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期真题基础知识
环评上岗证真题整理

环评上岗证真题整理全会必过220期选择题:⼟地利⽤现状图应反映:()()()()P232填空题:1、列出了49类400种危险废物按()()()()()()分类P275页2、⽣态影响特点()()()()P2173、⽔污染源按污染性质分为()()()() P1294、⽣态影响的变化程度应采⽤定量或半定量⽅式表述,难以定量的⽣态变化程度应采取()⽅式确定,也可以通过( )确定P2245、环境空⽓监测布点()没有局地排放源,()没有绿⾊植物. P3116、国家未发布()和()的建设项⽬,结合⾏业及⼯程特点,从()()()()()等⽅⾯确定清洁⽣产指标和开展评价P501、简答题: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的项⽬建设的环境可⾏性P532 污染型项⽬⼯程分析的主要⼯作内容P763 取样断⾯布设的基本原则P3164 危险废物焚烧炉常见环保措施P2825 污染源SO2监测的校正,详见教材314页。
218期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环境影响识别的⽅法(列表法)(清单法)(矩阵法)()P422.种群的特征三个(空间)(数量)(遗传),P207⽣态影响评价较少涉及个体⽣态学问题,但对珍稀濒危物种个体及种群的(空间)和(数量)特征⼗分关注。
P2083.《地表⽔环境质量标准》适⽤于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河流)(湖泊)(⽔库)(渠道)(运河)等具有使⽤功能的地表⽔域。
P1304.估算模式是⼀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体)等污染源的最⼤地⾯浓度,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地⾯浓度。
P1275.A声级是模拟⼈⽿对(噪声)的(主观感觉)⽽设计的,单位是(db(A))P1906.三本帐的表达⽅式改扩建项⽬污染物=之前污染物+新增部分污染物-新增部分由于现有措施⽽减少的污染物P787.⽣态影响的特点(累积性)(区域性)(⾼度相关和综合性)P217填空我感觉还是⽐较难,虽然培训的⽼师基本都降到了,但是由于考点太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所以我答的不是特别好。
环评上岗证期真题基础知识(DOC 8页)

环评上岗证期真题基础知识(DOC 8页)这个也是基础题,上课搞明白了就行第四部分:简答1.清洁生产评价的基本程序这个原来是当选择题准备的,结果考了简答。
老师说是这些不怎么会考,但还是出现答题了,好在老师也有讲的,有点影像,答部全。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2.大气防护距离模式的主要参数书上有的,在大气一节,老师也会讲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输入参数包括:面源有效高度m;面源宽度m;面源长度m;污染物排放速率g/s或kg/h或t/a;小时评价标准mg/m3。
3.根据不同宽度,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这题很有意思,书上和监测老师讲的不一样,监测老师是专家,所以水评价老师说以监测老师讲的为准。
问了下考友,有的是按书上答的。
我是按监测老师讲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印象不深,根据的是大学老师讲的监测,跟这次培训老师应该一样吧。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河、中河: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各距岸边三分之一处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处,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由于河流较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的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有排污口一侧的取样垂线可以多设一些。
4.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这个很悲剧,考过了,就没怎么看,结果一样的题又来了(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因素(2)声环境功能区划(3)敏感目标(4)现状声源5.污染源调查中废水废气的统计要求第三部分改错1、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污泥含水率小于60%方可进入题中划出了小于85%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2023年环保局考试《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环保局考试《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判断题】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铬酸-硫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2.【判断题】在选择标准物质时,不用考虑标准物质的基体组成。
3.【判断题】环境质量标准越严越好。
4.【判断题】水样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要采用高锰酸盐修正法测定溶解氧5.【单选题】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ppm 。
A.2.24B.22.4C.224D.22406.【判断题】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7.【单选题】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
()A.聚乙烯瓶B.玻璃瓶C.硼硅玻璃瓶8.【判断题】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现场快速测定。
()9.【判断题】水温计或颠倒温度计需要定期校核。
()10.【单选题】环境样品中,基体是指()。
A.待测污染物B.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C.缓冲溶液D.所有物质11.【判断题】误差根据产生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12.【判断题】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13.【判断题】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14.【单选题】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对于水质控制监测,采样时间间隔可为,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甚至连续采样。
()A.一周B.两周C.一个月15.【判断题】用滤纸过滤时,将滤液转移至滤纸上时,滤液的高度一般不要超过滤纸圆锥高度的1/3,最多不得超过1/2处。
()16.【判断题】对大气固定污染源进行监测时要求是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
17.【单选题】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保存。
环评上岗证真题整理

全会必过220期选择题:土地利用现状图应反映:()()()()P232填空题:1、列出了49类400种危险废物按()()()()()()分类P275页2、生态影响特点()()()()P2173、水污染源按污染性质分为()()()() P1294、生态影响的变化程度应采用定量或半定量方式表述,难以定量的生态变化程度应采取()方式确定,也可以通过()确定P2245、环境空气监测布点()没有局地排放源,()没有绿色植物.P3116、国家未发布()和()的建设项目,结合行业及工程特点,从()()()()()等方面确定清洁生产指标和开展评价P501、简答题: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的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P532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P763取样断面布设的基本原则P3164危险废物焚烧炉常见环保措施P2825污染源SO2监测的校正,详见教材314页。
218期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列表法)(清单法)(矩阵法)()P422 .种群的特征三个(空间)(数量)(遗传),P207生态影响评价较少涉及个体生态学问题,但对珍稀濒危物种个体及种群的(空间)和(数量)特征十分关注。
P208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河流)(湖泊)(水库)(渠道)(运河)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
P1304. 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面)(体)等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
P1275. A声级是模拟人耳对(噪声)的(主观感觉)而设计的,单位是(db(A))P1906. 三本帐的表达方式改扩建项目污染物=之前污染物+新增部分污染物-新增部分由于现有措施而减少的污染物P787. 生态影响的特点(累积性)(区域性)(高度相关和综合性)P217填空我感觉还是比较难,虽然培训的老师基本都降到了,但是由于考点太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所以我答的不是特别好。
【环评上岗证真题】环评资格证

【环评上岗证真题】环评资格证320期真题回忆一、选择题:1、请问下面那个项目需要右边初期和中后期分别工程分析(下列那个评价必须做得好做基础建设初期,运营期运营后期影响分析)DA钢铁 B水泥 C纺织 D高速公路2、(一类污染物)地表水功能区对应正确的3、偶发噪声加多少分贝。
15dB(A)4、有个噪声题,声源处56分贝,距离五米处的噪声,是无限长声源5、有个工程分析的,工艺流程分析的二题,选D不做环境风险分析6、土壤大背景调查得题?问取样土层深度 BA 0--10B 0--20C 0--30D 20—407、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含水层的模型有哪些?多选水质模型参数估算的方法?8、属于地下水保护目标的是?A潜水B热水C裂隙水D孔隙水9、以下中可选取为清洁生产指标的是(AC)A 设备热利用效率B 吨产品COD最终排放量C 循环冷却水循环率有 D粉尘无组织排放占总排放量百分比10、清洁生产的题。
A 设备热利用效率B 吨产品COD最终排放量C 循环冷却水循环率 D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百分比(多选,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维日尼察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项。
)11、二级评价噪声预测的选择题,好像是选定确定范围和监测布点的?12、“还有个固废填埋场周围居民敏感点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A根据环评结论确定B800米C300米”这里有疑问,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A(P388),而危废则是B(P404)啊二、简答题:1、大气污染源概况进行调查(原题)P104答:①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量;②对改扩建项目应导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预测削减量,并按以上3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③对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④对自变量排放的污染源,应调查其周期排污系数;2、二类项目地下水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3、支线噪声防治措施4、地表水瘤果预测模型,涉及参数,模型的类型,如果用公式计算需要对什么需要进行修正(283原题)填写0维模型、1维模型、S-P的公式以及适用条件。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有公众参与的是()A 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篇章或说明D环境影响登记表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称的环境敏感区的包括()A人工鱼场 B 重要的湿地 C 城市中的绿地 D 植物园3、学校娱乐区的后面是学校,则娱乐区执行的噪声标准限值为()A 昼间55dB,夜间45dB B昼间60dB,夜间50dBC 昼间50dB,夜间40dBD 昼间65dB,夜间55dB4、大、中型河流,在排水口下游3~5km处有一取水口,在混合过程段应用()A 零维模型B 一维模型C 二维模型5、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而衰减,当传播距离增加一倍时,噪声衰减()A 1dB B 5dBC 6dBD 2dB6、下列哪个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A AERMOD模式B ADMS模式C 估算模式D CALPUFF模式系统7、某燃煤电厂,年消耗煤量100万吨,燃煤含硫量0.98%,可燃硫占全硫量88%,脱硫设施除硫效果45%,则二氧化硫产生量为()A 984.47t/aB 8624t/aC 4743.2t/aD 541.46t/a8、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包括()A生产装置布置合理性B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C 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D 绘制厂区与外环境关系图9、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氨氮等十项指标丰、平、枯水期水质达标率为()A 80%B 90%C 100%D 95%10、大气污染物中粒径小于()的污染物可划为气态污染物A 15μmB 10μmC 12μmD 20μm11、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评价项目监测布点应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约在()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 0°,90°,180°,270°B 0°,45°,135°,225°,315°C 0°,180°,270° C 0°,180°12、距离源中心≤1000m的直角坐标网格,预测网格点网格距为()A 100m-200mB 100m-500mC 50m-150mD 50m-100m13、某公路建设项目,其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是指在公路两边()A 100mB 150mC 50mD 200m14、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标准A I类B II类C III类 DIV类15、噪声源距敏感目标()米以内时,噪声标准限值应减10dB作为评价依据A 10B 1C 5D 1516、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在10dB以上的情况下,声环境评价等级为()A 一级B 二级C 三级17、()可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可能性A 灵敏度B 测定下限C 测定上限D 三倍检测限1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应不低于()米,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该标准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执行A 10,30% B15,30% C 10,50% D 15,50%19、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cm/s,且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天然粘土防渗衬层A 1.0×10-7B 1.0×10-5C 1.0×10-8D 1.0×10-1020、用两台或两台以上采样器作平行采样时,大流量采样器间距应大于()米,以防止互相影响A 1B 2C 3D 5二、不定项选择题(各题的各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1、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A 符合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B 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C 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D 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最小范围是()A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C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D 以线源为主的项目,可以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100m范围3、生态影响型项目的工程分析技术要点主要包括:A 工程组成须完善B 重点工程明确C 全过程分析D 污染源分析E 生态分析4、风险识别的风险类型包括()A火灾 B 爆炸 C 泄露 D 贮存5、焚烧烟气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A 粒状污染物B 酸性气体C 氮氧化物D 重金属E二氧化碳6、生态影响预测的方法有()A 类比分析B 生态机理分析C 景观生态学D 群落调查分析7、非正常工况包括()A 开、停车B设备故障 C 事故排放 D 检修8、下列水质参数与水温有关的有()A 溶解氧浓度B DOC pHD 非离子氨浓度E 好氧系数9、禁止填埋的废物为()A一般工业废物B医疗废物C与衬层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D酸性液体废物10、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造纸厂排水中COD和BOD的监测值分别为121.03mg/L和138.05mg/LB在判断pH是否达标时取平均值C PM10二级标准的年平均值为0.10mg/m³D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设置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应执行二级标准11、禁止新建排污口的地表水体有()A GB3838中的I、II类水域B GB3838中的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C GB3838中的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D GB3097中的一、二类海域1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中,属于定量指标的是()A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B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C 产品指标D 污染物产生指标E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13、在工程分析中清洁生产要求从以下哪些方面考虑()A 原材料B技术C生产过程D末端治理14、根据危险废物腐蚀性标准,以下哪些属于危险废物()A pH≥12.5B pH<2.0C pH>2.5D 55℃下,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15、关于生态影响评价中对图件的要求描述正确的是()A 生态影响评价的基础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等;B 3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C 2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图;D 1级项目除要完成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外,要用图形、图像显示评价区域全方位的评价好预测成果。
环评上岗证考试试题集.doc

一填空题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方法和制度)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编制3 三个阶段(建设)(运营期)(服务期)4 (生态系统)的定义5 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基础上得到的6 ()()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7 大气总量控制因子()()()8 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9 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10 噪声(痛阀)定义及其指标()11 焚烧时产生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12 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13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14 水质监测的四个断面()()()()15 (环境影响后评价)二不定项选择题1 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应该由什么单位来制定2 工程分析中的“三本帐”适用的项目3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4 何种类型文件需要说明是否采纳公众参与意见5 安全填埋场距离居民区距离6 环境噪声常规监测项目7 L50的意义8 复杂地形9 防治水土流失首先选用的生物治理措施10 噪声叠加11 判别大河流的标准》15012 航空噪声用(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来评价13 生态系统的特点14 清洁生产的内容1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级要求的图16 水现状调查的时间17 飞机发动机处声压为630Pa,转化为db18 大气污染因子选择一般不宜超过几个19 下列那些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20 达标分析和水质调查时,选择――因子(最好、最差、较差、一般)三简答(30分,每个5分)1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内容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3 工程分析中工艺技术分析内容4 清洁生产的定义5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环保要求6 公众参与的形式和主体四计算题1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2 ISE方法确定影响最大水质参数3 噪声衰减五论述题(10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一、填空括号内为空数1. 三同时(3)设计、施工、投入使用2. 监测断面(2)对照、控制3. 环境容量定义(1)环境容量4. 监测数据的“五性”(5)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5.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2)规划建设项目6. 大气越不稳定烟囱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和其落地距离的变化(2)越大越小(?此题本人不太明白,我刚好答反了)7. 绘制等声线的监测取样方法(1)网格法8. 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调查方法(3)物料衡算、实测法、经验计算9. 正常生产和事故(2):题干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在环评或者是工程分析的时候考察过程10. 垃圾焚烧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2)预处理控制二恶因的形成11. S-P表示的是什么的关系(2)DO BOD12. 水的自净机制分为(3)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13. 清洁生产三个等级的内容(3)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基本水平二、选择(1.5*20)括号内为答案1. 检测限与检测下限的关系(3倍)2. 河流弯曲系数(1.3)3. 小风的风速范围(0.5~1.5)4. 清洁生产的定量指标为(污染物排放指标和能源资源利用指标)5. 大气边界层参数主要用于什么地形的项目观测(复杂地形1,2级)6. 十五规划水的总量控制因子(COD, 氨氮)7.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H2S,氨,臭气)8. 脑力劳动时最大允许噪声和睡眠时候的理想噪声值(60,30)9. 0.002等于多少dB(40)10. 机场噪声二类区域为什么(除一类以外的区域)11. 地表水划分为几类(5)12. 混合断面定义(5%)13. 属于推荐性的环境标准有(监测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14. 清洁生产最首要的是(源消减?)15. 复杂地形指(除了平原)16. 危废垃圾场主要潜在污染对象(地下水?)17. 植物调查草、灌、乔样方大小(1m2、10 m2、100 m2)18. 风险评价定义:事故发生时候污染物排放量(最大)19. 不同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级值法)三、简答题(5*6)1.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2. 生态环评评价因子筛选的技术要点3. 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4.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5. 清洁生产的定义6. 大气稳定度的分级和表示方法7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四计算题1 水质零维和一维模式的衰减2 最大落地浓度(比较简单,主要是考察的与高度和排量的比值关系)3 噪声的平均值和加和计算五、论述题针对环境污染污染的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中,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环评上岗证试题

环评上岗证试题一填空题1、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单项等级的确定。
2、河流规模划分依据,大河为≥m3/s,中河为m3/s,小河为< m3/s。
3、规划环评分为专项规划和,专项规划又分为和4、按生态形成和性质可将生态系统分为、和。
5、风险识别内容分为、、。
6、《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0类功能区排放限值昼间和夜间.7、大气污染物浓度由和决定。
8、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产生的与噪声固有频率有关。
9、根据填埋场“三重屏障”,对填埋场污染物控制的重点通常是、。
10、水质因子分和。
11、卫生防护距离极差,100m为,100-1000为12、水体自净最小时段通常在,个别水域或面源为二、选择1需要做环评的项目包括2三级平原边长取上限3水质4污染物调查污染物排放量调查方法。
,5工程分析环保措施内容(1)(2)(3)6需要做风险评价的项目7垃圾填埋飞灰含水率8噪声监测距离,评价时标准降低.9影响大气扩散的因子10大气评价因子11生物多样性包括,12植被调查方法,13地表水预测的理论基础为14水资源二级保护区为。
15两控区三、简答1、工程分析中污染因素分析内容?(1)(2)(3)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域是如何划定的?(1)(2)3、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监测点位置?(1)(2)4、环境噪声评价等级的划分依据?(1)(2)(3)(4)5、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1)(2)(3)(4)(5)(6)(7)6、开发区环评的综合结论。
(1)(2)(3)(4)二、论述1、论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GB16889-2008)(1)(2)(3)(4)(5)三、计算1、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某平原地区,二氧化硫40kg/h,问评价等级?二氧化硫标准浓度为0.5mg/ m3解:2、计算96dB、95 dB、85 dB三个噪声级叠加的总声压级。
解:3、污染物废水量0.22 m3/s,浓度150 mg/L,河流流速8.5 m3/s,浓度8 mg/L,均匀混合后流速0.3 m3/s,衰减系数K0.2d-1,求下游10KM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环评上岗证期真题基础知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233期第六部分:应用题1.水电项目第一问:洄游醒鱼类的三场:答案是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
第二问:生态系统类型生态老师讲的是出现什么植物就答什么生态系统所以有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具体记不清了。
第三问:生态影响评价我比较杯具,这个当时没啥影像,现在也没有,好像还要具体阐述的,不知道怎么答,所以开天窗了。
2.危险废物焚烧厂第一问:项目选址是不是合理根据选址要求去对危险废物焚烧厂的选址要求:1、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Ⅱ类功能区(Ⅰ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其他需要特殊保持的区域。
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
2、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米。
(试行导则中规定为1000m,且有厂界计)(工厂企业等不考虑,单独的在工厂企业外的住宿楼作为敏感保护目标考虑)3、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1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
4、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5、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6、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
第二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能不能进垃圾填埋场,如果可以,要满足什么条件。
考点是生活垃圾入场条件的预处理后入场。
注意下二恶英的浓度单位,我就搞错了,当时没背仔细的结果。
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1、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1)有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感染性废物经过下列方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按照HJ/T228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2)按照HJ/T229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3)按照HJ/T27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效果检验指标(4)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后的残渣的入场标准按照下面3的规定执行3、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含水率小于30%(2)二噁英含量低于3ugTEQ/Kg(3)按照HJ/T300制备出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规定的限值。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按照HJ/T300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规定的限值,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5、经处理后满足上述第3条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和底渣)和满足第4条要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应单独分区填埋。
6、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7、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废物:(1)出符合第3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外的危险废物(2)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3)未经处理的粪便(4)禽畜养殖废物(5)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6)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第三问:二恶英的控制措施老师会讲的,仔细听好了控制二噁英类物质生成应通过对初始阶段、高温分解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的运行参数加以严格控制来实现。
第四问:医疗废物焚烧飞灰和炉渣能不能进生活垃圾填埋场。
可以的话说明理由,不可以也要阐述。
这题要分开讲,飞灰和炉渣是不一样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含水率小于30%(2)二噁英含量低于3ugTEQ/Kg(3)按照HJ/T300制备出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1规定的限值。
第五部分:计算题噪声的叠加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这个也是基础题,上课搞明白了就行第四部分:简答1.清洁生产评价的基本程序这个原来是当选择题准备的,结果考了简答。
老师说是这些不怎么会考,但还是出现答题了,好在老师也有讲的,有点影像,答部全。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2.大气防护距离模式的主要参数书上有的,在大气一节,老师也会讲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输入参数包括:面源有效高度m;面源宽度m;面源长度m;污染物排放速率g/s或kg/h或t/a;小时评价标准mg/m3。
3.根据不同宽度,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这题很有意思,书上和监测老师讲的不一样,监测老师是专家,所以水评价老师说以监测老师讲的为准。
问了下考友,有的是按书上答的。
我是按监测老师讲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印象不深,根据的是大学老师讲的监测,跟这次培训老师应该一样吧。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河、中河: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各距岸边三分之一处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处,并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由于河流较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的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有排污口一侧的取样垂线可以多设一些。
4.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这个很悲剧,考过了,就没怎么看,结果一样的题又来了(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因素(2)声环境功能区划(3)敏感目标(4)现状声源5.污染源调查中废水废气的统计要求第三部分改错1、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污泥含水率小于60%方可进入题中划出了小于85%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2.3.地下水监测在508 我悲剧的把三倍写上去了事实上是2倍题中划出了1倍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各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4.记不清写的是什么了,属于风评的哪个环节应该是源项分析题中划出了后果统计5.清洁生产指标中,哪个是定量的它划了什么不知道我是把六个指标背了下应该是污染物产生是要定量的,其他是定量或者半定量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第二部分不定项选择这个比较纠结的,不定项1.属于污染物排放方式建议的是A 新污染源不允许无组织排放B排放口建于敏感点下游CD2.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森林荒漠海洋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森林、草原、荒漠和陆地水域(淡水)以及海洋生态系统,还有介于水陆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半自然生态系统:天然放牧草原、人类经营管理的天然林、虽为人工栽种但经多年自然生长郁闭度大于0.2的经济林或果园等。
3、局地风场的类型山谷风、海陆风、过山气流、城市热岛环流4、涉及敏感的珍贵水生生物还要调查什么以前的真题,有改动水生生物方面: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
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拟建工程排水水质有关的已积累的污染物。
5、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6、现在有出台质量标准的是同232空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声、城市区域振动、土壤7、从总图布置方案可以看出老师讲的例题8、化学需氧量的计算注意是年用365天其他记不清了第一部分填空1.跟踪监测制度环境影响有效性新的相应改进措施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先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2.危险废物的五性5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3.主要污染因子的确定3个空P62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中哪些是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
(2)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
(3)当地环境介质最为敏感的污染因子。
污染源估算可选择采用类比法、典型行业排污系数法等方法。
4.大气预测计算点 3环境空气敏感点、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最大地面落地浓度5.监测的主要环节在监测第一段文字我看第一次书的时候有背结果到老师讲完后就没看了四个空啊监测各个技术环节:监测项目和范围的确定、采样点数量和位置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频次的确定、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
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反映了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
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主要取决于监测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频次以及采样操作;准确性和精密性主要取决于样品的保存、处理和分析测试。
6.水环境防治法的确定原则和主要体现原则没在书上看到过五个空就这样空着了7.预测方法物理模型数学模式专业判断类比分析 48. 3 不知道是什么题了,我应该没写的最后说一句,还是以老师讲的为主,而且老师确实不错的。
试题仅供参考。
传上来也是为了学习交流。
在这,代老师传达一下,考前一个月记得看书,这个是老师非常强调的。
请删除以下内容后使用本资料一、互联网的诞生1.互联网诞生的历程2.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二、知识经济的发展1.知识经济出现的时代背景2.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概况3.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三、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四、面临的问题重点: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难点:知识经济的内涵【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网络发展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