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题22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教版地理二轮复习区域地理考点透视典题直击能力突破趋势预测能源资源的开发

高考地理人教版地理二轮复习区域地理考点透视典题直击能力突破趋势预测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二十页,共26页。
三、能力(nénglì)突破
(一)分析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的方法 1.原因: (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2)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区域所拥有的自然(zìrán)条件和自然(zìrán)资源状况,影 响着区域发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能源资源的开发。考查二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与治理。2. 趋势预测。区域所拥有的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zhuàngkuàng),影响着区域发
No Image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3.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由单一 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第五页,共26页。
.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治理 能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开采过程和利用过程
中造成的,应针对相关问题制订相应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矿区的治理
【答案】 (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②酸化 ③呼吸 (2)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 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 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
第十九页,共26页。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 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 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 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
第十五页,共26页。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学案2 区域经济发展
[最新考纲]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 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
1.分析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 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市场等区位方面, 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 _单__位__产__值__最__高__且__对__当__地__生__态__环__境__无__害______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 局小区域农业。
解析:(1)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出该国为伊朗。该国虽然南北 两面临海,但因南北两侧均为山地,海洋水汽很难深入,降 水较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水能较贫乏;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并不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从图中可知,该国地形以高 原为主,且等高线较密,地表崎岖。(2)由图可知,藏红花主 要分布在该国东北部的高原上,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说明藏红花是一种喜冷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该区域降 水较少,说明藏红花对水分要求不高,但对光照要求高。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 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 列图文资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 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 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 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 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 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 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荷兰有“风车王国”之称,请分析荷兰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 条件。
解析:从图中可知荷兰位于西风带内,西临广阔海洋,风 力大,风能资源丰富;荷兰常规能源缺乏,消费市场广阔; 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基本不污染环境。 答案:荷兰处于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影响;西临广阔洋 面,沿海无山脉阻挡,风力强劲;荷兰常规能源缺乏,对 电能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荷兰科技发达,对风能开 发利用历史悠久,水平高;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 利用有利于保护荷兰环境。
3.目前制约我国煤炭调运的主要因素是( C ) A.科技 B.市场 C.交通 D.政策 解析:第1题,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成陆时间较早的北 方地区,南方地区相对匮乏。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在区域 生产和消费上严重不均衡,导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势在必 行。第3题,由于区域生产和消费的差异,我国煤炭调运量 大,交通是目前制约我国煤炭调运的主要因素。
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油气
东北
[标准答案] (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 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 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变式训练]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矿产资源的分布 读我国煤炭流向示意图,回答 1~3 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C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北多南少
D.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2.图中煤炭流向的形成原因是( A )
A.区域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
B.劳动力资源区域分布的差异
C.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源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
(1)基础 好开资采源条:件储:量埋大藏、浅分、布露广天、开质采量等好、厚度大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资源开发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资源开发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区域资源开发问题1.阅读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赵家寨煤矿位于新郑市西部,2021年起末尾投入消费,几年来极大地促进了外地经济的开展,提高了外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也招致外地地质环境不时好转。

下面a图表示赵家寨煤矿区地质影响水平差异散布,b、c、d图为a图中①区域水文、地质、环境效果的表现。

说明赵家寨煤矿区①区域水文、地质、环境效果的表现,并提出防治建议。

2.阅读资料,回答以下效果。

某企业在M地(以下图)开采有色金属矿,剖析假定不合理开采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降低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3.阅读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开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持久的〝疤痕〞,如下图为湖北大冶铁矿矿坑。

自创国外阅历,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颖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征医院等等。

罗列废弃矿坑带来的效果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应用的措施。

4.读资料,回答以下效果。

资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厚,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度重点开发项目。

红水河的白色来自下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资料二红水河流域开发图。

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明剖析其成因。

5.以下图为我国某煤炭资源开采区土地复垦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简述煤炭资源开采中能够带来的生态环境效果。

〔2〕简析图示地域土地复垦所采取的措施。

6.福建省是中国南方的稀土大省,近年来随着稀土市场行情的升温,局部无证矿主受经济利益驱动,合法对稀土矿停止土法开采。

土法开采的方法是:在山顶、山坡上打数十个深井,每天注入加有化学溶液的水数十吨,把山体中的稀土离子置换出来,随地下水从山麓处流出,经洗矿池过滤,池底沉淀物为稀土泥(即产品),而未经处置的洗矿水在山谷间漫流。

〔1〕指出土法开采稀土的环境效果。

〔2〕简述合理开采稀土的措施。

7.阅读资料,回答以下效果。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题
微专题21.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的实质是 土地退化 。主要表现有土地沙漠化、石质荒
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
(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水资
源利用不当。
(3)防治措施:合理利用 水 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
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结合图示知,A地区位于黄土高原,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由于
黄土高原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植被覆盖率低,比B地区水土流失更加
严重。
4.C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②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
A.土壤侵蚀
B.土壤污染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解析 结合甘肃所在位置,该地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 失类型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A )
①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壳活动更活跃 ④河
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控制
人口增。长
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有重要的 生态 价值。 (2)热带雨林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 地球之肺 ”之称。 (3)热带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根本原因是当地发 展中国家的 人口增长 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3.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能源缺乏 ,农村薪 柴缺乏,乱砍乱伐严重。该地区人口稠密,城市较多,而且这里 土层薄,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就难以治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 大于 黄土高原。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时冲关练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时冲关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时冲关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1.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D.荒漠化只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止荒漠化效果不明显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解析】1选C,2选D。

第1题,通过数据可以计算出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新疆主要的农业用地是草地,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主要是风蚀,这是由于过度放牧形成的;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形成荒漠化,只是过程一般很缓慢。

第2题,荒漠化是人类不当的活动作用于脆弱的地理环境引起的土地退化,从表中数据和新疆的环境特点可以分析得知,新疆的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地表植被,土壤遭受风蚀、水蚀等形成的,从形成的动力条件来看,主要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风蚀、水蚀)。

【知识拓展】3.(2018·珠海二模)读雅鲁藏布江主要水文站径流年际变化及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减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解析】选D。

由主要水文站径流年际变化图可知,径流年际变化大;从拉孜到奴下,即从上游到下游,径流量增加;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故选D。

(2018·浙江名校二模)近年来,新安江上游流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流域的生态破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急剧扩大,水质逐年呈下降和富营养化趋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突破微专题2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突破微专题2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政策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等
措施
环保 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 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 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第10页
微专题2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微专题2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微专题26 微专题26
区 区域 域生 生态 态环 环(2境 境0建 建2设 设0·课标全国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加固堤坝等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
生物措施 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
稀野生植物等
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 技术措施
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第9页
生活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等
措施
经济 措施
主要为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 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 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微专题2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微微专专题 题22一66 区区般域域生生而态态环环言境境,建建设设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
微专题2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微微专专题 题22队66 区区调域域生生查态态环环1境境万建建设设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
微微专专题 题22沉66 区区积域域生生数态态环环量境境的建建设设变化,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示意毛乌素
第3页
微专题2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01 考情分析 02 考向探究
第4页
考情分析
第5页
年份考卷
Ⅰ卷 2020
Ⅲ卷
2019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 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治理.doc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 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治理.doc

二轮专题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知识精点一.资源的品种类型和构成1.从性质分: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气候等)和不可再生资源(矿产)2.从用途分:能源性资源和非能源性资源3.土地分:耕地(水田与旱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4.生物分:森林、草地、动物、微生物等5.气候分:光、热、水6.能源分:根据形成分来自太阳的能源(煤油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来自地球内部能源(地热和核能)来自天体引力的能源(潮汐能)根据利用地位分为常规能源(煤油气和水能生物能)和新能源根据性质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矿产性)二.资源的储量(蕴藏量)和分布(结合我国地区图分析)1.土地与生物:东部南方平原:水田/东部北方平原:旱地/西部高原山地:草地和草原/东北、西南、东南山丘:森林与林地2.气候资源:东部降水西部阳光南部热量3.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变率大4.煤炭:山西(大同)、陕西(神府)、内蒙(东胜)、贵州(六盘水)等5.油气:大庆、克拉玛依、胜利和我国的几大盆地6.有色金属:7.风能:沿海的夏天,三北的冬天和青藏高原8.水能:三级阶梯交界处;大江大河的干支流的中上游;长江、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告等;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9.太阳能:西部的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四川贵州重庆最少10.地热能:板块的交界处如西藏台湾等11.核电: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12.沼气:南方的农村地区三.资源开发的相关产业(结合煤炭为例)和综合开发1.煤炭开采业2.电力工业3.钢铁工业4.化学工业5.机械工业6.相关产业等四.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污染治理对策1.调整资源能源的消费结构,提高清洁型的能源资源的消费2.依靠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3.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4.进行清洁模式生产5.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考虑风向与河流的流向等五.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产业升级对策高考前瞻1.从知识的要求,无非是理解一个地区的资源种类构成、储量、分布和产业及问题和对策2.能够根据地区的图表材料进行具体地区的能源资源的开发方向及相关问题的治理与对策3.特别注意开发方向和问题的治理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回扣基础必须突破的26个微专题
微专题22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回扣导图
基础自查
1.自然资源的性质类型: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
2.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 (1) 开 发 条 件 :煤炭资源
丰 富市,场开 采 条 件 好 ;
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外运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通过
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贵州煤炭和铝矿资源丰富,在其资源基础上可以
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煤—焦—化和煤—电—铝。
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通过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 是( D ) A.甘蔗制糖 B.精密仪器 C.高档家具 D.有色冶金 解析 通过雅砻江梯级开发,可为社会提供充足的电力 保障,为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提供了条件,据此判断正 确结论。
变输煤为输电、发展炼焦业,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能源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煤—电—铝

煤—煤焦——铁化—、钢
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综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自然背景:流域内多山, 地形起伏
大;亚热带地
区 , 气 候 温 暖 湿 润 ; 水 系 发 达 , 支 流 众矿产多 , 水 量 丰 富 ;
资源丰富。
梯级
(2)综合开发:核心是河流的
开发。具体措施是修建水
库。
调洪
4.流域综分合洪治、理蓄的洪一般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
理原则是
,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
考前押题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 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 日益突出。回答1~2题。 1.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4.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 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 A ) A.统一管理,科学调度 B.修高大坝,增加库容 C.招商引资,扩大开放 D.疏浚河道,发展交通 解析 针对雅砻江“丰枯不均”的现象,应加强统一管 理,科学调度,协调上中下游用水比例关系,使雅砻江 流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解析 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 重的土地石漠化;矿区道路铺设后,可以减少矿区污水 下渗,减轻水污染;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 境污染严重;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 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C
2.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D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