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1、采、掘作业章程中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切合实际的防灭火措施,顶严格执行。

2、井下机电硐室、配电点、皮带巷和采掘工作面的消防器材,各单位必须配齐并有人看管,定期检查,确保各类消防器材齐全、完好。

3、井下当班存放火药、雷管的地点,严禁与其他材料一起存放,当班未用完的火药、雷管,下班后必须如数交回火药库,严禁私自存放。

4、井下新建的机电硐室必须要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

5、井下防灭火管路必须齐全畅通,洒水设施,管路距工作面距离必须符合标准,并坚持正常使用,消除无管路区域和灭尘死角。

6、定期检查矿井反风设施,每季组织人员对回风井的反风设施检查1次,发现问题时快速进行处理。

7、对井下防火门定期检查、实验,发现问题要快速进行处理。

8、每月对自救器进行1次称重、气密性检查,对过期作废及损坏的自救器及时更换。

9、加强井下避灾路线管理,由通风队负责井下副运巷、皮带巷、回风巷设置明显的避灾路线标志,并要求每月组织1次检查,各单位由工程技术人员每月向员工贯彻一次所在工作面的避灾路线,安检部每年组织1次全矿入井人员的避灾路线演习。

10、由通风队派人定期对无人工作区域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汇报。

(二)内因火灾预防措施1、加强采掘设计管理,采煤工作面要留有合理的保护煤柱,相邻巷道严禁随意掘联络巷,确需施工时,要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2、加强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施建筑和管理,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定期调节采面风量及其压差,减少对采空区的漏风供氧。

3、加强矿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对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上隅角,掘进巷道回风和温度异常地点煤旬化验分析一次,损坏的设施及时修复。

4、采煤工作面两顺槽、掘进巷道严禁有浮煤超标。

5、采煤工作面停采后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撤出所有设备,按时封闭。

6、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防灭火管理,工作面应采取合理的推进速度,并加强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工作,施工单位要提高煤炭回收率,尽可能减少采空区丢煤,回采工作面停采时,向采空区喷洒三相泡沫。

煤矿预防火灾的措施

煤矿预防火灾的措施

煤矿预防火灾的措施煤矿火灾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秩序。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加强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系统是预防煤矿火灾的基础。

通风可以将新鲜空气送入井下,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降低温度,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1、合理设计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和规模等因素进行,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通风线路应尽量简洁,通风阻力要小,通风风量要满足矿井的需要。

2、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通风设备如通风机、通风管道等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风机的风量、风压要符合设计要求,通风管道要严密,无漏风现象。

3、加强通风监测要安装通风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风压等参数,以及有害气体的浓度。

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严格控制火源火源是引发煤矿火灾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1、禁止明火在煤矿井下严禁使用明火,如吸烟、生火取暖等。

井口房、通风机房等要害场所也禁止使用明火。

2、加强电气设备管理电气设备是煤矿井下常见的火源之一。

要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防爆性能良好。

严禁电气设备失爆,杜绝电气短路、过载等故障的发生。

3、加强放炮管理放炮作业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炸药和雷管,并采用正确的放炮方法。

放炮后要及时检查,防止放炮火花引发火灾。

4、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在井下运输、采掘等作业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设备和材料之间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例如,使用耐磨材料、加装防护装置等。

三、加强煤炭自燃的预防煤炭自燃是煤矿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开采高硫、高挥发分的煤层时,更容易发生自燃。

1、合理开采布局采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方法,避免采煤工作面长期搁置,减少煤炭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2、喷洒阻化剂对容易自燃的煤层,可以喷洒阻化剂,如氯化钙、氯化镁等,降低煤炭的氧化活性,延缓自燃的发生。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在煤矿等采矿行业中,防灭火安全技术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生产持续稳定的重要环节。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生产的核心区域,存在着较高的火灾风险。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旨在提高矿井的安全防护水平。

1. 综采工作面火灾风险分析在综采工作面,常见的火灾风险主要包括煤炭自燃、煤与火花的接触、电器设备故障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综采工作面成为煤矿火灾最容易发生的区域之一。

1.1 煤炭自燃煤炭自燃是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煤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氧气参与煤与氧的反应产生煤自燃。

综采工作面中因过高的温度、湿度不达标、煤堆叠等原因,很容易导致煤炭自燃。

一旦发生煤炭自燃,将极大地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生产。

1.2 煤与火花的接触火花是综采工作面火灾的另一个常见的引发因素。

在采矿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磨擦、打击,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都有可能产生火花。

当火花与暴露的煤炭接触,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1.3 电器设备故障综采工作面中存在大量的电器设备,如照明设备、电动机等。

这些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故障,如短路、发热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2.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为了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的火灾风险,保障矿工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2.1 煤炭自燃防控技术为了预防煤炭自燃引发火灾,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定期对综采工作面的煤堆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合理控制综采工作面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煤炭自燃;•强化通风系统的管理,保持综采工作面空气流通,减少煤炭自燃的机会;•对有自燃风险的煤炭进行处理,如湿淋、覆盖等。

2.2 火花防控技术为了预防火花与煤的接触引发火灾,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对综采工作面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采用防火材料对机械设备进行隔离,阻断火花的传播;•设置防火带,将机械设备与煤炭进行隔离。

采掘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措施

采掘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措施

采掘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措施(一)防灭火的一般规定1、所有进入掘进工作面的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发生灾害时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作业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3、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

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4、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6、矿值班调度和在现场的矿、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7、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粉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粉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二)井下电缆、五小及电气设备防火1、电缆1) 严防各种硬物碰撞电缆,发生电缆损坏。

2) 电缆接线盒两端的电缆必须保持不小于500mm的余量。

3. ) 严禁带电拖动电缆,必须停上一级电源并挂上停电牌后方可拖动电缆。

4) 电缆接线工艺严禁出现“明接头”、“羊尾巴”、鸡爪子等现象。

2、五小设备1) 五小设备螺丝必须按要求上紧、上齐,防爆面必须按期处理,确保完好。

2) 五小设备接线嘴、胶圈必须达到要求,喇叭嘴、压线板必须压紧。

3. ) 接线盒内的电缆接头不得留有毛刺,接线盒内严禁有杂物。

4) 五小设备必须吊挂好,严防淋水。

5) 施工地点必须保护好五小设备。

6) 接线盒内电缆出器壁长度必须符合要求。

3、电气设备1)不能带电搬迁设备。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是煤矿中十分危险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要重视火灾预防工作。

积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加强对煤矿内各个角落、通道等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

同时,加强对煤炭的管理,确保煤炭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其次,完善火灾监测设备。

在综采工作面设置高灵敏度的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温度测量仪等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为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另外,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在综采工作面设置消防器材、消防栓和消防水泵等设施,并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制定并实施消防演练计划,提高矿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有效地撤离矿工。

最后,推广防火阻燃材料的使用。

在综采工作面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对设备、矿井支架等进行覆盖和包裹,有效阻隔火焰的传播,减少火灾损失和扩散范围。

总之,对于综采工作面的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全面实施,以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

很好,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1.防灭火技术装备在综采工作面,需要配备一系列防灭火技术装备,包括消防水炮、消防水泵、消防水枪、消防毯、灭火器等。

这些装备在火灾发生时可以立即使用,迅速控制火情。

另外,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火情,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并喷洒水雾进行灭火。

此外,综采工作面还应配备紧急逃生装备,例如逃生呼吸器、避难箱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矿工能够及时撤离现场。

2.火灾监测系统火灾监测系统是预防和控制火灾的重要手段。

要在综采工作面设置高效的火灾监测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热释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的温度、烟雾和可燃气体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5207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5207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5207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采煤工作面是矿山生产中火灾的高风险区域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来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1.煤矿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煤矿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各项防灭火措施的有效实施。

2.采煤工作面通风管理:保证采煤工作面通风畅通,减少积尘和可燃气体的积聚,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采煤工作面排瓦斯管理:定期对煤矿排瓦斯进行监测和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瓦斯浓度,避免瓦斯积聚导致火灾事故。

4.安全标志标牌设置:在采煤工作面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标牌,包括防火标志、禁止吸烟标志、禁止明火标志等,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5.采煤工作面消防器材配置: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大小和火灾风险评估,配置适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车等,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初期火灾扑灭。

6.采煤工作面防火教育培训:定期对采煤人员进行防火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火灾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7.材料储存管理:严格控制采煤工作面周围的材料储存,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对必须存放的可燃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定期检查和清理。

8.采煤工作面电气设备管理:对采煤工作面的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电器设备引发火灾。

9.灭火器材维护:定期对采煤工作面的灭火器材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其完好可用。

10.定期灭火演练:定期组织采煤人员进行灭火演练,模拟火灾事故,让人员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技能。

11.采煤工作面防火巡查:安排专人定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防火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

12.采煤工作面灭火联动系统:采用先进的灭火联动系统,实现自动监测和报警,提高火灾发现和处置的速度和效率。

总之,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措施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从管理制度、通风排瓦斯、安全标牌、消防器材配置、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确保采煤工作面的火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火灾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一、外因火灾防治措施1、井上下分别设立完善的消防器材仓库,仓库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按照〈〈防灭火规范〉〉的要求,井下各工作地点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包括水管、灭火器、沙箱、沙袋、铁锹、木板风筒等,并设专人管理。

2、严禁一切非生产火源下井,如生石灰及点火工具等;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出现明火及火种。

3、井口房及其20米范围内禁止使用煤炉、电炉取暖,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

4、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每次都必须制订专门安全措施,并报矿长批准,且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且要求施工现场必须做到:(1)前后两端20m的范围内,必须是不燃性支护,并有消防供水管。

(2)有两台以上灭火器。

(3)焊接地点下方,有不燃性材料隔离火星。

(4)设专职瓦检员现场检查,瓦斯浓度不得大于0.5%。

(5)焊接完成,由专人进行防火处理,并停留一小时以上观察,确认现场无发火症状后,方可离开。

(6)电焊点与接地线距离不得超过0.5n‰5、井下任何地点不准存放汽油、煤油等各种油脂,擦布、棉纱用完后,要集中存放在加盖的铁筒内,严禁扔、洒在井巷、胴室和采空区内。

6、井底车场、机电碉室、炸药库等必须配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在出口装置向外开的防火门。

7、所有井下人员,都必须熟知工作范围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及使用方法。

8、建立完善的消防供水系统,并保证送到用水点,压力足够,水量不小于0.6m3∕mi∩o9、加强防灭火制度管理,矿井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内灭火器材的放置地点,每季度矿长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消防供水系统、注浆系统、反风系统、防火墙、防火门、消防器材设置点和消防材料库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内因火灾的防治措施1>加强采煤高度管理,提高回采速度及回采率,减少浮煤丢失,采煤工作面不得留有设计或规程措施允许外的煤皮和煤柱。

掘进工作面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

关于补充152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防止自然发火
的技术措施说明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现对《15#层煤15209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补充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节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
1、现采15#煤层自然倾向性等级为Ⅱ级,为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掘进巷道必须严格按采区设计及工作面设计布置,不得随意施工临时性巷道。

2、生产技术通风部必须加强井下掘进巷道的地质工作,做到有掘必探,严禁掘透小窑、采空区,对已掘透小窑、采空区的必须及时封堵,防止因漏风引起煤层自燃,因地质构造等造成的盲巷必须立即封闭。

3、掘进巷道遇地质构造等出现高冒区时,必须处理掉活煤、活矸,并利用棚梁、锚杆等支护方式接顶、背帮;瓦检员每周至少定期检查1次高冒区的自然发火情况,有自然发火预兆时必须采取喷洒、压注阻化剂措施进行处理。

4、掘进巷道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按要求定期冲洗以保持湿润,做到煤尘不飞扬、不堆积。

5、加强巷道支护管理,因巷道顶帮垮落造成巷道积煤时,必须及时清理。

6、必须保证工作地点风流畅通,掘进巷道风速符合设计要求,风筒距工作面不大于5m,严禁无计划停风。

长期施工不停风的工作
面,生产技术通风部有权进行封闭,以避免长期供氧和高温积热环境的形成。

7、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熟练使用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熟知避灾线路,确保安全防灾避灾。

8、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当视火灾性质、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

9、未叙部分按凌志达公司《矿井自燃发火防治专项措施》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按照赵家梁煤矿开采设计方案有关说明知道,本矿开采的3-1、4-2
和5-2煤层经取样鉴定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I类,属自燃煤层,煤层均有爆炸的危险性。

因此,在本矿井范围井下进行采掘生产必须认
真执行如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防止煤炭自燃措施
一、开拓、开采防止煤炭自燃措施:
1、在井下煤层中掘进巷通和回采工作面回采作业中,应少丢煤炭,及时清扫巷道两邦和采煤工作采场内浮煤,防止煤炭
自燃发火。

2、严格按作业规程有关规定管理好煤层顶板,管理
控制好矿山压力,减少煤柱破裂。

3、了解撑握矿井地质情况,合理布置采区和工作面,有计划开采。

4、掘进施工作业和回采工作时尽量避免过分破碎煤体,减少煤炭自燃发火源。

5、选用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
式采煤法,提高回采速度,使采空区热源难于形成。

6、在完成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后,按照管理火区的
相关规定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防火采空区残煤引燃。

7、选用合理的回采方向不使采区回风巷过分受压或
长时间给维护在煤柱里。

二、加强矿井通风管理,防止煤炭自燃措施:
1、在本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时,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一进一回,保证新风和乏风均不通过采空区,漏风少。

2、矿井通风系统线路中,调节风门设置在围岩较坚固、地压较隐定的进风巷中。

3、严格通风网络布设,降低采区进回风巷之间两端的负压差,以减少漏风。

4、在通风系统线路上设置的风门和调节风门之间的距离有较大的余地。

5、设置的双向风门,矿井实施反风时,可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6、所设置的风门实行了闭锁,行人通过时不能同时打开,确保风流稳定。

三、加强监测,防止煤炭自燃
1、井下煤层若出现雾气或井壁面“挂汗”,巷道风
流中有煤油味、松香味、臭味,从采空区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温
度高,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增加,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都是
井下煤炭自燃的征兆,发现上述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查明原因,控制并消灭煤炭自燃。

2、井下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CO2),其发生量急剧上升,但未达到临界指标,即未达到70℃均属自燃发火隐患,出现
上述现象必须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及时控制并消灭煤岩自燃发火。

3、建立煤炭自燃发火观测站,严格自燃发火指标超
限观测,和达到临界值异常变化观测。

发现险情及时汇报矿生产调
度室值班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预防矿井火灾的一般规定
1、地面必须设置消防水池,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设置消防材料库。

2、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3、井下和井口房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等焊接工作。

4、井下严禁吸烟。

5、井下和硐室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在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

6、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内进行,并必须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7、井下严禁使用灯炮取暖和使用电炉;
8、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9、矿灯房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采用火炉取暖时,
火炉间有单位的间隔和出口;通风要良好,严禁烟火,备有干粉灭
火器和砂箱等灭器材;充电装置要有可靠的充电稳压装置。

五、发现矿井火灾的行动原则
1、任何发现火灾时,应视火性质、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
室。

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
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协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
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2、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在采取一切措施后不能扑灭火灾时,应立即在运输巷和回风巷以及掘进工作面出口构筑防火墙,防火墙回周伸入巷道壁不小于0.5m,防火墙厚度为0.5m,墙体之间用黄泥充填。

矿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封闭火区的工作。

4、回采工作面灭火原则:
(1)从进风侧进行灭火,要有效地利用灭火器和防尘水管;
(2)禁止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水,也不能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物人,要从侧面(即工作面或采空区方向)利用保护装置接近火源灭火。

(3)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烧时,要增大工作面风量,并利用干粉灭火器、砂子、岩粉等喷射灭火。

(4)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必须采取有效方法,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

(5)用上述方法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的方法灭火。

5、掘进工作面灭火原则
(1)要保持巷道的通风原状,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要随便开启,风机开启运转的不要盲目停止。

(2)如果巷道有爆炸危险,则不得入内灭火,而要在远离火区安全地点建筑密闭墙。

(3)火灾发生在煤巷迎头、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可在通风的情况下采用干粉灭火器、水等直接灭火,灭火后,必须
仔细清查引燃火点,防止复燃。

如瓦斯浓度超过2%且仍在继续上升,要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

(4)火灾发生在煤巷的中段时,灭火过程中必须检
测通向火源的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经过火源点,如果情况不清应远
距离封闭。

如火灾发生在上山中段时,不得直接灭火,要在安全地
点进行封闭。

(5)煤巷发生火灾时,不管火源点在什么地点,如
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止运转,无需救人时,严禁进入灭火或侦察,
而要立即撤出附近人员,远距离进行封闭;
(6)火源在下山煤巷迎头时,若火源情况不清,一
般不要进入直接灭火,应进行封闭。

六、用水灭火应注意的问题
1、水是导电物质,不能用水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的
火灾。

2、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3、扑灭猛烈火灾时,不得将水直接射入火源中心,防止水蒸气逆风而烫伤救火人员和发生水煤气爆炸。

4、灭火水量必须充足,若水量不足,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有混合气体爆炸的危险。

七、为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在井口附近20m内严禁有任何火源,矸石山、炉火场必须远离井口80m,井口房应设置消防水管、撒砂灭火装置及高倍泡沫灭火器等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