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
2019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完整).ppt [自动保存的].ppt [自动保存的]
![2019高考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完整).ppt [自动保存的].ppt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6168114b48d7c1c708a1453c.png)
朝鲜 韩国
九州
神户
本州 、 ______ 四国 、 ______
横滨
、 ______ 九州 四岛。日本两 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神户、 横滨 。 ______ 、 ______
二、自然地理特征
俄罗斯 中国
1.地形
日本地形以_____ 山地 和______ 丘陵 为主(3/4)
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地势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冬
日本海
太 平 洋
解析: 夏季东部太平洋沿岸处于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 较多; 冬季西部日本海沿岸处于 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 多(多降雪)。
夏
夏季风 西侧 日本海 东侧 太平洋
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 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 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图2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 A、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B、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 C、R地与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 D、樱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
北海道
关东平 原
富士 山 ,最高山是______ 朝鲜
神户
富士山
。海岸线曲折,多优
良港湾。平原面积狭 小,多分布在各岛的
九州
横滨
沿海地带。东京湾附 近的关东平原 ______ 是面积 最大的平原。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俄罗斯 中国
2、.多火山、地 震
日本重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国际金融中心 之一,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科学城 筑波 ;宇航中心 种子 岛; 硅岛 九州 岛; 全国最大港口 横滨 ; 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大阪 ; 丰田 ,地处名古屋区; “汽车城” 福山 ,地处濑户内海区; “钢城” 造船中心 长崎 ,地处北九州区。
2019届高三复习地理东亚和日本

材料四 2003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赴朝参战53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 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25日刊登了 题为《战斗友谊照青史》的评论文章,歌颂中国 人民志愿军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朝鲜恢复建设中作 出的巨大贡献。
朝鲜
富士山
九州
3.多火山、地震
为什么日本多 火山、地震?
由于日本地处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跃,因此多 火山、地震。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太 平 洋
太平洋板块 熔岩
房屋倒塌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裂开的公路
南极洲
6、主要城市
东京 筑波 种子岛 九洲岛
材料一 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 散核武器条约》,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朝鲜 半岛局势再度成为国际热点。
材料二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国、朝鲜、 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六国代表在北京就朝核 问题举行了六方会谈,标志着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又 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原因: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③海岸线 曲,折多良港, 神和户 是著横名滨的海港。
①南北差异显著,原因 纬度;位置
气候
②南部为 亚热气带候季,风特点 北部为 温带气季候风,特点
③气候带有显著的 海洋性性特征。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 原因:1.山地丘陵多. 2.海洋季风型气候, 3. 国民素质
——因为这些地 区多优良港湾,交 通便利,利于进口 原料、燃料,出口 工业产品。
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考试试卷——东亚(日本) 中亚

东亚——日本中亚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
回答1~3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部属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洋流C.海陆位置、洋流D.太阳辐射、洋流答案 1.B 2.C 3.C解析第1题,冬季,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导致降水由东向西增加。
第2题,日本四面环海,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第3题,受暖流作用,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不同的资源。
据此回答4~5题。
4.下图表示向日本输送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互联系图,其中对应正确的是()A.甲—小麦输送路线B.乙—石油输送路线C.丙—林产品输送路线D.丁—铁矿石输送路线5.在中亚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的是()A.哈萨克斯坦B.乌兹别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土库曼斯坦答案 4.A 5.B解析第4题,根据日本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来源可知,乙表示铁矿石输送路线,丙表示能源输送路线,丁表示畜产品输送路线。
第5题,“白金之国”是指乌兹别克斯坦。
结合“韩国位置及交通简图”,回答6~7题。
6.山东省威海市和韩国仁川市被选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仁川被选定为示范区,其最主要的优势是()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B.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C.人口分布稠密,国内市场广阔D.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区域地势西高东低B.仁川向北距离“三八线”约100千米C.南部沿海海岸线曲折破碎,地震灾害多发D.河北石家庄与仁川纬度相当,均为温带季风气候,但气温年较差比仁川大答案 6.A7.D解析第6题,据图判断仁川位于沿海地区且距离威海较近,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和高速公路交会,水陆交通便利。
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

在讲授本课时,教师要充分、增强印象、加深理解;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如日本、朝鲜半岛和我我国季风气候的差异,不同地区表现出的艺术风格、风俗民情等的不同;运用综合法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这两方面掌握亚洲的区域特征及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2.预习教材内容,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旁白】我们国家的周围建立有许多的过,他们都是我们的友邦国家,而日本,他和中国的关系更甚密切。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本内容,走进日本。
结合课前在网上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知识梳理及基础学习交流。
东亚与日本
教学目标
1.识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及其主要城市、主要的工业中心及其工业分布,运用资料说明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理解日本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2.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日本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特点。
2.日本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特征的形成。
环节二对学案探究内容分析整合
探究点拔一
1.日本是一个多山地岛国;火山地震多发;季风气候明显,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
2.除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地热资源、硫磺矿等丰富外,日本自然资源匮乏。
探究点拨二
1.日本的经济是以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的加工贸易为主。
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多媒体展示日本在地图上的位置图,日本的文化艺术有关图片、日本的风土人情有关资料。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 2.7.1 东亚-日本课件

(2)板块名称及交界类型:①由位置定板块名称。日本 附近海域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②有 岛弧等岛屿的分布,判定为板块的挤压带而非张裂带。 【答案】(1)选C,(2)选A。
【题组过关】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
完成1~3题。
1.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成
②产业向国外转移。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调 整产业结构的设想,从劳动、资源密集型逐步转为知识、 技术密集型。进入80年代,加快了以电子技术、生物技 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 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逐渐向东亚其他国家和东南亚国 家转移。
【真题探源】 (2014·海南地理改编)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 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 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 完成(1)、(2)题。
(3)海陆轮廓:海岸线曲折,多_优__良__海__港__,利于渔业、造 船业、海洋交通的发展。 (4)地形:以_山__地__和__丘__陵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5)气候:海洋性强,北部为_温__带__季__风__气候,南部为_亚__热__ _带__季__风__气候。 (6)资源:矿产资源贫乏,_水__能__资源和_森__林__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渔业发达。第3题,日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 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富士山是其最高峰, 樱花是其国花。根据题意,故选D。
【加固训练】 1.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 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2.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变化: (1)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形成。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种布局的特点与日本地形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
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共93张PPT)

3、东亚人口和经济 重点:东亚的地形特征;东亚的气候特征 难点:东亚气候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 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一、位置和范围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 降水少, 集中夏季 大陆性更强
北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大, 降水集中7、8月
大陆性季风
东京
一月均温0℃以下
年较差较小,
降水较均匀且量 大
海洋性季风
思考4:从东京→北京→乌兰巴托,东亚季风 气候表现出什么特点?
自东向西,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加 强。具体表现在:
(1)地形地质 (3)水文
(2)气候 (4)自然资源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多优良港湾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 ①. ___日__本__海____ ②. ___太__平__洋____ ③. __濑__户__内__海___
① ②
③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
位置
●
商贸
●
气候
●
城市
●
水文 ●
● 人口
生物 ●
●
景观
●
农业
●交通 ●工业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
世界区域的划分
第七讲 东亚—日本
【知识目标】
1教.正学确重识点记:东1.亚东亚的的地自位然和地范理围特、征东。西地理特征的差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题01东亚及日本备战2019高考地理之世界地理分区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

一、东亚地区概况1.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东部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3.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多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4.经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世界重要水稻、茶叶、蚕丝产区。
二、日本1.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分析(1)农业单产高:水稻产量自给甚至出口①自然原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水热保证。
②社会原因: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渔业发达:捕鱼量排世界第一①自然原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
②社会经济原因: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需求大。
2.“三湾一海”工业带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且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节省了陆上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且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即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东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均位于低海拔地区,下表示意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西北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3)简述甲国工业的突出特征及工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19届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讲 东亚——日本

火山、地震 。 4.灾害: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多____________
5.经济类型及成因 地域狭小 进口原料、燃料,科学技术水平 ____________、 生产率高
加工贸易 ________为
主的经济
资源贫乏 ________
6.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 和_______________ 濑户内海沿岸 。主要工业区:图中的 a______ 京滨 工 集中分布于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布特点及原因。
学科•素养•确立
提示:大陆性
西高东低
季风
太平洋
基础知识识记
一、东亚
1.位置与范围 蒙古 、中国、B_____ 日本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A_____ 朝鲜 、C_____ 韩国 、D____
2.居民
黄种人为主,集中在沿海平原。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和族。 3.沿海和内陆的差异
2.日本一月 0℃等温线与 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 0℃等温线与 33°N纬 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解析:日本是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强,故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纬度比中 国高,对应的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答案:C
气候
经济
二、日本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125°E~150°E,25°N~45°N之间。②
太平洋 、西临B_______ 日本海 。以G__________ 朝鲜海峡 为界与韩国为邻。 海陆位置:东临A________ 本州 、 E______ 九州 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 北海道 、 D______ 四国 、 F______4 (2) 范围:由 C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东亚人口和经济 重点:东亚的地形特征;东亚的气候特征 难点:东亚气候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 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一、位置和范围
•熟悉区域地图,了解认定方法 •联系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区域特征,突出区域差异 •剖析命题思路,做精做活习题
•区域认定
文综的瓶颈是地理, 地理的瓶颈是区域,
区域的瓶颈是图像。 95º
区域认定的方法: 经纬网定位 轮廓定位 特征定位
100º 40º
•突出主干知识的多向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地形
1、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 80ºE-140ºE,20ºN-50ºN
2、范围
中国 临海国
北京 蒙古
内陆国
乌兰巴托
朝鲜
平壤 韩国
半岛国
首尔
日本
岛国
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80ºE~140ºE,20ºN~50ºN
东 亚
背靠 最大 的大 陆面 引起 临最 大的 海洋
冬
冬季亚洲
冬季
夏
大陆为高
风从
季
海
压,海洋
陆—
风
陆 温
导致
为低压; 夏季亚洲
形成
—海. 夏季
所以
气 候
差
大陆为低
风从
显
大
压,海洋
海—
著
为高压
—陆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蒙古、西伯 利亚一带
西北风 寒冷干燥 陆→海
强劲 东亚大部分 低温少雨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
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海湾。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 (2)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海湾。 (4)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丘陵
沿40°N纬线剖面
思考2:东亚大河多什么流向?为什么?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半岛、岛屿、海
• 半岛、岛屿:朝鲜半岛(东亚最大)、
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琉球群岛、舟山 群岛、台湾岛、海南岛、辽东半岛、山东 半岛、雷州半岛等。
• 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北部湾、琼州海峡等。
思考1:东亚多岛屿、半岛,他们 的成因是什么?
东亚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板块交 界处,两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因位 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 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链。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
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带性植被:热带季雨林
特点:冬冷夏热,冬夏温差大, 年降水量少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带性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世界地理高考复习之
东亚和日本
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老胡)
高考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内容和角度:
①区域的判断(区域认定);
②自然地理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等)的描述及分析;
(描述和阐释事物) ③区域人地关系分析(区域问题)与可持 续发展的实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
(论证和探讨问题)
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太平洋、 印度洋
温暖湿润
偏南风 海→陆
较弱
东部近海
高温多雨
思考3: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 为什么冬季 风强于夏季风?
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冬季风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劲, 影响范围广;东亚地区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其 影响深刻
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势力较弱; 东亚地区距夏季风的源地较远,受其影响较弱
•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 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 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 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地势高)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2、河流:
3、气候: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
2、河流
•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 平洋。
• 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 小,河流短促。
2、气候
亚 洲 气 候 图
2、东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东亚的气候
•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温暧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 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
特点: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原
年降水量较少
气
成因:海拔高
候
地带性植被:高寒草甸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
位置
●
商贸
●
气候
●
城市
●
水文 ●
● 人口
生物 ●
●
景观
●
农业
●交通 ●工业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
世界区域的划分
第七讲 东亚—日本
【知识目标】
1教.正学确重识点记:东1.亚东亚的的地自位然和地范理围特、征东。西地理特征的差
异。
2.日本的地理特征。
2教.日学本难的点位:置1.、东亚范季围风、气地候形显与著气的候原、因经济发展特点
【能力要求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异。
1.运用板块构3.日造本原工理业分分析布日的本特多点地及震成的因原。因。
2.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东亚季风的特点与地区差异
3.结合区域分析图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及分布特点。
本节课主要内容
识记: 1、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2、东亚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分布情况;
3、东亚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