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措施

合集下载

矿井防灭火措施

矿井防灭火措施

矿井防灭火措施矿井火灾根据发火性质可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按发火位置又可分为井口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

因此对不一样位置,不一样性质旳火灾应采用不一样旳防灭火措施。

一、井口地面火灾旳防灭火措施:1.矿井旳所有地面建筑、煤场、矸石山、风机房、木料场、绞车房等处必须有防灭火制度,设备符合消防规定。

2.木料场、矸石山与进风井口距离不得不不小于80米。

木料场与矸石山旳距离不得不不小于50米。

木料场和矸石山不得设在进风井主导风向上风测,也不得设在有漏风旳采空区上方旳塌陷范围内。

3.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严禁烟火并不得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用灯泡和火炉取暖。

4.井下和井口不得从事焊接工作,如必须在井下焊接时,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长、总工同意并指定专人现场检查监督,符合作业条件时方可进行焊接工作。

5.井下严禁寄存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使用过旳润滑油、棉纱等必须有专人送往地面不得在井下乱仍。

二、矿井内因火灾管理矿井内因火灾防治本着“防防为主,加强预测,重点治理”原则从设计、掘进、回采、停采、封闭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

1.必须采用正规开采次序依次回采2.在重要进风巷和采区巷道设置煤层自燃发火观测点。

每班要有安全员对一氧化碳和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存档,发现异常及时向矿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用措施。

3.根据煤层自燃发火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设计。

必要时可以对需回采旳煤层进行阻化处理,延长其自燃发火期。

4.确定合理旳开采方式和回采推进速度。

5.采区设计时应同步设计消防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管和注氮管路。

6.选择合理旳通风方式,减少采空区漏风。

7.采煤工作面底煤必须清理洁净,以防浮煤自燃发火。

8.选择合理风量对采煤工作面供风,每10天测定一次风量变化状况,发现变化较大时,应及时汇报,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9.每班必须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进行一氧化碳测定,并与监控室查对。

10.对自燃危险区进行重点检测,并进行喷浆处理,防止危险区扩大。

煤矿综合防灭火措施

煤矿综合防灭火措施

煤矿综合防灭火措施一、矿井防火措施(一)、矿井防火的一般措施1、矿井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都要建立防火措施和制度。

2、防止火烟入井。

矸石山、木料场距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米,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3、进风井口装设防火铁门。

4、井口附近和每一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都应设置消防材料库。

5、地面设置消防水池,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

6、井口房和井架采用不燃性建筑材料。

7、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8、经常检查井下高、低压电缆的老化,破损情况及电气设备的失爆情况,防止因高、低压电缆的老化、破损和电器设备的失爆引起火灾,井下变电所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和足够的灭火沙子等消防工具和设备。

9、预防机械摩擦因火。

10、防止爆破因火。

11、井下尽量使用不燃或难燃制品。

(二)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1、防止明火点燃。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井下进行上述作业时,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2、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引燃(1)、预防电气设备失控引火,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与使用都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正确运用过负荷继电器与熔断器。

(2)、预防机械摩擦引火,对机械设备要安装良好,经常检查维修,保证设备不“带病”运行。

(3)、防止爆破引火,严禁明火放炮。

3、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下所有巷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三)、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1、开采技术措施(1)、选择合理的煤柱尺寸,尽量少留煤柱。

(2)、选择后退式开采顺序,提高采出率。

(3)、提高开采速度,在自燃发火期内将工作面煤炭采完,并及时封闭采空区。

(4)、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

防止漏风,主要通风机与风网匹配,通风设施布置合理,质量可靠。

2、采用惰性气体防火预防煤炭自燃发火。

3、巷道局部充填在巷道局部地区,如片帮、冒顶地点、煤柱受压破裂地段,采用木板、红砖、砂浆等材料构筑封闭墙,然后在墙内用砂子、黄土或泥浆充填密实。

矿井火灾的灭火方法

矿井火灾的灭火方法

矿井火灾的灭火方法
矿井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灾害,灭火方法要根据火灾的性质、规模和矿井特点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矿井火灾灭火方法:
1. 遏制火势扩散:尽快关闭或切断矿井的进风道和出风道,以阻止新鲜空气和氧气进入火灾区域,避免火势扩大。

2. 切断电力供应:迅速切断矿井的电力供应,避免电器设备继续发生火灾或提供电力供应给火灾。

3. 制造惰性气氛:通过喷洒含有惰性气体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将火灾区域置于低氧环境,熄灭火焰。

4. 喷雾降温灭火:使用水雾或水剂进行灭火,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来扑灭火焰。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可燃物。

5. 使用灭火器具:使用适当的灭火器具,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对小规模或局部火灾进行扑灭。

6. 抑制火势:利用干粉、泡沫等灭火剂对火势进行抑制,控制火势的蔓延,为其他灭火措施争取时间。

7. 隔离火源:对于无法直接灭火的火源,可以通过挖掘隔离带或倒运大量无燃料物质等方法来将火源与矿井其他区域隔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矿井火灾灭火时,必须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

在进行任何灭火行动之前,应制定详细的灭火计划,并由专业的消防人员进行指挥和执行。

矿井灭火措施范文

矿井灭火措施范文

矿井灭火措施范文矿井灭火是矿山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灭火措施的有效执行对于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矿山的稳定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矿井灭火措施。

一、预防措施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每个矿山应建立健全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灭火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安全教育和培训:矿工在入职前需要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

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3.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矿井应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和维护灭火设备,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矿石自动灭火系统等,确保设备完好可用。

4.定期巡查和检测:矿山应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巡查和检测,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及时处理。

二、初期灭火措施1.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报警:火灾发生时,及时向各责任部门报警,开启应急预案,调动相应的人员和设备进行灭火。

2.切断火灾发展路径:在火源附近切断燃料供应,如关闭气阀,切断电源等。

3.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对于小型的火灾,可通过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注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方向,避免对自身和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4.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大型火灾中尽量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因为水可能会造成火势扩大,更好的选择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三、中期灭火措施1.隔离燃烧区域:确定火源位置后,对火灾区域进行隔离,切断火源附近的通风,防止火势扩散。

2.扩大灭火区域:灭火区域应包括火源附近的所有可燃物,通过使用灭火器和喷水系统等设备进行扑救。

3.添加灭火剂:根据具体情况添加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干粉等,在扑灭火源的同时,避免火势复燃。

四、后期灭火措施1.确保灭火区域无隐患:灭火结束后,应仔细检查灭火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的可燃物或仍然可能发生火灾的隐患。

2.进行恢复性工作:对受损的设施和设备进行修复和更换,确保恢复正常运营。

3.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及时组织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矿井火灾防治措施

矿井火灾防治措施

矿井火灾防治措施1、一般性技术措施: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设置防火门;设置消防材料库;设置消防水池。

(1)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井筒、平硐、各水平的连接处及进底车场,主要绞车道同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硐室,主要巷道内的胶带输送机的机头前后两端各20米范围以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和支护。

(2)进风井口和通风平硐口都要装设防火铁门。

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要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3)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

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列车: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由矿长确定,并备有明细卡片,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更换,及时补齐。

(4)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O米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胶带输送机的巷道中应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

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足量的水量。

2、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预防明火、放炮引火、电气引火、摩擦生火。

(1)严格杜绝火源。

严禁将烟和火带下井,更不许在井下吸烟与使用明火;地面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并的距离不得小于80米;并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2)井下和地面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等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206条的有关规定。

制订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并由矿长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3)按矿井瓦斯等级,使用规定的安全可靠的炸药和雷管,并严格执行放炮的有关规定。

(4)所有机电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或防火花型。

在必须要使用某一种不防爆或防爆性能不好的仪表或设备时,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

(5)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硐室、检测、修理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胶带输送机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材。

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一、回采工作面的防灭火管理措施1.停产期间及时将工作面进行保护性封闭,防止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

2.持续不间断的向封闭区域进行注氮,降低封闭区域的氧气含量,防止煤炭氧化自燃。

3.利用+820mA3煤层回风顺槽向采空区灌浆,预防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

4.通防科每周安排人员对封闭区域内的气体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5.通防科每周利用束管监测系统抽样分析封闭区域内的气体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6.矿山综合灾害治理期间通防科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封闭区域内的气体变化情况,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注氮量和管注浆量,预防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

二、掘进工作面防灭火管理措施1.停掘期间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确保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

2.带班领导、安全检查工、瓦斯检查工每班对掘进工作面进行检查一次,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掘进巷道内各地点电气设备按照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配备2台干粉灭火器和0.2m3沙箱。

4.掘进工作面消防洒水管路按标准铺设到位,每隔50m设置一处三通阀门和消防支管,带式输送机机头和机尾设置三通阀门和消防支管,并保证消防系统能正常使用。

5.掘进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机头安设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当出现烟雾报警时能够实现自动洒水。

6.带式输送机机滚筒下风侧安设烟雾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实时动态监测,进行预测预报。

7.停掘期间掘进工作面除了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等监控系统以外,其余的机电必须断电。

8.通防科定期安排人员对掘进巷道洒水降尘。

9.所有进入掘进工作面的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发生灾害时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10.入井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作业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1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井防灭火方法

矿井防灭火方法

矿井防灭火方法
矿井是重要的资源开发场所,同时也是灾害易发区域之一,火
灾是矿井中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灭火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发生
火灾事故。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矿井防灭火方法。

一、完善矿井防火设施和技术措施
在矿井内设置灭火器、喷水设备、报警装置等灭火设施,以确
保在火灾初期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有效控制。

同时,采用合适的防
火材料,进行合理布局,改良设备装置,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加强人员培训和防火教育
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培训员工的灾害应对能力,增强大家的
自救互救意识,让员工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有效地应对。

管理层
也要重视安全培训和防火知识的普及,确保员工能够掌握必需的防
火技能,并随时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

三、开展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火设施,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避免
出现因设施破损或未及时维护而导致的火灾事故。

通过定期检测和
维护,可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四、合理规划和控制矿井内的火源
要对矿井内的电气设计等火源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矿井的电缆、设备及照明等部分安全可靠,避免电气设备的电火花引发火灾。


时要对矿井内的农村安全生产区进行规划和布局,对含有可燃物的
物品、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确保矿井内所有的火源都接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矿井防灭火方法的一些介绍,矿井灾害常常伴随着极大的灾害性和危险性,合理预防和及时处理也是关键,希望上述措施能够对大家在工作中的安全有所帮助。

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

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

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正文如下: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一、矿井灭火:1、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严格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防灭火意识。

2、及时扫净浮煤,并且采取洒水消尘,铺洒阻燃剂。

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

3、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特别是电器电缆管理。

对设备电缆线路老化及时检修或更换。

4、不留废弃巷道,及时封堵旧区旧巷,对已有的火区要及时采取封闭措施。

5、井下发生火灾时,根据火源种类和位置,火势大小,瓦斯情况,风流方向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灭火。

6、通知所有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撤出险区,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了解火源种类、地点、范围及性质。

7、采用积水、灭火器及隔绝灭火法灭火,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8、确定控制风流的措施。

9、第一时间与矿山救护大队取得联系,救护大队立即奔赴现场处理。

二、火区管理:1、矿井应绘制火区关系位置图,并说明火区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区范围和已采取的灭火措施。

2、防火墙附近应设置栅栏和警标,墙外记录板,注明墙内外瓦斯浓度和温度及CO浓度。

3、经常检查墙体有无漏风情况,观测内外空气成份和温度,将观测情况记录清楚,备查。

4、严格清理防火墙附近的堆积物,加强其附近的支护情况。

三、火区启封1、只有在确认已经熄灭的情况下,才能启封火区封火墙。

2、启封已封闭的火区,必须制订专门的计划和安全措施。

3、预先确定排放火区有害气体的方法和回风路线,准备好重新封闭火区所需的材料。

4、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同时测定回风流中的有无CO,发现复燃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向火区通风,并重新封闭火区。

5、启封火区时必须由矿山救护大队人员帅领或指挥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神木县盛博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
编制:
审核:
安通部:
总工:
矿长:
二○一四年二月
会审意见
编审人员签字
浓度及其温度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煤体或空气温度30℃以上或出现煤油味、焦油味等芳香性气味时,要立即汇报。

三、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
2014年矿井在一水平2-2上煤层回采,由于2-2上煤层为容易自燃煤层,因此预防2-2上煤层自燃发火是防火的重点,此次为外因火灾。

(一)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措施:
1.副斜井井口设防火铁门,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2.井下变电所设置防火栅栏两用门。

3.井上、下设有消防材料库,并配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4. 矿井地面设有日用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洒水水池。

5.井筒、井底车场、带式输送机巷、辅助运输巷、回风巷等按规定敷设有消防管路及阀门。

6.井下带式输送机处、机电设备硐室、消防材料库附近设有消火栓,硐室备有其它消防器材。

7.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并有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准乱放乱扔。

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

8.主要巷道和硐室采用锚喷或砌碹等不燃性材料支护。

9.加强井下密闭管理,对废弃或暂不使用独头巷道应及时密闭封巷。

10.地面通风机房风机反转反风,井下设有反风构筑物,必要时可进行采区及全矿井反风。

11.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井上下安全设施,保证完好无损,符合要求。

12.井下设有消防管路系统,同时建立矿井火灾预测和报警系统。

13.井下各工作面巷道与大巷连接处均布置有工作面防火铁门。

14. 在井口附近设置专用消防管道及消火栓,同时在井口房应常备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器材。

15. 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m。

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m。

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m以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围。

16. 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围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暖风道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17. 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严禁入井人员携带烟、火下井。

井下及井口房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如必须进行,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18.井下带式输送机及所有机电设备的选型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井下所有带式输送机均应选择阻燃型胶带。

电缆必须为阻燃电缆。

电气设备、变压器油、电缆在入井前必须具备有关部门防爆、耐压、绝缘性能检测试验。

三、矿井因火灾预防措施
矿井因火灾防治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原则从设计、掘进、回采、停采、封闭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

1.必须采用正规开采顺序依次回采。

2.在主要进风巷和采区巷道设置煤层自燃发火观测点。

每班要有安检员对瓦斯、一氧化碳和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存档,发现异常及时向矿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矿井安装1套KSS-200型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

系统通过束管取样分析矿井采空区、密闭区、巷道中的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能早期预报煤矿自然火灾。

4.根据煤层自燃发火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设计。

必要时可以对需回采的煤层进行阻化处理,延长其自燃发火期。

5.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和回采推进速度。

6.完善消防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管和注浆、注氮管路。

7.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减少采空区漏风。

8.采煤工作面底煤必须清理干净,以防浮煤自燃发火。

9.选择合理风量对采煤工作面供风,每10天测定一次风量变化情况,发现变化较大时,应及时汇报,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10.对自燃危险区进行重点检测,并进行喷浆处理,防止危险区扩大。

11.停采后,必须加强对工作面及回风流气体和温度的检测并组织回撤,并于45天对该工作面进行永久封闭。

四、矿井因火灾治理措施
根据矿井的采煤方法、煤的自燃发火特征等条件,矿井采用以均压防灭火,喷洒阻化剂、移动罐浆和注氮等防灭火方法。

1、均压通风灭火
当煤层自然发火后,采用通风技术手段,通过设置调压装置,调整通风系统,调节风压,降低漏风巷道两端风压差,使之趋于平衡,达到既不向火区漏风供氧,又阻止火区有害气体泄出,起到封闭火区,使之惰化窒息的目的。

2.一般井下明火可由消防管路取水进行灭火;井下设备及设施着火,采用高倍数及低倍数泡沫灭火器直接灭火。

3.胶体灭火
当工作面采空区或巷道局部煤层自燃时,将发火区密闭,埋入管道,连续注入胶体,直到火源熄灭为止。

4.注氮灭火
当工作面采空区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可通过注氮管路向采空区连续注氮,达到灭火的目的。

5.对回采封闭的采空区密闭漏风的及时采用移动灌浆设备进行灌浆封闭。

6.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及煤柱有发火预兆是,及时喷洒阻化剂延缓煤的氧化,防止煤炭自燃。

五、避灾路线及安全出口
矿井布置有三个安全出口,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三条井筒都设有人行道。

井下发生灾害时,井下人员可根据具体灾害情况和人员与灾害地点的相对位置关系,选择最佳避灾路线,将人员撤至地面。

矿井正常通风时,火灾避灾路线: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辅助运输巷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2上2上
2煤带式输送机大巷2煤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主斜井→
地面。

掘进工作面→⎪⎭⎪⎬⎫⎪⎩⎪⎨⎧--煤辅助运输大巷煤带式输送机大巷上上2222→⎭⎬⎫⎩
⎨⎧副斜井主斜井→地面。

当井下发生灾变进行反风时,井下人员应逆着新鲜风流从一号回风斜井安全出口尽快撤至地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