶的大块煤矸要及时处理。

3、所有人行道,安全间隙确保在 0.7m 以上,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 1.8m,两巷物料及配件码放整齐,配件上架,物料堆放不得超过顺槽断面积的 1/3。

配齐标志牌,做到整洁、无杂物、无积水。

4、所有人员在处理各种管子前必须关闭截止阀,严禁带压作业。

一、工作面装顶1、装顶工作要由跟班区长统一指挥。

2、装顶前应首先敲帮问顶,人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完悬矸、危岩,要有专人监护,确定无掉顶危(wei)险前方可作业。

3、采取暂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空帮作业。

4、装顶前应提早打好扶手,留好退路,装顶时要从冒顶的一端向另一端挨次装顶,并派有顶板管理经历的工人监护顶板。

5、装顶时不得操作或者装顶的支架及相邻支架,人员不得在冒顶区下的溜子里行走或者逗遛。

6、装顶应停顿前、后溜工作并闭锁,并有专人看管闭锁。

7、装顶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应用葫芦或者绳链生根,以防歪倒,并远间隔供液。

8、要专人操作支架,并与装顶人员协调一致,不得随意或者误操作支架。

9、装顶区截止阀要关闭,防止误操作或者物料等碰撞操作把手。

二、两巷维护(一)回柱1、回柱应先清理好退路,用长把工具将单体液压支柱放液后用葫芦拉出,然后再撤铰接顶梁,严禁人员进入老塘作业。

2、上下两顺槽关门支柱与端头架的放煤口相齐,最多拖后不得超过两排,严禁超前回柱。

上下端头不得浮现空载顶梁。

3、面前回柱时,严禁跨在运转的转载机和站在运输机头尾上作业。

回柱前应提早观察好顶板煤帮,移架支护前方可回顶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 4- 3)
·30·
(1)定水采煤,在水体与煤层之间保留一定厚度或垂高的 安全煤岩柱,直接在水体下采煤。
(2)疏水采煤利用排水系统开掘疏水巷道疏降上部水体, 再在水体下从事采煤工作。
(3)顶疏结合采煤。在多层含水层威胁的条件下采用此种 方式的安全系数较高。
(4)堵截水源与疏水采煤。采用水泥等粘结性材料注入含 水层的孔洞中形成挡水墙,切断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在进行疏 水采煤。 3.3 水体下采煤的安全技术措施
(3)全部充填法开采、部分开采和分层间歇开采。此种方 法可降低覆岩破坏高度,充填开采使覆岩不出现跨落带,部分 开采可减少导水断裂带高度而分层间歇开采使跨落带和裂隙 带高度比一次采全高要小。
(4)正确设计防水隔离煤柱、坚持先探后采原则,确切掌 握水源的位置和水量,在接近含水断层溶洞时必须探水前进。
此外,地面采用河流改道,修拦洪沟,填渗水裂缝以及排 除内涝等措施切断和改变地面补给水源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 水体下采煤的安全性。
和水平方向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而使得路线方向,钢轨高 差,轨距和轨缝发生变化,影响铁路的工作状态。 2.2 铁路下采煤的安全技术措施
(1)防止地表的突然下沉。在浅部的煤层、顶板坚硬煤层
露头附近的急倾斜煤层以及浅部有采空区积水或冲水的裂隙 带空间都可能发生地表突然下称的情况。为避免此类情况的
发生在开采浅部煤层时应采用分层采煤法减少第一和第二分 层开采厚度。对与顶板坚硬的煤层应采用定期人工放顶的方
煤矿现代化
2009 年第 5 期
总第 92 期
三下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赵 杰 张亦弛 刘 妍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占我国资源总量的 70% 以上的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它担任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几年的超速开采,煤炭存储量 也在下降,为了不浪费大量的煤炭资源,我们必须提出新的开采措施把建筑下、水体下和赋存在铁路下的煤 炭开采出来,以供使用。三下采煤技术对提高我国煤炭产量,保护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地表变形的影响。地表的曲率使地表由平面变为曲 面,是建筑物基础与地表之间力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在正曲 率的情况下建筑物基础两端处于悬空状态,在负曲率的情况 下建筑物成为简支梁,两种情况都容易破坏。地表水平变形对 建筑物的破坏很大,尤其是拉伸变形的影响,建筑物抗拉能力 较小当水平拉伸变形大于 1mm/m 时建筑物墙面就会出现裂 隙。建筑物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较大,在较小的地表压缩变形 下不会出现破坏现象。 1.2 建筑物下采煤的开采技术措施
表 1 长壁跨落法开采铁路压煤时采深与采厚比的规定
进行开采(H/M)
进行试采(H/M)
铁路等级
薄及中厚煤层 厚煤层或煤层群 薄及中厚煤层 厚煤层或煤层群
一级
≥150
≥200
二级
≥100
≥150
三级 工矿企业
专用线
≥60 ≥40
≥80 ≥60
≥40,<60 ≥20,<40
≥60,<80 ≥40,<60
3 水体下采煤
煤层上方的水体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开采煤层时引 起的岩层移动与变形可能改变水体和开采空间之间的水力联 系的程度,当有较强的水力联系发生时可能使得开采范围内
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及泥浆突然涌入井下造成严重的矿井事 故。 3.1 隔水层理论
在水体底面和煤层之间有相应厚度的隔水层,地下开采 引起岩层移动和变形使得隔水层受到影响,当隔水层位于跨 落带时,隔水性能完全破坏,当隔水层位于裂隙带时隔水性能 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破坏程度由裂隙带的下部向上逐渐减 弱。而当隔水层位于弯曲下沉带时隔水性能受到微小影响,当 位于弯曲下沉带的中部或上部时隔水性能不受开采影响。 3.2 水体下采煤方式
(1)地表移动的影响一般来讲,当建筑物所处的地表出现 均匀沉降时建筑物先要承受水平拉伸变形,后承受水平压缩 变形,只要建筑物能承受住开采过程中这种地表变形的作用, 则建筑物本身危害不大。当地表发生倾斜时,建筑物也随之倾 斜,倾斜对底面积小而高度大的建筑物特别明显。因为底面积 愈大,高度愈大相同倾斜所产生的附加应力愈大。对于一般低 层民用建筑物倾斜所产生的危害较小。
层分层开采中多个分层或同一煤层的不同部分同时开采引起 的地表变形。在这方面开采技术措施有:①分层间歇开采;先 开采一个分层,待其所引起的地表变形稳定后在开采相邻的 分层。②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在开采过程中如果煤柱尺寸不 合理就使得煤柱上方的地表变形有可能增加,对地表的影响 极为不利。因此采用长壁工作面采煤时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采空区,当开采区域达到充分采动时应尽量采用无煤柱护巷 技术,当然当开采区域达不到充分采动时保留适当大小均匀 分布的煤柱有利于减少地表下沉。③布置较长工作面,使建筑 物位于移动盆地平地部分,使建筑物承受动态变形后,仅承受 最小静态变形。④协调开采;在上下煤层或是同一煤层的相邻 工作面协调开采使得不同工作面采动产生的变形相互抵消, 有利于减少地表变形,保护建筑物。采用这种措施可使地表变 形最大水平变形值减少 30%~40%。
建筑物下采煤必须从技术上可行济上合理和安全上可靠 进行综合考虑,在村庄下采煤时还应该照顾到农民的利益。
在开采建筑物下的煤层时应该尽量减少地表下沉、塌陷 等。
在缓倾斜和倾斜厚煤层浅部开采时尽量采用倾斜分层采 煤法并减少第一和第二分层的开采厚度。开采急倾斜煤层时, 采用分层间歇式采煤法,在煤层露头处应保留足够高度的煤 柱。若煤层露头附近有浅部煤层或煤层上方覆岩为石灰岩地 层则需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岩溶和废巷如果这些空硐没被 充实,则应该井下采煤疏干老采区积水及疏降岩溶含水层位 而造成地表突然塌陷。
法,并留有足够尺寸的煤柱防止采空区上部煤柱抽冒。或直接 采用条带采煤法或充填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表下沉。
(2)消除地表变形叠加影响。采用无煤柱开采、顺序开采、 协调开采等方法可以减少地表变形叠加,减少地表变形对铁
路的影响。 (3)留设铁路保护煤柱。一二级铁路线上的一二级铁路
站、有严重滑坡危险难以处理的铁路沿线、在目前条件下采用 改道或不留设煤柱方法处理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不合理的 铁路线、铁路隧道以及全长大于 20m 的铁路桥都需要留设合 理的保护煤柱,另外对于采用长壁垮落法开采时采深与采厚 比不满足表 1 的铁路线也要留设煤柱。
关键词 保护煤柱 采空区 隔水层 限厚开采
1 建筑物下采煤
我国各矿区都程度不同的在建筑物下压有煤炭,据有关 资料显示,建筑物所压煤量中,村庄是最多的,其次是工业场 地、其他工业与民用建筑。
由于地下开采所产生的地表移动使得建筑物拉伸、压缩 等力的作用产生变形,当变形超过建筑物允许变形时,建筑物 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因为地表变形与采厚、采煤方法、上 覆岩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所以地质条件和开采技 术是建筑物下采煤的首要影响因素。 1.1 地表移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1)充填法处理采空区:用水砂充填是采煤法中减少地表 下沉效果最好的方法,其次是风力充填和矸石充填但此方法 需要设置专门的充填设备和设施还需要足够的充填材料增加
了吨煤的生产成本。如充填密实的地表最大下沉量为采厚的
8%~15%.。
(2)条带开采:将开采的煤层划分为若干条带,各条带相
间开采,由保留条带支撑上覆岩层重量减少地表下沉量达
(4)铁路地面维护技术措施。对于随着铁路下开采的过程 中路基与路线产生的移动需要定期给予维修。随着线路的下
沉和横向移动对路基进行阶段性的抬高与加宽。采用启道和 顺坡的方法消除下路下沉,采用拔道和改道的方法消除线路
横向水平移动。定期调整轨缝消除线路纵向移动。另外在开采 过程中应加强铁路线路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
参考文献 [1] 杜计平,汪理权.煤矿特殊开采方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2003 [2] 沈光寒,李白英.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 [M].煤炭工业 出版社,1991 [3] 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M].中国矿业大学出 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赵杰(1986 年),男,山西大同人,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 Tel:13270236036;E- mail:zhaojie19860503@。 张亦弛(1986 年),男,山西大同人,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 刘妍(1986 年),女,山西的长轴平行于工作面; (b)建筑物的长轴垂直于工作面 1- 建筑物;2- 工作面或开采边界;3- 下沉盆地边界 图 1 建筑物与工作面位置图 (6)合理确建筑物与开采区域的影响范围,矩形建筑物的
·29·
煤矿现代化
2009 年第 5 期
总第 92 期
长轴方向抗变形能力较短轴方向小,所以建筑物的长轴应平 行于地表下称等值线分布。当建筑物位于区段周边以外时建 筑物的长轴应垂直与长壁工作面布置,当建筑物位于区段周 边以内时建筑物的长轴应平行于长壁工作面布置。对于建筑 物群应以大多数建筑物的长轴方向为依据布置长壁工作面。
(4)限厚开采:因为地表最大下沉正比于一次采出厚度,
所以减少一次性采出厚度可以减少地表变形。
地面建筑物允许的水平变形为【ε】则最大允许的而开采
厚度为
m≤
[ε]Hcosα 1.25bηtanβ
若取【ε】=1.5mm/m
,α=10,
H=500m,b=
0.3, η=0.8 =2,则 m≤1012mm (5)在建筑物下采煤时应尽力减少多煤层开采或是厚煤
80%~90%但此法采煤率低巷道掘进多工作效率低。
(3)采空区离层带中高压注浆:煤层开采以后因为上下位
岩层的沉降速度不一样,在裂隙带岩层中形成离层空间,我们
在地面预先布置钻孔,通过钻孔向开采后正在离层的岩层缝
隙中进行高压注浆,浆液充填岩层裂隙便可以减少地表下沉。
在开采建筑物下的煤层时应该尽量减少地表变形:
(1)试探开采。通过先易后难试探性开采了解防水安全煤 柱的破坏情况,基本原则为:先采远离水体,后采邻近水体的 煤层;先采隔水层厚,后采隔水层薄的煤层;先采地质条件简 单,后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层;先采较深部,后采较浅部的煤 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