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
数字电视发射机指标分析

1 . 1全场 测试 法 全场测试 主要包括 反射损耗 测量、 电平测量 、 杂波 测量 、
非线性 测量 、 线 性 测 量 以及 时 间 、 频 率 的测量 。 它 是 在 场 正 程 期 间送入 某种 有代 表性 的测 试信 号 , 测 量 其 通 过 发 射 系
1 5 KH z音频正弦信号 。调整输入信号电平,使发射机达到最
KHz 。
测试 , 测试过程中需中断播出; 插入行测试法是利用场消 隐期 间 的某 些 行 , 用 插 测 信 号 对 电视 通 道 进 行 测 试 和 监 测 , 测试过 程 中无 需中断播 出。
( 2 ) 全 场 测 试 是 用 人 为 模 拟 的 全 电视 信 号 作 为 测 试 信 号 ,
平, 使 发射 机 频 偏 为 2 5 K Hz , 然 后保 持 音 频 振 荡 器 输 出 电平 不
统在动态传输时产生 的各种失真信息 。二者相 比较 ,电视插 入行测试不仅具有简单 、 高效 、 方便 的特 点, 更 因经历全程而
具有显 明、 生动、 直 观 的长 处 。
1 _ 3 全 场测 试法 与插 入行 测试 法 的 比较
音。
2声 机技 术指 标 的测试
2 . 1非线 性失 真 ( 谐 波失真 )
非线性失真是指当声机用规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信 号 调制 时,由于伴音通道 的非线性 , 使输 出的解 调音频 中除有 基波 分量外 , 还有谐波 分量 , 这些谐波将 使输 出的音频信 号 产 生失真 , 这种失真称 为非线性失真 。它使声音 的还原 性变 劣 。其 中产生 的原 因主要是 产生于 伴音调 制器 的音频放 大 级和 调制级 。对伴 音质量 的影 响是当失真小 于 1 0 %时, 人的 听觉己能察觉 ; 大于 1 0 %时感觉 明显 ; 而大于 1 5 %时 , 则近似
光发射机指标测试__光纤实验

河南理工大学光电检测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光发射机平均输出光功率的指标要求。
2.掌握数字光发射机平均输出光功率的测试方法。
3.了解数字光发射机的消光比的指标要求。
4.掌握数字光发射机的消光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试数字光发射机的平均光功率。
2.测试数字光发射机的消光比。
3.绘制数字光发射机的P-I特性曲线。
三、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系统1台。
2.示波器1台。
3.光功率计1台。
4.万用表1部。
5.FC/PC光纤跳线1根。
四、实验原理光发射机的指标包括:半导体光源的P-I特性曲线测试、消光比(EXT)测试和平均光功率的测试。
下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1.半导体光源的P-I特性曲线测试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与驱动电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特性有一个转折点,相应的驱动电流称为门限电流(或称阈值电流),用Ith表示。
在门限电流以下,激光器工作于自发发射,输出荧光功率很小,通常小于100pW;在门限电流以上,激光器工作于受激发射,输出激光,功率随电流迅速上升,基本上成直线关系。
激光器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相似于正向二极管的特性。
P-I特性是选择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依据。
在选择时,应选阈值电流Ith 尽可能小,Ith对应P值小,而且没有扭折点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样的激光器工作电流小,工作稳定性高,消光比大,而且不易产生光信号失真。
且要求P-I 曲线的斜率适当。
斜率太小,则要求驱动信号太大,给驱动电路带米麻烦:斜率太大,则会山现光反射噪声及使自动光功率控制环路调整困难。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极高量子效率的特点,微小的电流变化会导致光功率输出变化,是光纤通信中最重要的一种光源,激光二极管可以看作为一种光学振荡器,要形成光的振荡,就必须要有光放人机制,也即激活介质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而且产生的增益足以抵消所有的损耗。
将开始出现净增益的条什称为阈值条件。
一般用注入电流值来标定阈值条件,也即阈值电流Ith,当输入电流小于Ith时,其输出光为非相干的荧光,类似于LED发出光,当电流大于Ith时,则输出光为激光,且输入电流和输出光功率成线性关系,该实验就是对该线性关系进行测量,以验证P-I的线性关系.I(mA)图11-1 LD 半导体激光器P-I 曲线示意图2.消光比(EXT )的测试消光比定义为:001110lg PEXT P ,式中P00是光发射机输入全“0”时输出的平均光功率即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光功率。
关于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故障总结分析

关于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故障总结分析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得以加速普及。
本文对1KW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技术分析。
标签:BLF888;显示屏;切换;信号源1KW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由激励器、前级放大器、分配器、切换器、功率放大器、功率合成器和定向耦合器及控制显示单元构成。
来自前端的TS流由激励器调制变频后输出RF射频信号。
控制显示单元通过切换器来选擇主或备激励器,将其中1路选择信号送入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经分配器作为功率放大器的激励信号,4个功率放大器将RF信号放大后通过合成器将信号输送至定向耦合器和滤波器经天线发射出去。
一、发射机显示输出功率偏低或无输出1、功率放大器存在故障。
功率放大器内包含3个120W功放模块,3分配器和3合成器及控制板。
每个120W功放模块采用1只LDMOS超高频射频功率晶体管BLF888和外围器件组成,该晶体管为双晶体管,模块的输入输出采用Doherty电路匹配,直流驱动电压50V,标称阻抗50欧姆,工作于甲乙类,共源推挽式放大。
3分配器和3合成器由威尔金森电路设计。
常见的故障现象是发射机的输出功率突然下降,输出功率降至约600~700W右,反射功率无明显变化,显示屏显示故障功率放大器明显低于300W,此外单个功放的直流电流也下降,约7~8A(正常在15A左右),查阅发射机控制监测数据面板可以看到一只功放电流明显偏低。
通常是功率晶体管的一半损坏,另一半还可以正常工作。
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损坏。
打开功率放大器的上盖,采用电阻测量法判断损坏的LDMOS晶体管。
将3用表拨到电阻档,测量LDMOS晶体管BLF888的栅源对地阻值,栅极正常阻值一般约3kΩ,源级输出阻值无穷大,根据该条件判断管子是否损坏。
此外损坏的晶体管周边通常出现阻抗匹配SMD元器件烧糊或脱焊现象,这些器件也需要更换,当发现电路板的基材覆铜面烧毁现象,必须更换掉整个电路板,确保全部功放模块具有一致的幅频特性。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编号目录索引表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编号目录索引表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一、电子信息技术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三、航空航天技术四、新材料技术五、高技术服务业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七、资源与环境技术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上海市科技和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申01一、电子信息技术011(一)软件01101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小型专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基于 EFI 的通用或专用 BIOS 系统技术等。
01102 2、支撑软件测试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软件管理工具套件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技术;虚拟现实(包括游戏类)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技术;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绑定等的工具软件技术;面向行业应用及基于相关封装技术的软件构件库技术等。
基于无线发射技术广播电视信号的安全性探讨

第 5 卷 总第 121期 131广电技术无线发射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广播电视信号的输出是持续的,只有确保信号持续传输,电视广播的画面才能是清晰、流畅的。
无线电发射技术可以长时间维持高频电波,且覆盖范围更广,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操作压力,还能降低信号传播中断的可能性。
一、广播电视信号中无线发射技术的应用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广播电视信号中无线电发射技术所应用的原理如下:首先,自由空间波与导行波借助发射天线进行转换,并将广播电视的信号转化为电磁波的形式;其次,转化完成的电磁波借助某种设备发送到外界;最后由用户家中的无线波接收器接收到电磁波,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节目展示在电视屏幕上。
相对于传统信号传输方式来说,无线发射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信号覆盖范围广等优势。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信号传输质量更高,稳定性更强。
无线发射技术就是将无线发射器与电脑通过USB 端口连接,然后以空气为媒介进行电磁波传播。
无线发射技术结合了软件技术、电磁波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加快了信号的传播速度。
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需要尽快创新自身生产形势。
开发互联网、卫星、无线等现代化传输工具,将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结合起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更加长远发展。
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在智能化、可靠性、安全性上都有良好表现。
首先,该技术使得电视放射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
发射机能够自动控制开关机和信息发送操作,然后对发射机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采样并归档,技术人员在中控计算机上还能获取技术指标。
其次是可靠性,无线发射系统的可靠性较高,能够在长时间的运行状态下保持稳定。
最后是实用性,无线发射技术使用起来更加简单,对多种恶劣环境都能适应,如今广播电视媒体的用户正不断流失,尽快采用低成本、低停播率、实用性高的信号传播手段,这样才能提高用户粘性,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1]。
数字电视测试技术

三、数字电视的视音频测量
z 数字电视的视音频测量 z 模拟视音频测量与数字视音频测量及仪器 3.1 视音频测量 数字电视的收看,最终还是视音频信号,因此它仍然有类似模拟视音频的技术指 标,
6
如图 2 所示,由电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送至被测系统,由解码器输出 SDI 串 行数字音视频信号,再经 D/A 变换为模拟复合信号供作视音频测试,指标有亮色增益、 亮色延时、微分增益、微分相位、多波群响应、信噪比、K 因子、音频信号分析等。
3
DVB-C 数字有线电视、正交幅度调整(QAM) DVB-S 数字卫星电视、正交键控调制(8PSK) DVB-S2 数字卫星电视、正交键控调制(QPSK) DVB-T 地面数字电视、正交频分复用调制(COFDM) 多载波间隔 2K、8K DVB-H 在 DVB-T 基础增加载波间隔 4K
1.4-2 DVB-S2 较 DVB-S1 优点 · 频谱利用率高 · 传输速率 DVB-S 为 55.3Mbps DVB-S2 为 86.4Mbps · 是下一代数字卫星电视方向
第一级__可解码性差错(共 6 个):传输码流同步丢失(TS sync loss);同步 字节错误(Sync byte error);节目相关表错误(PAT error);节目映像表错误(PMT error);连续计数错误(Continuity count error);节目识别表错误(PID error)。
电视发射机技术指标测试

电视发射机技术指标测试概 述电视发射机指标测试是利用电子计量仪对电视发射机的电气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调试,使其被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最终使广大观众看到满意的图像,听到悦耳的伴音。
测量内容对无线发送设备而言主要是:影机指标、声机指标。
对影机指标的测量,从测试技术和方法上又可分为:全场测试法和电视插入行测试法。
全场测试主要包括:反射损耗测量、电平测量、杂波测量、非线性测量、线性测量以及时间、频率的测量。
它是在场正程期间送入某种有代表性的测试信号,测量其通过发射系统后产生的失真及附加的干扰和杂波,来评定系统传输质量的好坏。
与之对应的是电视插入行测试方法,它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测试技术,利用场消隐期间的某些行,插入经过重新编排并包括了全场测试信号主要内容的插入行测试信号,与图像信号一道被传送,故能全方位提供系统在动态传输时产生的各种失真信息。
二者相比较,电视插入行测试不仅具有简单、高效、方便的特点,更因经历全程而具有显明、生动、直观的长处。
对声机指标的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影机相同,测量内容包括:非线性失真(谐波失真)、频率响应、调频信杂比、调幅杂音、内载波杂音。
第一章:全场测试方法全场测试方法是用人为模拟的全电视信号(测试信号),在场正程期间对发射系统进行的测试。
虽然能全面显示被测通道的质量特性,但必须在中断播出的情况下进行。
第一节 发射机影机指标测试§1—1测 试 信 号在对指标进行全场方式测试时,必须使用相应统一的测试信号。
这些信号为了能尽可能的统一,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根据这些条件,国家标准规定了测试信号共有十项,十三种。
用“A、B、C……”等字母来表示,其中有正弦波或4.43MHz副载波填充的,则在编号后面加上“S”表示。
现就测试信号的组成、所代表的图像内容、产生畸变反映的失真信息、测试的项目及计算方法作一介绍。
一、 场方波信号——A由叠加行同步和消隐信号的场频方波组成。
方波幅度700mV ,宽度10mS 。
G01.377A ISDB-T数字电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试行)终结

ISDB-T数字电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1 引言为了使公司数字电视测试工作逐步走向正轨、规范化,结合广东长虹实际情况,制定本测试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本方法具体介绍了在实际的操作步骤和规范要求的详细指标。
2 适用范围本方法仅适用于广东长虹新品设计开发符合ISDB-T(南美地区SBDTV-T)相关标准内容的数字电视测试和整机性能测试。
3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BNT NBR 15604 《数字地面电视接收机基本要求》ABNT NBR 15601 《数字地面电视传输系统》ABNT NBR 15602-1 《地面数字电视 - 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和复用第1部分:视频编码ABNT NBR 15602-2 《地面数字电视 - 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和复用》第2部分:音频编码ABNT NBR 15602-3 《地面数字电视 - 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和复用》第3部分:信号复用系统4定义4.1 术语下列之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4.1.1 MPEG:MPEG是活动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的缩写4.1.2 Service Information,SI:服务信息用以描述广播数据流之递送系统(delivery system)、内容及排程/时序等之数字数据。
其包含MPEG−2之特定节目信息(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PSI)及独立定义之延伸。
4.1.3 TS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4.1.4 TOV: (Threshold of Visibility) 可视门限电视接收机产品工作时的最低(最大)接收信号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数字电视发射机一般由激励器、功放、合成单元、输出滤波器、监控单元组成。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测试是以GB/T 28435-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Y/T229.4《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为依据,主要进行发射机功能和射频指标的测试。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见图1所示。
图1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一基本术语1.1 激励器将TS流输入信号按照GB 20600的规定进行信道编码调制输出射频信号的设备。
1.2 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激励器输出的射频小功率信号放大到发射机标称功率的设备。
一般分为预放、分配、放大模块、功率合成等几个部分。
1.3 频谱模板表征信号频谱容差范围的标准频谱曲线。
一般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频点所对应的相对电平值表示。
1.4 调制误差率调制信号理想符号矢量幅度平方和与符号误差矢量幅度平方和的比值,单位为dB。
1.5 带肩偏离中心频率某一规定值的带外频率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点的变化量,单位为dB。
1.6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带内信号各频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幅度变化量,单位为dB。
1.7 带外杂散带外泄漏信号功率与带内数字信号功率的比值,单位为dB。
二、数字电视发射机相关性能2.1 接口要求数字电视发射机的TS流输入采用ASI格式,物理接口为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10MHz时钟为正弦波,规定峰峰值>600mV);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输出接口根据功率等级可以选择L16、L27、Φ40、Φ80、120等物理接口(优先选用GB/T 12566中推荐的连接器型号),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应具有远程控制接口。
2.2 功能要求数字电视发射机要求支持GB 20600规定的全部工作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确定工作模式和系统最大净码率。
优先推荐使用下类七种工作模式:数字电视发射机要求支持多频网(MFN)或单频网(SFN)组网方式。
以4QAM/0.8/420为例,计算各种模式组合的净码率。
数字地面电视的符号率为7.56MS/s,4QAM调制:每个符号上传输的信息比特为2,FEC为0.4时,负荷信息与总信息的比为6016/7488,420帧模式:负荷信息为(3780-36)/(3780+595)则净码率:7.56MS/s * 2 * (6016/7488) * (3744/4375) = 10.395648Mb/s, 每个TS包含有188个字节(1504个bit),则这个组合包含6912TS包/秒。
对于16QAM/0.8/945,则净码率:7.56MS/s * 4 * (6016/7488) * (3744/4725) = 19.2512Mb/s 其他算法相同。
2.3 性能要求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性能要求见表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性能要求在上述技术指标中,对于数字电视监测机构,下面几个参数是需要进行监测的。
a)工作频道b)接收信号电平(或场强):c)带肩:d)MER:e)工作模式:f)码流层/节目内容三相关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3.1 工作模式测量一般定义:检查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信道编码与调制处理技术是否符合GB20600的规定。
影响分析:按照标准规定,应该测量在GB20600所含模式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为了简化测量,主要检查推荐的7种工作模式能否正常工作。
这个检查的意义在于验证发射机的标准符合性,按照框图的测试要求进行测量,还应该选用市场上主流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进行设备兼容性测量,测试发射机与已经认可的不同品牌型号接收机的兼容匹配性。
功能验证测量框图见图1。
图1 功能验证测量框图测量步骤:1)按图1连接测量设备;2)将被测发射机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3)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量码流;4)设置测量用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和模式与被测发射机一致;5)观察误码分析仪误码率(BER)或监视器图像,判断接收机工作是否正常;6)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e),直至遍历GB 20600-2006规定的所有工作模式。
7)要求在所有的工作模式下,误码分析仪的误码率在一分钟内读数为0。
采用测试图像序列,监视器输出图像无马赛克。
3.2本振频率调节步长测量框图见图2。
图2 本振性能测量框图测量步骤: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b)将发射机的本振监测口(如果没有,则选射频监测口)连接到频率计或频谱仪;c)测量并记录本振信号的频率;d)按照最小调节步长调节一次本振信号频率;e)测量并记录本振信号的频率;f)两次测量的本振信号频率之差即为频率调节步长。
3.3 本振频率的稳定度测量步骤: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b)将发射机的本振监测口连接到频率计或频谱仪;c)三个月周期内每隔一周测量1次本振频率并记录;d)在测量结果中选择最大和最小频率之差即为频率稳定度。
3.4 本振频率的准确度测量步骤: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b)将发射机的本振监测口连接到频率计或者频谱仪;c)测量并记录本振信号的频率;d)标称频率与测量频率之差的绝对值即为频率误差。
3.5 本振相位噪声如频谱分析仪带相位噪声测量功能,采用测量方法一;频谱分析仪无相位噪声测量功能,采用测量方法二。
测量步骤:测量方法一: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b)设置被测发射机工作于GB 20600规定的任一工作模式;c)设置码流源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d)选择相位噪声测量功能,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标称工作频率,测量带宽设置为2MHz,打印和保存本振相位噪声测量结果。
测量方法二: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b)设置被测发射机工作于GB 20600规定的任一工作模式;c)设置码流发生器发送伪随机序列或测试图像序列,码率略低于激励器此时工作模式下的最大净码率;d)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标称工作频率,根据测量频率点位置不同,适当设置RBW,分别测量10Hz、100Hz、1kHz、10kHz、100kHz和1MHz频率处幅度相对标称工作频率处幅度的差值,记为:Ap,并根据式(1)换算得到各频率点相位噪声:Np=Ap-10log(1.2RBW/1Hz)+2.5 (1)3.6 频谱模板测量框图见图3。
图3 频谱特性测量框图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频谱仪进行测量;b)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c)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试码流;d)将发射机的输出耦合信号连接到频谱仪;e)设置频谱仪的中心频率为输出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设置频谱仪带宽24MHz,RBW=4kHz,VBW=100Hz ,打开平均100次;f)测量8MHz带宽内的总功率电平值,并以该值为频谱分析仪的0电平参考基准电平;g)测量频谱被测频点的电平值与参考基准的差值,即可获得频谱模板。
3.7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测量框图见图3。
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频谱仪进行测量;b)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c)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量码流;d)设置频谱仪的中心频率为输出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设置频谱仪带宽20MHz,RBW设置为3kHz,VBW设置为3kHz,测量中心频率处幅度记为AC;测量带内最大和最小幅度值分别记为AMAX和AMIN,带内不平坦度为AMIN与AC的差到AMAX与AC的差。
3.8 带肩测量框图见图3。
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频谱仪进行测量;b)应在发射机输出滤波器之前进行取样;c)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d)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试码流;e)设置频谱仪中心频率为输出射频信号的中心频率,测量信号中心频率f C处信号幅度;f)分别测量f C±4.2MHz处信号幅度,信号带肩为f C处信号幅度与f C±4.2MHz 处信号幅度的差值。
3.9 调制误差率测量框图见图3。
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调制误差率测试仪进行测量;b)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c)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试码流;d)将发射机的输出耦合信号连接到调制误差率测试仪。
测量并记录信号的星座图、MER。
3.10 输出功率测量框图见图3。
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功率计进行测量;b)应在发射机输出滤波器之后进行取样;c)将发射机的输出耦合信号连接功率计,设置功率计的工作频率为测量信号的中心频率,设置带宽8MHz;耦合器的耦合量要预先测知。
d)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正常工作;e)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试码流;f)等待发射机稳定工作10分钟后记录读数,根据耦合量计算信号的带内输出功率。
3.11 邻频道内的无用发射功率测量框图见图3。
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功率计进行测量;b)将发射机的输出耦合信号连接到功率计,设置功率计的工作频率为发射机标称工作频率的+8MHz,设置带宽8MHz;测量耦合器的耦合度。
c)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正常工作;d)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试码流;e)等待发射机稳定工作10分钟后记录功率计读数,根据耦合度计算上邻频的带内功率;f)设置功率计的工作频率为发射机标称工作频率-8MHz ,设置带宽8MHz ; 等待发射机稳定工作10分钟后记录功率计读数,根据耦合度计算下邻频的带内功率;g)根据式(2)计算出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上、下邻频道内的功率均应小于20mW 。
Pi = 10lg PbPn (2)Pi —邻频道内的发射功率; Pb —上、下邻频道内功率的较大值; Pn —带内发射功率。
3.12 邻频道外的发射功率 测量框图见图3。
测量步骤:a)按图3连接测量设备,用功率计进行测量;b)将发射机的输出耦合信号连接到功率计,设置功率计的工作频率为发射机标称工作频率的+16MHz ,设置带宽8MHz ;测量耦合器的耦合度。
c)将被测设备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正常工作; d)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试码流;e)等待发射机稳定工作10分钟后记录功率计读数,根据耦合度计算出8MHz 的带内功率;f)分别设置功率计的工作频率为发射机标称工作频率-16MHz 、±24MHz 、±32MHz,设置带宽8MHz;记录上述频道内的功率;g)计算带外发射总功率,带外发射总功率为上述各频率所测得功率的均方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