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设计中应考虑的印刷工艺四大要素
印刷工艺要素

印刷工艺要素
印刷工艺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内容排版、字号、字体、行距、段落间距等。
版面设计要体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性,同时也要符合印刷机器的印刷能力。
2.印刷原材料:印刷原材料包括纸张、印刷油墨、印版等。
纸张是印刷品质量的基础,不同纸张的质量、厚度、光泽度、吸墨性能等都会影响印刷品的效果。
印刷油墨的选择要考虑到颜色、光泽度、干燥速度等因素。
印版的质量和制作工艺也会影响印刷品质量。
3.印刷机器:印刷机器是印刷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印刷机器具有不同的印刷能力和印刷效果。
印刷机器的调整和维护也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4.印刷工艺:印刷工艺是指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包括调整印刷机器、上色、调整印版、定位、加压、烘干等。
调整得当的印刷工艺能够使印刷品具有更好的颜色、清晰度和细节。
5.印刷环境:印刷环境是指印刷厂内部的温度、湿度、灰尘等因素。
印刷环境的
优劣会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保持室内环境的稳定和清洁。
印前 设计 必备 ,印刷基础

•
• • •
完稿须知
一、稿件部分: 1、 16 开单页尺寸:制作完稿出血后尺寸 213× 288mm ,四边各出血 1.5mm ,裁切后净尺寸 210× 285mm ;如 要裁切小张,每一小张也要出血 1.5mm ,拼成 16 开后,总尺寸不得大于 213× 288mm 。 2 、封套:制作完稿摊开出血后尺寸 434× 368mm ,四边各出血 3mm ,成品净尺寸 214× 300mm (舌头高度 62mm )。
平面设计常用尺寸 • • 名片 横版:90*55mm<方角> 85*54mm<圆角> 竖版:50*90mm<方角> 54*85mm<圆角> 方版:90*90mm 90*95mm IC卡 85x54MM 三折页广告 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普通宣传册 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文件封套 标准尺寸:220mm x 305mm 招贴画: 标准尺寸:540mm x 380mm 挂旗 标准尺寸:8开 376mm x 265mm 4开 540mm x 380mm
• • • •
•
桌旗 210×140mm
纸张的种类 一般普通的纸张有:铜版纸、亚芬纸、双胶纸、白卡纸等等 特种纸:根据时间情况。。。。及印刷颜色的控制。
3.印刷工艺
专色、烫金、UV、凹凸版等(见实物) 什么是专色和专色印刷? 专色是指在印刷时,不是通过印刷C,M,Y,K四色合成这种颜色,而是专门用一种特定的油墨来印刷该颜色。 专色油墨是由印刷厂预先混合好或油墨厂生产的。对于印刷品的每一种专色,在印刷时都有专门的一个色版对应。 使用专色可使颜色更准确。尽管在计算机上不能准确地表示颜色,但通过标准颜色匹配系统的预印色样卡,能看到 该颜色在纸张上的准确的颜色,如Pantone彩色匹配系统就创建了很详细的色样卡。 对于设计中设定的非标准专色颜色,印刷 厂不一定准确地调配出来,而且在屏幕上也无法看到准确的颜色,所 以若不是特殊的需求就不要轻易使用自己定义的专色。
印刷中的各项工艺

印刷中的各项工艺印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出版、包装、广告等行业的重要生产工艺。
在印刷中,涉及到多项工艺,如设计、制版、印刷、后处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刷中的各项工艺。
一、设计设计是印刷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好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传达信息,提高产品的销售力。
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合适的色彩搭配、字体选择和排版方式等。
二、制版制版是将设计图转化为可供印刷使用的图像形式。
常用的制版方式有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平版印刷。
其中,凸版印刷是将图案凸起部分涂上油墨后直接压在纸张上,形成图案;凹版印刷则是将图案凹陷部分涂上油墨后压在纸张上;平板印刷则是通过滚筒将油墨传输到平面模具上再压在纸张上。
三、印刷经过制版后就可以进行正式的印刷了。
在进行印刷之前,需要先调整好印刷机的各项参数,如墨量、压力、速度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纸张的质量和大小等因素。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印刷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
四、后处理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
主要包括烘干、裁切、折页和装订等环节。
其中,烘干是将油墨干燥固定在纸张上;裁切则是将纸张按照规定的尺寸进行裁剪;折页则是将纸张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折叠;装订则是将多个纸张或书页固定在一起。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色差、偏色、模糊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印刷效果和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色差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油墨配方和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来解决。
2. 偏色问题:可以通过校准印刷机颜色系统来解决。
3. 模糊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压力和速度等参数来解决。
六、安全措施印刷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化学物质和机械设备,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穿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对印刷机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将危险品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并标明警示标志。
印刷工艺的控制要素有

印刷工艺的控制要素有印刷工艺的控制要素是指对印刷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控制的关键因素。
它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
以下是印刷工艺的一些重要控制要素:1.设计:印刷品的设计是决定印刷品形式和质量的基础。
设计要素包括图案、文字、颜色等,它们需要合理布局和选用适合的色彩搭配。
设计师需要考虑印刷材料、印刷机器的特性以及印刷后的效果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印刷性和可操作性。
2.印刷材料:印刷材料包括纸张、油墨、版材等。
印刷纸张的选择需根据印刷品的要求确定纸张的光泽、质地、厚度等特性。
油墨的选择需考虑印刷品的颜色要求、展现效果、耐久性等。
版材的选择需要根据印刷品的形式和要求,如平面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
3.印刷机器:印刷机器的选择和操作对印刷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印刷机器应能满足印刷品要求的印刷速度、精度、印刷颜色数量等方面。
机器操作者需要熟悉机器的性能和操作规程,正确调节机器参数,并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等。
4.印刷工艺:印刷工艺是指印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预压、装版、墨路、印刷、覆膜、烫金、模切等。
在每个环节中,操作者需要准确控制各种参数,如印刷速度、温度、压力等,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
5.印刷环境:印刷环境的温度、湿度、尘埃等因素,对印刷质量和机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适宜的环境能保证纸张的平整度、墨色的稳定性以及机器的正常运行等。
6.印刷控制系统:现代印刷设备通常配备了先进的印刷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和监控印刷过程。
该控制系统可调节和控制印刷速度、色彩平衡等参数,提高印刷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7.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印刷企业应制定一套针对印刷工艺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和纠偏控制措施等。
通过标准化和质量控制,能够保证印刷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8.人员技术:印刷工艺的控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印刷人员需要熟悉印刷设备的特点和操作要领,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发现和解决印刷过程中的问题。
印前工艺流程

印前工艺流程
印前工艺是印刷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印刷品
的质量和效果。
印前工艺流程包括设计、排版、校对、输出等多个
环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印前工艺的流程及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设计阶段是印前工艺的第一步,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需求,进行创意构思和设计方案的制定。
设计师需要考虑印刷品的整体风格、色彩搭配、版面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稿符合客户的要求,
并能够顺利进行后续的印刷加工。
排版是设计稿确定后的第二步,排版师根据设计稿的要求,将
文字、图片、图表等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列和组合,以确保印刷品的
版面整洁、美观,同时也要考虑到印刷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文字
重叠、图片失真等问题。
校对是排版完成后的重要环节,校对员需要仔细核对印刷品的
内容、格式、标点等方面的错误,以确保印刷品的内容准确无误。
校对员还需要与设计师和排版师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
并进行修改和调整。
输出是印前工艺的最后一步,输出员需要将排版完成的文件进
行输出,生成印刷所需的版材。
输出员需要根据印刷的要求和规格,选择合适的输出设备和材料,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环节外,印前工艺流程中还包括了色彩管理、印刷工艺的选择、印刷样张的制作等内容,这些环节都对印刷
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印前工艺流程是印刷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
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在印前工艺流程中严格把关,才能够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达到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希望通过
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印前工艺流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印刷的基本工序

印刷的基本工序一、设计与排版设计与排版是印刷的基本工序之一,它是决定印刷品外观和版面布局的关键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运用专业的设计软件和技巧,创造出美观、有吸引力的设计方案。
而排版则是将设计好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考虑文字、图片、图表等各个元素的大小、位置、间距等因素,使得整个版面看起来和谐、平衡。
二、制版制版是指将设计好的版面转化为可以进行印刷的版材的过程。
在传统印刷中,制版通常采用光敏版或胶印版,通过光刻或相应的化学处理,将图像和文字转移到版材上。
而在数字印刷中,制版则是通过数码输出或直接打印的方式进行。
制版的关键是保证图像和文字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以及版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三、印刷印刷是将制版好的版材与印刷纸张接触,传递图像和文字的过程。
印刷可以分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多种方式。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印刷机的压力、速度、墨水的供给等参数,以确保图像和文字的清晰度、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纸张的质量和厚度,以及对印刷品的处理和保护,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四、后期加工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期加工处理,以使印刷品更加完美。
后期加工包括裁切、折页、装订、覆膜、烫金等工序。
裁切是将大张的纸张切割成所需的尺寸,折页是将平面的印刷品折叠成册页,装订是将折页的印刷品用钉子、胶水等方式固定在一起,覆膜是给印刷品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烫金则是在印刷品表面烫上金属箔等装饰。
这些后期加工工序的目的是增加印刷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
五、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整个印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质量控制包括对原材料的检验、对印刷过程的监控和对印刷品的检验等。
对原材料的检验包括对纸张、油墨、化学品等的质量和规格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对印刷过程的监控包括对印刷机的参数进行调整和控制,以及对印刷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对印刷品的检验则是对印刷品的外观、颜色、尺寸等进行检查,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印前设计中应考虑的印刷工艺四大要素

第一小隊:煎炸老鼠聯合演出人物:哆啦A夢(連晨傑)、小紅帽(趙恩)、巫師(游雅涵)、老鼠(馮大琳)、大野狼(曾光右) / 科學怪人(黃書偉)、人民1-3號(葉致寬、姜乃文、曾光右)、人造人1-3號(林立、黃俊瑋、凌鼎祐)、總旁白(吳倢如)、地球旁白(郭芷安)、sk-2旁白(邱昭榮)、17號(戴詠暉)、砍樹者(凌鼎祐)、樹木工廠(黃俊瑋、張任攸)、小丸子(張任攸)、櫻爺爺(林立)劇本:第1幕---地球的污染旁白:地球上各國為了發展經濟與科技,不斷開發新能源及新工廠,因此將大批森林砍倒並建造許多新工廠。
(工人砍樹,樹倒轉變成冒黑煙的工廠)旁白:雖然地球上的科技愈來愈繁榮,但環境污染反而越來越嚴重,一些本來生活在下水道的老鼠因為下水道被嚴重污染,反而離開下水道,在馬路上到處跑來跑去。
哆啦A夢:死大雄,都不幫媽媽買菜,害我還要走一趟……(碎碎唸)老鼠:(忽然冒出來),請問在那邊可以找到起司?哆啦A夢:喔!在那邊……哇!老鼠!(昏倒)老鼠:你沒事吧?小紅帽:(路過)ㄟ,哆啦A夢你怎麼了!(拉掉鬍鬚)啊!沒反應!(碎碎唸)老鼠:我也不知道,他看到我就昏倒了。
小紅帽:你這隻老鼠怎麼會跑到這裡來?你不是應該在下水道嗎?老鼠:最近工廠排放愈來愈多廢水,下水道已經充滿各種化學廢料,連骯髒的我們都忍受不了,只好出來透透氣!看來你們這裡好像更糟!這隻藍貓怎麼一下子就昏過去了?看來這裡的空氣中也充滿有毒物質了!要小心一點囉!(說完老鼠迅速逃跑)小紅帽:有這麼嚴重嗎?看來我得到山上找巫師來幫忙了!第二幕:和平的SK-2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顆星球叫SK-2星球。
這個星球是個和平、經濟富裕、科技發達、人民生活安定且繁榮的發達星球,彷彿地球上的歐盟。
但是,好景不常,在300年前誕生了一位名叫黃書偉的科學怪博士,他覺得這個星球的生活太無趣了,於是決定製造一個名叫17號的人造人來陪他過生活……科學怪博士正在炒菜……科:啊!17號!幫我拿醬油過來!17號:沒有醬油了!主人!科:你立刻用你的程式幫我調出一公噸的醬油!17號:Yes,sir!(17號轉身製造中,5秒後轉過身,提著一桶醬油)17號:主人,命令已達成,這是你的醬油!科:很好,你去把碗洗一洗並用你的排氣孔烘乾它們。
印刷工艺要素、种类与流程介绍

原稿设计—制版—印刷—装订
• 随着电脑印刷流水线与直接制版、无版印刷、数
码印刷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工序越来越简化, 设计人员需要直接参与印版的制作,使得艺术设计与 科学技术更加紧密的结合。
• 印刷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现代生活离不
开它,印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75线、200线等,线数越多,网屏越细,表现层次越 丰富。网线最多能达到750线。
• 网线的组成形式
• 90度、105度、135度、75度等
• 四、网点与网屏
• 2 网点作用
网点是印刷复制过程的基础,是构成图文的最基本的 单位,网点的作用主要有: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任务; 2)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 二、平版胶印的原理与特点
• 原理——利用油水不相混溶的原理,使印版表面的图
文部分形成亲油性能,空白部分形成亲水性能。印刷 时,通过润水和给墨工序,使图文部分着墨拒水,空 白部分亲水拒墨,将印版上的阳图正像转印到滚筒的 橡胶布上,形成阳图反像,再将橡胶布上的阳图反像 压印到纸上,从而得到印迹清晰的正像。
• 分色方法
1 照相分色 2 电子分色
• 四、网点与网屏
• 1 网点——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
上由这种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 效果。按照加网的方法,分为调幅网点(调幅网点: 以点的大小来表现图像的层次,点间距固定,点大小 改变)和调频网点(调频网点:以点的疏密而不是点 的大小来表现图像的层次)
• 一、石版印刷与珂罗版印刷
• 石版印刷——18世纪末德国人亚罗斯.逊纳费尔德发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前设计中应考虑的印刷工艺四大要素印前设计中应考虑的印刷工艺四大要素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印前设计人员感觉非常完美的作品,在交付印刷生产以后,出现了诸多的实际印刷工艺问题,致使生产过程无法持续进行,或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加工难度,而引起成本的上升。
因此,本文从实际生产出发,总结在印前设计中应考虑的印刷工艺的基本要素问题,使印前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从这些要素出发,注重印品设计的工艺问题,从而实现印前和印刷、以及印后的无缝对接,高质高效地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服务。
一件精美的设计作品,毫无疑问,是设计人员智慧与灵感的结晶,但是,从设计作品”变成印刷产品”,此间有相当大的距离。
因为单张的作品容易实现,如果该设计是以广为传播为目的,需要大量复制时,以印刷的样张来比较其作品的效果就显得意义重大,从印刷的角度来讲,印刷工艺的复杂性使一张起印的这种做法十分奢侈。
这时不仅仅需要艺术设计的功底,也需要考虑和掌握相关的印刷工艺问题,并体现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去,才能完成从作品”到产品”的完美蜕变。
在实际生活中,设计者和印刷厂之间经常在出现事故后,由于责任分不清而闹得双方很不愉快。
其实,只要设计者们根据印刷工艺知识,改变产品的设计方案,就能印得更好。
那么,产品在设计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印刷工艺问题?、印刷类型产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将采用哪种印刷类型。
不同印刷类型的工艺特点是完全不同的。
以四大印刷方式为例,胶印表现层次丰富而细腻,凸印产品轮廓清晰,笔触有力,墨色鲜艳,凹印则线条分明,精细美观,丝印墨层厚实有浮凸感,柔印产品简明的色块、线条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同的印刷类型有自己特定的设计要求,必须在设计时进行对应的考虑。
对于胶印产品的设计而言,设计人员接触较多,相对经验丰富,主要注意这些要点即可:图片的分辨率是否足够;陷印值是否适合;对于细小的文字,尽量避免四色叠加,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印刷难度;规矩线裁切线等是否齐全;尽量避免设计大幅面的满版实地色块;图文与纸张纤维的方向关系,充分考虑到后加工的要求等。
凹印产品在设计要避免多色套印。
因凹印所使用的承印材料大多具有较大的热伸缩性,加上在高速印刷过程中遇热变形,使得印刷套印难度更大,因此设计图案时,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多色套印。
此外,有的材料不仅伸缩性大,油墨附着性也很差。
女口: 目前鲜奶制品所用的PE膜、黑白膜,因此设计这类包装图案时不仅要避免多色套印,还要做到图案简洁、大方、避免大面积填色。
要充分考虑制袋工艺的要求,对于背封袋,其正面图案要根据成品尺寸做适量内出血,以防止制成袋后正面图案显得太小,同时要考虑上下左右是否需要无接缝。
光点位置设置是否符合裁切制袋需要等。
另外,在单元成品图案之间是否需要用透明或相同颜色进行连接也是凹印产品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
柔印印品在设计时,如果原先的产品是采用胶印或者凹印印刷的,在考虑使用柔印时,不能简单的照搬之前的设计方案,去盲目追求胶印、凹印的印刷效果。
柔印印品在设计时,应当避免如下方面:避免设计太小的文字及太细的线条;避免两色或多色的线条及文字套印;避免设计细小的反白文字及线条;避免图片高光断网或1%的小网点;避免在photoshop等位图软件中设计文字或线条;避免沿印刷滚筒水平方向设计宽而长的实地和渐变;除非特殊要求,避免将大面积实地与网点及细小文字做在同一版面上等等。
丝网印刷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所采用的原稿原则上和其它印刷方法所用原稿没有很大差异,但在具体的制版、印刷实践中,其要求就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是由于丝网印刷特性所决定的。
特别是由于丝网印刷墨层厚实、色泽鲜艳,所以在选择原稿及制版时要充分考虑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
另外,丝网印刷所用原稿图文线条、网点精度要求也和普通印刷方法所用原稿要求有所不同。
如果原稿的线条、网点十分精细,采用丝网印刷制版则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用丝网印刷技术不适于再现精细线条、网点的原稿。
在丝网印刷制版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网线,以求达到充分再现原稿的目的。
丝网印刷比较适于表现文字及线条明快的单色成套色原稿,同样适于表现反差较大,层次清晰的彩色原稿。
通过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使得复制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丰富厚实的墨层和色调的明暗对比,充分表达原稿内容的质感以及立体效果。
二、材料选用产品设计时,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与产品市场定位相符,要达到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包装效果的目的。
在选择材料时,一方面要考虑材料的品种,一方面要考虑到材料的规格问题。
不同的印刷材料品种,其印刷适性差异较大,甚至完全不同,对产品的实际表现效果也千差万别。
在新材料使用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河北中旺集团的一碗香方便面包装,大胆突破设计材料,借鉴小食品包装设计风格,使用透明油墨在镀铝膜上印刷,其鲜明的颜色一经上市就很快成为众多同类产品中引人注目”的焦点,给方便面包装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促销效果。
对于材料的规格,也是影响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举例来说,由于不同业务的包装商标印刷需要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纸张,往往需要储备几十个不同品种和厚度的纸张。
如单面铜版纸、单面胶版纸、单面铜版卡纸、涂胶纸、铸涂玻璃粉卡纸、白版纸、金版纸、铝箔纸、牛皮白版纸等,常见的厚度是80g、90g、250g、300g。
350g、400g、450g等。
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到用料规格的问题,以避免因为材料规格的选用不当而产生额外的成本。
以书刊印刷用纸为例,图书杂志的封面、插页和衬页,封面200页以内一般用100〜150g纸,200 页以上用120〜180g纸;插页用80〜150g纸;衬页根据书的厚薄一般在80〜150g 之间选用。
同一品种的纸,克数越重,价格越高,正文纸的克重增加,书脊厚度也随之加厚,有时还须调整封面纸的克重与开数,从而会产生一连串的连带关系,往往增加了纸张成本。
三、颜色与分辨率颜色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印刷的实际再现效果,比如尽量不使用紫色系中的颜色。
原因是印刷油墨中的青墨和品红墨叠加后获得的紫色系颜色普遍显脏”,难以达到设计图案时电脑显示器中显示给客户的颜色或者客户心目中所期望的颜色效果,容易造成有关颜色的质量事故。
如果确需印出理想的紫色系颜色,则要么建议设计时使用桃红油墨进行叠加,要么用专色印刷。
如果所设计的产品处于销售过程中的新上市实验阶段,可建议客户用专色来印包装主色调,既可以提高包装图案、颜色的亮度,又可降低包装主色调颜色一旦同包装市场流行色不符合而造成的滞销风险(如果产品主色调颜色用专色印刷,在销售过程中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调换包装主色调颜色)。
在印刷类平面设计中,分辨率的设置必须根据设计和印刷工艺的要求,特别是印刷所用的承印材料(多为纸张)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并不是任何图片都一定要调到最高分辨率。
如报纸印刷的网线比精美画册要低,它们对图像文件的分辨率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将用新闻纸印刷的报纸上的图片分辨率调至与用铜版纸印刷的画册相同的分辨率,不仅毫无意义,反而导致印刷糊版。
印刷类电脑平面设计中对不同对象的分辨率的设置如下:一般新闻纸、胶版纸印刷的彩色或黑白报纸印刷网线为60- 100线,设计分辨率在120-200dpi; —般采用胶版纸、画报纸、铜版纸、卡纸、白板印刷的彩色图片,如书封、画报、产品广告等,印刷网线达150线,设计分辨率为300dpi;高档书籍、精美画册、高档广告印刷品,采用高档铜版纸印刷,印刷网线可达175线以上,设计分辨率为350dpi ;精品珍品图书或特殊有价证券、特殊纸币等,设计分辨率可用400dpi。
四、排版方案设计师必须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合理的排版方案。
如柔印中所设计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包装一次印量很大,可以建议客户竖向多排列单元图案,通过增加版滚筒的周长来提高印刷效率。
排版时要注意纸张的方向,如瓶装酒商标,由于它是机械化贴标,速度快,纸张背面自动涂胶遇湿后,瞬间变形弯曲,纸张的弯曲方向要与自动贴标机相匹配,否则在自动流水线上无法进行生产。
因此,为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纸张横竖丝在拼联排版时,一定要首先考虑,以防生产出来的商标由于不符合客户横竖丝的要求而造成整批产品报废。
包装商标印刷与书刊印刷显著不同的特征是一版一图多拼联。
少则联两个图,多则联几十个图。
到底拼联几个图进行印刷比较合适,这就是设计和工艺要考虑的问题。
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①印后加工的难易程度。
一个稿件如果后加工工序比较多,就要慎重考虑不能把印刷版面搞得很大,否则由于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纸张伸缩,这样下道工序的烫铝、压凸就很难套印准确,致使本应一次烫铝、压凸,不得已就要烫印数次。
另外,拼联又多且纸张变形,就会严重影响套准,难以补救。
②异型商标。
商标标贴一般不会很大,对于需要模切的薄纸异型商标,拼联不要过多,否则会因为模切版制作的精度问题,影响模切质量。
③印刷数量。
如果印刷数量不大,就不要把拼联搞得过多。
因为版面过大而印刷数量很少,模切版费用高,必然加大单标成本。
④纸张开数。
包装用纸的尺寸与纸张尺寸相吻合,所以印刷用纸很标准,不存在浪费问题。
包装商标则不然,由于受到单标尺寸的影响,不可能准确地拼联成八开、四开、对开印刷。
所以是否采取插拼、横竖拼、套拼、一刀冲、抽刀等拼联方式,是以尽量节约印刷用纸为原则,选择好工艺拼联方式可直接为企业创利润。
例如在书刊设计中,如果开本选用不合理,将使边料增加,纸张的有效利用面积减少。
短行较多的书,如横排的诗集,用32开本, 其切口及订口有很多空白,用纸较多。
假如用狭长形的36开本,可以节约纸张。
如果开本太小,折数和光边材料损耗也较多。
为了便于印装,尽量不用或少用不规则的开本,这样可降低印装成本。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从作品”到产品”的成功跨越,印前设计人员就必须深入学习印刷工艺的有关知识,在以上所讨论的工艺问题上做好参数的选择和设定,熟练应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去,才能成功实现印刷批量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并不断引导和降低生产成本,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