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集下载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指挥图!)| 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

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之马矢奏春创作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 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 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 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举措, 强拍是由上向下, 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不能弯腰曲背, 前弓后仰, 不要耸肩, 防止不需要的移动和转向, 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头部做到自然仰面, 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 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年夜家注意, 辅助手的举措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 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脚是站立的根基, 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 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 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 但不宜太多, 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固然不是绝对的, 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双肩坦然而松弛, 年夜臂微张, 千万不要夹紧, 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 双手完全获得解放, 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腕, 掌, 指是最灵巧而富于暗示力的部位, 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 小臂、年夜臂, 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 不握拳, 腕关节不下垂, 不松劲, 稍稍向前而不高仰, 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 如握小皮球状, 能够随意地做任何举措.双手抬举的高度, 伸出的远近, 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所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 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举措.(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 强拍, 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 略由里向外进行, 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 除举措要明确, 精神要集中和丰满以外, 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 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力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 强拍, 弱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举措向下进行后, 反弹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 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举措, 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发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 幅度不宜过年夜, 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三拍击拍举措, 第三拍反射举措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 是一种复拍子, 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 弱拍, 次强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 两手应坚持适当距离, 向下作击拍举措, 反射举措沿击拍举措自然向上弹起, 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举措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举措了.第二拍弱拍, 指挥举措在第一拍指挥举措的里侧, 击拍举措幅度相应收小, 反射时两手不能发生交叉, 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第三拍是次强拍, 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 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 顺着第三拍反射举措自然回落之势, 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举措, 反射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 强拍, 弱拍, 弱拍, 次强拍, 弱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 反射举措向上弹起, 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 指挥举措都在第一拍指挥举措里侧, 举措幅度显著收小, 注意不要让双手发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 击拍举措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 并注意控制举措幅度), 反射举措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 举措幅度显著收小, 击拍举措略斜向外侧, 反射举措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击拍举措, 反射举措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 它有两种组合方式.二拍+三拍, 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 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 它有三种组合方式.二拍+二拍+三拍, 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 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 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 完成一拍手要返回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始, 这个举措即“反射”或者叫“弹回”, 也就是图上那么多圈圈的缘故.反射举措首先是为了顺畅的达到节拍点而服务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放松, 固然, 熟记节拍点——举措将是圆滑和自然的;例如在欢快的歌曲里, 这个行程真的是用“弹跳”过去的.最后别忘了鞠躬, 指挥应该面向观众鞠躬, 然后下台.。

合唱指挥正式版ppt

合唱指挥正式版ppt

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
1)中、慢拍歌曲的旋律线
例黄水谣
例祖国颂
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
1)中、慢拍歌曲的旋律线
例祖国颂
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
2)快板歌曲的旋律线
快板歌曲的旋律线不如中慢板歌曲那样强调,快板歌曲大多围绕中位,单也在某些突 出的高音乐和低音区位置打出高位和低位的旋律线,例:设计在高音处打出来高位
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
一)拍点和 线
指挥的图示由点和 线构成,一般来说, 音乐的控制唱需要 通过点—拍点(亦 称实拍和有控制感 的线(控制性虚拍) 来达到。 1)拍的起点和拍的 范围 图
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
2)拍的的作用: 拍点在音乐进行中起着支撑的作用。 (1)统一在拍点上发音;
(2)明确音乐进行中的拍于拍的节奏。尤其对控制渐 慢、渐快更其重要作用; (3)为在拍点和在后半拍的发音器预备拍的作用; (4)为音乐净重的呼吸、分句、附点、后半拍等等给予 提示;为停顿、收束起预备拍的作用。
(4)拍点的“点”的位置应在掌心。 (5)拍点的练习过程可以有下列过程: (6)肩、臂部不要僵硬,应处于松弛状态。先单手练习,待基本掌握后再加 上左手。
二、拍点和线、图示、旋律线
4)、拍点和线
实际指挥时(尤其是指挥抒情歌曲),有时并不需要明显的拍点,二虚化成 先状,虽然是线,但是掌握拍点和没有掌握拍点的人打出的线有本质的不同, 前者有控制感,后者是无控制感的散态。
(1)小幅度的连音和半连音的音乐,有小臂带动手腕,运动的幅度适中。
(2)宽广、激情的音乐,大臂带动手腕,运动的幅度较大: (3)音乐短促、灵巧时,主要小臂的小范围弹性动作来带动,运动的幅度较小。 (4)音乐柔和、细腻时,还可能带动手掌、手腕甚至手指参与到指挥中来。 2)常见的毛病是: (1)腕部太松软,因而缺少控制感: (2)过分用手腕做支点来使用手掌,形成不好的“拍打感 ” (3)肘部太松软,因而缺少控制感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之青柳念文创作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不克不及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需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眼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停止,但不宜太多,更不克不及随意走动、下蹲.当然不是相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束缚,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腕,掌,指是最工致而富于表示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可以随意地做任何动作.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停止,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白,精力要集中和丰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利,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停止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毗连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发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停止(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第一拍强拍,两手应坚持适当间隔,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克不及发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停止(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作里侧,动作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发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停止(略斜向下,并注意节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弱拍,顺着第五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两种组合方式.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三种组合方式.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完成一鼓掌要返回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端,这个动作即“反射”或者叫“弹回”,也就是图上那末多圈圈的缘故.反射动作首先是为了顺畅的到达节奏点而服务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放松,当然,熟记节奏点——动作将是圆滑和自然的;例如在欢快的歌曲里,这个行程真的是用“弹跳”过去的.最后别忘了鞠躬,指挥应该面向观众鞠躬,然后下台.。

合唱指挥

合唱指挥

合唱指挥,指挥图,讲解注:本人并非专业人士,本帖只用于尽速应付活动需要和帮助爱好者入门,偏颇之处欢迎专业人事给予指正和补充。

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一、为什么需要指挥?对于活动需要,临时点将的“指挥”,合唱组织责任比摆花瓶义务重要。

这首先需要你比较熟悉曲谱(至少听记熟练),需要团队反复练习。

把你理解的,正确的情绪传达给大家;用你的头脑和大家一起唱、用你的手控制住节奏和提醒。

经过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大家熟了这首曲子,指挥台上的你才是真正的指挥。

只要几个主要的、认真的队员注意你的指挥,你就能驾驭节奏;当你和队列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默契,你将驾驭一切。

即使各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

只能要求大家唱齐、唱出气势则可,你也可以当大家的花瓶,手势既然正确,谁也挑不了什么。

二、指挥的姿态要求:静:首先请您放松心态,站正站稳、昂然挺胸。

在没有动作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棵松。

通常来说,您个子不高,站在合唱队前面。

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者,也便于演唱者看清指挥。

表情或温柔美好或刚毅冷峻随情况需要,恰当的时候请用恰当的目光给予大家恰当的暗示,如果的确不知道该往哪里看,请注意合唱队第二排中间那个人的衣服扣子。

脚是站立的根基,您可以微微张开也可以略有前后,只要站稳、站得好看。

不可以走来走去晃来晃去,缩脖子整衣襟等等也不合适。

动:指挥当中主要是手的功夫,双肩请坦然而松弛,需要时只要将肘轻松端起,臂略微前伸使手抬到正确的位置就好,大臂不要夹紧或者随意伸展——放松,如果还找不到感觉请幻想擦玻璃。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指挥的主要工具。

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往往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姿势是手掌朝向下方,虚握或不握拳,手指自然并在一起。

合唱指挥,指挥图,讲解

合唱指挥,指挥图,讲解

合唱指挥,指挥图,讲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驾驭节奏,并暗示出强弱缓急。

一、为什么需要指挥?诚如水副站长所言,一张乐谱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把它具体组织成美妙的声音,即是指挥的工作。

指挥决定最终的效果,是表现得经典抑或平庸的分水岭。

二、准备工作和合唱组织对于活动需要,临时点将的“指挥”,合唱组织责任比摆花瓶义务重要。

您也许要面对各种希奇古怪的想法和乱七八糟的人们……通常的合唱组织初期,其实还谈不上多少艺术修养,说考验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差不多(魅力要够哦)。

这个问题先搁着,在您可以考虑如何指挥之前,首先需要的是:熟悉曲谱(至少听记熟练)。

乐谱(或者说烂熟于心),正是您赖以吃饭的家伙,而对乐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您能否有驾驭的能力。

把你理解的,正确的情绪传达给大家;用你的头脑和大家一起唱、用你的手控制住节奏和提醒。

经过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大家默契了这首曲子,指挥台上的你才是真正的指挥。

只要几个主要的、认真的队员注意你的指挥,你就能驾驭节奏;当你和队列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默契,你将驾驭一切。

即使各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

只能要求大家唱齐、唱出气势则可,你也可以当大家的花瓶,手势既然中规中矩,谁也挑不了什么(毕竟专家还是少数地)^_^如果您有时间,请看看雅雅同学提供的具体步骤:1、分析作品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乐谱、分析作品。

我们不是莫扎特,一首你唱熟了的歌曲,除非看到曲谱,你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原来遗漏了那么多细节!对作品的思想、风格、表现手法理解越深入,对作品的解释和表现就越到位。

强弱、快慢、情绪、段落结构等等,都纪录在乐谱上。

理解和熟记乐谱,是指挥的必经之路。

2、乐队编制合唱团声部位置安排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以及各声部的特点来安排。

如果是同声合唱(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至少会分高、低声部,人数配备比例参考:同声二部合唱3:2;同声三部合唱9:7:8;同声四部合唱7:4:4:5。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驾驭节奏,并暗示出强弱缓急。

一、为什么需要指挥一张乐谱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把它具体组织成美妙的声音,即是指挥的工作。

指挥决定最终的效果,是表现得经典抑或平庸的分水岭。

二、准备工作和合唱组织对于活动需要,临时点将的“指挥”,合唱组织责任比摆花瓶义务重要。

您也许要面对各种希奇古怪的想法和乱七八糟的人们……通常的合唱组织初期,其实还谈不上多少艺术修养,说考验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差不多。

这个问题先搁着,在您可以考虑如何指挥之前,首先需要的是:熟悉曲谱(至少听记熟练)。

乐谱(或者说烂熟于心),正是您赖以吃饭的家伙,而对乐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您能否有驾驭的能力。

把你理解的,正确的情绪传达给大家;用你的头脑和大家一起唱、用你的手控制住节奏和提醒。

经过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大家默契了这首曲子,指挥台上的你才是真正的指挥。

只要几个主要的、认真的队员注意你的指挥,你就能驾驭节奏;当你和队列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默契,你将驾驭一切。

即使各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

只能要求大家唱齐、唱出气势则可,你也可以当大家的花瓶,手势既然中规中矩,谁也挑不了什么(毕竟专家还是少数地)。

如果您有时间,请看看下面提供的具体步骤:1、分析作品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乐谱、分析作品。

我们不是莫扎特,一首你唱熟了的歌曲,除非看到曲谱,你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原来遗漏了那么多细节!对作品的思想、风格、表现手法理解越深入,对作品的解释和表现就越到位。

强弱、快慢、情绪、段落结构等等,都纪录在乐谱上。

理解和熟记乐谱,是指挥的必经之路。

2、乐队编制合唱团声部位置安排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以及各声部的特点来安排。

如果是同声合唱(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至少会分高、低声部,人数配备比例参考:同声二部合唱3:2;同声三部合唱9:7:8;同声四部合唱7:4:4:5。

小学合唱和指挥 ——指挥篇.ppt

小学合唱和指挥 ——指挥篇.ppt

同一落点; 外落点;
内落点;
上落点;
下落点。
《松花江上》
3、四拍子图式
练习四拍子图式可参照二拍子的方法。即先练拍 点,然后挪动落点,形成图式:第一拍总是朝下,第 二拍总是朝左,变化主要在第三、四拍。第三、四拍 相似于二拍子的图式,即亦分成:
同一落点;
外落点;
内落点;
上落点;
下落点。
念故乡
(1)点的位置大约在腰部,不要将位置处的 太高也不要太低。
(2)拍点的形成是“轻轻一推—弹起—自然 落下”再周而复始。拍点之后,手的走 姿应当是“弹起”向上,而不能“拉起” 向上。
3、拍点和线
实际指挥时,有时并不需要明显的拍点,而 是化成为“线”状。虽然都是“线”但是掌握拍 点的人和没有掌握拍点的人打出的“线”有本质 的不同,前者有控制感,后者是无控制感的散态。 因而初学指挥者必须从掌握拍点开始。
小学合唱与指挥 ——指挥篇
主讲人:吴志辉 2019年7月
目录
一、指挥的基本姿势 二、拍点与线 三、指挥的图式 四、预备拍、起拍、收拍 五、实拍、虚拍、控制性虚拍、无反弹拍 六、原拍、分拍、顿挫拍、合拍 七、分句、呼吸、任意延长、休止 八、左右手的分工与配合
一、指挥的基本姿势
要有正确的身形与站姿,既松弛不紧张, 又有让合唱队员充满凝聚力的稳定感,做到:
三、指挥的图式
1、二拍子 二拍子的主要动作是:第一拍落点后向外反弹,第二拍
落点后向内反弹。拍子图式的变化主要在第二拍的落点上, 在掌握了向外、向内反弹的要领后,可以将第二拍的落点处 理成以下方式:
同第一拍一个落点; 第二拍在外落点; 第二拍在内落点
第二拍在上落点; 第二拍在下落点
练习图式的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驾驭节奏,并暗示出强弱缓急。

一、为什么需要指挥一张乐谱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把它具体组织成美妙的声音,即是指挥的工作。

指挥决定最终的效果,是表现得经典抑或平庸的分水岭。

二、准备工作和合唱组织对于活动需要,临时点将的“指挥”,合唱组织责任比摆花瓶义务重要。

您也许要面对各种希奇古怪的想法和乱七八糟的人们……通常的合唱组织初期,其实还谈不上多少艺术修养,说考验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差不多。

这个问题先搁着,在您可以考虑如何指挥之前,首先需要的是:熟悉曲谱(至少听记熟练)。

乐谱(或者说烂熟于心),正是您赖以吃饭的家伙,而对乐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您能否有驾驭的能力。

把你理解的,正确的情绪传达给大家;用你的头脑和大家一起唱、用你的手控制住节奏和提醒。

经过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大家默契了这首曲子,指挥台上的你才是真正的指挥。

只要几个主要的、认真的队员注意你的指挥,你就能驾驭节奏;当你和队列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默契,你将驾驭一切。

即使各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

只能要求大家唱齐、唱出气势则可,你也可以当大家的花瓶,手势既然中规中矩,谁也挑不了什么(毕竟专家还是少数地)。

如果您有时间,请看看下面提供的具体步骤:1、分析作品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乐谱、分析作品。

我们不是莫扎特,一首你唱熟了的歌曲,除非看到曲谱,你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原来遗漏了那么多细节!对作品的思想、风格、表现手法理解越深入,对作品的解释和表现就越到位。

强弱、快慢、情绪、段落结构等等,都纪录在乐谱上。

理解和熟记乐谱,是指挥的必经之路。

2、乐队编制合唱团声部位置安排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以及各声部的特点来安排。

如果是同声合唱(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至少会分高、低声部,人数配备比例参考:同声二部合唱3:2;同声三部合唱9:7:8;同声四部合唱7:4:4:5。

混声合唱(男、女混合组织或者童声、男声混合组织)二部的,高、低声部人数配置比例一般为5:3。

混声四部合唱配置为:左上男高,左下女高;右上男低,右下女低,人数配备比例4:2.5:2.5:3.5。

3、组织排练当指挥胸有成竹之后,通常需要经历多次排练,才能与团体达成默契和一致。

正规的排练组织要经历:抄写乐谱,个别练习,集体视唱,分声部练习,集体和排,连排,最后是彩排,这些步骤。

在能够充分把握作品的前提下,如果有条件,应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合唱队水平的高低、时间要求的长短、演出的性质、规模、条件等因素制定排练计划。

如果时间要求很紧,则要善于抓住作品的重点,适当加大“合练”的时间。

个别练习的目的,无非是让大家尽快熟悉和理解作品,同时也是指挥帮助队员解决技术问题的好机会。

经过初步的个人练习后,指挥应尽快组织集体视唱。

初次和练的要求可以松些,这里指挥就要对作品给予解释,要给予合唱队明确的要求。

分声部练习,指挥有机会给予更细致的要求和处理,在这个环节要完全解决声部内的问题。

集体和排是极为重要的排练,针对整体和各处细节上的音乐处理,需要反复排练,精雕细琢,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当各个声部的队员把自己的声部唱熟了之后,“合”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

就好比初学钢琴的人左、右手都分别弹熟了,但是和起来还要练好一会儿。

业余的合唱团非主旋律部分容易跟着主旋律跑,这时候你要单独把这个声部拿出来练一会,然后与主旋律配合,再把剩下的声部加进去。

各个声部的声音要达到和谐统一,让合唱队员留心听别的声部的声音,不能因为怕跟着别的声部跑了就故意放大声音,只顾自己唱。

指挥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控制整体的和谐,哪个声部冒出来了就示意他们弱下去。

遇上音高问题,高音区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指挥就要帮助队员调整自己的发声方法,利用泛音达到音高,完善声音效果。

比如要发“a”就让队员发a的时候想着“ao”。

或者唱不上去就用假声,千万不要使劲喊,这样出来的声音不仅难听且对嗓子不好。

连排,已经是总结性的排练,要求尽量一气呵成。

合唱队通过连排,可以始终保持演出状态。

彩排的目的是让合唱队在正式的演出条件和要求下,进行非正式的“演出”。

灯光、音响、舞台布置、艺术造型等等都会具体落实。

彩排的成功标志着排练的最终结束。

如上,是我针对排练而提出的一点个人建议。

总的来说,指挥必须熟悉曲子各部分的技术情况和每个成员的演唱特点,只有找出关键,才能对症下药。

三、指挥的姿态要求姿态:首先请您放松心态,站正站稳、昂然挺胸。

在没有动作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棵松。

通常来说,您个子不高,站在合唱队前面。

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者,也便于演唱者看清指挥。

表情或温柔美好或刚毅冷峻随情况需要,恰当的时候请用恰当的目光给予大家恰当的暗示,如果的确不知道该往哪里看,请注意合唱队第二排中间那个人的衣服扣子。

脚是站立的根基,您可以微微张开也可以略有前后,只要站稳、站得好看。

经常走来走去晃来晃去的风格一般不提倡,缩脖子整衣襟搓鼻子揉领带更加不必要……指挥着装的个人建议:静:双肩请坦然而松弛,需要时将肘轻松端起,臂略微前伸,使手抬到略同肩的高与宽,大臂不要夹紧或者随意伸展——放松,如果找不到感觉请幻想弹一架吊在半空的钢琴。

离身体的空间以能抱住一个人为宜,高度徜徉于脸前不高于眉或者端在胸前最常见(常位),对于宽广、低沉的乐章也可以放在肚腹前不低于腰(低位),在高音和激昂的时候亦可向上擎起高过眉如“擦玻璃”(高位)。

手的活动空间以曲子风格有异,动作以明确和得力为佳,通常不必过大: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指挥的主要工具。

尤以合唱的指挥,通常是徒手的。

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往往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姿势是手掌朝向前下方,虚握或不握拳,手指自然而松弛,如握苹果状(大个的苹果),能够灵活地做出任何动作。

关于手的分工,通常以右手为主掌握主旋律,左手为辅给予提示。

或者说:“右手节拍和速度,左手情绪和变化”。

例如合唱不考虑分声部处理,只驾驭一条主旋律的情况,那么可以让左手略低于右手,以突出主要;而在多声部处理的场合或者复杂的歌曲,双手要进行分工。

此时的位置要根据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机以及情绪和变化等因素做相应调整,双手地位也许是均等的。

动:总以手舞带动小臂的动作为主,假设胸前有一个圆,在那个活动空间里足够划出清晰的线条即可。

大臂和肩作为稳固的支撑,不可随着节拍乱晃。

一般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大幅张开——除非在慢而强到很夸张的乐章,到那时双臂可以释放,于是有“翻云覆雨”的大气。

在情绪舒缓柔情的乐章,动作要灵活并舒展,参见四拍子的弱打法,是一套“蝴蝶翻飞”的柔和线条;在节奏紧凑的乐章,动作也需要表现紧张而短促,下面指挥图里的线条和距离自然要变得精简而直接,有时候几乎就是跳跃的“点”了。

左手:刚才说了右手为主,一般主管节奏;左手则多作为暗示,主管情绪和变化:以不同的手法提示不同的情况——例如指挥圣诞乐团的时候用手指凭空当旋钮调节乐队音量,您也不妨在和团体默契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暗示:例如旋律线走高而情绪饱满,您可以用左手作出向上托起的动作;再例如旋律线走低而情绪压抑的时候,就是向下压制的动作……种种手段不一而足,但无一不是生动易懂而且简洁美观的。

于是真正的指挥左手一点不清闲(尤其在多声部中要分开照顾),具体手法请咨询专业人士(音乐表演专家,不是中医和推拿专家)。

这里说得有点多了,简单的——当辅助手没什么大事的时候,双手可以做对称的相反动作,例如2拍子两手的行程像划船,详见图解。

不管是指挥合唱还是乐队,与他们的交流不仅用手势,更重要的是用眼神。

眼神的加入会使你的指挥充满活力。

试想一下你目光呆板地面对着你的合唱团是多么可怕!你的队员也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眼睛要与每一个声部进行交流——例如在进入预示拍时,就要配合眼神给他们暗示了。

卡拉扬指挥的时候是闭着眼睛的,他的乐队队员很怕他睁眼睛,因为当他突然睁开眼的时候,那是他听到了错误的音符。

四、指挥法图解提供几种基本又常用的拍节走向,每种拍子分出强和弱的两种打法,都以单只的右手为例……2拍(2/2、2/4、2/8),强拍,弱拍:或者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或者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或者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

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

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或者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

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作里侧,动作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产生交叉。

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

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六拍弱拍,顺着第五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两种组合方式。

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三种组合方式。

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图解:节拍点:看不懂线路没关系,关键在于节拍所在的点——节拍点!驾驭节奏更多的是靠节拍点的把握,而不是用动作来挥舞节奏。

2拍子像划船,有两个位置,4拍子则大概是下左右上四个位置……图中提供节拍点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