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定位及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社会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边缘,南海、东海和黄海环绕其南部和东部海岸线。
社会中国由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行政区划系统。
一、行政区划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五个主要地理区域。
每个地理区域下又有若干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外贸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2. 中部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和江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旅游潜力。
4.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发源地之一。
5.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处中国的边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地理位置社会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濒太平洋,西邻欧亚大陆,南界印度洋。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亚洲与其他大洲的桥梁。
社会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繁荣和稳定。
社会中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稀土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也对社会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具有多样性和重要性。
各个行政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这也为社会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
只有合理充分发挥好各个行政区域的优势,才能实现社会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小学三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小学三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它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是小学三年级社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吧!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达960万多平方千米。
它的东部、南部、东南部与辽阔的海洋相连,西部、北部则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接壤。
中国的地理位置不仅给它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使得它在国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国家之一,中国拥有多样的地形和气候。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目前,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1. 省级行政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23个省,每个省都有一个省会城市。
例如,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直辖市,其下辖16个区。
上海、天津和重庆也是直辖市,分别下辖16、13和38个区县。
2. 自治区中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这些自治区拥有更高的自治权力,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权益。
3.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拥有独特的行政体制和高度自治权力。
这两个地区在行政、经济、教育等方面与中国其他地区有一些不同。
4. 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下一级,包括市辖区、县、县级市和自治县。
它们是各省级行政区下属的行政区域,有自己的政府和行政管理机构。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政治组织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悠久的历史,它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使得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理《中国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在2005年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最高的一个帖中, 是这样说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 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 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 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 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 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该帖 子同时配以形态各异的娃娃头图片,给人非同一般的感觉。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 度近50多度,大部 分在什么温度带? 有没有热带和寒带 我国领土大部 分在温带,小 部分在热带, 没有寒带
50°N
40°N
30°N
北回归线
20°N
思考1: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 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 寒带,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 有利:寒暖气候适宜;南北气候差 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 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 不利: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 气温低,容易产生低温冻害。
朝 韩
蒙
思考:不连续接 壤的国家有哪个? 日 俄罗斯、印度
隔海相望的国
家:6个
马
文 印尼
(2)三大岛屿.三大半岛.最大群岛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崇明岛 舟山群岛 台湾岛 雷州半岛 海南岛
(3)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海岸线: 从中朝边 界鸭绿江 口到中越 边界北仑 河口,长 18000多千 米
三、行政区划 省(省、自治区、直辖市)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思考1:海陆位置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有利:海陆兼备,东部降水丰富利于发展农业; 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发展对外联系; 不利:季风气候显 著,旱涝频繁,不 利农业生产;板块 交界处,多地质灾 害;多台风
中国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粮食作物: 北方小麦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 南方水稻 中心线上(53°N附近) 经济作物: 北方甜菜 请你在地图上画出领土的 苹果、梨 四至点的位置: 南方甘蔗 柑橘、香蕉、菠萝
(二)、经纬度位置
▲ 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跨纬度近50度
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 区有终年冰雪带。 1.我国气候寒暖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使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使我 国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为我 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 利条件。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 沙(4°N附近)
像狗骨头或巨龙
像十字架
像樱桃
像火炬
像海豚
像金丝猴
像小猫
像鳄鱼头
像带鱼头
像宝石
像牦牛
像蝙蝠
像狮子头
像相思鸟
台湾省
海南省
像明珠
像汉字王
考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的识记
①内蒙古自治区简称 A A、内蒙古 B、内蒙 C、内 D、蒙古 ②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A、新 B、渝 C、内蒙古 D、京 ③同学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D A、寿昌 B、建德 C、杭州 D、浙江省 ④下面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沿用的是历史名称的是: B A、辽宁 B、山东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湖南 ⑤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 D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⑥下列各自治区名称正确的是: AB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藏族自治区 D、广西自治区
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约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87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6千米。主要岛屿是南岛和北 岛。岛上风景秀丽,包括月牙湾、九丈崖等旅游景点。 长岛上的仙境源风景区是中国AA级风景区。长岛上有长 岛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庙岛群岛省级海洋自然保护 区和庙岛群岛省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 长岛上的显应宫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
区域地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共37张PPT)

3、海域
濒临的海洋:四海一洋
( 渤海 、 黄海 、 东海 、南海 ,台湾东
临太平洋) 领海宽度: 12海里(1海里=1.852Km)
内海: 渤海 、台湾海峡和 琼州海峡
主要岛屿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
主要半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琼州海峡
海南岛
渤海 黄海
东海 台湾岛
南 台湾海峡
海
4、疆界和邻国
隔海相望的国家:
日本、韩国、 菲律宾、文莱、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6)
练习
1、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 C )
A.内陆国
B.半岛国家
C.海陆兼备之国
D.岛国
2、关于我国领土的四端,下列说法错误是的( A )
A、我国的最北端是在漠河镇
B、我国的最西端为帕米尔高原
C、我国的最南端是在曾母暗沙
D、我国的最东端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
④光热条件较优越,物种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 农业。
弊
①地质灾害频发; ②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 ③受台风影响大。
2、面积与领土“四至” 面积: 960万Km2
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1710、加拿大 997),占亚洲的1/4,世界的 1/15。
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 A)
A、朝鲜、蒙古、俄罗斯、越南
B、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度、朝鲜
C、朝鲜、印度、蒙古、俄罗斯
D、阿富汗、越南、蒙古、朝鲜
6、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属于( B )
A、火山岛 B、珊瑚岛 C、大陆岛 D、冲积岛
岛屿按成 因分为
大陆岛(面积大,地形起伏大,分布在 大陆附近)
高中地理第1节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了有利条件。
不利:最北部纬度高,热量 不足,气温低,容易产生低
温冻害。
(四)中国的海陆位置
中国在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侧——海陆兼备。
影响
有利:海陆兼备,东 部降水丰富利于发展 农业;便于发展海洋 事业;便于发展对外 联系;
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73°E,新疆帕米尔高原
中国南北约跨纬度50°,相距 5500km;东西约跨经度62°,跨5 个时区,相距约5000km。
A
C
B
(二)中国的半球位置
中国在东北半球
南北半球——北半球 东西半球——东半球
(三)中国的温度带位置
中国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影响
辽东半 岛
山东半岛
雷州半 岛
第1节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 例:福建省 县(自治县、市、区) 例:建瓯市 乡( 镇 、民族乡 ) 例:徐墩镇
(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 (34个)
23个 省 5个 自治区: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广西 4个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第1节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课堂小结
一、中国的位置 二、中国的疆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节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作业布置: 1、练习册 2、整理笔记复习 3、预习
第1节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谢谢!
1701 997 960 937 854 769
(万Km2)
地理常考知识点之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一一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一一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N 附近);最东端一一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
E多);最西端一一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50 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二、我国的临海: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三、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这种南北跨度较大的纬度位置,使我国拥有丰富的热量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我国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东部沿海地区多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东部辽阔的海域,不仅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而且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四、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甘、陕、云、贵、川五个省区。
五、我国部分省区之最:六、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特征,应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的特征。
其中,绝对位置即为经纬度位置,以及由此确定的半球位置、五帯位置、气压带风带位置等;相对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傍依的山河或所处地形区部位、板块位置等)、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位置、所处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政治地理位置(相邻的行政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 组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下图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热带或 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据此回答7~8题。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①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
响,雨量丰沛,有利于 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 海陆 位置 亚洲东部、 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 太平洋西岸 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 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便于同中亚、西亚等陆 上直接往来 ①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
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
带交汇处,地质灾害严 重国;②地处西北太平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1)地形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五大地形类型):可以根据区
域位置得出,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 剖面图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
伏状况(即地势)、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 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 东倾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a用等高线判 断;b根据图幅提供的图例来判断;c根据河流的流 向来判断。
雷 海 州 琼南 半 州岛 岛 海 峡
S
90 °E 80°E
120 °E 50°N
A
B
100 °E 110 °E
C DE
呼 大 东 伦 H 莱山 兴 钱 经 贝 东 州 安 尔 120 高 湾半长江中下 塘 岭 N 渤海 岛游平原 江 台湾海峡 S 度 原
F G
澜 台 23 °26′N 怒 沧 元 台湾 湾 江 江 江 西江 珠江 岛 三角洲 海峡 E W
杂,多高原、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等。
社会原因是 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等 。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有 乌鲁木齐、 兰州 、 包头 。
解析:解答本题需记住的地理事物有:A.山东省、河南省、江苏
省、台湾省的大致位置和轮廓特点;B.我国四个直辖市北京市、 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的大致地理位置与轮廓;C.AB线以西的
3.中国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人/平方 千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 北 部
面积占全 人口占全 特大城 国百分比 国百分比 市数目 (%) (%) (个)
差异形成的原因 西部多沙漠、草原、 山地;耕地少、人口 密度小;工商业、交 通运输业不发达,城 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东部耕地多、气候好, 生产粮食多,能够养 活的人口多,人口密 度大;工商业、交通 运输业发达,城镇多, 城镇人口集中
探究二: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哪一个省? A.青海 C.陕西 B.四川 D.甘肃 ( )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地跨”。正确理解该题只有熟记我 国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图,并将其与待选项中各省的位置相结 合。经过排除,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命题视角
考查目标:位置和区域定位
④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 主要指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张裂以及大的地质构造。 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 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降水多的区域 (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降水少的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 述) (1)主要内容: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 商贸、旅游、环境问题等。 (2)核心内容: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背诵记忆)。 (3)核心能力:区位因素分析、知识迁移能力。
中国区域地理
地理位置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半球 位置
特 点
东半球、北 半球
40°N
W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喜 30°N ⑦ ⑧ 横 马 舟 大 断 拉 山23 °26′N 雅 青藏 拐 山 四川巫长江中下 群 区 山 高原 弯 盆地山游平原岛 E
50°N
①
②
③ ④
⑤
40°N
W
塔 里 木 盆 地
①
30°N
嘉 峪 关 高原 罗布泊
② ③ ④
辽 东 太 23 °26′N 大 行 北 半 内蒙古 山 京 岛 同
【例】 读图,分析回答(1)~(2)题。
(1)从台湾岛中间偏南穿过的虚线是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还穿过我
国的 ①广东 A.①② C.①②③④ ②广西 ③云南 ④贵州 B.①②③ D.②③④ ( B )
(2)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 是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 B )
50人 以下
57%
6%
3
东 南 500~600 部
43%
94%
39
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写简称) 鲁 、 豫 、
苏 、 台 ;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 渝 。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
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 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地形复;
三个特大城市即包头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需要学生归纳概
括的是AB线西北部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一方面要求 学生联系其自然条件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则要求学 生运用地理术语来归纳、概括。其中地处内陆、地形复杂、山地 高原多、气候条件差、水资源相对贫乏、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是自 然原因。而开发时间相对较短,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经 济文化不发达等是社会原因。
核心解读
重难点1 中国的疆域
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东西跨 经度60多度,分属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是世界面积第三大 国。有长达2万千米的陆上疆界和18 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5 000 多个岛屿、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深化拓展
1.我国领土四至点及位置的优越性
等。 (2)气候:可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影响气候
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
业生产的关系方面分析,现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
型。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指气温和降水、光照的分布。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大区域的气候要素的分 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局部地区气候要素 的分布,就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 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 高,阴坡气温低,等温线在局部地区的弯曲、延伸、 闭合及影响因素等。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
E
⑤
考点探究
探究一:中国疆域的四个端点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最北、最东、最 南端,读图分析(1)~(3)题。
(1)图中a~d四地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A.a、b C.b、c B.a、c D.b、d
(
)
解析:根据题图中的方位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
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是我国领土的最北 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 与俄罗斯交界处;c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是我国领土 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所以选C项。 答案:C
熟悉和掌握考纲规定的八个国家的经纬度和大陆轮廓
75º E 40º N 30º E
30º N 23.5º N
140º E 10º E
日 本
60º N 60º E
印 度 140º E
60º N
埃 及
120º W
80º W
40º N
50º E
德 国
50º W 0º
俄罗 斯
120º E
150º E
美 国
30º S 23.5º S
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
①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 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
冰期长短、凌汛)、起伏等。
②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
河道(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
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水系形状、流 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水力资源等。 ③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 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 源;在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 量稳定的地区开发内河航运。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第一,以台湾及周边地区地图为背景考查台湾省的位置、地 形、气候、自然灾害、资源与城市,或从人文地理角度考查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生活在台湾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 大家庭的成员。 第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查台湾位置的战略意义。 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我 国唯一一个直接面向太平洋的门户,对我国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2)图中a~d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A.一个行政区 B.两个行政区
(
)
C.三个行政区
D.四个行政区
解析:图中a地位于我国新疆,b地位于黑龙江,c地位于黑龙
江,d地位于海南省。所以选C项。
答案:C
(3)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A.一定是正午 C.一定是下午 B.有可能是正午 D.有可能是黑夜
(
)
解析: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它位于 东5区;c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 线相交处(135°E),它位于东9区。两地相差4个时区。因此当a 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有可能是正午。故选B项。 答案:B
等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1.位置(区域定位)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 一个具体地点)。 (2)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 向判断区域。 板块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 轮廓判断区域。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 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