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福建卷)

合集下载

2011福建高考理综

2011福建高考理综

2011福建高考理综引言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科目是考察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科目的题型、考点和一些备考建议。

题型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科目共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题型各不相同。

物理部分物理部分共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

选择题占据大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非选择题主要是计算题和解答题,要求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化学部分化学部分也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非选择题主要包括计算题和实验题,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物部分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判断题要求学生正确判断给定论述的真假。

非选择题主要包括解答题和实验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科目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各个学科的重点章节和常见难点上。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各个学科的考点。

物理考点物理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力学:包括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牛顿定律等。

2.光学:包括光的全反射、光的折射等。

3.电学:包括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等。

化学考点化学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化学平衡:包括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确定等。

3.化学能量:包括化学反应的焓变、卡路里的计算等。

生物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学: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基因突变等。

2.生态学:包括生态位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等。

3.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生命周期等。

备考建议为了顺利通过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科目的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1.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理综科目是对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的综合考察,因此要求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泉州第七中学陈金财2011年是福建省实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自主命题的第三年。

因此,认真分析今年我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总结试题的基本特点、揭示试题命制尚需完善之处,这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考理综试题命制质量,保障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具有较高的测量信度和效度。

本文针对今年我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进行初步评析。

一、2011年理综生物试卷概貌2011年我省理综生物试卷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平实温和并力求创新。

试题贴近教材,关注中学的教学实际,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突出测量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不偏离学科主干内容,能力要求不超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全部原创;试卷结构、题型设计与《考试说明》中提供的参考试卷基本一致;全卷难度适中,多数试题为中等难度题。

这有助于提升测量的效度。

另外,试卷中非选题小题的设置尽量按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安排;小题之间避免连环失分;试题重视以考生为本,做到“情景易读、设问明确、入题容易”,让考生不因阅读能力差异产生答题差异。

这有助于提升测量的信度,也体现了高中生物课程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2011年理综生物试题的基本特点表1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生物试题双向细目表注:认知行为三个层次划分参照《新课程生物学科高考能力标准(含试题标准)》(2010,余文森主编)1. 突出考查核心知识,显见“平实”特点高中生物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但在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每个学科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只有积累一定的学科知识,才能产生创新力。

因此,高考非常重视测量学生所具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全国卷)版.pdf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生物(全国卷)版.pdf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31.(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生物】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生物】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
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 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解析】乳酸是无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吸的产物,产生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线粒体;.雌性激素是脂 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血红蛋白合成的场 所是核糖体而不是高尔基体。选D正确
③ ④
①③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 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 细胞膜 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 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 时间 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 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 三 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 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 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 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 (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 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 解析: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第一种 情况是: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 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性别及比例是:ZZ (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W(卵细胞)、 W(极体)、 Z(极体)、Z(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 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WW(不能存活):ZW(雌性) =0:2。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 =4:1。答案:D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 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含答案)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含答案)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含答案)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 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改、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习惯包裹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阿勇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29.(9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2011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生物部分)

2011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生物部分)

2011年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理 科 综 合 试 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选择题(本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B .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D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 比值上升2.下列各项科学发现,都早于艾弗里等人证实“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其中哪项成果不能作为当时生物学家推测“DNA 可能是遗传物质”的证据A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DNA 含量稳定,但不同物种的体细胞DNA 含量不同B .配子中DNA 含量是体细胞DNA 含量的一半C .诱发突变的最有效的紫外线波长是2.6×10-7 m, 与DNA 分子的吸收峰值相同D .DNA 分子含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等化学成分3.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A .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B .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C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4.右图为北太平洋海水中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3代表生产者,2为初级消费者B .经2、3 的作用,完成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9月份无机盐的增多是由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 .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的总能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 下列示意图中,b 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第Ⅱ卷必考部分第II卷必考部分共2小题,共40分。

2011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汇编

2011年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汇编

2011高考生物试题汇编大纲全国卷(72/300) (1)(适用地区:湖北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新课标卷(90/300) (4)(适用地区:湖南河南江西山西新疆宁夏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四川卷(72/300) (9)重庆卷(72/300) (13)山东卷(73/240) (16)北京卷(80/300) (21)天津卷(80/300) (25)福建卷(80/300) (30)浙江卷(80/300) (34)安徽卷(90/300) (38)广东卷(100/300) (43)海南卷(100) (47)江苏卷(120) (55)上海卷(150) (66)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72分)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 进行ATP的合成B. 进行mRNA的合成C. 存在血红蛋白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 甲<乙,被动运输B. 甲>乙,被动运输C. 甲>乙,主动运输D. 甲=乙,主动运输3.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 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福建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0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
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0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A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ZW ,♂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 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 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
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32.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答题(10分)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

在他们欲生育第二胎时,发现妻子的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体内受精。

医生为该夫妇实施了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过程如右图。

请回答:
(1)过程①是指在体外进行的处理,从而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②称为。

(2)在对胎儿进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时,要先从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提取物质③进行PCR扩增。

然后用Ⅱ对扩增产物进行切割,产生多个片段的酶切产物。

据此判断,Ⅱ是一种酶。

(3)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

该家庭成员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的电泳带谱如④,据此判断胎儿为(正常/患者/携带者)。

精子获能 DNA 胚胎移植限制酶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