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表3.3.3
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摘自GB 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14 母线安装,室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应符合表3.1.14-1的规定,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应符合表3.1.14-2的规定。
当实际电压值超过表3.1.14-1、表3.1.14-2中本级额定电压时,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离应采用高一级额定电压对应的安全净距离值。
②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当为板状遮栏时,其B 1值可取A 1+30mm ;③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路面,当出线套管外侧为室外配电装置时,其至室外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3.1.14-2中所列室外部分之C 值;④海拔超过1000m 时,A 值应按图3.1.14-6修正;⑤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图3.1.14-1 图3.1.14-2 室内B 1、E 值校验 A 1、A 2、B 1、B 2、C 、D 值校验图3.1.14-3 室外A 1、A 2、B 1、D 值校验2 栅状遮栏至绝缘体和带电部分之间,对于220kV 及以上电压,可按绝缘体电位的实际分布,采用相应的B 值检验,此时可允许栅状遮栏与绝缘体的距离小于B 1值。
当无给定的分布电位时,可按线性分布计算。
500kV 及以上相间通道的安全净距,可按绝缘体电位的实际分布检验;当无给定的分布电位时,可按线性分布计算。
3 带电作业时的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110J ~500J),带电作业时,不同相或交叉的不同回路带电部分之间,其B 1值可取A 2+750mm ;4 500kV 的A 1值,双分裂软导线至接地部分之间可取3500mm ;5 除额定电压750J 外,海拔超过1000m 时,A 值应按图3.1.14-6进行修正;750J 栏内“/”前为海拔1000m 的安全净距,“/”后为海拔2000m 的安全净距;6 本表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图3.1.14-5 室外A 2、B 1、C 值校验图3.1.14-4 室外A 1、B 1、B 2、C 、D 值校验 图3.1.14-6 海拔大于1000m 时,A 值的修正 (A 2值和室内A 1、A 2值可按本图之比例递增)。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表3.1.14-1

A1
20
75
100
125
150
180
300
550
850
A2
20
75
100
125
150
180
300
550
900
B1
1.栅状遮栏 至带电部分 图 之间; 3.1.14-1 2.交叉的不 、 800 同时停电检 图 修的无遮栏 3.1.14-2 带电部分之 间 图 网状遮栏至 3.1.14-1 带电部分之 、 100 间 图 3.1.14-2
-2010
110
220J
950
1800
1000
2000
1700
2550
1050
1900
3250
4100
2750
3600
5000
6500
; 外配电装置 的C 值;
3150
D
2650
E
通向室外的 出线套管至 图 365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500 室外通道的 3.1.14-2 路面 注:1 2 3 4 5
5000
110J、220J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为板状遮栏时,其B 2值可取A 1+30mm; 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路面,当出线套管外侧为室外配电装置 时,其至室外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3.1.14-2中所列室外部分的C 值; 海拔超过1000m时,A 值应按图3.1.14-6进行修正; 本表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8
930
1050 1300
1600
B2
175
200
225
2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0 年 12 月 30 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 1986 〕2630 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 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 适用范围扩大到电压为 500kV ;
2 补充了铝合金管形母线和封闭母线的相关内容;
3 与国家现行标准相协调,修订了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4 硬母线螺栓紧固连接的搭接面的质量检验,取消了沿用多年的用塞尺检查的落后方法,规定采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栓,强调对接触面的加工质量要求;
第 1.0.11 条 绝缘子及穿墙套管的瓷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和有关电瓷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 1.0.12 条 母线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母线安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2.1.1 条 母线装置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在运输与保管中应采用防腐蚀性气体侵蚀及机械损伤的包装。
三、母线装置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埋件、开孔、扩孔等修饰工程完毕;
2 保护性网门、栏杆以及所有与受电部分隔绝的设施齐全;
3 受电后无法进行的和影响运行安全的工作施工完毕;
4 施工设施应拆除和场地应清理干净。
第 1.0.10 条 母线装置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镀锌制品,户外使用的紧固件应用热镀锌制品。
母线安装方案

母线安装施工方案2023.05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前准备 (1)四、母线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2)五、螺栓连接 (3)六、软母线架设 (4)七、验收前、检查 (5)八、施工质量措施 (5)九、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措施 (6)1.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气安装过程中母线安装的使用。
2.编制依据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2014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2.4的电气设计施工图、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会审纪要、设计技术交底纪要及业主相关要求2.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2.6《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7《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248-2016)3.施工前准备3.1安装前准备:3.1.1首先对土建工程进行验收,母线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A.基础架构符合电气设备的要求。
B.基础架构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
C.有可能损坏已安装母线装置,或安装后不能再进行的工作全部结束。
3.1.2施工人员应先熟悉图纸及有关母线施工验收规范。
3.1.3核对所有架构及支柱瓷瓶的孔距,孔径是否与所用金具相符。
4.母线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4.1软母线及其设备线夹、金具进货检验;4.1.1依据母线设备表核对进货母线铭牌、合格证,规格、型号,设备线夹、金具的铭牌、合格证,规格、型号;4.1.2检查母线外观应光滑,无变形、扭曲和断股松股以及明显的腐蚀现象;4.1.3检查设备线夹、金具外观应光滑,无毛刺、变形、凹凸、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
4.2.母线档距测量4.2.1检查横梁长度误差不应大于10—15mm,其挂线板距离架构A形杆的距离误差不应大于+30mm— -30mm的净距;4.2.2检查架构横梁挂线板相间误差不应大于10—15mm,且三相距离一致;4.2.3检查架构横梁挂线板螺栓孔距不应大于3—5mm,且孔距方向、大小一致;4.2.4测量档距应在无风或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情况下进行,选用强度和柔韧性良好的钢卷尺(大于50m)进行测量,测量误差不应大于5mm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目录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三项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698号根据国家原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三项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为国家标准。
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电力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的高压电器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篇、母线装置同时废止。
该三项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12月30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扩大到电压500kV:2、补充了铝合金管形母线和封闭母线的相关内容;3、与国家现行标准相协调,修订了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4、硬母线螺栓紧固连接的搭接面的质量检验,取消了沿用多年的塞尺检查的落后方法,规定采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栓,强调对接触面的加工质量要求;5、明确规定用性能较好的“电力复合脂”替代多年的“中性凡士林”;6、肯定了一些对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相应淘汰了一些比较落后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如:硬母线的弯制应采用冷弯而不得采用热弯,铝及铝合金母线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不宜采用氧焊和碳弧焊等;7、软母线与线夹的连接规定应采用液压压接或螺栓连接,在电压升压站不推荐爆炸压接的施工工艺;8、其它有关条文的部分修改和补充。
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9—2010《电气主接线施工图纸》,220kV、110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及10kV母线桥安装施工图纸中母线安装平断面图《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3-2013《输变电工程施工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201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二、母线工程概述220kV母线安装,采用双母线单分段接线,采用户外悬吊管母线HGIS双列布置。
110kV母线安装,采用双母线接线,采用户外悬吊管母线HGIS双列布置。
主变压器及10kV母线桥硬母线安装。
设备接线及引线安装。
三、组织机构四、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
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熟悉和掌握图纸中细节。
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
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每个工序按规范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认真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二)各项资源准备计划1.劳动力准备(一)软母线及其设备线夹、金具进货检验1.依据母线设备表核对进货母线铭牌、合格证,规格、型号,设备线夹、金具的铭牌、合格证,规格、型号;2.检查母线外观应光滑,无变形、扭曲和断股松股以及明显的腐蚀现象;3.检查设备线夹、金具外观应光滑,无毛刺、变形、凹凸、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
4.成套供应的封闭母线、插接母线槽的割断应标志清晰,附件齐全,外壳无变形,内部无损伤。
螺栓固定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其渡锌出呢感不应有麻面、起皮及未覆盖部分;5.各种金属构件的安装螺孔不应采用气焊割孔或电焊吹孔。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力工业标准汇编电气卷199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编中国电力出版社汇编说明为使已出版的《电力工业标准汇编》具有连续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从1996年起,按综合、电气、火电、水电四卷每年将编辑、出版上年度标准汇编,以满足当前电力系统广大技术人员的需要。
本卷为《电力工业标准汇编·电气卷1996》。
本标准汇编收集了1996年颁布的有关电力工程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应标准的编制说明和条文说明,还收录了以前汇编中遗漏的几个标准。
本标准汇编中所有的标准都是最新颁布的,其名称和编号均采用已颁布标准最新版本的用名和编号,并按顺序号列出,以方便查检、使用。
但是,在有的标准内容中引用的标准,其编号可能不是最新的,请读者在使用时注意。
凡本年度标准汇编中收入的标准与在此以前出版的《电力工业标准汇编》中的标准重复时,以本年度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并替代原标准,被修订或被替代的标准即废止。
此外,在汇编各标准时,对原标准内容中的编校、印刷方面的疏漏、错误也尽可能地进行了改正。
此卷的编辑、出版工作,是在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1997年6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GB50255—96GB50256—96GB50257—96GB50258—96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ow-voltage apparatus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50254—961总则1.0.1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母线安装 (6)第三章绝缘子与穿墙套管 (31)第四章工程交接验收 (32)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 (33)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三项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698号根据国家原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三项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为国家标准。
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电力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的高压电器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篇、母线装置同时废止。
该三项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12月30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扩大到电压500kV:2、补充了铝合金管形母线和封闭母线的相关内容;3、与国家现行标准相协调,修订了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4、硬母线螺栓紧固连接的搭接面的质量检验,取消了沿用多年的塞尺检查的落后方法,规定采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栓,强调对接触面的加工质量要求;5、明确规定用性能较好的“电力复合脂”替代多年的“中性凡士林”;6、肯定了一些对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相应淘汰了一些比较落后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如:硬母线的弯制应采用冷弯而不得采用热弯,铝及铝合金母线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不宜采用氧焊和碳弧焊等;7、软母线与线夹的连接规定应采用液压压接或螺栓连接,在电压升压站不推荐爆炸压接的施工工艺;8、其它有关条文的部分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