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的计算2011.8.17
斑的计算

透镜的两个问题1、关于物象公式1 L′−1L=1F(1)其中,L为物距,符号为负;L为像距,符号为正;F为焦距,符号为正。
也就是说,当上面三个量都取绝对值时,公式应变为:1 |L′|+1|L|=1|F|(2)若单透镜实验取焦径比F/D=0.9(D=300mm, F=270mm)的透镜,成像目标在3m处,计算出物象的位置在296.7mm处,此时艾里斑大小为3.3mm。
2、关于艾里斑(物距为10m)和近景平面(5m)、远景平面(15m)在景象平面上的弥散斑随焦径变化的情况景深计算示意图如下所示:入射光瞳出射光瞳图1 景深计算示意图公式推导(以远景平面上点B为例):要计算点B在景象平面上的弥散斑z1’的大小,可通过z1来完成:z1′z1=β(3)其中,β为垂轴放大率,由景象平面和远景平面的位置决定。
Z1由相似三角形各边关系决定:z1D =∆1p 1(4)z1′=∆1p 1∗D ∗β (5)上式中, β=L ′L =FL F+L L =11+L F (6) z1′=∆1p 1∗D ∗11+L F (7)从(7)式中可以看出,弥散斑大小跟光阑直径和焦距都成正比关系,利用MATLAB 对这种关系进行仿真实验:F 在(100,500)范围内以10mm 的间隔取值,由(7)式计算出远景弥散斑大小,其中∆1=5m ,D =300mm ,L =10m ,p 1=15m ;近景弥散斑计算只需将p 1换成p 2=5m 。
将物点在10m 处的艾里斑随焦距变化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中,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 各斑随焦距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近景、远景处弥散斑以及艾里斑随焦距都近似成线性正比关系。
近景5m 处的弥散斑比远景处的弥散斑大。
且此处艾里斑半径达到了弥散斑的数量级,我认为图1中B、C两点在景象平面上所成像不能简单用z1、z2来描述,实际中斑点应该更大。
斑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斑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斑是指在皮肤上出现的颜色与周围皮肤不同的区域,常见的斑可分为以下几类:色素性斑、血管性斑、炎症性斑、遗传性斑等。
色素性斑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斑,其形成原因多与皮肤内的黑色素或色素细胞有关。
常见的色素性斑包括雀斑、黄褐斑、色素痣等。
雀斑是一种常见的浅棕色斑点,多发生在面部暴露部位,如额头、颧骨、鼻翼等。
雀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在阳光的刺激下产生过多的黑色素沉着导致。
个体遗传因素也是雀斑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一种褐色斑点,多发生在面部、颈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其形成主要是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例如孕妇、服用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的人群易患黄褐斑。
色素痣是指皮肤上的黑色素细胞局部聚集形成的斑点,包括普通痣、蚕豆痣、巨痣等。
色素痣多数为先天性,即从出生时就存在,而有些色素痣可以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出现。
血管性斑是由于皮肤内血管的异常扩张而形成的斑,常见的血管性斑包括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等。
血管瘤是一种由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的局部皮肤变红,形成血管性斑点,常见于婴幼儿时期,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瘤的颜色会逐渐淡化或消失。
毛细血管扩张是指由于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扩张造成的血管性斑点,常见于眼睑、鼻子等局部。
毛细血管扩张的原因可能与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和外界环境刺激有关。
酒渣鼻是一种皮肤红斑病变,主要表现为鼻部皮肤充血、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
酒渣鼻的形成原因与遗传、荷尔蒙水平、血管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炎症性斑是指由于皮肤炎症反应引起的斑点,常见的炎症性斑包括脂溢性皮炎斑、表皮湿疹斑等。
脂溢性皮炎斑是一种由于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引起的炎症反应的斑点,常见于头皮、面部等部位。
油脂分泌增加可能与内分泌调节失衡、遗传等因素有关。
表皮湿疹斑是一种由于皮肤过敏或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的斑点,常见于手部、脚部等暴露部位。
过敏原的接触或内外环境的刺激可能是表皮湿疹斑形成的主要原因。
遗传性斑是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斑点,包括先天性皮肤色素细胞增多症、白癜风等。
斑的认识ok ppt课件

咖啡斑,咖啡牛奶斑,淡棕色的斑块,色泽自淡棕至深棕色不等,但每一片的颜色相同 且十分均匀,深浅不受日晒的影响,大小自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圆形、卵圆形或形 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在出生时或出生稍后出现。 并在整个儿童时期中数目增加。多见于躯干部,不会自行消退。
太田痣 Nevus of Ota
黄褐斑
黄褐斑,又叫肝斑和蝴蝶斑、妊娠斑,是面部皮肤色素沉着病的一种症状,是由于皮 肤黑色素增多而不能有效及时排除,沉积于面部形成的,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 ,主要分布在眼睛周围、面颊部、颧部。
咖啡斑 Coffee spot
注意:有些咖啡斑长在面部,且与黄褐斑有些相似,
请注意区分。
沟通重点;
1、淡棕色至深棕色不等,每一片颜色均匀,大小自数毫米 至数十厘米不等,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单 侧生长。 2、询问斑生长时间?是否受过外伤,从顾客的年龄及斑龄 来判断,注意别和老年斑及外原因色素沉着斑混淆,不存 在复发。
询问:顾客的斑使,以往的皮肤治疗使,要对顾客的皮肤进
行详细了解。 判断需要做的次数;属于深层变异毒素斑,肌肤血液循环不好,严 重代谢障碍。
桃心斑Peach spot
空心斑 Hollow spot
激素后遗症Hormone
1、压力 2、内脏 3、睡眠 4、女性妇科病变 5、新陈代谢缓慢 6、荷尔蒙分泌失调
混合型铅汞毒素斑
Mixed lead mercury toxin patch
混合型斑 Mixed pattern
激素斑 HormoneSpot
整个面部看上去模糊一片,不清爽,有雀斑,黄褐斑,变异深层 斑及褐青色痣。由于内外严重问题造成面部毒素斑。斑的颜色为 铅灰色,青黄色,紫青色,黑青色,油亮,角质很薄,多有红血 丝。有些皮肤粗糙如橘子皮状,斑处乌黑。
斑的分类及表现

斑的分类及表现斑的分类及表现一、雀斑雀斑又称雀子,因斑点大小、颜色象麻雀羽毛上的斑点,故称雀斑,多与先天因素有关,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此遗传基因形成后,可延续几代。
三代人都没有出现,而第四代出现的,是反祖现象。
发生在日晒部位皮肤上的一种黄褐色斑点,因色素代谢障碍引起,虽不影响健康,但有碍于美容。
雀斑的特点:①浅褐色或暗褐色针头至绿豆大斑疹,散在或聚集分布,一般较规则,无自觉症状。
随季节、月经周期而消长。
②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及眶下,重者颈、肩、背上方等暴露部位均有。
③常自5岁左右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多。
25—30岁雀斑最明显,老年后,雀斑反而太明显。
其发展与日晒有关,夏季颜色加深,数目增多,冬季则减轻或消失。
④常有家族史:雀斑病变位于表皮基底层,病变处的黑素细胞较正常皮肤中的要大些,其树枝状突起长而多,当暴露日光后,它产生黑素小体比正常迅速,所以输送到附近基底细胞的黑色素也增多。
二、黄褐斑又称肝斑、妊娠斑、黑斑、蝴蝶斑、晒斑、黄斑、色素斑,因其斑的色泽与肝脏相似,故称肝斑;又因其形状像蝴蝶而称蝴蝶斑。
好发于额面部位.皮肤呈棕褐色或褐色,是有碍皮肤美容的色素代谢性皮肤问题,也是目前美容界的一大难题。
1.生理性黄褐斑(1)妊娠斑(蝴蝶斑):是因怀孕期间激素分泌改变而造成。
妊娠、分娩、经血不调、哺乳期,伤其子宫经络而对称发于表面,多在怀孕3—5个月出现,由于大多营养已供胎儿,气血两亏,造成面部血流不畅色素集结。
分娩后因人体质而异,有的人经过哺乳期,营养复原,气血通畅,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保养.将所集色素带走,黑色素代谢正常,就会自然地斑也随之消;如果不能正常代谢,反而越集越深越重,造成老年斑的提前出现,皮肤提前衰老,这代表黑色素不能通过自然的排泄,因此斑就不能消失。
(2)处女性黄褐斑:未婚女子有的因为月经不调,一月两次或过月不来,经日不走,伤其子宫经络,气血滞怠,而形于表面。
而有的上唇会出现如八字须样的斑点,可能与卵巢功能较弱有关。
斑的认识具体

斑的认识一,斑的定义:(为什么人会长斑,斑是什么物质)?斑是面部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是黑色素代谢不完在皮肤底层堆积成块,就形成了斑.二,黑色素的概念(了解黑色素,黑色素是什么物质,怎么能形成斑,是什么机理)1,黑色素的真实身份:黑色素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
它们存在于皮肤基底层的细胞中间,此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色素,而是一种叫“黑色素原生物质”的东东,也叫做“色素母细胞”。
色素母细胞分泌麦拉宁色素,当紫外线(B波、A波)照射到皮肤上(B 波即UVB作用于皮肤基底层,而A波更厉害,作用于皮肤的真皮层),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藉由紫外线刺激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来保护我们的皮肤细胞。
酪氨酸酶与血液中的酪氨酸反应,生成一种叫“多巴”的物质。
多巴其实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经酪氨酸氧化而成,释放出黑色素。
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形状了。
这样看来,黑色素是肌肤因避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而自行产生的一种物质,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它是“好人”,只是形象“差”了点儿。
如果体内黑色素合成能力降低了,皮肤就会变得敏感。
很多欧洲国家的皮肤癌发病率要高于非洲黑人,也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黑色素可以保护我们的细胞。
2,黑色素移动和代谢的途径: 黑色素移动和代谢途径:色素生成后,一条途径是随着表皮的基底细胞层不断向上移动,随着角质层28天脱落一次;另一条途径是进入真皮的毛细血管,通过淋巴管,随着循环最终从肾脏排出。
黑色素生成和移动的紊乱,是黑色素过度沉着形成色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出现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多,酪氨酸的合成反应速度加快,都会导致黑色素产物增加.黑色素不能及时代谢而聚集,沉积,分布于表皮,使皮肤出现黑斑.而与之有关的一切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诱发黑斑产生增多.3,黑色素形成的途径:细胞学的角度来理解是:营养充足的情况下,营养缺失的情况下,细胞的状态.4影响黑色素合成代谢的因素有哪些?黑色素的生成、转移与降解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影响其代谢,导致皮肤颜色变化。
1颗斑=1窝斑?真的这么吓人吗

1颗斑=1窝斑?真的这么吓人吗1颗斑=1窝斑。
快赶上蟑螂的威力值了,吓得我立马拿起了镜子夏天是斑点爆发的季节,有斑没斑的仙女都值得看一看。
脸上没斑的能白好几个度啊!斑有潜伏期,还会扩散和加深,在夏天紫外线变强的日子里我们很有必要来认清斑的问题了,及时做好皮肤护理,淡化预防斑点你长了哪种斑?列出了4种常见斑的形态特点和成因,对照看看自己是哪种,也有可能是几种的混合,要认清才能对症下药哦1、雀斑形态:针头大小的浅褐色或暗褐色斑点,对称分布。
夏日日晒后更严重,冬季避晒会减轻。
成因:多数跟遗传基本有关,后天色素沉淀也会形成雀斑。
雀斑的黑色素颗粒位于基底层,不容易消除,但可以淡化到几乎看不到。
2、日晒斑一句话解释日晒斑:美貌被自己作死了,亏!形态:大小不规则,呈灰色,晒得越严重面积越大,颜色越深,有的人夏季会出现,秋冬会淡化,第二年夏天会再次出现。
成因:完全的后天因素,紫外线照射形成的3、黄褐斑形态:黄褐斑也叫做肝斑,颜色偏黄,片状对称的长在颧部、眼睑和鼻子中间,像蝴蝶状。
随着时间慢慢扩散加深。
成因:内分泌,荷尔蒙失调形成的斑点。
肝脏堵塞堆积,需要内调4、妊娠斑形态:颜色偏黄偏黑,不规则的片状成因:妊娠期会出现,口服避孕药者在怀孕期也有可能出现。
一般在分娩以后1-3内护理得当会消失。
斑点怎么来的?斑有潜伏期斑点最可怕的是它会扩散和蔓延,且速度很快。
斑的潜伏期是7年,也许你看到脸上只有一点点斑点,但在皮肤下层已经积累了一大坨的黑色素,积到一定时候就会爆发出表面。
或者遇到紫外线刺激也会释放黑色素来抵御紫外线,夏天真的不能对斑点视而不见了,防晒不要再偷懒了,斑点是需要预防的斑点形成的原因①皮肤太干,代谢减慢,黑色素排不出。
十干九斑,最基础的先做好补水工作②未做好清洁工作。
化妆品残留,矿物质和金属沉淀使肌肤暗沉③斑点宿敌——紫外点和电脑手机辐射④精神方面——压力、情绪、饮食不规律、熬夜,导致肝排毒不好⑤遗传解决和预防斑点斑是不能快速去除的,激光的手段虽然做完之后皮肤状态很好,但存在复发反黑的可能,解决斑点重在淡化和预防有些人现在脸上没有斑,或者只有一点,但皮肤底层可能已经潜伏好几年了,一不注意就会发出来,所以要做好预防。
形变的散斑测量

不相关。根据M1位置形状改变后散斑干
涉图上干涉条纹的改变量,定量出M1的
变形量的大小。
P P1
图1
实验光路
1
24 送
计
算
23
机
22 20
3 1
9 10
14 17
18
5
6
8
7
16
实验步骤
组合工作台16,18的试件夹装入平面反射镜,调整工作台 上调向螺钉,使反射回的两束平行光经透镜20会聚后焦斑 重合在可调光阑22之通光孔,调节光电接收器CMOS23在 导轨上的位置使干涉条纹清晰,并让镜面和CMOS接收面 尽量满足物象共扼关系。
当物体M1发生变形的时候,两个散斑场
的光程差即位相差发生改变,从而P点的 强度发生改变。若位相差的改变为2Π,
激光
B1 B0 θ
M1 被测面(粗糙面)
4Π,……程差的改变为λ,2λ……,则变
M2
形后的散斑强度与原来的一样,称为相关。
若程差改变为λ/2,3λ/2,……,则亮散
斑变为暗散斑,暗散斑变为亮散斑,称为
形变的散斑测量
实验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散斑的性质及特点; 进行形变的散斑测量。
实验原理
测量形变的原理见图。M1是被测面,M2是参考面。M1和M2在像面
PP1上形成散斑干涉图。令A1为M1所产生的图象在P点的振幅,A2为 M2所产生的图象在P点的振幅。因为实验进行时相干,所以P点的强度
取决于A1,A2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合强度A的公式为A2= A12+ A22+2×A1× A2×cosθ)。
斑干涉计量程序,得到形变后的薄铜板表面位相图,与步 骤4得到的图相减得到变形量,显示面形有关参数,三维 立体图形,干涉图等。
雀斑是如何形成的

雀斑是如何形成的熟悉雀斑:雀斑大部分直径在1-2mm,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边缘清楚,单个存在,不互相融合,不痛不痒。
最常发生的部位在面颊和鼻梁,十分有损容貌。
雀斑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一般会在学龄前出现,青春发育期会显然增多,20岁左右最显然。
研究认为,激烈日晒会导致雀斑颜色加深,此外,X线、紫外线、荧光灯光线也可使雀斑颜色加深。
以下是尚艺美容我为你整理的雀斑是如何形成的西红柿汁每日喝1杯西红柿汁或常常吃西红柿,对防治雀斑有较好的作用。
因为西红柿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被誉为“维生素C 的仓库〞。
维生素C可抑制皮肤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使皮肤白嫩,雀斑淡化。
黄瓜粥取大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
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备用。
锅内加水约1000毫升,置火上,下大米、生姜,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烂时下入黄瓜片,再调味即可。
一日两次温服,可以润泽皮肤、祛斑减肥。
将柠檬搅汁,加冰糖适量饮用。
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00克柠檬汁中含维生素C可高达50毫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和B族维生素等。
常饮柠檬汁可以白嫩皮肤,防止皮肤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素斑。
2淡斑要这样做用五颗草莓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待草莓被榨成汁后加入一个蛋清,将两者均匀的搅拌,天天用草莓蛋清汁均匀的敷在脸部1次,每次15分钟,一个月后即可发现脸部白白哒,脸上的雀斑也淡化不少。
将一个香蕉捣成糊状,然后倒入适量的全脂牛奶,再加入少量的水,三个材料的比例大概为2:5:1,调好面膜后,均匀的敷在脸部,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即可,天天重复做这个面膜,一周后即可发现皮肤变白,雀斑也跟着皮肤变白也慢慢在淡化。
茄子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黑色素被汲取,因此将茄子切成薄薄的一片,均匀的敷在脸部长有雀斑的地方,即可有效的淡化脸部的雀斑。
3祛斑小偏方鲜奶敷脸:准备一小杯鲜奶,用蒸气蒸脸,将化妆棉吸满鲜奶,敷在脸上十五分钟左右,取下,用清水将脸上的牛奶洗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关于物象公式
1 L
= ′ −
L
1
1 F
(1)
其中,L 为物距,符号为负; L为像距,符号为正; F 为焦距,符号为正。 也就是说,当上面三个量都取绝对值时,公式应变为: 1 1 1 + = (2) ′ |L | |L| |F| 若单透镜实验取焦径比F/D=0.9(D=300mm, F=270mm)的透镜,成像目标在 3m 处,计算出物象的位置在 296.7mm 处,此时艾里斑大小为 3.3mm。 2、关于艾里斑(物距为 10m)和近景平面(5m) 、远景平面(15m)在景象平 面上的弥散斑随焦径变化的情况 景深计算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 2 各斑随焦距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景、远景处弥散斑以及艾里斑随焦距都近似成线性正 比关系。近景 5m 处的弥散斑比远景处的弥散斑大。
且此处艾里斑半径达到了弥散斑的数量级,我认为图 1 中 B、C 两点在景 象平面上所成像不能简单用 z1、z2 来描述,实际中斑点应该更大。
Z1 由相似三角形各边关系决定:
z1 D
=
∆1 p1
(4)
z1′ =上式中,源自∆1 p1∗D∗β
(5)
β=
L′ L
=
∆1 p1
FL F+L
L
=
1 1+F 1
L L
(6) (7)
z1′ =
∗D∗
1+F
从(7)式中可以看出,弥散斑大小跟光阑直径和焦距都成正比关系,利用 MATLAB 对这种关系进行仿真实验: F在(100,500)范围内以 10mm 的间隔取值,由(7)式计算出远景弥散斑 大小,其中 ∆1 = 5m,D = 300mm,L = 10m,p1 = 15m ;近景弥散斑计算只 需将p1 换成p2 = 5m。 将物点在 10m 处的艾里斑随焦距变化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中, 结果如下图所 示:
远景平面 对准平面 近景平面 入射光瞳 出射光瞳 景象平面
D
z2
B
A
z1
C
P
P
B'
A'
z1' z2'
C'
1
2
p
p2
p1
图 1 景深计算示意图
公式推导(以远景平面上点 B 为例) : 要计算点 B 在景象平面上的弥散斑z1’ 的大小,可通过z1来完成:
z1′
=β (3) z1 其中,β为垂轴放大率,由景象平面和远景平面的位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