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1.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长期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包括党的创建、发展历程以及党的领导人等。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过程和战后影响,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俄国十月革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世界经济大萧条:介绍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爆发原因和影响,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过程和战后重建,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 联合国的成立:介绍联合国的成立宗旨和组织结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国际组织。

以上是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的整理,希望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了解过去,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希望学生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一、夏商时期。

1.夏商政治:夏王朝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君主制国家,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封建制度渐趋完善。

2.夏商经济:夏商时期,农业向前发展,出现了种植经济,分封运用制也相继流行,商业也开始发展。

3.夏商文化:夏商时期,文字的发展很快,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而有关宗教的记载也随之产生,夏后氏等历史文献也出现。

二、秦汉时期。

1.秦汉政治:秦朝以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统天下政策为标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专制朝代;汉朝以实行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度标志着封建制的渐趋完善。

2.秦汉经济:秦汉时期,农业取得巨大进步,商业也发展起来;国家出现了大量的铸币,秦汉时期也出现了各种贸易方式,这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秦汉文化:秦汉时期,文字由甲骨文转变为小篆,汉字从此正式出现。

另外,形成了儒家学说,经典由《易经》转变为《四书五经》,出现了宋、楚两大文学流派。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

(2)掌握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2. 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起与发展。

(2)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

(3)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文化的融合、科技的传播、宗教的传入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方式。

(2)难点: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及其对后世的作用。

二、专题二:中古时期的世界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古时期的世界格局及其主要特点。

(2)掌握中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 教学内容:(1)中古时期的世界格局: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历史发展。

(2)重要历史事件:欧洲的封建社会形成、伊斯兰教的传播、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中国的唐朝和宋朝等。

(3)中古时期的历史特点:封建制度的巩固、宗教的影响力、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古时期的世界格局,重要历史事件。

(2)难点:中古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专题三: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1.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2)掌握近代化的主要标志:科技、经济、政治、文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 教学内容:(1)近代化的探索: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美国的独立战争等。

(2)近代化的实践: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殖民主义的扩张等。

(3)近代化的成就: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政治的进步、文化的影响。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近代化的主要标志。

(2)难点:近代化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专题四:20世纪的世界格局变动1. 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的世界格局变动及其主要原因。

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范本

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范本

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范本一、古代文明1. 早期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2. 古代希腊文明:希腊城邦、雅典民主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希腊文化3. 古代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罗马法、罗马建筑、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4. 古代印度文明:孔雀王朝、佛教的兴起、印度数学和医学的发展5. 古代中国文明:先秦时期、秦汉帝国、汉朝经济、科技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设二、中世纪欧洲1. 罗马帝国的衰亡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封建制度的形成2. 欧洲封建社会:封建领主、领地经济、农奴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宗教的影响3. 教会的权力:教皇、主教、修道院、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4. 商业和城市的兴起:城市经济、行会制度、市政自治5.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发达的艺术和文学、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三、近代史1. 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和发现2. 印第安人的遭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文化的碰撞3.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战争、新教的兴起4. 经院哲学的衰落:启蒙运动、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5. 英国的民主进程:君主立宪制、普选权的扩大、议会的兴起四、现代史1. 法国大革命:三权分立、人权宣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 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钢铁工业的兴起、工业化的影响3.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东印度公司、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开启了一系列侵略战争4.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备竞赛、战争爆发的原因、条约的签署与影响5.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轴心国与同盟国的战争、原子弹的爆炸和日本投降五、现代国际关系1.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冷战影响的区域冲突2.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贸易自由化、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加剧3.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组织结构、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4.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5. 当代重大事件:恐怖主义的威胁、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以上是2024年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的范本,内容涵盖了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近代史、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等重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
理版)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治理与文化交流
1.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三皇五帝”、“夏、商、周”简要介绍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比较
1.2 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
- 孔子思想
- 墨子思想
- 荀子思想
- 道家、法家思想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和辉煌的唐宋文化
2.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 夏朝、商朝、西周到东周
- 秦到汉和三国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2 唐代和宋代的辉煌文化
- 唐代文化
- 宋代文化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
3.1 中国古代经济的起始和发展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生产力的提高
3.2 中国货币的演进和市场贸易的兴起
- 货币的演变
- 交易的方式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4.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4.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的中国
5.1 互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互联网的特点
-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
5.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互联网产业的现状。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

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 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A. 南昌起义B. 台儿庄战役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4. 南昌起义与下列哪一节日有关()A.五一劳动节B.七一党的生日C. 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5.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A.打响了武装反抗过敏的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6. 有一首歌谣唱道:“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

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

”红军长征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A. 遵义会议B. 重庆谈判C.淮海战役D. 血战台儿庄7.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A.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掷一枚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D.爱国华侨的援助8. 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南湖公园的解放纪念碑时,都不禁会想到1948年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10. 暑假小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路线是“上海—南昌—延安—北京”你认为这条路线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六:民族解放运动史…………………………………………………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专题九: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专题十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十三:国共两党的关系…………………………………………………专题十四: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十五:“三农”问题……………………………………………………专题十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十七: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二、世界格局的演变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四、主要的国际战争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1.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

(2)三国:江南的开发。

(3)唐朝:“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4)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5)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经济。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影响因素: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

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③南宋时:南移完成。

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民族融合的加强。

⑥对外交往的加强。

4、商业和城市
(1)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2)宋元: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③市坊的限制被打破;
④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⑤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先秦:华夏族即汉民族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孕育诞生时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2.秦汉: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
3.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第一次高潮(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与吐蕃的关系)。

5.元朝:民族大融合,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6.明清: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期。

三、古代的对外关系
专题四侵略与反抗
1.中国古代的侵略与反抗:
明清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土尔扈特抗击沙俄,回归祖国。

2.中国近代的侵略与反抗
(1)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五次战争
(2)反抗:虎门销烟;邓世昌民族气概;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

专题五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阶段特征:
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2.主要内容
奕、曾国藩、李鸿
章、左宗棠、张之洞
专题六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一、阶段特征
从1921 年到现在,共产党走过了92年(截止到2013年)的风雨历程。

在这92年的发展中,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9到1949 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阶段从1949 年到现在,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成立。

(2)南昌起义。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九一八事变。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6)七七事变。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9)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0)渡江战役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新中国成立。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

(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8)“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

(10)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1)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12)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专题七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一、列表归纳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奕、曾
国藩、李
鸿章、左
宗棠、张
之洞等
二、世界历史重大改革
1.雅典伯利克里改革
2.美国改革
3.俄国(或苏俄、苏联)改革
(1)新经济政策
(2)戈尔巴乔夫改革
专题九大国关系
专题十热点话题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人类所关注的共同话题有:和平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

(1)和平问题:美国为了称霸世界。

发动了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威胁;中东地区仍动荡不安;欧洲国家发动了对利比亚的战争;核威胁;恐怖主义的存在等。

(2)环境问题: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3)发展问题:经济危机的爆发、蔓延;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

考前预测
需要着重准备的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法家韩非)
3.商鞅变法(内容-建立县制),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政治、思想、经济),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6.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政治、思想、经济)
14.知道元朝的统一。

15.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三司、六部、厂卫、八股;军机处、文字狱)
二、民族关系
5.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北御匈奴-长城),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6.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北击匈奴)
7.张骞通西域(新疆);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4.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8.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
11.了解唐代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文成公主入藏)
14.知道元朝的建立,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回族、西藏)
三、中共历程
29.中国共产党成立。

3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3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4.中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36.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37.新中国成立。

3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0.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

4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44.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6.“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四、思想解放
4.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26.孙中山的主要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7.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中的地位和作用。

49.知道达·芬奇、哥伦布,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57.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了解伏尔泰的基本主张,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五、重大改革
3.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8.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内改革)
47.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
60.罗斯福新政。

66.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六、科技革命与全球化
49.知道达·芬奇、哥伦布,文艺复兴三大宗教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52.英国工业革命
55.第二次工业革命
68.世界经济全球化
70.第三次科技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