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概论第三章答案汇总
操作系统本科第3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3章处理机调度“练习与思考”解答1.基本概念和术语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吞吐量、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中断调度就是选出待分派的作业或进程。
作业调度就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入的一批作业中选出若干个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内存、外设等,为它建立相应的用户作业进程和为其服务的系统进程(如输入、输出进程),最后把它们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等待进程调度程序对其执行调度,并在作业完成后作善后处理工作。
进程调度就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CPU完成作业的数量。
周转时间:从作业提交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带权周转时间:定义为作业的周转时间除以其实际运行时间。
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做出的一种反应,它使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保留现场后自动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该事件后,如被中断进程的优先级最高,则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
2.基本原理和技术(1)处理机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处理机调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配处理机。
(2)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高级调度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入的一批作业中选出若干个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内存、外设等,为它建立相应的用户作业进程和为其服务的系统进程(如输入、输出进程),最后把它们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等待进程调度程序对其执行调度,并在作业完成后作善后处理工作。
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为了使内存中同时存放的进程数目不至于太多,有时就需要把某些进程从内存中移到外存上,以减少多道程序的数目,为此设立了中级调度。
(3)作业在其存在过程中分为哪四种状态?作业在其存在过程中分为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四种状态。
(4)在操作系统中,引起进程调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操作系统中,引起进程调度的主要因素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完成任务,或等待资源,或运行到时;核心处理完中断或陷入事件后,发现系统中“重新调度”标志被置上。
计算机操作系统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030110011020101进程调度是从选择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A.就绪队列B.等待队列C.作业后备队列D.提交队列``030110011020100A``030110022020101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的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选择新进程运行来实现CPU的共享,下列选项中,不是引起操作系统选择新进程的直接原因。
A.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运行进程出错C.运行进程要等待某一时件发生D.有新进程进入就绪状态``030110022020100D``030110032020101下列因素中,不一定是引起进程调度的因素。
A.一个进程运行完毕B.运行进程被阻塞C.一个高优先级进程被创建D.实时调度中,一个紧迫的任务到来``030110032020100C``030110042020101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投入运行,则系统可能是。
A.非抢占式调度方式,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B.抢占式调度方式,就绪队列上的所有进程的优先级皆比P低C.就绪队列为空队列D.抢占式调度方式,P的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的进程``030110042020100D``030110051020101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指。
A.作业运行时间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030110051020100B``030110062020101下列各项中,不是进程调度时机的是。
A.现运行的进程正常结束或异常结束B.现运行的进程从运行态进入就绪态C.现运行的进程从运行态进入等待态D.有一进程从等待态进入就绪态``030110062020100D``030210012020201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
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T1+T2+T3 B.(T1+T2+T3)/3 C.(3T1+2T2+T3)/3D.(T1+2T2+3T3)/3``030210012020200C``030210022020101下列算法中,操作系统用于作业调度的算法是。
计算机操作系统慕课版第三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慕课版第三章课后答案
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引入中级调度?
(1)、高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将外存的作业调入内存,又称作业调度。
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数为内存中处于就绪态的作业分配处理机。
(2)、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与系统吞吐量。
ps:(中级调度是将作业调出掉回,高级调度是掉入,作业一次掉入,多次掉回,所以中级调度频次更高)
2、何谓作业和JCB?
作业是一组程序与数据和作业说明书,是高级调度的基本单位。
JCB是作业控制块,是作业存在的表示,包含管理,调度所需的全部信息。
ps:(对作业的控制是JCB和作业说明书一起的)
3、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JCB?JCB通常包含了哪些内容?(1)作业进入系统。
(2)包含系统对作业调度,管理的全部信息。
4、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
取决于多道程序度和调度算法。
5、试说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
从就绪队列中根据调度算法选择一个进程分配处理机。
6、简述引起进程调度的原因?
时间片完了、阻塞了、运行完了、被抢占了。
7、在抢占式调度算法中,应遵循的原则?
优先级、短进程优先、时间片原则。
8、在选择调度算法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
公平性、资源利用率、平衡性、强制执行
9、何谓静态优先级?何谓动态优先级?确定优先级的依据是什么?
(1)、静态优先级创建进程时就确定,动态优先级随着时间与环境变化而改变。
(2)、用户要求,进程对cpu io等资源的要求,进程类型。
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章 进程管理作业 答案

第三章进程管理3.3习题3.3.1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 UNIX操作系统的进程控制块中常驻内存的是()。
A.proc结构B.proc结构和核心栈C.ppda区D.proc结构和user结构2. 当()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时间片到C.等待某一事件D.等待的事件发生3. 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B.运行态→就绪态C.运行态→阻塞态D.阻塞态→运行态4. 下列各项工作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步骤。
A.建立一个PCBB.作业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C.为进程分配内存等资源D. 将PCB链入进程就绪队列5. 下列关于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程通过进程调度程序而获得CPU。
B.优先级是进行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C.在单CPU系统中,任一时刻都有1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D.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等待状态。
6.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A.I/O管理B.文件管理C.处理机管理D.存储器管理7. 下列有可能导致一进程从运行变为就绪的事件是()。
A.一次I/O操作结束B.运行进程需作I/O操作C.运行进程结束D.出现了比现运行进程优先权更高的进程8. 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B.由运行变就绪C.由阻塞变运行D.由阻塞变就绪9. 一次I/O操作的结束,有可能导致()。
A.一个进程由睡眠变就绪B.几个进程由睡眠变就绪C.一个进程由睡眠变运行D.几个进程由睡眠变运行10. 当一个进程从CPU上退下来时,它的状态应变为()。
A.静止就绪B. 活动就绪C. 静止睡眠D. 活动睡眠11. 为使进程由活动就绪变为静止就绪,应利用()原语?A.SUSPENDB. ACTIVEC. BLOCKD. W AKEUP12. 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复习题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C)。
A.把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多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B.一个处理器上同时运行多个程序C.把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主存储器并行执行D.每个用户同时编制多个程序2.进程队列是把(B)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
A.进程B.进程控制块PCBC.程序D.数据3.把一个进程让出处理器,由另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的过程称为(C)。
A.进程转换B.进程阻塞C.进程切换D.进程撤销4.UNI某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D)。
A.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B.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C.分级调度算法D.动态优先数调度算法5.一种能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算法是(B)算法。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者优先C.响应比高者优先D.均衡调度6.程序是静止的,而进程是(A)的。
A.动态的B.活动的C.不动的D.顺序的5.操作系统把一些能完成特定功能、不可中断的过程称为(B)。
A.程序B.原语C.进程D.语句6.若某系统的进程调度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则对具有相同优先级的进程经常又使用(A)算法。
A.先来先服务B.按优先级C.轮转法D.任何7.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A)页面调出主存储器。
A.最近最久未被使用B.在贮存中驻留时间最长的C.最近被访问的次数最少的D.最先被装入主存储器的8.原语是操作系统中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模块,它们的执行是(D)的。
A.可并发B.可交叉C.可被中断D.不可被中断9.下列对进程的属性描述错误的是(D)。
A.进程具有动态性B.进程可以并发执行C.进程具有等待态、就绪态和运行态三种基本状态D.多个不同的进程不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10.一个作业被选中装入主存储器后,系统就为该作为创建一个(A)。
A.进程B.文件C.作业D.程序11.作业调度选中了一个作业且把它装入主存储器时就为该作业创建了一个进程,该进程(C)。
A.立即可占用处理器运行B.应排入等待队列等待分配外围设备C.就排入就绪队列等待分配处理器D.应排入等待队列等待分配处理器12.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状态会发生变化,然而下列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C)。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一、单项选择题K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A )oA.宏观的高级管理B.宏观的低级管理C.系统刚开始加电D.初始化引导完成2、作业调度又称为[1A],它决定将哪些在外存储器上的处于[2D]状态的作业调入主机内存。
系统经作业调度程序选中一个或多个作业后,就为它们分配必要的内存、设备及软资源。
然后控制权就交给了 [3B],由 [3]将它们变为一个或一组[4C],并[5A]。
供选择的答案:[11: A、高级调度B、低级调度C、中级调度D、进程调度[2]: A、就绪B、阻塞C、提交D、后备[3]: A、存储管理模块B、处理机管理模块C、文件管理模块D、设备管理模块[4]: A、指令B、子程序C、进程D、程序段⑸:A、把它们挂到就绪队列上B、为它们分配处理机C、把它们挂到后备队列上D、为它们分配设备)中。
A、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3.A•外存B.内存和B D.扩展内存4、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A )oA.作业控制块B.进程控制块C.文件控制块D.程序控制块5、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C)。
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6、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A)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B.短作业优先法C.时间片轮转法D.优先级法7、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B )oA.作业运行时间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8、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B)oA.先来先服务法B.优先级法C.短作业优先法D.时间片轮转法9、操作系统中,(A)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B.作业管理C.高级调度管理D.存储和设备管理.10、如果系统中所有作业是同时到达的,则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算法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1K系统出现死锁的原因是(C )oA.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C.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等待着,不释放已占有的资源D.资源数大大少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12、设系统中有n个进程并发,共同竞争资源X,且每个进程都需要m个X资源,为使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资源x至少要有(C)(A) n*m+1 (B) n*m+n (C) n*m+1 -n (D)无法预计 13、选出不正确的两条叙述(BE)OA、死锁是指因相互竞争资源使得系统中有多个阻塞进程的情况;B、若系统中并发运行的进程和资源之间满足互斥条件、占有且申请、不可抢占和环路条件,则可判定系统中发生了死锁;C、在对付死锁的策略中,解除死锁通常都是和检测死锁配套使用;D、产生死锁的原因可归结为竞争资源和进程推进顺序不当;E、在死锁的解决方法中,由于避免死锁采用静态分配资源所以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14、死锁预防是保证系统不进入死锁状态的静态策略,其解决方法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操作系统第3章参考答案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1、高级调度的任务是:将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的作业调入内存,并为他们创建必要的进程与分配资源。
然后将进程插入就绪队列中。
高级调度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每次调度多少个作业进入内存,(2)怎样选择作业(怎样调度)。
低级调度的任务是:指决定就绪队列中哪些进程应获得处理机。
这是OS的核心调度,所有操作系统都必须有这种调度。
通常采用两方式—非强占方式与强占方式。
在一个OS中如何选择方式与调度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S的目标。
但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类—面向用户与面向系统的原则面向用户的原则:主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如周转时间、响应时间、截止时间、优先权原则。
面向系统的原则:主要考虑系统的需求,如系统的吞吐量、处理机利用率、各类资源的平均利用率等注(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是衡量批处理系统的调度算法的重要指标。
周转时间:指作业从提交开始到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包括:作业在外存后备队列上等待调度的时间、进程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的时间、进程在CPU上的执行时间、进程等待I/O操作完成的时间。
•注意:我们所讲的周转时间是指系统的平均周转时间,而不是单个作业的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T=(T1+T2+…Tn)/n。
•带权平均周转时间:•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衡量分时系统的重要指标。
响应时间—从用户通过键盘提交一个请求开始,到屏幕上显示结果为止的这段时间。
包括:从键盘输入的请求信息到CPU的时间,CPU对请求的处理时间、以及信息回送到显示器的时间。
•截止时间:是评价实时系统的重要指标。
截止时间:是指某任务必须开始执行的最迟时间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优先权原则:在所有的OS中,都应有一定的优先权原则,--强占式调度。
系统的吞吐量:是衡量批处理系统的重要指标。
系统的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完成的作业数。
处理机利用率:这对大中型多用户系统很重要,因此CPU价格昂贵(特别是大型计算机),因此这也是衡量大型机与系统的重要指标。
【VIP专享】操作系统概论第三章答案

A.页式存储管理
C.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12.处理器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 A.寄存器 B.高速缓冲存储器 C.主存储器
)
)
)
B.全部主存储器
D.主存储器中的系统区
B.高速缓冲存储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辅助存储器
B.最先适应分配算法
D.最坏适应分配算法
B、高速缓冲存储器
D、光盘
B、255 和 65535
D、255 和 65536
C.主存储器
B.2 次
5.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主存分配算法中,查找次数最少的是(
A.随机适应分配算法
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6.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运行时,该作业的页表是放在(
A.磁盘中
C.3 次
B.主存系统区中 C.主存用户区中 D.用户程序中
7、处理器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寄存器
C、主存储器
8、若页式存储管理中的地址格式为
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4 次
D.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
)
)
D.辅助存储器
D.时钟寄存器
13.断电停机后,存储信息随之消失的存储器是( )
A.磁盘
B.磁带 C.主存储器 D.U 盘
14.处于运行状态的操作系统程序应放在( )
A.寄存器中
C.主存储器中
15、存储管理中的地址转换(重定位)指的是(
A.寄存器
C.高速缓冲存储器
20.减少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碎片的措施是(
A.增大分区长度
C.采用移动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是属于(
A.指令寄存器
2.存储管理实际管理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是属于( )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C.控制寄存器D.时钟寄存器2.存储管理实际管理的是( )A.辅助存储器B.全部主存储器C.主存储器中的用户区D.主存储器中的系统区3.页式存储管理中,若不使用快表,则采用二级页表时,每访问一个操作数要访问主存( )A.1次B.2次C.3次D.4次4.可用来长期存储大量信息的存储器是( )A.寄存器B.高速缓冲存储器C.主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5.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主存分配算法中,查找次数最少的是( )A.随机适应分配算法B.最先适应分配算法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D.最坏适应分配算法6.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运行时,该作业的页表是放在( )A.磁盘中B.主存系统区中C.主存用户区中D.用户程序中7、处理器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A、寄存器B、高速缓冲存储器C、主存储器D、光盘则它的最大页号和最大页地址是()A、256和65536B、255和65535C、256和65535D、255和655369.价格昂贵、存取速度最快,但容量较小的存储器是()A.寄存器B.高速缓冲存储器C.主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10.程序状态字寄存器是属于()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C.控制寄存器D.时钟寄存器11.处理器中仅设置一个界限寄存器的存储管理方式是()A.页式存储管理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固定分区存储管理D.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12.处理器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寄存器 B.高速缓冲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辅助存储器13.断电停机后,存储信息随之消失的存储器是( )A.磁盘 B.磁带 C.主存储器D.U盘14.处于运行状态的操作系统程序应放在( )A.寄存器中B.高速缓冲存储器中C.主存储器中D.辅助存储器中15、存储管理中的地址转换(重定位)指的是( )A、将绝对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B、将物理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C、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D、将物理地址转换成相对地址16、页式管理系统中,页面调度算法淘汰最近使用次数最少的算法是( )A、FIFOB、FILOC、LRUD、LFU17、可以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转换地址的管理存方案是( )A、页式管理B、页式虚拟管理C、可变分区管理D、固定分区管理18.计算机主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编址单位是( )A.二进制位B.字节C.字D.块19.计算机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 )A.寄存器B.主存储器C.高速缓冲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20.减少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碎片的措施是( )A.增大分区长度B.增加分区数目C.采用移动技术D.减少分区长度21.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通常分配最快的算法是( )A.最先适应分配B.最优适应分配C.最坏适应分配D.随机分配22.硬件中可没有地址转换机构的存储管理方式是()A、页式虚拟B、固定分区C、可变分区D、页式23.空闲区表中起始地址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分配算法是()A.随机分配B.最先适应C.最优适应D.最坏适应24.有20位地址的页式存储管理中,如页面长度为2048字节,则作业可使用的最大页面数为()A.256 B.512C.1024 D.409625.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主存()A.1次B.2次C.3次D.4次26.淘汰过去一段时间里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的算法是()A.LRUB.LFUC.FIFOD.随机27. 在回收存时可能出现下述情况:释放区只与插入点前一空闲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 )。
A. 唤醒为回收区建立一分区表项,填上分区的大小和站址B. 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且不做任何改变C. 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修改新表项的大小D. 以F1分区的表项作为新表项,同时修改新表项的大小和始址28.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存储器的实际容量是由( )确定的。
A. 指令长度B. 存容量C. 硬盘容量D. 存和硬盘容量之和29.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完成地址重定位必备的硬件执行机构是( )A.界限寄存器B.下限寄存器C.基址寄存器D.可以不需要的30.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由( )建立。
A.用户B.编译程序C.操作系统D.编辑程序31.某虚拟存储器系统采用页式存管理,使用LRU页面替换算法,考虑下面的页面访问地址流(每次访问在一个时间单位中完成): 1 8 1 7 8 2 7 2 1 8 3 8 2 1 31 7 1 3 7假定存容量为4个页面,开始时是空的,则缺页次数是()。
A.4B.5C.6D.732.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C.存容量不足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33.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系统将该缺页调入存后,应继续执行()。
A.被中断的前一条指令B.被中断的指令C.被中断的后一条指令D.程序的第一条指令34.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
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3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
A.7B.8C.9D.1036.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中地址重定位的硬件执行机构是()A.界限寄存器 B.基址寄存器C.不需要的 D.下限寄存器37.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处理器设置的地址转换机构是()。
A.界限寄存器B.上限寄存器C.下限寄存器D.上限寄存器和下限寄存器38.主存的地址空间常称为( )A.逻辑地址空间B.程序地址空间C.物理地址空间D.相对地址空间39.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此种分配算法称为()分配算法。
A、最先适应B、最优适应C、最坏适应D、随机适应40.页式存储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指令或取操作数,要()次访问主存。
A、1次B、2次C、3次D、4次41.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42.对重定位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把绝对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的工作称为重定位B.地址转换工作在作业执行前集中一次完成的定位方式称动态重定位C.采用静态重定位时,作业执行过程中是不能移动位置的D.静态重定位是由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来实现的43.存储保护中设置了基址和限长两个寄存器的存储管理方式是( )A.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D.页式存储管理44.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表项数增1的情况是( )A.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B.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C.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D.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45.在请求调页系统中有着多种置换算法: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 )A.FIFO算法B.LRU算法C.LFU算法D.OPT(最佳置换)算法46.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表项数不变、某项的始址不变、长度增加的情况是( )A.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B.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C.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D.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47.最坏适应算法是按( )顺序形成空闲分区表。
A.空闲区首址递增B.空闲区首址递减C.空闲区大小递增D.空闲区大小递减48.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继续页面置换49.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A.相同B.随作业长度变化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50. 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 )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A. 外存B. 虚存C. 存D. 地址空间51.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表项数减1的情况是( )A. 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B. 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C. 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D. 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52. 在最优适应算法中是按( )顺序形成空闲分区表。
A. 空闲区首址递增B. 空闲区首址递减C. 空闲区大小递增D. 空闲区大小递减53.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中的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主存中的物理地址,这种重定位方式称为( )A.逻辑重定位B.静态重定位C.动态重定位D.浮动重定位54.可变分区管理方法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_________登记到空闲区表中( )A.地址递增顺序 B.地址递减顺序 C.长度递增顺序 D.长度递减顺序55.在页式虚存管理中,____________有一个页表( )A.整个主存空间 B.整个虚存空间 C.每个作业 D.每个用户文件56.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LRU调度算法是指先淘汰( )A.最早进入主存的页面 B.近期最久未被访问的页面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 D.以后不再被访问或距当前最长时间后再访问的页面57.CPU执行用户程序时,先对每一个访问主存的地址进行核查,允许访问主存的关系式是()A.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B.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限长寄存器值C.基址寄存器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限长寄存器值D.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限长寄存器值58.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下,收回主存空间时,应检查是否有与归还区相邻的空闲区并进行合并。
假定空闲区表中,已有第j栏和第k栏空闲区,此时作业归还的分区始址为S,长度为L。
并且有:S=第j栏始址+第j栏长度,且第k栏始址=S+L,则表示归还区 ( )A.有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C.既有上邻空闲区,又有下邻空闲区D.既无上邻空闲区,又无下邻空闲区59.实存的存储分配算法用来决定输入的程序和数据放到主存中的位置,采用“总是把程序装入主存中最大的空闲区域”的算法称为()A.最优适应算法 B.最坏适应算法C.最先适应算法 D.循环最先适应算法60.虚拟存储系统中,完成地址转换工作的是()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C.装入程序和地址转换程序 D.装入程序二、多项选择题61、可变分区管理的主存分配算法中,需要在空闲区表中将空闲区项按长度以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的分配算法是()A、最先适应B、循环最先适应C、最优适应D、最坏适应E、随机适应62.通常用动态重定位装入作业的存储管理方式有()A.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D.页式存储管理E.页式虚拟存储管理63.可用静态重定位装入作业的存储管理方式有( )A.单用户连续B.固定分区C.采用移动技术的可变分区D.页式E.页式虚拟64.CPU中与地址转换有关的寄存器是( )A.指令寄存器B.基址寄存器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D.界限寄存器E.上界、下界寄存器65.决定虚拟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是()A.主存B.辅存C.计算机地址结构D.页表E.快表66.对存储管理,( )等寄存器是硬件中设置的用于地址转换或保护的控制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