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统计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钢产量以“吨”为单位,布以“米”为单位,距离以“公里”为 单位。 • 3)双重单位:它是采用两种或多种计量单位来表明事物的数量 。如,电动机以台/千瓦计量,船舶以马力/吨位/艘计量。 • 4)复合单位:是两种计量单位结合在一起的计量单位。如,发 电量以千瓦时计量,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量。 • 5)标准实物单位:即对同类实物产品按统一标准折合的单位。 如,将含热量不同的煤产量统一折算为7000大卡的标准煤
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2)个体:又称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的
总称。 (3)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总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总体和
个体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总体 和个体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节 统计学基本概念
二、指标与标志 • (1)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 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r (XX)Y ( Y) (XX)2(YY)2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 1、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取值为:-1≤r ≤ 1, 当相关系数r=0,表示不存在线性相关 0<r ≤ 0.3,为微弱相关 0.3<r ≤ 0.5,为低度相关 0.5<r ≤ 0.8,为显著相关 0.8<r ≤ 1,为高度相关 r =1,完全线性相关。 回归分析目的:设法找出变量间的依存(数量)关,用函 数关系式表达出来。 直线回归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③用弹性系数分析、判断、预测时,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如 果在年度间波动不大,可用,否则,不宜用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某一数据与样本平化组织规定,把样本方差的正平方根作为样本标准偏差,用符号 S 来表示。其计算公式:
25
五、样本极差
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常用符号 R 表示,其计算公式:
R = X max - X min
26
第七节 两类错误和风险
现在、将来生产的全部产品。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产品)叫做个体。 总体含量(总体大小):总体中所含的个体数,常用N表示。
12
第四节 总体与样本
样本(子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 的一部分个体(产品);样本是由1个或若干个样品组成的。
样本容量(样本大小):样本中所含的样品数目,常用n表示。 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 随机抽样:是指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
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称为虚发报警):把质量好的一批成品当作质量坏 的一批成品去看待、处理的错误;
α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值,也叫第一类错误的风险率。
第二类错误(取伪错误称为漏发报警):把质量坏的一批成品当作质量好的一 批成品去看待、处理的错误;
β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值,也叫第二类错误的风险率。
27
第二部分 统计过程控制
推断性统计方法: ——是在对统计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 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的方法; ——
3
二、统计方法的性质
1. 描述性
——利用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便展示统计数据的的规律;
——统计数据可用数量值加以度量,如平均数、中位数、级差和标准差等,亦可用统
计图表予以显示,如条形图、折线图、圆形图、频数直方图、频数曲线等。
统计与会计基础知识课件整套电子教案

• 构成要素:各组变量值、各组次数(或频数) • 类型:单项式和组距式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步骤
•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适量的组。 确定组数
• 根据变量的性质确定相邻两组的上下限是否重叠; 确定组限 • 根据变量值的离散程度,决定最大组和最小组是否设为开口式。
• 利用整理表划记、过录原始资料,汇总各组的次数及标志值。 记录汇总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制订 第三节 统计调查问卷设计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
定期统计 报表制度
普查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三、统计调查的方式
典型调查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
直接观 察法
报告法
问卷法
三、统计调查的方式
采访法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制定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 4.确订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5.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 6.拟订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测定和评价平均数的代表性 • 标志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稳定性、均衡性 • 标志变异指标越大,事物发展变化的稳定性越差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
•R
极差
•A·D •σ
平均差
标准差
•vσ
离散系数
第四章 综合指标课堂练习
1、某企业2010年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500元,计划规定2011年成本降低4.5%,实际降低5%, 试计算: 1)甲产品2011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 2)甲产品2011年降低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 制作统计表并作简要说明。 制表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1)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1)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
统计方法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
状况和动态变化。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1)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
1、样本平均值
_ x
2、样本中位数 x~
3、样本方差 s2 样本方差是衡量统计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种特征数。
4、样本标准偏差 s 样本方差的正平方根为样本标准偏差。
5、样本极差 R 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1)
坐标值、百分比、原点
分析问题找出关键少数
绘图人
日期及收集数据的条件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1)
排列图(四)
排列数据的统计表
序号
项目
1
A
2
B
3
C
4
D
5
E
6
其它
合计
频数 80 60
30 20 4 6 200
累计频数 80 140 170 190 194 200
累计% 40 70 85 95 97 100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
统计方法培训教材(1)
头脑风暴法
原理:以会议形式围绕主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的方法。
倡导每个人都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
作用: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用来寻找改进的机会
应用步骤:1、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 会议要领: a、与会者平等 b、明确会议目的 c、每人依次发表一条意见或一个观点
统计基础知识培训

综合案例:某公司销售额影响因素分析
案例背景介绍
了解某公司的销售情 况和市场环境。
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 预处理。
描述性分析
通过图表和数值方式 展示销售额的分布、 趋势和影响因素。
推断性分析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各 因素对销售额的影响 程度和显著性。
数据类型与来源
数据类型
统计数据可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具有数值特征,如身高、 体重等;定性数据则描述事物的属性 或特征,如性别、职业等。
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可来自各种渠道,如调查、 实验、观测、记录等。在选择数据来 源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有效 性和代表性。
统计指标与体系
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数值,如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等。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对于准确描述数据特征至关重 要。
统计体系
统计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构 建合理的统计体系有助于全面、系统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数量 特征和规律性。
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的方法,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分布形态等。通过描述性统计,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推断性统计
方差
极差
各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数据的波 动范围。
标准差
方差的平方根,与原始数据单位相同, 更便于比较不同数据的离散程度。
数据分布形态:偏态与峰度
偏态
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正偏态表 示数据向右偏,负偏态表示数据 向左偏。偏态系数可用于量化偏 态程度。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4、 “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总称为货物运输量。
• ①货运量:在报告其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
• 在核算时,以货票记载的货物实际重量为计算依据。其计 算单位为吨。在计算货运量时,不论货物运距的长短或货 物种类如何,只要是办理运输手续收取运费的,每运送一 吨即计算一吨货运量。
• 14、全行程:是指车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行驶的总里 程数。
• 15、载重行程: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载有货物的行驶里程。 车辆只要是重车行驶,不管装载多少,均应作为重车行程 计算。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6、载重行程载重量:又称重车吨位公里。指车辆重车行 程的载运能力。计算公式为:载重行程载重量=∑(单车 单趟载重行驶里程×单车实载吨位)。
记为一趟,多仓车辆一车分卸几处的只能统计为一趟,如 果分卸地点既有短途又有长途的,统一规定计入长途趟次 统计,同时车公里也计入长途统计,不得在短途趟次和短 途车公里进行重复统计,但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应按长 短途分别统计。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如一辆双仓车辆载运10吨汽油和12吨柴油,汽油载重行 程25公里,柴油载重行程32公里,则应将汽油运量10吨 和周转量250吨公里计入短途统计,应将柴油运量12吨和 周转量300吨公里计入长途统计。短途趟次记为0,长途 趟次记为1,不能统计为2趟。短途车公里不予统计,只统 计长途车公里32公里,不能在短途栏填报25公里又在长 途栏填报32公里或者在长途栏汇总填报25公里+32公里。 如果从卸完汽油地点到达柴油卸运点有绕路情况,则应将 多行使的公里数计入全行程进行统计。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9、运输配送车辆油料实际消耗量:指营运汽车进行运
基础统计培训课件

方差分析
总结词
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
详细描述
方差分析是一组用于检验多个样本均值差异的方法,可以用于单因素或多因素影响的研究。单因素方 差分析用于检验多个分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多因素方差分析则用于检验多个因素对观测值的影响; 协方差分析则是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比较各组的均值差异是否显著。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t检验
总结词
单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
详细描述
t检验是一组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单样本t检验用于检验 一个样本均值是否显著不同于已知的参考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两个来自不同样本的均值是否存在显 著差异;配对t检验则用于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卡方检验
总结词
拟合优度卡方检验、独立性卡方检验、一致性卡方检验
详细描述
卡方检验是一种用于验证理论概率分布是否与实际数据 吻合,或者比较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的假设检验方法 。拟合优度卡方检验用于检验实际数据是否符合理论概 率分布;独立性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 立;一致性卡方检验则用于比较实际数据和期望数据之 间的一致性。
基础统计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统计学基础知识 • 描述性统计学 • 概率论与推断统计学 • 统计实验设计 • 数据可视化与统计图形 •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基础
01
引言
课程目标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
能够运用统计学知 识进行数据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
机器学习应用
机器学习广泛应用于图像和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和智能客 服等领域。
会计与统计核算教案培训文件

会计与统计核算教案培训文件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应用会计与统计核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会计与统计核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课时1:会计与统计核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引入:利用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对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兴趣。
2.概念讲解:会计核算:是指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归集、记录和汇总,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
3.基本原理讲解: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依据会计等式进行,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小结:对会计与统计核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课时2: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引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会计与统计核算方法和技巧的思考。
2.方法讲解: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记账、审核、登记、结转等方法。
统计核算方法:包括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
3.技巧讲解:会计核算技巧: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技巧、会计凭证的填制技巧等。
统计核算技巧:包括数据采集的技巧、数据分析的技巧等。
4.小结:对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
课时3: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应用案例分析1.引入: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与统计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讨论其中的会计和统计核算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3.学生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4.总结:对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会计与统计核算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过程的评价,了解学生对会计与统计核算的理解程度。
2.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案例:选取实际案例,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问题。
2.数据处理软件:提前准备好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实际案例的分析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②周转量:在报告期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 运送里程的综合数。
• 在核算时,货物运送里程应以货票上记载的起运和卸货地
点的距离为计算依据。其计算单位为:吨公里。
•
周转量=货运量(吨)×载重运距
• ③运输收入:主要有长途收入和短途收入两种
•
长途运输收入=货运量(吨)×载重运距×合同运价
• 17、全行程载重量:又称总车吨位公里。指车辆在总行程 中的载运能力。计算公式为:全行程载重量=∑(单车单 趟全行程×单车实载吨位)。
• 18、运输配送车辆油料定额消耗量:指营运汽车实际行驶 里程或完成运输量,按规定的燃料消耗定额应消耗的燃料 数量,计算公式为:汽车定额消耗量=重车定额×(短途 重车+长途重车)/100+空车定额×(全行程-短途重车长途重车)/100.
• 14、全行程:是指车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行驶的总里 程数。
• 15、载重行程:是指车辆在总行程中载有货物的行驶里程。 车辆只要是重车行驶,不管装载多少,均应作为重车行程 计算。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6、载重行程载重量:又称重车吨位公里。指车辆重车行 程的载运能力。计算公式为:载重行程载重量=∑(单车 单趟载重行驶里程×单车实载吨位)。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4、 “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总称为货物运输量。
• ①货运量:在报告其内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
• 在核算时,以货票记载的货物实际重量为计算依据。其计 算单位为吨。在计算货运量时,不论货物运距的长短或货 物种类如何,只要是办理运输手续收取运费的,每运送一 吨即计算一吨货运量。
记为一趟,多仓车辆一车分卸几处的只能统计为一趟,如 果分卸地点既有短途又有长途的,统一规定计入长途趟次 统计,同时车公里也计入长途统计,不得在短途趟次和短 途车公里进行重复统计,但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应按长 短途分别统计。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训教材
• 如一辆双仓车辆载运10吨汽油和12吨柴油,汽油载重行 程25公里,柴油载重行程32公里,则应将汽油运量10吨 和周转量250吨公里计入短途统计,应将柴油运量12吨和 周转量300吨公里计入长途统计。短途趟次记为0,长途 趟次记为1,不能统计为2趟。短途车公里不予统计,只统 计长途车公里32公里,不能在短途栏填报25公里又在长 途栏填报32公里或者在长途栏汇总填报25公里+32公里。 如果从卸完汽油地点到达柴油卸运点有绕路情况,则应将 多行使的公里数计入全行程进行统计。
•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23、定额总胎公里:指按照轮胎行驶里程定额计算的各类 轮胎定额公里数的合计。统计方法:定额总胎公里应为各 报废轮胎定额公里数累加和。
• 24、实际总胎公里:指各类轮胎实际行驶里程的合计数。 统计方法:实际总胎公里应以报告期报废轮胎的轮胎卡片 中登记的实际胎公里数值累加而得。
• 短途运输收入=货运量(吨)×合同运价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5、完好率:是指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又称车 辆技术完好率用以反映车辆的技术状况、技术管理和车辆 修理、保养工作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完好率=完好车日/ 总车日×100%
• 6、工作率: 是指工作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用以 反映车辆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工作率=工作车日/ 总车日×100%
• 12、完好车日:报告期总车日中,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 进行修理或保养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包括由于各种非技 术性原因而停驶的车日。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3、工作车日:指在完好车日中,实际进行工作的车日。 车辆只要在当天出过车(以签发的行车运单为准),不论 其出车时间长短、完成任务多少,也不论其是否发生修理、 停驶或中途机械事故,均统计为一个工作车日。
• 7、停驶率=停驶车日/总车日×100%;停驶率+工作率= 完好率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8、 里程利用率是指重车行程在总行程中所占的比重。用以 反映车辆行驶里程的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里程利用 率=重车行程/总行程×100%
• 9、月平均车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营运车辆。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车数=总车日÷当月日历天数。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9、运输配送车辆油料实际消耗量:指营运汽车进行运
输生产实际消耗的燃料数量。
• 20、油料节超:实际油料消耗-定额油料消耗.
• 21、轮胎报废条数:是指报告期实际报废的轮胎数。翻新 轮胎各单位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后进行统计。
• 22、“报废轮胎行驶公里”应按照报告期已报废轮胎的轮 胎卡片内容填写定额胎公里和实际胎公里数据。
• 10、月平均车吨: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车辆总吨 位,均按照车辆实载吨位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月平均车 吨=总车吨日÷当月日历天数。
• 11、营运总车吨日:为报告期内每日拥有车辆实载吨位累 加而得,其计算公式为:∑(单车总车日×单车实载吨 位)。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1、总车日:指报告期每天所有营运车辆的累计数。不论 车辆技术状况如何,只要在企业保有一天,就统计为一个 车日。统计方法为:报告期内每日车辆拥有数累加之和。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1 、期末车辆数量:指报告期末即最后一天的在册车数, 包括完好和非完好停驶车数,即营运车数总和。
• 2、标计吨位:指车辆在落户登记时车辆管理部门核准的 车辆装载吨位。
• 3、实载吨位:指罐车罐体容积与运输货物比重乘积,混 装货物的罐体,以主要装载货物比重为依据计算,除罐车 以外的其他货运车辆实载吨位与标记吨位相等。
• 25、材料费消耗定额:指报告期单车完成工作量与单车材 料消耗定额乘积的累加和。
统计核算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26、实际材料消耗费:指报告期单车实际材料消耗费累加 和。
• 27、修理费消耗定额:指报告期单车完成工作量与单车单 位修理费消耗定额乘积的累加和。
• 28、实际修理费:指报告期单车实际修理费累加和。 • 29、趟次: • 在运输趟次统计中,单车每派出执行运输、配送任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