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
中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2)

中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2)中学生饮食健康调查报告篇2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零食对健康的影响的认识,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调查方法: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调查背景:由于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比例增多,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过程:一、对全级同学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同学们对零食与健康的认识。
对于这次调查,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涵盖各方面的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专门了解个人平日的购买零食的状况,另一块是调查个人对零食与健康关系这一观念的理解应用及关心程度。
此问卷共16道题,包括3道多选,10道单选和3道开放性问答题。
我们于2013年4月22日向初一级同学发放了228份问卷,回收了228份,下面就答卷内容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1、同学们的零食习惯从调查的情况看,中餐吃零食的较多占了58.2%,早餐占13.4%有部分同学不吃,晚上占28.4%。
主要原因是我校学生大多数学生在校搭食和午休,吃午餐在学校小买部内,方便购买零食。
同学每天买零食花费1-5元的学生占了73%,这部分学生每月消费30----150元。
其中有14%的学生每月消费是150---300元。
大部分的家长每天给孩子5-10元的零用钱。
造成了学生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有吃零食习惯的同学全级占了53%。
初一级同学经常吃的零食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有: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烧烤类食品。
我校同学经常购买的零食中80%是属于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零食是指作为食用的且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重要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
在学生中,零食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对学生们吃零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这些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随机选取10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分发问卷进行调查。
每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为100人,总共调查了1000个学生。
问卷涵盖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等内容。
调查结果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零食是一种装满糖分、高热量食品。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仅有约60%的学生知道零食含有较少的营养元素。
2.学生吃零食的频率学生对零食的消费频率各不相同。
大约有30%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25%的学生每周吃零食2-3次,20%的学生每周吃零食1次。
还有15%的学生每月吃零食1次,剩余的10%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不吃零食。
3.学生对零食的偏好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对甜食的偏好更高,百分之60的学生喜欢吃甜食类零食。
其次,有35%的学生喜欢薯片、口香糖等零食,而只有5%的学生倾向于吃坚果类零食。
4.学生购买零食的途径大部分学生选择从超市或便利店购买零食,占总数的70%。
此外,有15%的学生选择从同学或同班同学那里购买,还有10%的学生选择从家人或亲戚那里购买。
5.学生吃零食的原因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吃零食是因为感到无聊或在休闲时间需要娱乐。
另外,有30%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甜食的学生来说。
有15%的学生吃零食是为了放松自己,而剩下的15%学生则认为吃零食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6.学生对零食的健康认知令人担忧的是,只有30%的学生意识到过量摄入零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另外,75%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吃零食会增加他们的体重。
结论通过这项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存在欠缺,不了解零食中营养元素的不足。
关于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

莫把零食当主食——关于中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一、现状现在,中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
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
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
有一些中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班40名学生里82.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
仅有3.37%的中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二、危害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欢吃的食品。
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
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学生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当前我国学生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和热量供给充足,脂肪和食盐过多,而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膳食纤维供给不足。
因此,应适当减少肪供给,如炸薯片、薯条、炸鸡翅、炸羊肉串、锅巴以及油炸方便面等食物应少吃;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包括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类食品都应该少吃。
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第二,高糖食品。
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学生、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
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
关于吃零食的研究报告

关于吃零食的研究报告1. 引言吃零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零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对吃零食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人们吃零食的原因以及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2. 吃零食的原因2.1 方便性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的时间变得宝贵,吃零食可以节约人们的时间,便于随时随地食用。
同时,各种包装精美的零食也增加了人们对其的吸引力。
2.2 味觉满足零食通常具有浓郁的口味,能够给人带来短暂的味觉享受,满足人们对美食的渴望。
各种口味的零食种类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个体的味觉需求。
2.3 压力缓解吃零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压力。
研究表明,吃零食时嘴部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从而使人产生愉悦感。
因此,吃零食成为了一种缓解工作压力和情绪焦虑的方式。
3. 对个人健康的影响3.1 身体健康问题过度依赖零食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的出现。
零食通常富含盐分、糖分和油脂,摄入过量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3.2 营养不均衡零食一般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长期以零食为主要食物来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3.3 牙齿问题零食中的糖分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并被细菌转化为酸性物质,导致龋齿和牙龈疾病的发生。
4. 对社会的影响4.1 环境问题大量零食包装材料的生产和废弃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塑料袋、包装盒等都是常见的零食包装材料,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2 资源消耗零食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水和能源等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过度消耗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4.3 社交影响吃零食常常与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聚会、看电影时吃爆米花等。
这种社交模式可能导致人们更多地依赖零食,并对正餐产生厌倦。
5. 合理吃零食的建议5.1 适量为宜吃零食应该保持适量,不宜过多。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零食的摄入量。
吃零食的研究报告

吃零食的研究报告1. 引言零食是指那些非正餐时间食用、通常用于消遣或满足嗜好的食品。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人们常常需要通过吃零食来缓解压力或为大脑提供能量。
然而,吃零食的习惯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本报告旨在研究吃零食的现状和对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
2. 吃零食的现状吃零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
根据一项调查,超过80%的人每天都吃零食,而且平均每天吃零食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
吃零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些人喜欢吃甜食,如巧克力和糖果,而有些人则喜欢吃咸食,如薯片和坚果。
3. 吃零食的影响3.1 营养不均衡吃零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很多零食都是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导致摄入能量过多、脂肪含量过高,从而增加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吃零食时容易忽视正餐的摄入,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
3.2 口腔健康问题吃含有大量糖分的零食,如糖果和碳酸饮料,会增加蛀牙和口腔疾病的风险。
这些食物中的糖分会与口腔中的细菌结合,形成酸性环境,破坏牙釉质,导致龋齿的发生。
3.3 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吃零食可以缓解压力,但过度依赖零食对心理健康却有不利影响。
食物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量的吃零食可能成为情绪消费的一种方式,导致情绪波动和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4. 吃零食的建议4.1 控制摄入量用零食代替正餐是不可取的,应保持正餐的摄入均衡并适量减少零食的摄入量。
可以使用小碟子来盛零食,这样心理上会有饱足感,从而减少过量食用的可能性。
4.2 选择健康零食应选择健康的零食替代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坚果和无糖饮品等,它们富含营养且对健康有益。
4.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对零食的依赖。
建议定时进食,并尽量将食物多样化,保证膳食的均衡性。
4.4 注意口腔健康为了保持口腔健康,应避免食用粘性、高糖的零食,如软糖和果冻。
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中学生零食的调查报告引言: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饮食的需求也较为特殊。
零食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和消费习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零食的喜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大部分中学生表示他们喜欢甜食类的零食,如巧克力、糖果和蛋糕等。
这类零食的甜味能够给他们带来愉悦的口感和满足感。
此外,有一部分中学生喜欢咸味的零食,如薯片、坚果和饼干等。
这类零食多为方便携带,可以满足他们在学校或课间的口腹之需。
二、中学生对零食的消费习惯中学生对零食的消费习惯也值得我们关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过度依赖零食的现象。
他们往往在无聊、压力大或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选择吃零食来缓解情绪。
这种消费习惯可能会导致中学生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三、中学生零食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选择零食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广告宣传的影响。
中学生普遍容易受到各种零食广告的诱惑,这些广告往往夸张其口感和美味,让中学生产生购买欲望。
其次是同伴的影响。
中学生往往会受到同学的影响,如果某种零食在同学之间流行,他们也会跟风购买。
最后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零食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普遍喜欢健康的零食,中学生也会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零食。
四、中学生零食的健康问题中学生过度依赖零食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首先是肥胖问题。
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会导致中学生体重增加,增加患肥胖的风险。
其次是牙齿问题。
大部分零食含有高糖分和粘性物质,容易导致蛀牙和口腔疾病。
此外,长期食用高糖分的零食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中学生零食的合理选择为了保护中学生的健康,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零食选择。
首先,中学生应该适量摄入零食,避免过度依赖。
中学生吃零食调查报告

告别零食——初中生吃零食现象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我们学校门口的马路上,每到放学的时间,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鸡翅、爆米花、臭豆腐、糯米团、糖葫芦……,现做现卖。
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同学,把小摊围个水泄不通;校附近的一家早餐店里,香肠、汉堡、牛肉、饼干、饮料……物品多得眼花缭乱,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呼喊声彼此起伏;学校旁边生意兴隆的文具店,什么时候也摆上了饮料、香肠等等。
瞧,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左手汉堡,右手可乐,吃得多么津津有味。
有零花钱的同学掏钱随手就买了,潇潇洒洒地扬长而去;没零花钱的同学只得眼巴巴的看着迟迟不肯离去;马路上已是拥挤不堪,果皮和纸屑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和原本稳定的周边秩序,而且也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我们初中生的身体健康。
加之校门前这条路比较窄,人车流量又大,很容易造成事故。
于是我决定对本校学生的吃零食现象进行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引导同年龄的初中生认识爱吃零食的危害,纠正他们的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向吃零食的习惯告别,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四、调查分析调查之一:基本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从调查中得到的一些数据: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13.3%的同学不喜欢零食,将近86.7%的同学都不拒绝零食。
喜欢或非常喜欢吃零食的同学已超过一半,而且特别喜欢在放学后或看电视时吃。
价格一般在1-3元左右。
在吃的零食当中有近50 %的零食是油炸、膨化食品;饮料类、甜糖类的比例也不少,这对身体很不利,他们也十分清楚吃零食对身体不好,但就是很难改掉吃零食的毛病,这项调查给我们同学们敲响了警钟,看来吃零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才行啊!原因探究而再深入调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吃零食,我们发现:有7%的同学觉得包装好看,尝试新鲜,28%的同学看见别人吃受诱惑,33%的人吃零食的心情是解闷,无所事事;还有32%的人吃零食的原因是:以成习惯,说不清原因。
关于饮食健康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饮食健康的调查报告3篇饮食健康教育是通过对学生传授营养膳食的相关知识,改善学生的膳食结构,提高健康饮食的观念,增强学生体质,减少因错误膳食而引起的疾病,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固的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饮食健康的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饮食健康的调查报告篇1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其营养改善与膳食结构的正确调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由于对饮食营养认识较差或不良饮食态度等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饮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膳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我科研小组针对我校区学生进行了饮食方面的调研工作。
二、调查相关说明(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饮食状况的了解,对突出问题的进不步讨论,提出解决方法,让大学生拥有更好更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调查方法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问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普及各个系,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时间10月5日至12月15日(四)调查范围成都师范学院温江校区的大一、大二学生四、调查问卷分析(一)饮食习惯(1) 您暴饮暴食吗?选择经常的占总数的21%,选择偶尔的有占总数的58%,选择从不的占总数的21%大多数同学选择偶尔. 不应该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2) 您早晨又喝水的习惯吗?选择有的有65人,占总数的65%,选择没有的有35人,占总数的35%。
大多数同学选择有。
这是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称之为“复活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
中学生“吃零食”习惯调查报告
为了详细调查有关在校中学生“吃零食”习惯的现象,笔者不仅在班上开展了一些“问卷调查”,还暗中查访学校小卖部及学校周边零食店,以期能获得完备的一手资料。
现就以多次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中学生吃零食的原因
1、生活水准的提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0%的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父母要么是有固定的高收入者,要么家庭中都有合法的经济的来源。
平时的节气,特别是春节期间,子女都能获得很多的“压岁钱”。
据统计,103名学生中,“压岁钱”达500元以上者有25%。
2、家长的溺爱。
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常年没有回家,很少对子女的身心有贴心的关怀,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愧疚。
这样的学生达到40%以上。
3、环境的影响。
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大人人们随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随意地乱扔,学生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学生有句口头禅:他都在吃嘛。
有这种想法的在9%左右。
4、深受请客风的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请客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头脑里,也产生了今天你请我吃了一包,明天我就得请你吃一袋,以还人情。
5、受广告、电视等媒体的影响。
调查中看到学生常常受广告、电视食品广告宣传影响,看什么包装希奇,色彩鲜艳就选购什么,却不过问它的营养!
6、享受型。
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也不可忽视它的影响力。
追求物质的享乐,是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吃零食也不在话下了。
7、放松心态。
部分学生认为吃零食,特别是甜食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心里感到轻松自然,于是,久而久之,所谓“放松”也成了学业沉重的学生们吃零食的原因之一。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几点原因。
那么,如何看待中学生吃零食这一现象呢?中学生吃零食究竟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
二、中学生吃零食存在的危害
1、影响食欲。
如果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必然会造成孩子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的破坏,严重影响子女的食欲。
最后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2、影响味觉。
零食中的酸、甜、咸各种味道都非常的强烈刺激,经常吃,会造成对孩子味觉的破坏,如某些牌子的方便面里,有极其辛辣的调料,经常食用,会导致孩子的味觉迟钝,进而对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足以引起食欲,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破坏生理调节规律。
人的身体器官都有它活动的规律,到了一定的时候,所以我们到了一定的时候会产生饥饿的感觉,就是这个
道理。
那么,经常吃零食。
常常就强力打破这种规律,必然就会对身体器官产生危害,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4、加重胃肠负担。
经常吃零食会加重人的胃肠负担,使胃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得不到休息,因而会减弱消化器官的工作能力,引起消化不良症。
5、有利于不良习惯的养成。
吃零食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常常是不洗手,不分地点而食用。
如在公路边,大街上,边走边吃。
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会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疾病的侵害。
6、污染环境。
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是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
甚至少数学生把零食带到教室,更不得学习。
针对中学生吃零食的习惯,笔者也与其他教育者进行了多次的分析讨论,有人也认为孩子吃零食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把握一个度,不要经常吃就行了;同时认为,要解决学生经常吃零食这一困扰教育者的问题,只能进行疏导,不能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即堵塞不如疏导!
三、解决中学生吃零食的有效策略
1、加强教育,认识危害。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生理、心理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生理、心理的教育,让他们正确对待“零食”,认识经常吃零食对自我身体有哪些危害性,以期达到警醒的目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习惯是养成的,一种坏的习惯同样是这样养成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习惯去克服习惯”,以良好的
饮食习惯替代学生的不良习惯。
3、要具有包容心态。
有时,面对学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就给予学生以谆谆教诲。
而不是一看见学生吃零食就大发雷霆,大声喝斥。
如果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得不偿失。
4、控制零花钱。
一些学生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家长常常会觉得自己对子女没有迟到应有的责任,于是,就以金钱的方式进行“弥补”,这也造成了学生乱用钱的坏习惯。
因此,要控制学生的零花钱,要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不该买的不买,不该吃的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吃零食。
5、定时定量吃零食。
既然学生吃零食的现象一时无法消除何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限制!引导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零食,学生反而会快乐期待点心时间的来临!最好的时间应设在正餐前一至二小时,供给量不要太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应该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现,你才会觉得,堵塞不如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