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好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好习惯保持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而身体健康是健康生活的基石,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则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好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首先,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现代人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静坐或者站立的状态下度过的,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出现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而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增加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柔韧性,从而提高整体身体素质。
其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免疫力。
现代社会,各种疾病层出不穷,人们的免疫力也相应下降。
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相对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患病的机率更低,恢复速度更快。
因此,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此外,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还有助于释放身心压力。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思虑繁忙,容易导致心理和情绪问题。
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内啡肽等有益物质,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使人感到放松和愉悦。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转移注意力,提升情绪状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此外,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还能促进社交交流,增强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往往需要多人参与,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合作,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体育活动还可以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结识更多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健身的手段,更是与他人分享快乐、增进友谊的桥梁。
总结起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释放身心压力、促进社交交流等方面的好处之外,还可以调节身心状态,达到全面健康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好习惯,让身体健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2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教学设计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身体锻炼的基本原则、重要性和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设计互动环节,如学生上黑板完成锻炼计划模板的填写,增加参与感
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结构,以直观的方式展现课程重点,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青少年体育锻炼指南》:介绍适合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锻炼方法、锻炼强度及注意事项。
-《运动营养与健康》:阐述运动过程中营养补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营养搭配。
3.行为习惯分析
(1)锻炼习惯:部分学生缺乏自觉锻炼的习惯,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
(2)生活习惯: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影响锻炼效果。
(3)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如锻炼方法单一、锻炼计划不合理等。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积极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兴趣较高,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2)消极影响: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锻炼计划的制定等方面知识掌握不足,影响锻炼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程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运动能力、体育品德为主旨,深入挖掘《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章节的核心素养要素。通过课程实施,旨在提升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增强学生自觉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培养他们独立制定锻炼计划、科学选择锻炼方法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其次,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素养,使他们在掌握基本运动技巧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锻炼中,提升运动效果;最后,强化学生的体育品德,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公平竞争、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以及在体育锻炼中尊重规则、尊重他人、自我约束的良好品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提高体育核心素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案范文3篇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案范文3篇一、教材分析:运动参与是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本课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三、教学手段:引导、演示、启发、讲授法、讨论法、自我评价法等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曾老师在这里给大家上一节体育课,大家欢迎吗?看来我的人气指数还不错,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视频。
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今天老师就想通过这节课告诉你们: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板书),(二)、讲授新课1、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参与现状。
(1)导:你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我们用科学的办法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运动参与现状,好不好?我们来进行一个小调查。
老师这里有一份问卷调查表,请同学们真实填写答案。
老师相信你们都是诚实、守信的人,是不是?(2)学生独立填写问卷调查表。
(3)小结问卷情况:公布评分标准(A1分B2分C3分D4分);学生计算自己得分;统计全班学生得分情况;公布问卷调查结果。
2、互动交流,明确体育参与的方式、作用,解决体育参与的障碍。
(1)与分值高的学生交流,明确体育参与的方式、作用等。
交流内容:你们平时都进行哪些体育锻炼呢?你们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呢?(可以通过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具体事例来说)观看图片,进一步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小结:他们之所以体育锻炼参与现状好,就是因为他们深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与快乐,正是应了这句话“身体锻炼好,八十不算老,身体锻炼差,四十长白发”。
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1.1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共12张ppt)

11、感冒生病时继续参加体育活动。 12202、0/5/运31 动后立刻用冷水洗澡。
是 否 11 是 0 是 否 12 是 0
否1 否 91
评价参考标准:
12——10分:好
9——7分:较好
6——4分:不好
3分以下:很差
2020/5/31
10
青少年体育锻炼卫生:
• 锻炼前后做好准备和整理活 动。
• 运动有度、循序渐进。 • 注意正确的姿势。 • 全面锻炼、活动多样。
5、运动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是否 5 是 0 否 1
6、运动前吃得太多。
是否 6 是 0 否 1
7、运动时穿有碍运动的服装。
是否 7 是 0 否 1
8、运动时大量的喝水。
是否 8 是 0 否 1
9、运动后立刻吃生冷食品。
是否 9 是 0 否 1
10、剧烈运动后立刻静坐休息。
是 否 10 是 0 否 1
《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
2020/5/31
1
我们先来看几个图片:
2020/5/31
2
想一想:
如果把小兔子、小鸽子从 小关起来喂养而不让它们运动, 它们长大后,将会出现什么样 的情况呢?
2020/5/31
3
实验结果:
这些小动物长大后看起来好象发育正常。但是, 把它们放出笼子后,兔子跑不多远,就会倒地;鸽子 在空中飞了几圈便栽了下来。解剖分析发现,兔子死 于心脏破裂,鸽子死于动脉撕裂。
促进人与 人的交流
预防各 种疾病
愉悦身心 调节疲劳
接触大 自然
7
例:
小明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发现自己的体育成绩 很差,于是自己就加强练习,可是两个月锻炼下 来,体育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时常 出现头晕、心慌,没有食欲,睡眠不好,有时还 会出现小腿抽筋、胃痛。还经常感冒。学校体检 时发现脊柱变形,脚弓有扁平足倾向。小明不明 白,为什么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反而会出现以上 这种现象呢?
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与保持身体健康

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与保持身体健康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并保持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些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大学生们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安排每周的锻炼时间。
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篮球、游泳、瑜伽等。
同时,也要注意安排锻炼的强度和频率,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目标,逐渐增加锻炼的难度和时间,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二、参加校园体育活动大学校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加校内的体育锻炼项目。
大学体育馆、游泳馆、篮球场等设施应得到更好的利用。
此外,大学还会举办各种体育比赛、马拉松等活动,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增加了社交交流的机会。
三、组织运动俱乐部大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各种体育运动俱乐部,如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等,以便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好一起锻炼和交流。
通过俱乐部的组织,同学们可以相互激励,分享运动心得,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利用假期参加夏令营或运动训练暑假和寒假是大学生们放松心情、进行全面锻炼的好时机。
可以参加一些夏令营或者运动训练,比如登山、徒步旅行、游泳培训等。
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开拓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经验。
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大学生还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熬夜和暴饮暴食。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手,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合理安排学习和休闲时间,保证身心的平衡发展。
六、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还可以减轻学术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大学生应该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通过体育活动舒缓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同时,也应该及时寻求帮助,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进行交流,共同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怎样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怎样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推荐文章体育锻炼处方的步骤是怎样的热度:体育锻炼对中学生的好处热度:体育锻炼对学生有什么好处热度:大学生怎样进行体育锻炼论文热度: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范文3篇热度: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健康生活。
但是有些学生因为懒惰,无法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该怎么办呢?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分享怎样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经验。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
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
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
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
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
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
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
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体育五方面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
1.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
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自己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
分析体育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
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培养自尊和自信。
发展学习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发展探究学习能力。
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水平六的具体目标
达到该水平的具体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运动参与
1.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在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带动同伴进行体育锻炼
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利用余暇时间带动同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收集同伴参与体育锻炼的反馈信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
调查影响学校和社区开展体育与健康活动的社会因素。
积极为学校和社区的体育与健康活动服务。
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体育与健康环境的创设工作。
2.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具有帮助同伴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在体育活动中运用所学方法帮助同伴消除不良情绪。
帮助同伴选择调控情绪的适宜方法。
3.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勇于参加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如攀岩、跳水等。
在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中为达到既定目标努力奋进、拼搏。
了解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
自觉通过体育活动预防或消除心理障碍。
正确对待性心理变化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征。
认识自己的性心理变化。
努力控制由于性吸引产生的干扰。
正确认识正常的异性交往和性罪错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全一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评课稿

人教版高中全一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评课稿一. 课堂背景本文是对人教版高中全一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这一课程进行评课的稿件。
该课程是高中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
二.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益处;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和方法;3.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益处:通过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2.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和方法:介绍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适用对象;3.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对个人成长、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积极意义;4.小组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同的锻炼方式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框架;2.图片展示法: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展示相关图片,直观地呈现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3.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分组展示法:要求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并向全班分享他们对这些项目的了解和体会,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讲述体育锻炼的相关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思考;2.知识讲解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同锻炼方式等内容,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3.小组活动环节: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自由组织并讨论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准备展示的内容;4.分组展示环节: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所讨论的体育项目,其他组进行提问和点评;5.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自觉参与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教案
寇萌萌
一、教学对象:我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2班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教材全一册第一章,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
本课位于第一章第1节,既是本书的开篇章节,又是即将学习“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知识基础。
新课改确立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育人”为最高目标,重视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根据本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立图让学生掌握“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要素”,明确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作用。
因此学好本课是关键,可为以后的技术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身心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阶段。
从认知规律上看,他们的认识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思维品质上看,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稳定发展,个人智力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
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已经了解一定的体育知识。
但对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较弱,认识思维活动还很不成熟,主动探究意识不强。
四、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说出“自觉”体育锻炼”的概念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含义。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在思想上形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和需要坚持不懈努力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含义,作为本堂课的重点。
难点: 让学生知道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是什么,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法”、“分析讲解法”“自主讨论”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归纳总结法。
推理产生新知识,使本课的知识点得到一个升华。
七、教学过程设计
八、板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体育锻炼概念:
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含义:2、自觉概念:
3、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含义:
1、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2、有利于培养坚定地意志品质
3、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
四、总结、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