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全国二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版解析)

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参考解析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考点: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氢元素,a、b、c、d为短周期元素,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d与b同族,则d为硫元素,据此解答。

A. H与O、S形成化合物为H2O和H2S,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A项错误;B.氧元素与其他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B项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Na>S>O>H,C项正确;D.d和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硫化氢的溶液呈弱酸性,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 7种B.8种C.9种D.10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一共有9种,分别为1,2-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1,4-二氯丁烷;1,1-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2-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

2020年高考全国II卷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全国II卷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全国II卷化学试卷及答案2020年高考全国II卷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

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改写】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成涧。

取其水熬制胆矾,烹制胆矾可得铜。

长时间在铁釜中熬制胆矾,也可得到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

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

KCl、NaClB。

KCl、MgSO4C。

KCl、CaCO3D。

MgSO4、NaCl改写】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

KCl、NaClB。

KCl、MgSO4C。

KCl、CaCO3D。

MgSO4、NaCl9.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浓度增大、CO3浓度减小。

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

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共原理为HCO3-、H+、CO32-。

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2020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卷答案-化学

2020全国卷2高考理综试卷答案-化学

2020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逐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A【解析】A.胆矾为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04·5H2O描述不准确。

故A错误,此题选A。

B.湿法冶铜是用铁制取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所以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该过程是把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为胆矾,属于浓缩结晶的过程。

D.文中涉及反应为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B.KCl、MgSO4C.KCl、CaCO3D.MgSO4、NaCl【答案】B【解析】现象①该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说明混合物中不含CaCO3;现象②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则混合物中含有K元素,说明含有KCl;现象③向溶液中加入碱,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混合物中含有MgSO4,故混合物组成为KCl和MgSO4,答案为B。

9.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浓度增大、CO32-浓度减小B.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3-H++CO32-D.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答案】C【解析】A.海水酸化的过程中发生反应:CO 2+H2O=H2CO3,H2CO3H++HCO3-,H++CO32-=HCO3-,反应使得HCO3-浓度增大、CO32-浓度减小。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全国2卷)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全国2卷)

2020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全国二卷)
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 5H2O,A说法错误;
B.湿法冶铜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铜,B说法正确;
C.加热浓缩硫酸铜溶液可析出胆矾,故“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C说法正确;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故选A。

2.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KCl、NaCl
B.KCl、MgSO4。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全国II卷)【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全国II卷)【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学科第I 卷(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7、 【答案】A【解析】胆矾的化学式为425CuSO H O ⋅,故A 错。

湿法炼铜原理为CuSO 4+Fe=FeSO 4+Cu ,故B 、D 均对。

“熬之则成胆矾”是蒸发浓缩结晶的过程,故C 对。

8、 【答案】B【解析】由①可知,固体中不含碳酸钙;由②可知,固体中含KCl ;由③可知,固体中含MgSO 4,故选B 。

9、 【答案】C【解析】海水酸化,会发生反应H + + CO 32- == HCO 3-,CO 32-浓度减小,HCO 3-浓度增大,A 对。

珊瑚礁主要成分为CaCO 3,海水酸化可消耗CO 32-,促进CaCO 3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珊瑚礁减少,故B 正确。

CO 2引起海洋酸化,原理为H 2CO 3⇌H ++ HCO 3-,C 错。

太阳能、氢能为清洁能源,不会产生CO 2,不会引起海水酸化,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D 正确。

10、 【答案】D【解析】MPy 的芳香同分异构体只有苯胺(也叫氨基苯)一种,A 错误。

EPy 分子中含有亚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B 错。

VPy 的结构与乙烯不相似,不是乙烯的同系物,C 错。

反应②为醇的消去生成烯,D 对。

11、 【答案】C【解析】OH -在过程中存在消耗与生成,参与了该催化循环,A 正确。

该过程生成了H 2,H 2为清洁燃料,B 对。

该反应只有CO 2的生成,没有消耗,C 错。

该循环中,Fe 的成键数目有4、5、6的变化,D 对。

12、 【答案】C【解析】通电时,Ag 作阳极,失电子生成Ag +,进入WO 3薄膜中(电致变色层),W 元素化合价降低,总反应为xAg + WO 3 = AgxWO 3,故A 、B 、D 对,C 错。

13、 【答案】D【解析】由物质结构及成键数目可推知,W 为H ,Z 为Na ;Y 原子可成三个键,故为N ;总原子序数之和为24,故X 为B 。

2020年全国二卷高考化学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0年全国二卷高考化学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 B.KCl、MgSO4C.KCl、CaCO3 D.MgSO4、NaCl9.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海水酸化能引起HCO 3-浓度增大、CO 32-浓度减小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 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 .CO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共原理为+233HCO H +CO --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10.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 )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py 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B .Epy 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 .Vpy 是乙烯的同系物D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11.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2020年全国二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二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A.KCl、NaCl B.KCl、MgSO4C.KCl、CaCO3 D.MgSO4、NaCl9.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海水酸化能引起HCO 3−浓度增大、CO 32−浓度减小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 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 .CO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233HCO H +CO --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10.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 )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py 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B .Epy 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 .Vpy 是乙烯的同系物D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11.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化学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1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 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 、因铵根离子水解,其数量小于0.1N A ,A 错误;B 、2.4gMg 为0.1mol ,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为0.2N A ,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 A ,C 错误;D 、正确。

9.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 、b 、c 、d 分别为O 、Na 或Mg 、Al 、S 。

A 、原子半径b >c >d >a ,A 错误;B 、B 正确;C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是弱碱,C 错误;D 、S 的氧化性比氧气弱,D 错误。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氧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参考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