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精品

合集下载

诚信缺失五律

诚信缺失五律

诚信缺失五律摘要:一、引言二、诚信缺失的现象1.社会中的诚信缺失2.商业领域的诚信缺失3.个人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三、诚信缺失的原因1.社会环境影响2.利益驱动3.价值观缺失四、诚信缺失的危害1.社会道德的沦丧2.社会秩序的破坏3.个人信誉的损失五、诚信的重要性1.对于社会的重要性2.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六、结论正文:【引言】诚信,是一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石。

然而,在当今社会,诚信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的品质。

本文将从社会、商业和个人生活三个方面来探讨诚信缺失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的现象】1.社会中的诚信缺失:近年来,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日益严重,各种欺诈、虚假宣传、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例如,一些媒体为追求点击率,故意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一些机构为了自身利益,篡改数据、捏造事实。

2.商业领域的诚信缺失:在商业领域,诚信缺失的现象更为突出。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

此外,商业贿赂、偷税漏税等行为也时有发生。

3.个人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在个人生活中,诚信缺失也较为常见。

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不守承诺,欺骗他人。

例如,借钱不还、随意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

【诚信缺失的原因】1.社会环境影响:在我国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道德修养,导致诚信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

2.利益驱动:在很多情况下,诚信缺失是由于利益驱动导致的。

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牺牲诚信,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诚信行为。

3.价值观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的传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诚信这一优良传统。

【诚信缺失的危害】1.社会道德的沦丧:诚信缺失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减弱,社会氛围越来越冷漠。

2.社会秩序的破坏:诚信缺失破坏了社会秩序,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3.个人信誉的损失:对于个人来说,诚信缺失会导致个人信誉受损,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谈谈诚信缺失对孩子产生的危害

谈谈诚信缺失对孩子产生的危害

谈谈诚信缺失对孩子产生的危害
一是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

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

更为严重的是,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也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

二是不利于孩子正确三观的形成,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如果诚信缺孩子失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那么对孩子自身而言,将危害终身。

三是诚信缺失危及孩子及社会的未来,诚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隐蔽性。

由于孩子在学校期间尚未真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诚信缺失的危害尚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当他们大学毕业后融入社会,分布到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后,诚信缺失所导致的严重危害才会真正凸显出来,到时候再亡羊补牢就晚了。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都要讲诚信,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论诚信缺失的表现以及危害

论诚信缺失的表现以及危害

坏社会风气。 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 间互 不信任相互提防, 使得相互间的交 流和沟通 变得更加困难 。更为严重 的是 ,失信行为得 不到有效制止 , 使得许多诚实守信 的人利益
受到损害 ,认为 “ 老实人吃亏”的思想 占了 主导 ,整个社会的道德风 险加大 ,道德水平
体 信用 数据库 。政府应 通过行 政和经 济手 段 ,把分散在银行、工商机构 的个人信息收 集起来 ,建立全国性个人信用数据库 。利用 高新技 术手段 打击破坏 市场经 济秩序 的行
人 民币汇率等问题遏制 中国, 以“ 谷歌事件” 来与 中国争吵。 朱镕基在任国务 院总理时 , 到安徽南陵 县去察看粮食仓库 ,在他没去 之前 , 粮库都 是空 的,当地官员听说他要 去视察后 ,就把 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 , 摆得 整整齐齐 。当 时他就很气愤 , 怒道 ,连我都敢骗 ,真是胆 大包天! , ’ 正因如此 , 他常常不打招呼 , 直接
浑身发抖。
2 0 0 6 年 的南京彭宇案 , 就是一个诚信缺 失 的典型例子 , 随着法院的宣判 ,案件告一
段落 , 但是影响是巨大的 , 正如此案 的证人 陈老先 生说 的 :“ 朋友们 ,以后还有 谁敢做 好事”?此事件给 了中国道德 、诚信重重的 击 ,中国的传统美德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

信心信任 ; 失信使一些人靠骗人暴富 , 也加 剧 了社会 财富分配不公 , 导致人民群众对社 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 第三 、 诚信缺失败
以后谁还敢去做好事 。 还有一些小企业 , 为 了使 自身的利益最 大化而以次充好 ,以假冲真 。煤矿企业用荒 碴拌在 自产的原煤 中,以次充好获取高额利 润 ,美其名 日 “ 资源的再利用” ,变 “ 废” 为 “ 宝” 。试 问 :哪是资源?哪是宝 ?要 是 我们 的火 电厂用上这样的 “ 宝” ,燃烧值 达 不到 ,发电不充分 ,电力不稳 , 供 电不足 , 会 给我们带 来多大 的危害 ?有利 于我们 的 经济 发展 吗?我们 的基础设 施建设 还能 搞 好吗? 还有 “ 三鹿奶粉 ”事件 ……

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

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

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

然而,我们时常能够看到一些人缺乏这种品质,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所造成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一、信任的破裂诚实和守信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当一个人缺乏这种品质时,他的言行常常不可靠,让别人产生质疑和怀疑。

如果我们不能相信别人所说的话或者信守的承诺,那么人际关系将无法稳固发展。

缺乏信任会导致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加大,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

二、破坏社会和谐一个充满诚信和守信的社会是秩序井然、和谐稳定的社会。

然而,当有人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时,社会和谐将受到破坏。

例如,在商业交易中,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商家和消费者的难题。

当商家无法信守合同、提供优质服务,消费者会流失信任,消极影响商家的声誉和业务的发展。

而在社会活动中,若个体失去诚实守信的意识,如虚报个人信息、捏造事实,不仅丧失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还会对社会安全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的威胁。

三、人心日渐冷漠缺乏诚实和守信的品质容易导致人心日渐冷漠。

当我们身边的人或者社会中的人多次欺骗、违背承诺时,我们的期待感和信心也会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会让人们对他人产生误解、心存防备。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不再愿意真诚相待,而是采取怀疑、抵触、回避的态度,形成一种冷漠的人际关系格局。

如何解决缺乏诚实守信的问题呢?一、加强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教育意识对于人们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品德教育,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向学生灌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品质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同时,家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榜样。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作为社会公信力的体现,对于维护诚实守信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当加强立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让不诚实守信者付出相应的代价,形成法律威慑。

诚信缺失的情况报告

诚信缺失的情况报告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领域和行业中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深入了解诚信缺失的现状,本报告对当前诚信缺失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1. 商业领域: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假售假、欺诈消费者等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消费者的权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 金融市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3. 电信行业:电信诈骗、信息泄露、恶意欠费等现象频发,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4. 教育领域:学术不端、论文抄袭、招生舞弊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公平。

5. 公共服务领域:公务员滥用职权、办事不公、吃拿卡要等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三、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1. 价值观念扭曲:一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诚信、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价值。

2. 监管不到位:部分行业和领域监管不力,导致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3. 法律法规不健全:现行法律法规在打击诚信缺失行为方面存在不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

4. 社会风气影响: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人们的诚信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倡导诚信为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

3.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行业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4. 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道德风尚。

5. 加强企业自律: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总之,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诚信缺失的危害

诚信缺失的危害

诚信缺失的危害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对个人而言,诚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每个公民正确的道德取向。

从修身的角度看,诚信是人内心升起的太阳,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别人;诚信是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人的心锁,也可以打开知识和财富的大门;诚信绽放着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生因它而多彩。

对企业而言,诚信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城市而言,诚信等同于它发展的机遇;对国家民族而言,诚信是其繁荣昌盛、自强自立的基础。

而一旦诚信缺失,危害甚大。

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言一朝不信,人就会失掉立身之本,企业就会失掉生存之根,城市就会失掉发展之机,国家民族就会失掉兴盛之源。

老子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诚信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一旦诚信缺失,社会上便会欺诈成风,市场混乱,道德沦丧,人心惟危。

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假文凭假学历盛行,假政绩假数字屡禁不绝,信用欺诈防不胜防,假新闻假广告层出不穷,正是诚信缺失的具体体现。

据悉,中国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诚信的缺失,将会影响社会的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

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信息畅通,交通方便,人类社会逐渐由农耕文明走向商业文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范围扩大,交流的机会增多,交流合作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交流的对象也由熟悉的人群扩展到陌生的人群。

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诚信这一道德规范所调整范围已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熟人朋友的日常生活交往,大到国家政治经济组织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现代诚信已超越了传统意义的诚信,具有了更深广的内涵,已从“修身齐家”的层面扩展到“治国平天下”的层面。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

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若干方面诚信是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的体现,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就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原因、表现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发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素质的重视和关注。

一、原因分析1. 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一些传统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淡化,诚信意识不够强烈。

人们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在经济利益面前丧失了诚信意识。

2.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在教育过程中,有些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学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造成了诚信缺失的现象。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风气的浮躁也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功利主义思想,认为只要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是可以接受的,从而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

4. 人文素质的缺失由于一些学校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诚信意识,使得诚信缺失成为其一个普遍的问题。

二、表现形式1. 学术诚信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学生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

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学术目标或逃避学习压力,选择了不诚实的手段,伤害了自己的诚信,也影响了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

2. 信用缺失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签订合同时敷衍塞责,不注重合同的诚信执行,导致合同经常无法得到履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3. 虚荣心导致的诚信缺失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择手段地获取一些名利,而忽视了诚信,导致了个人诚信缺失。

4. 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由于自身的诚信意识不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破裂,也使自己在社会中的声誉受损。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

十大诚信缺失案例在当今社会,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而诚信缺失也成为一些案例中的突出问题。

下面我们将列举十大诚信缺失案例,让大家对诚信缺失的危害有更深入的了解。

1. 商家虚假宣传。

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产品的功效或者服务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后感到受骗。

2. 学术界抄袭现象。

在学术领域,一些学者为了追求名利,会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诚信和学术氛围。

3. 企业违约行为。

一些企业在合同中承诺的服务或者产品质量,却无法兑现,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

4. 政府官员贪污腐败。

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权进行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5. 网络诈骗事件。

网络诈骗事件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欺骗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也损害了网络交易的诚信环境。

6. 医疗行业欺诈。

一些医疗机构或者医生为了牟取暴利,会进行诊疗欺诈,给患者造成了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7. 学生作弊现象。

在学校考试中,一些学生为了获取好成绩,会采取作弊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校的教育公平和诚信氛围。

8. 金融机构违规操作。

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谋取暴利,会进行违规操作,给客户带来了经济损失,也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和诚信。

9. 媒体失实报道。

一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会进行失实报道,误导公众舆论,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的信息环境。

10. 环保违规行为。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会违规排放污染物,严重损害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民的健康权益。

以上就是十大诚信缺失案例,这些案例都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提醒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诚信,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活动、意见、情况、条件、质量、计划、运行、问题、机制、有效、健康、加大、沟通、发展、建立、提出、发现、措施、位置、突出、安全、稳定、信心、思想、基础、利益、素质、环境、竞争力、政策、体系、能力、主导、方式、规模、方针、水平、主体、秩序、关系、检验、分析、纠正、开展、管理、保证、服务、指导、帮助、发挥、解决、完善、促进、扩大、改革、提高、关心
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1、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
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

社会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

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绝,在人们购买的书刊音像制品当中,盗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据对北京、沈阳等地古玩文物市场调查,有些摊点摆放的全部为假货。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一是企业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二是企业不讲信誉,相互之间拖欠货款。

三是企业合同违约严重,利用合同进行欺诈。

四是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五是假冒伪劣盛行,制假贩假猖獗。

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

还有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不久前,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发表文章,认为“现在的危险是滋生腐败和不讲真话”,提出要把“不讲真话”当作一个严重问题来解决。

2、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
首先,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交往活动少、活动地域窄、生产规模小,基本是“熟人关系”,一般不会担心相互失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往层次和交换频率的迅速扩大与增加,信用作为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必然要求被人们认同和遵守。

因为只有交易双方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承诺和践诺,才能使得双方无须付现即可获得商品、服务和货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使得经济活动萎缩,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

最重要的是造成了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损害,破坏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

其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大量企业举步为艰;失信使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使得消费者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失信使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第三、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

社会诚信缺失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也变得更加不易。

更为严重的是,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认为“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占了主导,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加大,道德水平下降。

第四、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20%左右。

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另外,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安全诚信缺失
一、安全诚信缺失的安全表现及危害
诚信是立身之基,兴业之本。

但在安全生产的实践过程中,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不断发生。

有的职工违章违纪,屡纠屡犯;有的单位发生事故隐瞒不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安全管理部门发生失职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单位在安全汇报中,好大喜功,避讳问题,专搞材料包装,靠材料出政绩;有的干部下现场检查走马观花,发现深层次、实质性安全问题的少。

凡此种种,安全诚信缺失涉及工人、干部各个层次,安全管理各个部门,表现较为普遍,导致的后果也很严重。

1、安全诚信缺失。

影响了职工素质的提高。

在现场安全检查中,每每问及岗位安全生产情况,总有一些职工不是夸夸其谈,就是避而不谈。

夸夸其谈的是功劳和苦劳,避而不谈的是问题和不足。

如发现违章违纪则说谎蒙骗的、托人说情的不正常现象应有尽有,千方百计诡辩责任,逃避处罚。

诚实承认错误,虚心听取意见,今后坚决纠正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工作事倍功半,职工吸取不了教训,也达不到提高技术业务素质的目的。

2、安全诚信缺失,削弱了安全管理的效能。

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级别的干部分析和处理安全问题,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责任
者(单位)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推功揽过的少,争功夺利的多。

更有甚者,内部之间上下达成“共识”,对付事故(安全问题)调查组,能不说的不说,能隐瞒的隐瞒,这种安全问题处理中表现的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部门工作效能的发挥。

3、安全诚信缺失,动摇了安全第一的位置。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由于安全诚信缺失,致使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更谈不上及早防范、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比如开展安全自查活动,往往是不谈主观谈客观,不谈主要谈次要;查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不是太过笼统,就是鸡毛蒜皮,有的问题连整改措施都不知该怎样拟定,更起不到安全大反思、举一反三的目的。

4、安全诚信缺失,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安全诚信缺失,回避了安全风险,降低了企业信誉,扰乱了安全生产秩序,导致了安全考核奖励的分配不公,加大了安全管理的成本,影响了上级机关的安全决策,不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安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