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期知识产权法学第四章 (1)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03 04
法国1791《表演权法》,1793《作者 权法》,使著作权法离开了“印刷”, “出版”的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保护
作者权的法律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 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 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 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即 《安娜法》
05
第一章 著作权法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 是我国历部著作权法。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
一
力创造成果。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 保护条件为独
创性+有形形式复制;
类别: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
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和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
二
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
目录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章 商标权 第四章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五章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一章 著作权——课程框架(体系、思维导图)
1、原始主体 2、继受主体 3、特术作品 3、计算机软件
客体
1、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 2、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 广播权等 3、著作权保护期限
美术作品
指作者隐去姓名,其中包括不具名或不写明其真实姓名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 该类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 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如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 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保护其署名权、修改权和维护作品完整权。
匿名作品
第一章 著作权
知识产权法4

知识产权法4 知识产权法4目录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1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11.2 知识产权的分类..21.2.1专利权.21.2.2商标权.31.2.3 著作权.41.2.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1.2.5 商业秘密..6第二章专利权的法律保护.72.1专利权的概念和要件..72.1.1 技术方案的新颖性.82.1.2 技术方案的创造性.92.1.3 技术方案的实施可行性.102.2 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112.2.1 专利申请的程序和要求122.2.2专利侵权的行为和救济13第三章商标权的法律保护.143.1商标权的定义和要件..143.1.1 商标的注册条件.153.1.2商标的权利及范围.163.2 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173.2.1 商标注册的程序和要求18 3.2.2商标侵权的行为和救济19第四章著作权的法律保护.204.1著作权的概念和要件..204.1.1 作品的表现形式.214.1.2 作品的独创性224.1.3作品的确定性234.2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244.2.1 著作权的自动取得和保护.254.2.2著作权的登记和认证.264.2.3 著作权侵权的行为和救济.27第五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285.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概念和要件..285.1.1 软件的实质性规定.295.1.2 软件的独创性305.1.3 软件的具体表现形式..315.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325.2.1 著作权登记和保护的程序335.2.2计算机软件侵权的行为和救济34第六章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356.1商业秘密的定义和保护范围356.1.1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366.1.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376.2 商业秘密的侵权和救济..386.2.1 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和追责机制39 6.2.2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40附件附件1:专利申请书范本附件2:商标注册申请表范本附件3:著作权登记申请表范本附件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权:指国家授予发明者、设计人以及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创造性技术成果的独占权利。
法学专业辅修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法学专业辅修/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为实现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与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帮助非法律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法律基本知识,为其毕业求职、跨专业深造或者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公务员资格等创造条件,根据我校修订的《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管理办法》,我校法学院拟于2012-2013年第一学期开始,在多年举办法学专业辅修班的基础上,正式招收法学专业双学士生。
一、法学院开展法学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的优势我校法学学科是本校主体学科之一,培养金融法、税法、商法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拥有法学硕士一级学科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非法学)以及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的举办资格。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2009年全国法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法学院位居全国第19名,是国内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
法学院还被教育部批准成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共20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共19家,北京有5所高校,北大、人大、清华、中财、政法)。
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质量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为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并一直在为尽快推行法学双学士学位教育而努力。
法学院的辅修教育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稳定的生源基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成熟的管理机制,到目前为止,法学辅修专业自1995年以来已成功开办了22期,数百名同学取得了毕业证书,开办法学双学位教育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二、我校其他专业选择法学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的益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 第四章

版权法理论基础第一节版权基本知识一、版权版权(copyright)又称为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在大陆法系国家,称之为作者权(Author’s right),在英美法系国家称之为(copyright),日本称之为著作权。
这三个概念基本含义相同,但是严格地讲在内涵和外延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和“版权”为同义。
广义的“版权”一词,不仅包括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还包括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即版权的邻接权(Neighboring right)。
狭义的“版权”一词不包括邻接权。
版权是一种知识产权。
版权从其内容上讲包括两类权利,一类是经济权利,又称为财产权;另一类是精神权利,又称为人身权或人格权。
(一)版权的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指版权人依法利用其作品或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经济权利主要包括:(1)复制权:复制权是指版权人具有复制其作品、许可或禁止他人复制其作品的权利。
所谓复制一般是指以印刷、复印、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
这种复制一般不改变原作品的载体,或者不改变原作品的体现方式。
另外一种复制是指将无载体的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行为,如对口头作品的录音、表演活动的录象等。
还有一种复制是指将原作品从平面变为立体或从立体变为平面的转换行为,如将艺术品拍摄为照片、录象,将平面建筑设计图制造成建筑物,将平面艺术作品制成立体艺术品等。
各国一般均承认和保护第一种复制行为的复制权,而对于第二、三种复制,有些国家则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
有些国家的版权法不承认口头作品享有版权,当然就不会保护对口头作品的“复制权”。
对于第三种复制只有少数国家列入版权法加以保护。
复制权是版权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2)出版权:出版是复制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特点在于,一是经作者同意才进行的一种复制,二是所复制的数量要能够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三是作品的复制品要向公众提供,包括出售、出租等。
知识产权法4

知识产权法4知识产权法4第一章总则为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科技文化进步。
知识产权是指在科学、文学、艺术和其他领域中,以发明、发现、设计、技术秘密、作品、商标及其他符号和标识为内容的权益。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享受和实施方式,适用本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二章专利法律制度专利是保护发明创造的重要方式,由国家授予并受法律保护。
专利权是专利申请人或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以他人不得为自己的商业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出售、进口某一种产品或者使用某种方法的专有权。
发明是对产品或者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的创造。
实用新型是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的新设计的创造。
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的新设计的创造。
专利申请人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经审查和授权后,取得专利权。
专利的保护期限从授权日或者权力转移日起计算,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为十年。
第三章商标法律制度商标是用于商品上的特定图形、文字、颜色等,可以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
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依法享有的排他的使用和处分商标的权利。
商标注册人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商标注册,经审查并符合法定条件,取得商标权。
商标的保护期限为十年,可以连续续展。
第十六条非注册商标享有一定的保护,但保护范围较有限。
第四章著作权法律制度第十七条著作权是表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创作,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上的作品。
第十八条著作权权利人对其作品享有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益。
第十九条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也可以转让或者继承。
第二十条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根据具体类型的作品而定,一般为作者终身加计时至他去世满70年。
第二十一条作品的使用和传播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或者支付版权费。
附件:________附件1:________专利申请书范本附件2:________商标注册申请书范本附件3:________著作权登记申请书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发明:________指对产品或者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的创造。
知识产权法笔记(法律专业自考)

知识产权法笔记第一编总论第一章总论一、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其类型、内容均由法律设定,不同于约定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权利本体的私权性、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 P4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
知识产权之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之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形态: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3、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1、专有性2、地域性3、时间性从本质上说,只有客体的非物质性才是知识产权所属权利的共同法律特征。
三、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体系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四、知识产权法律体系:1、著作权法律制度。
2、专利权法律制度。
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
4、商标权法律制度。
5、商号权法律制度。
6、地理标志权法律制度。
7、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
8、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五、易考知识点1、《民法通则》第五章“民事权利”分为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多选)2、世界第一部专利法是英国于1624年制定的《垄断法规》;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1709年制定的《安娜法令》;第一部商标法是法国1857年制定的《关于以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造标记和商标的法律》3、中国的知识产权的立法始于清朝末年第二编著作权第二章著作权概述一、著作权: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总称。
二、著作权的特征:(一)著作权与所有权:同为民事权利,著作权与所有权都具有绝对性、排他性等共同属性,但他们之间仍存在以下区别:1、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所有权客体是有形物体)。
2024年知识产权法课件

知识产权法课件一、引言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性资产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介绍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保护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产权法。
二、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1.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学、艺术等知识领域创造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2.知识产权的类型(1)专利权:是指国家授予发明人对其发明创造的独占实施权。
(2)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3)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4)商业秘密权: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人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独占实施权。
三、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方式1.专利法的保护专利法通过对发明创造的独占实施权进行保护,鼓励技术创新。
在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可以申请专利。
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实施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
2.商标法的保护商标法通过对商标专用权进行保护,维护商标的信誉和消费者的利益。
在我国,商标注册采用“申请在先”原则,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
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可以无限期续展。
3.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通过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鼓励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
在我国,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加上其死后50年。
4.商业秘密法的保护商业秘密法通过对商业秘密权的保护,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我国,商业秘密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只要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权利人即可享有商业秘密权。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第四部分(1)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第四部分(1)第十四章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选、简、案)一、内容:专利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属性的独占权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相应处分权。
不包含人身属性的权利内容。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1、独占实施权:即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使用、销售、进口的专有权利。
2、转让权:即专利权人将其获得的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
3、实施许可权:即专利权人通过专利实施许可协议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
4、放弃权:是专利权人放弃其独占利益的权利。
即专利权人在专利权庇护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候,以书面声明形式或不交年费的方式放弃其专利权的权利。
5、标识表记标帜权:即专利权人享有在专利产品或该产品的包装上、容器上、说明书上、产品广告中标注专利标识表记标帜和专利号的权利。
“专利标识表记标帜”,包罗“中国专利”、“专利”等字样或“P”符号。
除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享有的上述权利外,《担保法》还规定专利权人依法享有将其专利权进行出质的权利。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缴纳专利年费(也称专利维持费)。
原《专》规定的专利实施义务已被取消。
二、专利权的限制:(法律规定的对专利人独占实施权的限制)指专利法允许第三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且其实施行为并不构成侵权的一种法律制度。
当实施行为人以专利权的限制作为其抗辩理由时,该行为人应当负举证责任。
除专利权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外,专利法对专利权还作了其他的限制性规定,有:(一)强制许可(非自愿许可):即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按照具体情况,不经专利权人许可,授权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包罗:1、防止专利权滥用的强制许可。
2、为公共利益目的的强制许可。
3、交叉强制许可。
强制许可实施人所获得的实施权,是普通实施权,不具有独占性,不得再许可第三人实施,不得转让此种使用。
强制许可实施人应当向专利权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学期知识产权法学
第四章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著作权转让的对象限于()
A、著作人身权
B、著作财产权
C、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D、著作邻接权
2、根据()可将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分为专有许可使用和一般许可使用
A、地域范围
B、时间期限
C、独占性
D、是否享有从属许可权
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期限是()
A、法定10年
B、由双方约定
C、不超过20年
D、不超过10年
4、著作权人实现其著作财产权利的主要方式是()
A、著作权质押
B、著作权转让
C、著作权许可使用
D、国家收购
5、著作权转让的结果是()
A、主体变更
B、内容变更
C、保护期限变更
D、客体变更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王某将其所画的作品卖给李某,李某只能取得该画的所有权。
因此,李某可以()
A、赠与他人
B、卖给他人
C、复制该画
D、拍卖该画
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有()
A、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B、许可使用的性质
C、许可适用的地域范围、时间
D、付酬标准和办法
3、著作财产权质押的条件有()
A、口头约定
B、签订书面质押合同
C、办理公证
D、向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4、著作权中()的保护不受时间限制
A、署名权
B、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发表权
5、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包括()
A、代表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使用作品
B、负责与使用人就作品的使用进行谈判
C、收取使用费
D、参加诉讼或仲裁活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正确错误
2、著作权转让的标的包括人身权
正确错误
3、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只能是独占许可使用
正确错误
4、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不必采用书面形式。
正确错误5、著作权的转让合同一经约定即生效
正确错误一、
1.B
2.C
3.B
4.C
5.A
二、
1.ABD
2.ABCD
3.BD
4.ABC
5.ABCD
三、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