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合集下载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1. 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由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不具备再利用价值或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正确处置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几种常见方案。

2.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一种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它通过将固体废弃物填埋到特定的区域内,利用土壤的自然分解和过滤作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填埋的主要步骤包括垃圾清理、压实、垃圾覆盖、污水处理等。

优点: - 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的体积,节约土地资源; - 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被收集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缺点: - 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 - 垃圾填埋场需要大量的土地,增加了土地资源的压力; - 现有垃圾填埋技术无法完全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3.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固体废弃物燃烧为灰烬和烟气的处理方式。

在焚烧过程中,高温能够使废弃物被彻底分解,减少废弃物体积的同时,也释放出热能可以回收利用。

同时,通过合理的净化设施处理烟气,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优点: - 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体积,节约土地资源; - 通过回收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 烟气处理设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缺点: - 高温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燃烧过程产生的排放物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放控制; - 垃圾焚烧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

4. 垃圾堆肥垃圾堆肥是将有机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处理和管理,使其自然分解、腐熟并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

垃圾堆肥主要通过调节物料的水分、通气和温度等条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最终产生的堆肥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或土地改良。

优点: - 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数量; - 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利用; - 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代替化学肥料,减少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

缺点: - 垃圾堆肥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分解过程; - 如果管理不当,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臭味和病菌等不利于环境和健康的因素; - 只适用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第五章填埋1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第五章填埋1

(b)吸附/解吸:处置场产生的气体中的挥发性和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渗滤液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 物质,会被所处置的废物和土壤所吸附;而在某些 条件下,也会发生解吸作用,使污染物进入气体或 液体。
(c)脱卤/降解:有机化合物的脱卤作用和水解、 化学降解作用;
(d)氧化还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影响金属和金属 盐的可溶性;
从土地处置场内释放进入环境的渗滤液和气体中 的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途径如下图所示。由 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污染水体、污染空气、 污染土壤和产生环境卫生问题。
土地处置场的污染物迁移转换
(1)渗滤液对水体的污染问题
渗滤液的无控释放会导致处置场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严重污染。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态金属的的渗 滤液和含无机溶液进入地表水体后,将大量消耗水中氧 气,最终导致水体需氧生物的死亡。
如果渗滤液中含有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时,这些有机物将 在水体中存在相当时间。当这种有机物进入食物链后就 会对水生生物产生育害影响。虽然单独某种有机化合物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可以进行估计或预测。但对多种有机 物的综合影响却难以估计。此外,温度、pH和溶解氧的 浓度等对某些水生生物的毒性程度都有一些影响。
如果饮用水井或灌溉井穿过污染的渗滤液层或渗滤液进 入地表水体,则可能会发生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利的影 响。地表水也可能被来自处置场地的径流所污染。
生长在处置场地的植被也可能由于废物粘附到叶 子上以及摄取重金属和其它化学物质而受到污染。
(3)环境卫生问题
对处置场的管理不善会产生卫生方面的问题,导 致疾病传播。
2 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固体废物的最终安全处置原则大体上可归纳为:
(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管制危险废物 和放射性废物
固体质物种类繁多,危害特性和方式,处置要求 及所要求的安全处置年限均各有不同。就废物最 终安全处置的要求而言,可根据所处置固体废物 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大小和危害时间的长短,大体 上将其分为以下六类: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掌握有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关键技术。

焚烧技术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高温燃烧,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可以被迅速分解,转化为热能用于发电或供热。

同时,焚烧还能大大减少废弃物的体积,降低填埋压力。

然而,焚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噁英等有害气体,需要配备先进的尾气处理设备,以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填埋技术虽然相对简单,但也有其独特的要求。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确保其地质条件稳定,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在填埋过程中,要进行分层压实和覆盖,以减少废弃物的暴露和气味扩散。

同时,还需要设置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防止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堆肥技术则适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如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等。

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形成有机肥料。

堆肥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以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堆肥质量。

热解技术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废弃物进行加热分解。

它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具有较高的资源回收价值。

例如,热解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于发电,液体产物可以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

生物处理技术也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手段。

其中,生物浸出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从废弃物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生物修复技术则用于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场地,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浮选、溶剂萃取、固化稳定化等方法。

浮选技术可以根据废弃物的物理性质将不同成分分离;溶剂萃取用于提取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固化稳定化则用于将有害物质固定在稳定的基质中,降低其迁移性和毒性。

另外,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它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和高能量,将废弃物快速分解为无害物质。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不仅关乎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包括收集、运输、储存、分类、处理、再利用等多个环节。

其中,处理环节是最重要的。

目前,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有两种:填埋和焚烧。

1. 垃圾填埋填埋是一种采用人工或自然地下环境将垃圾掩埋的方法。

填埋场的建设比较简单,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它所排放出的废气、废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有害气体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非常大。

2. 垃圾焚烧焚烧是将垃圾燃烧掉,产生热量进行发电或供暖。

焚烧能够有效减少垃圾的体积,具有相对较高的处理效率,但其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是指对处理侯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终极处置,确保其不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堆肥。

1. 垃圾填埋填埋属于一种低成本的处置方法,但是只适用于一些难以处理的垃圾,比如被覆盖的医疗废物等。

2. 垃圾焚烧焚烧是一种高效的处置方法,将垃圾燃烧后会产生能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但是焚烧排放的有害气体也会带来环境和健康危害。

3. 垃圾堆肥堆肥是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以得到有机肥料。

由于垃圾填埋和焚烧不能处理有机废弃物的问题,堆肥在减少垃圾量,又处理了废弃物中的一部分。

不过,堆肥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堆肥过程不严格管理则会对环境产生相对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进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被发明并投入使用,比如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等。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生物氧化、生物滤池等。

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和环保措施

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和环保措施

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和环保措施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的废弃物逐年增加。

其中包括固体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塑料、纸张、废旧电器等等。

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环保措施进行处理。

一、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1.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的方法。

这种技术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废弃物放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堆放即可。

堆肥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会形成可用的肥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堆肥时需要避免放入有害物质和过多的油脂,以免影响肥料的质量。

2. 垃圾焚烧技术垃圾焚烧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方法。

这种技术能够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热量和电能,从而完成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因此需要配备一定的净化设施来保护环境。

3.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这种技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有机废弃物,形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有机废弃物,但是需要控制好处理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微生物能够正常地分解。

二、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环保措施1. 分类回收分类回收是指将固体废弃物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回收处理。

例如,将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分别回收,以便再利用。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数量,并且节约资源。

2. 垃圾填埋场的环保措施垃圾填埋是将固体废弃物填入地下空间进行处理的方法。

然而这种方法将会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填埋场需要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比如加强监控、防渗隔离等等。

同时需要在填埋完成后对填埋现场进行绿化和复原。

3. 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是指对大众进行环保意识教育,以促进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环保意识。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且鼓励人们采取环保行动,比如减少使用塑料袋、垃圾分类等。

综上所述,处理固体废弃物不仅要依靠合适的技术,还需要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及其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一、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法
1、堆肥法
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我殖质。

2、填埋法
卫生填埋是一种固态残余物的最终处理方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处置方式。

3、焚烧法
焚烧技术室复合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等垃圾处理原则的有效方法4、蚯蚓床法
是利用蚯蚓喜欢吞食完全腐熟的有机物的特性,从而利用它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态处理方法。

5、热解法
热解法是把有关固体废物在无氧或少量氧的条件下加热至800~1000℃,或得高温气体的方法。

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1)生物处理,主要包括高温堆肥、沼气发酵。

(2)热处理,主要包括焚烧法。

(3)热解及制醇制氢
三、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工艺
1、物理处理技术
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危险废物的物理形态。

物理处理技术涉及的方法包括萃取、蒸馏、压实、破碎、分选、沉降、增稠、吸附等。

2、固化/稳定化处理
常用的稳定化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沉淀及絮凝、沉降、化学氧化、重金属沉淀、化学还原、中和等。

固化技术: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等。

3、焚烧
4、安全填埋。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普遍采用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以确保处理过程安全有效,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本文将从固体废物处理的不同阶段入手,分别介绍其规范要求。

一、固体废物收集和运输规范1. 容器选择和标识固体废物收集时,应选择密封、耐腐蚀的容器,并对容器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废物种类、来源和特殊要求等信息,以便于运输过程中的分类和管理。

2. 车辆选择和维护运输固体废物的车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包括车辆外壳密封性能、清洗设施和废气排放等。

同时,车辆的维护保养也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运输过程中没有泄漏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3. 驾驶员培训和资质运输固体废物的驾驶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固体废物的特性和运输规范,并获得相应的从业资质证书,以保证其具备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事故的能力。

二、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规范1. 堆放场所选择和规划为了避免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和社区造成危害,堆放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农田等敏感区域。

同时,在场所规划中应考虑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分拣设施,以最大化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2. 处理设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爆等设备和系统。

另外,对于可能产生污染的废水、废气等,设施应配置相应的处理设备,确保排放达标。

3. 处理工艺和操作规范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适的处理工艺和操作规范。

例如,有机废物的处理可采用堆肥、沼气发酵等方式,无机废物可通过分类、分拣、洗涤等步骤进行回收利用。

三、固体废物处置技术规范1. 填埋场选择和建设对于难以回收利用和处理的固体废物,应选择合适的填埋场进行处置。

填埋场的选址和建设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如距离居民区和水源的远离、地质条件的适宜等,同时应建立排水、排气等系统,防止污染扩散。

2. 填埋过程的操作规范在固体废物填埋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分类、分层、压实等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体积,降低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和沼气排放。

固体废物处置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处置方法
1.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1.3.1 固体废物处理 1.3.2 固体废物处置
固体废物


处理

制碎、分选、脱水 物理处理 收集、运输、压实、破碎、分选、脱水 化学处理 氧化、还原、中和、固化/稳定化 生物处理 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微生物浸出等
热处理 干燥、热分解、焚烧、热解、焙烧等 陆地处置 土地耕作、土地填埋、深井灌注等 海洋处置 深海填埋、远洋焚烧等
固体废物旳处置措施
因为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后,总有残渣存在,这些残渣 富集了大量旳有毒有害成份而且难以利用。为了控制环境污 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其最大程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固体废物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旳末端环节,是处理固体 废物旳归宿问题。
处置即最终处置,以处理固废旳最终归宿,而且应该是安 全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固体废弃物处理一般是指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 化措施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送、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 旳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旳目旳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经过浓缩或相变化变化固体废 物旳构造。涉及: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 等。 ➢ 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措施破坏固体废物中旳有害成份 从而到达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 旳形态。涉及: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 等。
处置措施有: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种: • 海洋处置(sea bed disposal):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 • 陆地处置(disposal by land):土地耕作,贮存,填埋, 深井灌注等。
深井处置是经过专门建造旳深井将液体废物注入深地层(灌注区)旳技术措 施。用于这一目旳旳深井一般被称为I类井。灌注层一般在地下四分之一英里 (约400米)到两英里(约3200米)之间并与地下可饮用水源经过几百英尺 (百米左右)旳非渗透岩层(隔挡层)隔开。 用于化学废液处置旳灌注区一般具有盐水而且没有诸如可饮用水这么具有潜 在利用价值旳资源。废液被泵入后贮存于灌注区旳空隙中。妥善选址、建造、 操作和监控旳深井永久性地将废液封存于灌注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结课论文浅谈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号:学生姓名:中国·新疆·石河子二〇一一年一月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固体废弃物在环境污染中占有很大成分。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其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概述了我国固体废弃物存量现状和再利用技术。

如此一来,就可对症下药,治理环境。

关键字: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再利用技术一、固体废弃物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而存在的物质。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索取的利用自然资源从事生产和活动时,限于实际需要和技术条件,总要将其中一部分为废物丢弃;另一个方面是由于各种产品本身有其使用寿命,超过了一定期限,就会成为废弃物。

1.1固体废弃物分类通常按照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1.1.1 城市生活废弃物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涉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筑情况等有关,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

部分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每年的产量十分惊人。

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60%将住在城市或城区周围。

这么多人住在或即将住在城市,而城市又是高度集中、环境被大大人工化的地区,城市垃圾所产生的污染将极为突出。

1.1.2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化工生产及冶炼废渣等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依废渣的毒性可分为有毒与无毒废渣两类,凡含有氟、汞、砷、铬、铅、氰等及其化合物和酚、放射性物质的均为有毒废渣。

1.1.3 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也称为农业垃圾,主要来自粪便以及植物秸秆类。

1.2 固体废弃物污染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份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侵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河流,这个过程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1)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缩小,其有害成份的危害将是更大的。

固体废物的有害成分,如汞(来自霓虹灯管、电池等)、镉(来自印刷、纤维、搪瓷、玻璃、涂料等)、铅(来自铅制自来水管、防锈涂料等)等微量有害元素,如处理不当,能随溶着水进入土壤,从而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能随雨水渗入水网,流入水井、河流以至附近海域,被植物摄入,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我国个别城市的垃圾填埋场周围发现,地下水的浓度、色度、总细菌数、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严重超标。

(2)污染大气。

固体废弃物中的干物质或轻质随风飘扬,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

(3)污染土壤。

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体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4)侵占土地,影响环境卫生。

不断增加的废物产生量相当迅速,许多城市利用大片地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科学家从卫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围绕着城市的大片白色垃圾是那么显眼。

1.3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它们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

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最终富集成为废渣,一些有害溶质和悬浮物,通过治理,最终被分离出来成为污泥或残渣,一些含重金属的可燃固体废物,通过焚烧处理,有害金属浓集于灰烬中。

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故又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固体废物这一污染“源头”和“终态”特性表明,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

二、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要控制其产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结构控制工厂原料的消耗,定额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废品的回收率等;其次是开展综合利用,把固体废弃物作为资源和能源对待,实在不能利用的则经压缩和无毒处理后成为终态固体废弃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1)压实技术:压实是一种通过对废物实行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

压实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方法。

如汽车、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采用压实处理。

适于压实减少体积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还有垃圾、松散废物、纸带、纸箱及某些纤维制品等。

对于那些可能使压实设备损坏的废弃物不宜采用压实处理,像某些可能引起操作问题的废弃物,如焦油、污泥或液体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压实处理。

(2)破碎技术:为了使进入焚烧炉、填埋场、堆肥系统等废弃物的外形尺寸减小,预先必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处理。

经过破碎处理的废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仅使尺寸大小均匀,而且质地也均匀,在填埋过程中更容易压实。

固体废弃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用的低温破碎和湿式破碎等。

(3)分选技术:固体废物分选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充分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将不同粒度级别的废弃物加以分离。

分选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质方面的差异,将其分选开。

例如利用废弃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别进行分离。

根据不同性质,可以设计制造各种机械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选。

分选包括手工捡选、筛选、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涡电流分选、光学分选等。

(4)固化处理技术:固化技术是通过向废弃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体废弃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过程。

理解的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良好的机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湿、抗冻融特性。

这样的固化产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场处置,也可用做建筑的基础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

固化处理根据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胶质固化等。

(5)焚烧和热解技术:焚烧法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

好处是把大量有害的废料分解而变成无害的物质。

由于固体废弃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渐增加,采用焚烧方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利用其热能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以此种处理方法固体废弃物,占地少,处理量大,在保护环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焚烧法也有缺点,例如,投资较大,焚烧过程排烟造成二次污染,设备锈蚀现象严重等。

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加热,使之分解为气、液、固三类产物。

与焚烧法相比,热解法则是更有前途的处理方法,它的显著优点是基建投资少。

(6)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

种种技术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还可以用来从废品和废渣中提取金属,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方法。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三、我国固体废弃物存量现状和再利用技术3.1 我国固体废弃物存量分析3.1.1 废弃化学建材(1)废旧建筑塑料方面。

在我国,2000年建筑塑料生产总量已超过630万t,当年产生的废建筑塑料约为250万t,其中填埋占93 %,焚烧占2 %,回收率仅占5 %,与发达国家比较,建筑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率极低。

(2)废旧防水卷材方面。

我国20世纪90年代防水卷材的生产量大概在3000m2/年左右,进入21世纪防水卷材的生产量将逐步增加到5000万m2/年~8000万m2/年。

由于防水卷材用量巨大,使用寿命偏低,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废旧防水卷材。

3.1.2 废弃混凝土据统计,工业固体废弃物中40%是由建筑业排出的,其中废弃混凝土是建筑业排出量最大的废弃物。

在我国,仅上海每年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就有2000万t 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混凝土。

全国每年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超过1亿t。

3.1.3 废弃砖瓦我国的住宅中,砌体结构占大多数。

我国大中城市的许多老建筑以及小城镇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单层或多层的砖砌体结构,随着这些建筑服役期的结束而拆除,将产生大量的废弃砖瓦。

对些废弃砖瓦应进行合理再生利用,否则一方面将对环境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废弃砖瓦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也将白白浪费。

3.1.4 废弃植物纤维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的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约为33 %,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约占 2. 6 %。

3.1.5 工业废渣(1)粉煤灰。

是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

到2000年,年排灰量已达到约1.6亿t。

大量的粉煤灰如果任其排放到灰场,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

(2)矿渣。

是冶炼钢铁时,由铁矿石、焦碳、废钢及石灰石等造渣剂通过高温反应排出的副产品。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2000年产生钢渣和铁矿渣约6200多万t。

(3)稻壳灰。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生产国,稻壳是大米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我国每年稻壳产量约5400万t。

由于合成饲料的发展,原来可用作饲料的稻壳失去了市场,大量的稻壳只能采用简单焚烧的方法处理,排放的烟尘污染环境。

(4)煤矸石。

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 %左右,年排放量达到1亿多t。

(5)淤泥。

我国地域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每年清淤会产生大量的淤泥。

我国沿海地区还有大量的淤积海泥,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对海洋环境和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一定影响。

3.2 我国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现状3.2.1 废旧建筑塑料在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方面,毫无疑问,再生法是最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技术。

就再生法而言,我国的技术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目前对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工作进展缓慢,相关技术还亟待完善、开发。

3.2.2 废旧防水卷材我国在废旧防水卷材回收利用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致使大量的废旧防水卷材当作垃圾堆放,污染环境,也造成这部分再生资源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