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部分 中国地理区域定位学案9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4.2.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水量小,季节变化 河流 大, 汛期短, 含沙量 大, 东北地区有春汛 和夏汛 资源 铁矿、森林
水量大,汛期长, 含沙量小,水能丰 富,航运价值大
1.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环境,而我国北方纬度高,不能 发展水稻种植业。这种认识对不对? 不对。北方地区并非没有水稻种植业。 北方地区虽然降水不如南方地区多, 但是在我国东北地 区水源充足的地区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这里夏季雨热同 期,可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2.西北地区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因此不适宜发展 粮食生产。这种说法对不对? 不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并非都不适宜发展粮食生 产。在西北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也可以发展粮食生 产。河西走廊绿洲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发展农 业生产;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成为我国西北 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称为“塞上江南”。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1.中国四大区域概况
(1)四大区域: ① 南方地区 、 北方地区、 ②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2)四大区域重要的分界线。 a.①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相当; c.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 昆仑山脉 、祁 连山脉、 横断山脉 。 一线; b.②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约与 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
第4部分 区域地理——重在定位 第2章 中国地理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考纲展示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 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 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 及其形成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主要省级、省内、跨省区域 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 域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 区 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系与 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 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中图版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学案中图版3 / 194 / 195 / 196 / 19生态问题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北方地区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A .南北走向B .东西走向C .西北-东南走向D .东北-西南走向2.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A .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B .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C .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D .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1.D 2.B [第1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图中河流的分水岭处就是该山脉的位置,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2题,图示地区大兴安岭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为内蒙古高原,则自然植被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考向2 南方地区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
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3~4题。
【导学号:29790169】3.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B.海南省C.贵州省D.广东省4.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3.A 4.A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既有高原分布,又有高山峡谷和橡胶园,符合上述特征的是云南。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南部适宜种植橡胶;位于云贵高原,且其西部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带,高山峡谷相间分布。
第4题,热量是影响橡胶生长的主导因素。
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说明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北部山地高原阻挡了冷空气南下。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学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学案【学习目标】个性笔记1.能够准确填写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2能够通过经纬度和省区形状判断中国局部区域图的位置;【学习重点】能够通过经纬度和省区形状判断中国局部区域图的位置;【考点扫描】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学习方法】1.阅读地图册151-153页,完成导学案2.利用5分钟的时间,通读教材,梳理知识;勾画标注知识点,完成【记忆中国】的问题。
3.利用15分钟时间参考材料,完成【爱知中国】部分;有疑问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以便课上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江山万里情】独学填图:1、在下图上填上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2、在图上画出:北回归线、30°N、40°N、90°E、100°E、110°E、120°E。
3、填写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爱知中国】对群学1.中国省区之最跨纬度广的省级行政区是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邻省最多的省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面积最大的省份是面积最小的省份是【典例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B.云南省和广东省C.甘肃省和重庆市D.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2、在我国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接壤的是()A.四川省B.青海省C.甘肃省D.云南省3、河南、安徽、河北三省的简称依次是()A.鲁、闽、豫B.豫、皖、冀C.鄂、赣、闽D.陇、秦、豫4、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均与四川省相邻的是 ( )A.藏、湘、秦、鄂B.渝、宁、陇、秦C.滇、黔、青、陇D.渝、湘、青、鄂5、既濒临海洋,又与陆上邻国相邻的是()A.云南省B.辽宁省C.吉林省D.广东省二、综合题7、读下图,回答:。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3章 中国地理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教学案(含解析)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1.北方地区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松花江、Ⓖ汾河、Ⓗ渭河、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④资源①东北平原:黑土流失。
②华北平原:旱涝、风沙、盐碱。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南方地区 读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澜沧江、汉江。
④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水资源:丰富能源及矿产资源: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 属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农业耕作类型水田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作物类型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工业工业分布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类型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3)环境问题: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红壤改造。
[归纳总结]__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主要气象灾害: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河流径流量小,季风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径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量丰富、河流中下游航运价值大自然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树、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丰富;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高梁、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工业生产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长三角”、沪宁杭地区和以武汉、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人们生活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冬季溜冰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内河航运发达,龙舟竞赛,游泳环境问题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旱涝、风沙、盐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红壤改造考法1 通过区域地理要素分布图,考查某区域的区域特征(2018·广东肇庆三模)读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简图,完成1~2题。
人教版(2019)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及行政区划学案

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是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
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半球、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部、太平洋的岸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的疆域:⑴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领土四端点最北端:黑龙江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纬度)最南端:南海群岛上的曾母暗沙(纬度)最东端:与__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经度)最西端:新疆高原(经度)南北跨纬度近,约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请在右图中标出四个端点【提问】1.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课堂总结]①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辽阔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
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 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3、疆界和邻国⑴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__ 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参照地图册)。
【新教材】2022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学案:第9章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标内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提升综合思维。
[知识体系导图]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❶2.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❷(1)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❸水源保证农作物的灌溉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①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③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相对稳定2.人文因素不断发展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❶农业生产特点的实践意义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其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要求我们要不误农时,适时播种。
❷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自然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❸光照和热量条件既联系密切,也有区别。
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四川盆地的光照并不充足,但气温高,热量足。
(2)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❺(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

2020版地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中国地理【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六、北方地区七、南方地区八、西北地区九、青藏地区十、省级区域十一、省内区域十一、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要点名师讲解】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六、西北地区干旱特征对人类的影响七、青藏高原高寒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八、省级区域台湾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展九、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之路十、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感悟高考真题】2020年高考题(2020·重庆文综)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A.①B.②C.③D.④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解析】该题组以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西北内陆地区的绿洲分布及内流河的水文特点。
第1题,①处海拔较高,位于山区;②处物质颗粒较大;③处土壤发育好,土壤肥沃,有地下水的补给,是绿洲的分布区;④处位于沙漠地区。
第2题,该区域河流为内流河,夏季气温高,流量大;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在向沙漠流动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用水、下渗、蒸发等因素影响,向下游水量逐渐减小;由于各年的气温变化小,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小,但季节变化大。
【参考答案】1.C 2.D(2020·四川文综·T7~9·12分)根据表中资料,回答3~5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3.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B. 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D. 陇、黑、川、苏4.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5.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解析】该题组以我国四省(区)人口、耕地、水资源、木材总蓄积量的数据为背景,考查我国主要省区的自然资源特征及农业生产,侧重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学案:9中国地理区域定位

______
120 °E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 峡
______海
二、运用地图识记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例 2 读图,回答 (1) ~(2) 题。
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和台湾 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杭州湾
塔里木、祁连山,河套南侧渤海湾
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里孟加拉湾
【反思归纳】
根据我国政区图, 掌握我国行政疆域的“四极” ( 最东、 最西、 最北、 最南 ) ,并通过重要的经纬线在我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
把我国政区图
进行网格划分,从而把我国各个区域 ( 如西部、东南部、东北部等 ) 的范围在头脑中“定格”下来。
经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记忆方法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1.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分类记忆,如 4 个直辖市、 5 个自治区;由北向南临海的省区依次是: ____、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
____、琼、桂 14 个;按逆时针方向有陆上邻国的省区依次是: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桂
9 个。
2.在地图上联系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经纬线等地理事物记忆。如
新疆境内,天山以北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西北部有缺口
______ 省境内,青藏 高原东北部
内陆高原、盆地,大 部分为戈壁、沙漠, 东部多沼泽、盐湖, 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
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
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西部为成都平原,有
“ __________之”称
在大兴安岭、小兴安 岭、长白山之间,包 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河西走廊祁连山,横断山脉泰国湾 北起阴山贯三秦,南越巫山过海南 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角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学案9 中国地理区域定位[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主要地理单元的位置、地形区分布及界线。
2.能够运用实例分析我国某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区位条件。
一、主要经纬线定位中国区域例1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的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2)关于上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3)关于上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4)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上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
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
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反思归纳】根据我国政区图,掌握我国行政疆域的“四极”(最东、最西、最北、最南),并通过重要的经纬线在我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把我国政区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把我国各个区域(如西部、东南部、东北部等)的范围在头脑中“定格”下来。
例2读图,回答(1)~(2)题。
(1)四省区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四省区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反思归纳】要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位置。
1.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分类记忆,如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由北向南临海的省区依次是:____、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____、琼、桂14个;按逆时针方向有陆上邻国的省区依次是: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桂9个。
2.在地图上联系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经纬线等地理事物记忆。
如______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洞庭湖以南是______省,以北是湖北省;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通过滇、桂、粤、台四个省区。
3.根据各省区的相互位置进行记忆。
如吉林省的北面是________省,西面是内蒙古自治区,南面是辽宁省等。
4.根据各省区的轮廓特征记忆。
如黑龙江省的轮廓似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______省的轮廓像一个三角形等。
这种运用地图多角度记忆方法,既形象直观,又把名称与位置的记忆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死记硬背、地名与位置不相符的现象。
5.根据特殊经线记忆。
如120°E自北向南依次穿过内蒙古、辽、鲁、苏、浙、闽、台。
三、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定位例3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方格区内表示我国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2)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B.既不是热带,也不是中温带,所以不能种植糖料作物C.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反思归纳】一、选择题(2011·黄冈调研)下图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
回答1~2题。
1.AB线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C地所在国(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之一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C.是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最典型的国家D.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2011·大庆模拟)读“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4.下列关于图中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B.是重要的棉花产区C.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D.其地表土是紫色土5.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2011·东北师大附中月考)下面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年降水量和一月份平均温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甲地的降水量不可能是( ) A.450毫米 B.650毫米C.690毫米 D.550毫米7.该图乙处形成多雨中心的原因是( )A.该地常年地处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降水多B.六月份,准静止锋长期滞留该地C.七、八月份,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D.夏秋季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原创题)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8~10题。
8.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同一经济地带B.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C.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9.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B.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C.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10.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A.地表崎岖 B.地震C.台风 D.寒潮11.(2011·海口调研)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天津以北等潜水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试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3)某学校地理小组拟对该区域的土壤盐碱化进行研究,请你帮助其拟订研究题目并谈谈获得资料的方法。
12.读下面甲、乙、丙三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河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 ___。
三图中,水能资源最为集中的是___ ___图。
(2)甲地在农业开发利用上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劣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有关乙图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几条建设性意见。
(4)三地相对而言,丙地自然环境保存较完好,其原因是什么?【练后反思】答案专题突破区,例1 (1)D (2)B (3)C (4)B [(1)图中所示区域为①西北地区,②黄土高原地区,③华北地区,④西南地区,根据各地区特点,可判断出西南地区为我国茶叶种植区之一。
,(2)图中各地区的环境问题应充分认识。
其中①地区荒漠化严重,②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③地区洪涝、盐碱、风沙严重,④、⑤地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3)③区为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且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低于0℃,所以冬季河流结冰。
,(4)从题目所给条件看,出发地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达的区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且经过重重隧道,多隧道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特征,而西南地区在图中为④地区。
],反思归纳,北回归线横断塔里木塔里木吐鲁藩祁连雷州台湾,例2 (1)C (2)D [根据省区轮廓可知①——云南省、②——广东省、③——湖北省、④——黑龙江省。
第(1)题,湖北省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
第(2)题,春分日时,位置最偏东的黑龙江省最先看到日出。
],反思归纳,1.辽澳,2.山西湖南,3.黑龙江,4.吉林,例3 (1)D (2)B [解答此题需熟悉我国几大地形区的区域位置。
依据图中经纬网构成的区域可确定为四川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南,属亚热带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盆地地形,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热量丰富,虽处于亚热带但仍可种植热带的糖料作物甘蔗。
该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都非常丰富,所以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反思归纳,西南横断山西北东南大兴安岭长城二秦岭黄土云南东部贵州大部石灰岩天山沙漠,青海紫色盆地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水乡,专题提升区,1.A2.A [此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海陆轮廓的认识和对我国有关地理知识的了解。
首先应根据题中的已有信息(经度度数向东增大),可知东边的经线是120°E,由于120°E经过海洋,可判断该条纬线是北回归线,因为120°E在南回归线附近穿过澳大利亚大陆。
再根据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了解,可判断出该段北回归线正好横穿我国南部地区,A点以西是广东,B点以东是台湾。
然后可根据对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回答此题。
],3.C4.C5.C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区域环境特征等相关知识,准确定位是解题的关键。
第3题,①地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夏季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第4题,②地为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为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盆地,降水较少。
第5题,A为祁连山,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多,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A点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00。
],6.D7.C [结合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可知,甲地降水量要么大于600毫米,要么小于500毫米。
由于该地一月份温度在0℃以下,因此该地在我国北方地区,七、八月份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8.B 9.D 10.A [第8题,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省和丁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
故B正确。
第9题,陕西和山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水运条件不佳,以陆路交通为主;湖南和江西的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同时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而粮食丰富。
因而D正确。
第10题,甲、乙两省的大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表因流水侵蚀强烈而千沟万壑,地表崎岖制约着当地的交通建设;另外黄土高原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也是其交通建设的主要障碍。
],11.(1)特点:大致呈东西走向,由北向南递减。
原因:地势北高南低。
,(2)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国家政策扶持;③科技水平高(科研力量强,人才资源丰富)。
,(3)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分析与防治等。
上网查询资料、野外实地调查、咨询相关专家、化学实验分析等。
12.(1)乌苏里江澜沧江怒江丙(2)土地平坦辽阔,土壤肥沃,可垦荒地较多;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多,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纬度较高,冬长夏短,热量较少;地势较低,沼泽广布,排水不畅 (3)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采挖、破坏地表植被;禁止捕猎珍稀野生动物;合理放牧;大型工程建设要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必要时要建设野生动物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