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选用原则
测量仪器选用原则

测量仪器选用原则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1目的为了保证所选择的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能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以提高测量仪器的计量保证能力。
为了规范公司内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测量仪器名称。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测量仪器。
3定义3.1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测量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
3.2量具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的测量仪器称之为实物量具,简称量具。
量具本身所复现或提供的给定量就是其本身量值的实际大小。
3.3最大允许误差对给定的测量仪器,由范围、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3.4稳定性通常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3.5测量范围也称为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
3.6灵敏度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
3.7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简称分辨力。
它是指显示装置中对其最小示值的辨别能力。
4内容4.1测量仪器分类4.1.1按计量学观点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三种。
4.1.2按用途、特点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标准量具、极限量规、检验夹具以及计量仪器等四类。
4.1.3按结构和功能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显示式、比较式、积分式、累计式四种。
4.2测量仪器选用原则选用测量仪器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类型、规格选择与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测参数特征相适应,计量特性(如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测量范围、灵敏度、分辨力等)适当地满足预定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还要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同时考虑。
4.2.1根据工件加工批量:批量小的选用普通测量仪器;批量大的选用量规及检验夹具,以提高测量效率。
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二、验收极限与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1、验收极限与安全裕度 A⑴ 适用 : ① 普通计量器具② 车间现场检测且只测量 1 次,不作出修正即作判断 ③ 基本尺寸≤ 500, IT8 ~ IT6 ,也适用于一般公差尺寸 ⑵ 原则 :宁可误废不误收 ⑶ 验收极限 :① 方法一:公差带内收 A :a) 上验收极限=最大极限尺寸- A b) 下验收极限=最小极限尺寸+ A数值 A :按尺寸和精度等级查表 4-4 优先选Ⅰ档,没有量具再依次考虑Ⅱ、Ⅲ档 ② 方法二:公差带不变: A = 0 ⑷选择原则 :① 配合尺寸、包容尺寸、 <IT8 非配合尺寸时,用方法一 ② 工艺能力系数 C p>1 时a)非配合尺寸,用方法二b) 配合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用方法③ 偏态形分布的尺寸→尺寸偏向的一边用方法一 ④ 非配合和一般尺寸→用方法二2、 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⑴ 类型、规格选择 :与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测参数特征相适应⑵ 精度选择 :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 u ≤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 u1 例: 测 ,请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 解:① 分析:该尺寸是外尺寸 应选测外尺寸的量具该尺寸是包容尺寸 应用方法第3节 计量器具的选择② 确定验收极限a) 查出该尺寸的上下偏差:es = 0 ,ei = -0.062mmb) 算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MML= 35-0 = 35mmc) 最小极限尺寸LML= 35-0.062 = 34.938mmd) 查课本表4-4 ,选Ⅰ档,得 A = 0.0062mmf) 算验收极限:上验收极限= 35 -0.0062 = 34.994mmg) 下验收极限= 34.938 + 0.0062 = 34.944mm⑶ 选择量具① 查课本表4-4(p143) ,选Ⅰ档,得u 1 = 5.6 μm = 0.0056mm② 查课本表4-5(p144) ,得分度值为0.01 的外径千分尺的不确定度u = 0.004mm③比较:u < u1 ,所以该量具可用首先,解释一下概念。
量具的选择

量具的选择
一.选择原则
1.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计量器具的性能指标是选用计量器具的主要依据,性能指标中以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和回程误差为主。
2.加工方法,批量和数量选择计量仪器。
批产以专用量具,量规和专用仪器为主。
大批产选用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专用测量仪器。
3.根据零件的结构,特性,大小,形状,重量,材料,刚性和表面粗糙度选用计量器具。
4.零件所处的状态和所处的条件选择计量仪器。
如现代机器制造业生产自动化,要求测量自动化。
动态测量要比静态测量复杂。
二.选择方法
1.按检验标准选择,零件的最终验收按国际标准GB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的规定选择计量器具。
≯根据零件的公差大小不同,规定了一个安全裕度A。
≯根据量具的类型,精度及调整不当因素,存在一个不确定度,其允差用μ1表示,μ1大约0.9A。
≯根据各种量具与量仪的不确定度μX,μX<μ1。
使用方法:根据被
测工件公差的大小
,查出A和μ1,按
要求选用μX<μ1
的量具,查出μX。
2.按测量方法的精度系数选择。
测量方法允许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被测零件的精度要求,即所测参数的公差大小。
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与被测零件公差的比值称测量方法精度系数K。
K愈小,采用的测量方法误差也愈小。
K值取1/3-1/10,一般情况可取1/5。
公式:K=测量不确定度Δ/被测零件的公差值Τ。
工程测量仪器配置方案

工程测量仪器配置方案一、概述工程测量是指利用测量技术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各种测量活动,以获取和处理施工现场各种空间位置参数和形状尺寸信息的一种技术工作。
在传统的施工现场测量中,往往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进行精确定位和尺寸测量。
因此,合理的工程测量仪器配置方案对于施工现场的精确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测量需要,提出一套完整的工程测量仪器配置方案,以便为施工现场提供准确、高效的测量支持。
二、测量仪器配置原则1. 技术先进性:选择最新、最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以满足复杂工程测量需求。
2. 灵活性和移动性:测量仪器设备应具备适应不同施工现场的能力,并能够快速、灵活地移动和布置。
3. 精确性和稳定性:测量仪器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施工现场测量数据的可信性。
4. 经济性和适用性:在技术先进的前提下,需要兼顾测量仪器设备的成本经济性,并选择适合实际测量需要的仪器。
5. 通用性和标准化:测量仪器应具有通用性和标准化,在不同的施工现场都可以使用,并且具有较高的互操作性。
三、测量仪器配置方案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用于进行角度、距离和坐标测量。
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通常用于进行控制点的布设、路基中心线的测量、隧道施工时的导线测量等工作。
全站仪应具有高精度、快速测量、长距离无反射测量等特点。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可以用于快速测量各种距离、高差等参数,适用于土建施工和建筑测量。
激光测距仪应具有高精度、快速测量、全自动测量等特点。
3. EDM仪EDM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距离和高差的仪器,通常用于土建施工和桥梁测量。
EDM仪应具备高精度、长距离测量、遥控操作等特点。
4. GPS测量仪GPS测量仪是一种用于进行地理位置测量的仪器,可以用于进行地形测量、地质测量等工作。
在工程测量中,GPS测量仪通常用于进行测量点坐标定位、三角点测量等工作。
5. 倾角仪倾角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平面和立面的倾斜角度的仪器,通常用于钢结构、机械设备安装和水利工程施工。
计量器具选用方案

计量器具选用方案计量器具的选用方案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在市场上选择适合的计量仪器仪表,并根据所测量的特点和精度要求,确定仪器仪表的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下面是关于计量器具选用方案的一份1200字以上的详细描述。
1.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对象是什么,以及所要求的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等。
比如,如果是对长度进行测量,要确定是需要高精度还是一般精度的设备;如果是对重量进行测量,要确定需要的分辨率和最大测量范围等。
2.查找相关信息在确定测量对象和要求后,需要了解市场上可用的计量仪器仪表。
可以通过互联网、专业刊物、相关展会等途径收集信息,了解各个品牌、型号的仪器仪表的性能、规格等。
3.比较和评估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比不同品牌、型号的计量仪器仪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估:-精度:根据测量要求确定所需的精度,然后比较仪器仪表的精度指标。
-实用性:考虑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可操作性、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因素。
-可靠性:了解仪器仪表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查看用户评价、品牌的声誉等方面评估。
-价格:对比不同品牌、型号的价格,确定性价比最高的仪器仪表。
4.寻求专业建议5.规划购买方案在选定仪器仪表后,需要进一步规划购买方案。
包括确定所需的仪器仪表的具体型号、规格、数量等,以及考虑如何维护和保养仪器仪表等方面的问题。
6.购买和验收7.建立档案和管理购买完成后,需要建立仪器仪表的档案,并对其进行管理。
包括制定使用规范、制定检定周期、进行日常维护等。
总之,计量器具的选用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进行确定,以选择合适的仪器仪表。
需要收集相关信息、比较和评估不同的仪器仪表,并寻求专业建议。
然后制定购买方案,并进行购买和验收。
最后,需要建立档案和进行管理。
这样才能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绝缘电阻测试仪量程选取的原则

绝缘电阻测试仪量程选取的原则一、概述绝缘电阻测试仪是用于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仪器,其在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的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量程是获得准确测量结果的前提。
本文将详细介绍绝缘电阻测试仪量程选取的原则。
二、明确测量需求在选择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量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需求。
例如,是测量高压设备的绝缘电阻,还是低压设备的绝缘电阻。
同时,还需要了解设备的电气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以便选择合适的量程。
三、考虑量程范围在选择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量程时,应考虑其量程范围。
通常情况下,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量程范围应覆盖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
例如,如果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在1000Ω至1000000Ω之间,那么应选择量程至少为1000000Ω的绝缘电阻测试仪。
四、注意精度要求精度是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重要性能指标。
在选择量程时,应考虑精度要求。
如果精度要求较高,应选择具有高精度的绝缘电阻测试仪。
否则,可能会因为测量误差而导致设备故障的误判或漏判。
五、确保安全性在选择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量程时,还需要考虑安全性。
尤其是在测量高压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足够安全防护措施的绝缘电阻测试仪,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测试线径和测试电压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六、遵循行业标准在选择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量程时,还应遵循相关的行业标准。
例如,在电力行业,应遵循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的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量程。
此外,还应关注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标准更新,以便及时调整和更新测试设备的量程。
七、实际操作简便性在实际操作中,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量程选择还应考虑其简便性。
如果选择的量程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因此,在选择量程时,应综合考虑实际操作的需要和设备性能的要求。
例如,如果选择量程过小,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无法测量;如果选择量程过大,则可能会影响测量的灵敏度和精度。
测量仪器选用原则

1目的为了保证所选择的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能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以提高测量仪器的计量保证能力;为了规范公司内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测量仪器名称;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测量仪器;3 定义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测量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量具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的测量仪器称之为实物量具,简称量具;量具本身所复现或提供的给定量就是其本身量值的实际大小;最大允许误差对给定的测量仪器,由范围、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通常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测量范围也称为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灵敏度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简称分辨力;它是指显示装置中对其最小示值的辨别能力;4内容测量仪器分类4.1.1 按计量学观点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三种;4.1.2 按用途、特点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标准量具、极限量规、检验夹具以及计量仪器等四类;4.1.3 按结构和功能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显示式、比较式、积分式、累计式四种;测量仪器选用原则选用测量仪器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类型、规格选择与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测参数特征相适应 ,计量特性如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测量范围、灵敏度、分辨力等适当地满足预定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还要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同时考虑;4.2.1 根据工件加工批量:批量小的选用普通测量仪器;批量大的选用量规及检验夹具,以提高测量效率;4.2.2 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重量:轻小而简单的工件,可以放到量仪上测量,重大复杂的工件则要用上置式量仪,即将量仪拿到工件上测量;4.2.3根据工件尺寸的大小和要求确定测量仪器的规格;要使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能容纳工件,测量头能伸入被测部位;4.2.4 根据工件要求误差公差选择测量仪器;通常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工件公差的1/3~1/10;若被测工件属于测量设备,则必须选用其公差1/10;若被测工件为一般产品,则选用其公差1/3~1/5;若测量仪器条件不允许,也可为其公差的1/2,但此时测量结果的置信水平就相应下降了;4.2.5 在选择灵敏度时,应注意测量仪器灵敏度过低会影响测量准确度,过高又难于及时达到平衡状态;。
第五章 计量基础(2)测量仪器

第3节测量仪器第3节测量仪器第3节大纲要求掌握重点难点(说明:以下讲义用★重点掌握☆重点熟悉※重点了解:难点▲标识)(一)基本概念☆1、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定义※2、测量仪器的分类(二)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1、测量仪器控制的概念☆2、标称范围、量程和测量范围的概念※3、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的概念★4、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5、灵敏度的概念★6、分辨力的概念☆7、稳定性和漂移的概念※三)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1、技术性 2、经济性)☆一、测量仪器的基本概念讲义内容:☆一、测量仪器的基本概念(一)测量仪器的分类☆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测量仪器,又称计量器具。
使用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道的测量仪器称之为实物量具,简称量具。
例如:砝码、量块、参考物质等。
实物量具本身所复现或提供的是已知量值,即给定量。
※测量仪器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四种:1)显示式测量仪器, 2)比较式测量仪器;3)积分式测量仪器; 4)累积式测量仪器。
※按计量学用途或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三种。
☆(二)测量设备☆(二)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及辅助设备的组合。
辅助设备主要指本身不能给出量值而没有它又不能进行测量的设备,以及作为检验手段用的工具、工装、定位器、模具等。
辅助设备有时会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可靠程度。
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软件和资料,是指设备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以及有关测量程度文件等软件,也包括一些仪器本身的控制和测量程序。
☆测量设备是对测量所包括的硬件和软件的统称,对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例题][例题]对测量设备进行控制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这里测量设备是指( d )。
a.测量仪器 b.量具 c.参考物质d.进行测量所包括的硬件和软件统称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测量设备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保证所选择的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能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以提高测量仪器的计量保证能力。
为了规范公司内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测量仪器名称。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测量仪器。
3 定义
3.1 测量仪器(计量器具)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测量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
3.2 量具
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的测量仪器称之为实物量具,简称量具。
量具本身所复现或提供的给定量就是其本身量值的实际大小。
3.3 最大允许误差
对给定的测量仪器,由范围、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3.4 稳定性
通常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3.5 测量范围
也称为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
3.6灵敏度
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
3.7分辨力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简称分辨力。
它是指显示装置中对其最小示值的辨别能力。
4内容
4.1 测量仪器分类
4.1.1 按计量学观点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测量基准、测
量标准和工作用测量仪器三种。
4.1.2 按用途、特点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标准量具、极限量规、检验夹具以及计量
仪器等四类。
4.1.3 按结构和功能分:测量仪器可分为显示式、比较式、积分式、累计式四种。
4.2 测量仪器选用原则
选用测量仪器应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类型、规格选择与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测参数特征相适应,计量特性(如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测量范围、灵敏度、分辨力等)适当地满足预定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还要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同时考虑。
4.2.1 根据工件加工批量:批量小的选用普通测量仪器;批量大的选用量规及检验夹
具,以提高测量效率。
4.2.2 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重量:轻小而简单的工件,可以放到量仪上测量,重大复杂
的工件则要用上置式量仪,即将量仪拿到工件上测量。
4.2.3根据工件尺寸的大小和要求确定测量仪器的规格。
要使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能
容纳工件,测量头能伸入被测部位。
4.2.4 根据工件要求误差(公差)选择测量仪器。
通常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工
件公差的1/3~1/10。
若被测工件属于测量设备,则必须选用其公差1/10;若被测工件为一般产品,则选用其公差1/3~1/5;若测量仪器条件不允许,也可为其公差的1/2,但此时测量结果的置信水平就相应下降了。
4.2.5 在选择灵敏度时,应注意测量仪器灵敏度过低会影响测量准确度,过高又难于
及时达到平衡状态。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