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四 水体运动规律 含答案
高考复习(地理)专项练习: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突破练(三)水体运动规律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量差异B.平均海拔差异C.冻土分布差异D.地形分布差异2.与华北地区相比,春季该地区地表水分盈余量较大,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A.降水量大B.用水量少C.积雪融水量大D.节水技术先进3.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毫米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C.向西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北冰洋航线商业化通航成为可能。
该航线沿途港口的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支点港口(提供货物中转、补给及船舶修理等服务)的建设。
下图分别为北冰洋航线分布图和部分港口发展潜力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最适合建成支点港口的是()A.摩尔曼斯克B.迪克森C.普罗维杰尼亚D.季克西5.Ⅰ航段比Ⅳ航段通航时间更长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更低B.极昼更长C.暖流增温D.晴天较多(2021·山东德州二模)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亚马孙河流域降水丰沛,雨林广布,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时会被河水长时间淹没,成为洪泛森林。
洪泛森林与陆地雨林生态系统存在差异。
据此完成6~7题。
图1图26.一般年份,亚马孙河干流的洪泛森林分布区范围最大的时段是()A.1—2月B.4—5月C.7—8月D.9—10月7.与洪泛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陆地雨林生态系统()A.水土流失较轻B.生物种类更丰富C.土壤有机质较少D.物种传播较迅速(2021·山东青岛一模)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泥沙沉积而成,地势低平。
长江被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流量大,北支受海洋影响大。
该岛在南部和北部共建有26座水闸,主要有挡潮、引水、泄洪、排涝、灌溉等功能。
高三地理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6分)(1)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
(6分)(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
(4分)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3)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6分)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
(4)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10分)【答案】(1)(6分)汛期河水易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不利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任答3点得6分)。
(2)(4分)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春夏汛;含沙量较小;冰期长;有凌汛;流速慢(答对一点得1分,满分4分)。
(3)(6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金矿等;煤炭资源丰富;国外市场需求量大;铁路交通便利(任答3点得6分)。
(4)(10分)利:地形相对较平坦(2分),土壤肥沃(2分),利于种植业发展;夏季水热组合较好,日照时间较长,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求(2分);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2分)。
弊:纬度高,易发生低温冻害(2分)。
【解析】(1)沼泽成因分析主要从水源来源多,以及水分排出少等角度分析。
该地叶尼塞河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现象,且流向为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出现,河水易泛滥;该地位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纬度高,地下冻土发育,阻止了水分的下渗。
(2)河流水文特征从径流量、汛期、含沙量、补给类型、流速、结冰期、凌汛等方面分析。
结合该河流所处的纬度位置、气候类型、流经地形区特征等,即可得出其水文特征。
该河段因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现象;其流向为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出现;所在地区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积雪量大,河流流量较大,且出现春汛和夏汛;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
(3)工业发展一般从资源条件、能源、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分析。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性工业,能源条件尤显重要。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4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有答案)

课时作业 4 水体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8月2日,美国宇航局拍到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令人震撼。
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读咸海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和不同年份咸海面积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水汽的主要来源及水汽输送的主要载体是( )A.大西洋西风B.太平洋东南季风C.北冰洋极地东风 D.印度洋西风解析:中亚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部分来自北冰洋,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主要由中纬西风带来,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较少;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该地。
选A。
答案:A2.结合咸海流域水循环示意图,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直至干涸的主要原因与①~⑥各环节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减少,④减少B.②增强,⑤减少C.③减少,④增强D.②增强,⑥增强解析:由于全球变暖,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的咸海流域会蒸发(②)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加干旱,降水(④)减少,地表径流(①)减少,下渗(③)和地下径流(⑤)减少,而由于沿岸种植规模的扩大,引水灌溉(⑥)增强。
因此造成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②增强,⑥增强。
选D。
答案:D[2018·山东青岛三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3~4题。
3.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沙丘1~2 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解析:第3题,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附解答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水体的运动规律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②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③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④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3.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解析】第1题,降水强度越大,形成的地表径流越多,①对;降水强度越大,对地面冲刷越严重,侵蚀产沙量越多,③对;故选B。
第2题,降雨强度为40 mm/h时,下渗率较大,导致地表径流较小。
第3题,从图中可知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在降雨历时35分钟以前侵蚀产沙量增大,土层变薄,导致35分钟以后,侵蚀产沙量减小,故选D。
【答案】1.B 2.B 3.D幼发拉底河大部分的流量来自上游。
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
下图为两河流域大型水坝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幼发拉底河的汛期集中在()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5.底格里斯河流经巴格达后,所挟带的泥沙绝大部分不能到达波斯湾的主要原因是()A.水库拦截B.气候干旱C.地势平坦D.下渗严重6.巴格达附近大型水坝分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量需求大B.水能蕴藏量多C.航运需求大D.筑坝技术高【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可知,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那里靠近地中海东岸,冬春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为河流汛期;而夏秋季西亚广大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蒸发量大,河流得到的降水补给少,为枯水期,故选D。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专题4】】水体运动规律(含答案)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2018·深圳市重点学校联考)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
据此完成1~2题。
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A.大气降水B.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2.“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A.冰雪融化迅速 B.昼夜温差大C.降水变率很大 D.自然灾害频繁解析: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6月正值当地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海拔较低处的积雪逐渐融化,这种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此时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到夏季气温进一步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这时河流就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第2题,“一日一汛”说明白天积雪融化多,河流水量大,夜晚融化少,河流水量小,这主要是昼夜温差大所致。
“一日一汛”反映的是河流水量变化,不是灾害多少。
答案:1.C 2.B3.(2018·茂名市一模)2019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B.入湖河流中上游过度取水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减少解析:鄱阳湖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流域内降水是湖泊主要水源,故降水较少,是导致湖泊水位出现严重低枯水位的主要原因,故选A。
答案:A(2018·揭阳市二模)读下图,完成4~5题。
4.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5.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C.光照强 D.气温高解析:第4题,图示屋顶流水是地表径流,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能表示地下径流,故A说法错误;图示环节没有水分从地面到空中的过程,所以说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故答案选B;该设计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不仅适合缺水地区,也可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故答案C、D错误。
高三地理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水体的运动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流向及滩田M处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自东北向西南、甜菜B.自东向西、油菜C.自西向东、棉花D.自东南向西北、甘蔗【答案】B【解析】因北半球平直河段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右偏,右岸侵蚀,左岸沉积,而图中的南岸为左岸,所以河流应自东向西,又因东南丘陵地区生产油菜。
故选B。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枯水期该河段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直线实线为河流)()【答案】A【解析】河流的枯水期,地下水应补给河水,潜水水位高于河水,对比四幅图,B和D图河流自西向东流,不符合该河流,图C中等潜水位线低值弯曲,属于河流的洪水期,而A图中的等潜水位线向高值弯曲,所以河流的枯水期。
故选A。
【考点】河流2.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湖泊决堤【答案】B【解析】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
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而形成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洪水应发生于7、8月。
该题注意将B、C两项区分开。
【2】“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C.冰雪融化快D.自然灾害多【答案】A【解析】“一日一峰”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大,则应与该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相符合。
【考点】不同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我国区域特征。
3.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季有凌汛现象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由图中的纬度36ºN各欧洲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训练课件小综合四水体运动

永暑礁位于南沙群岛,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吹沙填海 形成约 3 平方千米的岛后,当地发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 地下淡水资源。永暑岛出现地下淡水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淡水透镜体”的作用,即因咸、淡水的密度差异导致 地下淡水漂浮在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 体形状。下图示意“淡水透镜体”的原理。读图完成 4~ 6 题。
4.当地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 A ) A.大气降水 B.地下咸水过滤 C.海水淡化 D.陆地淡水调入
【解析】据材料可知,“淡水透镜体”经大规模吹 沙填海形成约 3 平方千米的永暑岛后开始起作用,促使 大气降水通过下渗转变为地下淡水资源,A 合理。B、C、 D 三个选项材料中没有信息可以说明,也不符合客观实 际。故选 A。
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 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 境。秘鲁鲲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 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 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读图完 成 9~11 题。
9.图示时段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 最有利于秘鲁鲲栖息的是( D )
(2)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地区,河道弯曲,侧蚀强烈; 河道北部位于天山南坡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较高,迫 使河流南移;河道南部受冲积物和风积沙的影响,地势 也较高,又迫使河流北返,如此往返,造成塔里木河频 繁摆动。(6 分)
(3)降低丁坝下游河水流速,促使泥沙淤积,使河岸 侧河床升高,起到保护河岸作用;丁坝使天然河道变窄, 中心河道平均流速增加,水流挟沙能力增大,使河床降 低,起到防止河床摆动的作用。(8 分)
(2)湖水最初多为冰川融化的淡水;多数湖泊的湖水 有外泄通道,盐分不易积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 弱。(6 分)
专题04 水体运动规律(讲义)(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A.河床下降
B.坡面径流增多
C.降水明显增加
D.年均气温升高
考向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共识。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一
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减少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3.据水系变化推测,MN 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2023·海南卷)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
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5.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东部低西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
D.自南向北递减
(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温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 60 年水量变
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 1961-2020 年各时期入湖地表
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 1996-2020 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
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掌握“三重点、三图示、一应用”:
“三重点”: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及其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图示”: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
“一应用”:应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某些地理现象。
年份读设问知考向
20xx (全国文综Ⅰ,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天津文综,
13(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天津文综,12(2))从宁波—
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
为什么?请按表格要求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