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优秀版)

合集下载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主干知识梳理
本 节 目 录
核心要点突破
命题视角探究
主干知识梳理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自主探索
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掌握
历程:从法律、机构、规则等方面掌握
核心要点突破一:对“光荣革命”的认 时间 识 领导阶级 斗争 结果 阶段
或领导人
方式
资产阶 级和新 暴力 共和国时期 1649-1660 贵族 革命 (按资 资产阶级和新贵 王朝复辟时期 1660-1688 本主义 族利益受威胁 生产方 式经营 复辟王朝 宫廷 的贵族) 政变 “光荣革命” 统治结束 1688
——十七大报告
命题规律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在本课涉及的考查方式、内容、规律等—— 创设新情景 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 与经济思想史相结合 在设问上增加难度 注意阶段特征 把握历史整体发展脉络
【真题印证】
1.(2014· 山东文综·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 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本课小结】
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2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第八条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第九条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 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权 第十三条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 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哪 些权力?
进一步限制了国王 《王位继承法》1701年 的什么权力?
②出现: “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议国 事于小密室形成内阁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③乔治一世时: (国王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内阁)
④沃波尔时: 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
(议会行政权大增,内阁对议会负责)
⑤18C中叶: 最终形成,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 的监督控制权。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特点示意图
《王位继承法》 1701年
2)确立议会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 权、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权
限制王权法案颁布后,英国政府权力结构图:
英国
立法权 议会
行政权
国王
司法权
独立
特别提醒: 1.此时的英国国王并非虚君,握有行政权; 2. 《权利法案》不是宪法,属宪法性的法律文件, 至今英国也没有成文宪法。
二、过程:
(2)标志:内阁权力强化,凌驾于议会之上。 (3)表现: ①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 ②控制部分立法权 ③篡夺议会的财政权 ④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
两党制的形成
两党制下,两党相互竞争和监督,既促使了 政治民主化,又保证了议会和内阁的正常运作。
辉格党
自由党
工党
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 托利党 保守党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方法:间接参政
第一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首相和阁员必须总 辞职向议会谢罪;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 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二、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选出下院 选出多数党 选出领袖
(权力中心)

(政府) 内
会 首
共进退
阁 国 王
相 (政府首脑)
形式负责
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Act of Settlement(1701)
• 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 个女儿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直接的继承人,在 她死后,王位应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 国汉诺威选帝侯。 王位继承权 • 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 赦免。 司法权 《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Bill of Rights (1689)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
三、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乔治一世 ——不懂英语的国王
小密室——内阁
沃波尔——首 任首相(1721)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出现的时间: 威廉三世
地位: 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 惯例一: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3、1721年,沃波尔任首相 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的 惯例二: 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的关系 惯例三: 最终形成。 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2、《王位继承法》
内容:
⑴进一步限制王权;
⑵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 大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 承法》颁布之后,国王的 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 军权、包括王位继承和任 命法官的等重大问题的决 定权都受到法令(议会) 的限制。
王权被限制
资本主义国家用议会 和宪法限制君主权力 的一种政治制度。
考考你: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 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渐进的制度创新
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 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确立:《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社会政治的变化?
君主专制 人治 以国王为中心 封建社会
君主立宪制
法治
以议会为中心 资本主义社会
威廉三世和安 妮女王在位时 国王还掌握着 什么权力?
安妮女王
1702~1714年在位
国王手中仍掌握着行政权
小密室里发生的那些事……
内阁的原意为密室(cabinet),早期 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 密小房间,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 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掌握国家大权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内阁
首相
②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探究:卡梅伦要上台组阁 ①
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国王
统而不治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首相 内阁 探究:当议会与首相发生意 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 果? 议会
解散议会
据新华社伦敦电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伦三岛早已是 深陷泥潭。英国财政大臣达林2008年10月8日上午宣布了 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英国政府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 入高达500亿英镑 (870亿美元)的资金,并以得到这些银 行的股份作为回报。《泰晤士报》评论说,此次政府的救 市行动将是“二战后英国经济最大的国有化举措”。 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 变策略,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探究: 内阁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权力削弱。
探究:根据国王、议会与内阁之 间的关系,回答:英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象征;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 3.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你知道吗?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2007)6月27日 电 新华网消息
2、布朗取代布莱尔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 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答:⒈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 ⒉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⒊由国王任命。
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两党制初步形成。 4、强化:19世纪70年代,内阁权力膨胀,称为议 会中的“第三院” 立法权、财政权、行政权
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 任何人负责,国王可以任意 处置他对臣民,或提升,或 处罚,或生,或杀,在任何 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审判, 是君主创造了法律而不是法 律创造了君主。
——英王詹姆士一世
英王查理一世的命运是 异乎寻常的,没有人像他那 样固执的反抗时代潮流,他 在自己强盛时期坚决反对议 会民主……他的错误和弊端 与其说是出于个人的权力欲, 不如说是出于皇权至上的53年4月,克伦威尔派士兵驱逐议会,这是世界 上近代史上第一次军事政变,自此后,英国革命就迷失 方向,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自由权利而开始的,反抗国 王的专制统治,但现在国王被处死了,议会也失去了权 利,起而代之的是强制性的力量,它完全以武力为后盾, 革命背离了出发点,相反却走向了反面,这以后革命就 开始走下坡路了,一直走到他的失败。
——【英】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第一卷不列颠的诞生》
英国议会
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议会, 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后来议会逐渐演变为 上下两院,上院有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院 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英国议会有赞成或决 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收新税必须得到 议会同意。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1)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 线上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贸易活动,都铎王朝积 极拓展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来。 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巨增。贵族地主 竞相圈占农民土地养羊。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 场和牧场。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较大的发展,出 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事经济 活动的新贵族。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议会议 员,限制王权的议会力量不断增强。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卡梅伦成为英国的首相,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本人必须是其所在党派的领袖 其所在的党派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 2、卡梅伦的这个提议其内阁成员是会赞成还是反对? 赞同
3、卡梅伦作为英国的首相,为什么他的建议需在议会进行投票? 议会是英国权力的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
4、如果议会投票通过而女王反对,空袭行动会不会终止? 不会。女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
POST CARD
Made in England
国家元首 国王
统而不治 国家象征
英国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议会
政府首脑 首相
组建内阁 掌握行政权
资产阶级革命 英 (资产阶级夺权)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

代 议
《权利法案》
制 《王位继承法》
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立 责任内阁制形成 和 (首相组阁—对议会负责)
第一节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Step One: Step Two:
资产阶级革命 限制王权 的法案
Step Three:
责任内阁制 的形成
Step Four:
1832年 议会改革
背景
奠定基础
正式确立 发展完善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经说过:“我无法 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 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我可 以把全部身心和热诚奉献给这个古老的岛 国,奉献给这个国家所有的民众。
资产阶级革命 限制王权 的法案
背景
奠定基础
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统治时代,国王还有行政 大权,他能任免大臣。大臣还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 议会选出的。……只有出现了内阁制,有了首相,并 能控制议会和内阁,而国王变成虚君的时候,英国的 议会制度才算臻于完善,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才算最 终形成。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完善一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领域(原因·表现)阶级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领域(清教→指导思想)1背景思想领域:启蒙思想不断滋长政治领域:限制主权的社会力量不断增强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表现:《权力请愿书》2革命前的斗争焦点: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大抗议书英国内战第一次内战(1642-1646)纳西比战役第二次内战(1648)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国时期(1469-1653)联合专政护国公政体(1653-1660)资本主义的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1688)光荣革命二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1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历史渊源: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议会背景阶级关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政治前提:国会权力来自议会奠定基础:《权利法案》(目的·内容·影响)确立补充:《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法律基础原则: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特点:限制王权意义①议会逐渐取代成为国家最高权力②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形成过程:国王不参加议会→枢密院→小密室→第一位首相→责任内阁国王主要机构内阁议会组阁程序:下院多数党领导人由国王签字同意后自行阻隔再由国王签字通过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是根本原因有利条件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内容:降低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增加了一些新兴工业区为选区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导致了宪章运动4内阁权力的膨胀时间:19世纪70年代①立法提案权变化②财政权③形成除上院·下院以外的第三院三特点及影响①它是一种间接民主,据哟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1特点由度②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确立与发展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
制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 议会 中的统治地位 确立。
(1)1640年,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 建势力,经过两次内战,于1649年,将国王 查理 一世 送上断头台。 (2)克伦威尔利用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于1653年就任“护国主”。后来由于“护国主”政 府缺乏强有力的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由于复辟王朝的统治直接威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利益,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 议会发动了“光荣革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 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影响: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实际权力逐渐转 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 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问题思考 2.“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有何
变化? 提示 (1)革命前,国王掌握国家大权,实行专制 统治,认为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2)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国王日 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不支配国家政权, 议会是权力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3)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使英国成为典 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国家。 问题思考 3.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及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 向议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具 体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下院多数 党领袖通常就是首相,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 (2)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立法机构得以控 制行政,有效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其 形成维护了君主立宪制。
的政治格局。 2.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
案权;通过制定重大问题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内 阁掌握了部分立法权;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问题思考 5.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有何特点?
提示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 政治制度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 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 阁到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即 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转移到内阁 的过程。 (3)创新性: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 制逐渐形成,代议制度不断完善。
2.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所控制的议会,通 过了一系列 限制王权 的法案。 (1)《权利法案》:1689年10月,英国议会通过, 规定:国王无权废止 法律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 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 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 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 议会 。 (2)《王位继承法》:1701年议会通过,把 王位继 承 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 手里,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二、英国代议制的逐步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背景:“光荣革命”之前,国王的最高的咨询 机构被称为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 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时期,内阁 成 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汉诺威王朝时期, 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2)形成:1721年,下院 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 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 了实际上的首相,并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 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从而增强了议会的行政 权;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 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答案 (1)含义:所谓君主立宪制,即一切都要由法律 决定,君主本身也要遵循法令,法律在王权之上。而 议会有权制定法律,这样议会就通过自己制定的法律 一步步缩小了国王的权力,同时也逐渐扩大了自己的 权力,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特点 ①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联 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实 际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其人微言轻, 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②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国王的 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2.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前,议会选举仍实 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引起工业资产阶级 不满;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推 动下,英国群众斗争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 参政权 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2)内容:对选民的 财产限制 作了重新规定,对 选区和议席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3)影响:使 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 和选举权,使议会制度向民主化方向又迈进了一 步。
问题思考 1.“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提示 (1)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 级本质上分析,这是一场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之 间的相互妥协。 (2)“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 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 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辟了道路。
问题思考
4.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之间有何
关系? 提示 (1)三项制度都是英国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 (2)其中,君主立宪制是英国代议制的核心内容, 围绕着它又形成了议会制、责任内阁制等重要制 度,从而实现和维护了君主立宪制。
三、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 1.政治发展趋向:内阁权力膨胀,形成“内阁专横”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如何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思路点拨 ①能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准确描述历史所 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是高考的重要能力要求 之一。②对“君主立宪制”一类的概念的认识首先 应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即答出其含义;然后进 一步揭示其特点,即该政体与其他主要政体如共和 制相比所呈现的突出不同,比较时应侧重从最高统 治者的地位和国家权力的中心等方面着手;最后是 该制度所产生的作用,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归纳即 可。③对“如何认识……”这样的问题的回答一般 是遵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步骤,即答出问题所 呈现的“表”(含义、突出特征和内容),最后及 “里”(即对其实质、评价等延伸点的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