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钢筋损耗率的12种方法

合集下载

钢筋节约下料十三法

钢筋节约下料十三法

钢筋节约下料十三法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格较高的原材料,能否合理的利用、节省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曾经担任过钢筋班长20多年,通过长期施工实践,总结了一些节约钢筋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使钢筋的损耗由预算的3%降低到0.5%左右,整体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现将钢筋下料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钢筋选择进料法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较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接头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下料后废料头最少或者为零,所以应在购买或领取钢筋是,针对下料单及工地实际情况,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综合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米,显然进10米的钢筋废料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住宅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米,2.23米×3=6.69(米),2.23米×4=8.92(米),2.23米×5=11.15(米),显然,应进9米长钢筋。

其具体做法是,以每根柱筋长为9米/4=2.25(米)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厘米即可。

例3:某商厦基础主梁主筋均为ф25钢筋。

因大梁主筋在同一截面内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进12米长的钢筋以外,还应进一半9米或10米长的钢筋。

二、钢筋短料合理搭配下料法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而应先截长料,所余钢筋往往能作短料,反之就会浪费钢筋。

这就是钢筋下料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以下负弯矩筋,现场有9米长ф25钢筋。

○1号筋 4.2米…………○3号筋 4.7米如果按下料单中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1号筋时会有600毫米短头出现;而如果截○3号筋时,剩余4.3米钢筋,用搭配法下○1号料,只有10厘米短头出现。

另外在钢筋放样或计算钢筋下料时,应对短料的用处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住宅楼的预制过梁、梁垫、烟道、管道侧面的附加筋、框架梁端头的负弯矩筋等。

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的控制方法

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的控制方法

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的控制方法
钢筋损耗率是指钢筋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和损耗程度。

保持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可以通过以下控制方法进行:
1. 防腐措施:采用表面涂覆或者防腐涂料等方法,以防止钢筋与外界环境中的腐蚀物质接触,减少腐蚀造成的损耗。

2. 控制湿度:保持混凝土结构中的湿度稳定,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减少钢筋受潮和腐蚀的可能性。

3.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钢材,例如不锈钢或者镀锌钢筋,可以延缓钢筋的损耗。

4. 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是钢筋腐蚀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抗氯离子侵蚀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控制氯离子的损害。

5. 加强维护检修: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发现和修补钢筋腐蚀的问题,以减少进一步损耗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防腐措施、湿度控制、材料选择、氯离子控制和维护检修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

施工合同钢筋损耗

施工合同钢筋损耗

施工合同钢筋损耗一、前言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原材料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合理利用和损耗控制成为项目盈利的关键点。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施工合同中对钢筋损耗有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详细讨论施工合同中钢筋损耗的相关规定及控制方法。

二、钢筋损耗的规定1. 钢筋损耗率:施工合同中一般规定钢筋损耗率为2-3%。

钢筋损耗率可用下式计算:钢筋损耗率(钢筋实际使用量-钢筋下料计算量)/钢筋下料计算量。

2. 损耗上限:施工合同中还会规定钢筋损耗的上限值,例如不超过钢筋总量的5%。

3. 损耗计算: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实际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钢筋下料和施工。

钢筋损耗量根据实际使用量和下料计算量计算得出。

4. 损耗补偿:施工合同中一般规定,如实际钢筋损耗超过合同约定损耗率,超出部分由乙方(施工单位)承担。

如实际钢筋损耗低于合同约定损耗率,甲方(业主)可按实际损耗率与约定损耗率之差的比例给予乙方奖励。

三、钢筋损耗的控制方法1. 钢筋选择进料法: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合理选择钢筋长度,减少短头和废料,降低损耗。

2. 精确下料: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精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避免浪费。

3. 合理绑扎: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钢筋绑扎,合理利用钢筋,减少损耗。

4. 钢筋连接:采用合理的钢筋连接方式,降低连接损耗。

如焊接、机械连接等。

5. 强化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钢筋损耗。

6. 培训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钢筋节约意识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钢筋损耗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7. 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钢筋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损耗。

8. 动态监控:对钢筋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损耗问题。

9. 优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钢筋利用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损耗。

10. 协商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损耗超出合同约定,应及时与甲方协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损耗责任。

施工中降低钢筋损耗率的12种方法

施工中降低钢筋损耗率的12种方法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利用以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点,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采购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采购9m长钢筋最合适。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例3:某2层框架楼,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采购12m钢筋以外,还应采购一半9m长的钢筋。

纠正:只有12m钢筋才是最优采购的观点!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①号筋4.2m、②号筋 4.7m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

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截①号筋有600mm短头出现,截②号筋剩余4.3m,用搭配法下①②筋料,只有10cm短头。

纠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编号逐一下料的观点!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例:某标准层主梁需用φ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料长1.9m。

在调直机普遍使用前,盘条的调直加工一般是,用绞磨或卷杨机调直后,用大剪子或钢筋切断机随意先断长料然后截取箍筋,这样往往会出现大量短头。

(完整版)节约钢材的措施

(完整版)节约钢材的措施

节约钢材的措施一、施工准备1.钢筋的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进行,确保钢筋产品的定尺和精度。

2.首先做好钢筋下料单的组合整理,并对钢筋下料单进行优化审核,并不定期对现场制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例如:以9米原材为例,在柱主筋料单尺寸基础上,合理计算柱主筋高低桩长度且不留料头,避免出现浪费。

二、现场钢筋制作与安装1.钢筋场地应集中断料,合理加工。

在施工范围内,所有钢筋、半成品加工,集中到一个专设区域进行。

这样做,一是有利于钢筋料头配套使用,二是便于集中断料,通过科学排料,使边角料得到充分利用,使损耗量达到最小程度。

2.钢筋加工成品时,应考虑合理的焊接或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

线材经过冷拔可以利用延伸率,减少钢材用量。

直条必要时,可用闪光对焊进行角料处理。

3.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有多种下料尺寸,把所有同直径料头由长到短进行排列,按料单的不同长度进行挑选,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

以降低损耗。

4.充分利用短料、旧料。

加工时,可以大量利用短料、边角料、旧料。

如加工成形钢筋的短头料、定位筋、梯子筋等,可以制作预埋铁件的脚头。

可以作钢筋骨架斜撑、大板内撑等。

5.对下料后台进行规划,建立不可再利用钢筋废料池及可利用废料池6.定期对后台加工制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7.钢筋的锚固控制。

箍筋弯钩锚固长度10d、拉钩弯钩锚固长度为5d,长度精确定尺。

8.钢筋的排列控制。

基础筏板以边8cm开始排线,梁箍筋、底板钢筋以边5cm开始排线,墙、柱箍筋、水平筋从地面5cm起开始排线,剪力墙插筋以柱边缘钢筋按墙筋设计要求进行插筋三、损耗控制1.对下料剩余的短料按规格、型号、长度分类堆放并垫好垫木。

标准为0.5米以下为标准统一放入堆放区,0.5~1米为一个标准段,1.6~2米为一个标准段,2.1~2.5米为一个标准段,2.6~3.0米为一个标准段。

用于现场马镫筋、定位框、后期二次结构用筋等措施性钢筋2.钢材计划做到周密安排,满足施工生产需求3.现场钢筋使用损耗不应大于3%。

桩基钢筋损耗率

桩基钢筋损耗率

桩基钢筋损耗率
桩基钢筋损耗率是指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钢筋使用量超出原计划或设计用量的百分比。

在公路项目建安费中,桩基混凝土允许损耗率一般在10%左右。

然而,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实际超耗(超挖+回弹)往往在100%以上,其他部位的混凝土损耗为3%左右,钢筋一般损耗率为1%左右。

桩基钢筋损耗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桩的深度和直径、桩的使用时间、钢筋覆盖层的加强情况以及桩的外部环境等。

为了降低桩基钢筋损耗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钢筋覆盖层的保护:增加钢筋的覆盖层,采用防腐材料进行保护,以降低钢筋的腐蚀程度。

2. 优化桩的设计:合理控制桩的深度和直径,降低损耗率。

3. 选择高质量的材料:选择耐腐蚀性能好、质量可靠的钢筋和水泥等材料,以提高桩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桩基钢筋损耗率,以实现节约资源、提高工程效益的目标。

施工中常见的材料损耗控制与成本计算

施工中常见的材料损耗控制与成本计算

施工中常见的材料损耗控制与成本计算一、引言在施工过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材料的损耗是难以避免的。

材料损耗对施工成本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因此,控制材料损耗并进行准确的成本计算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施工中常见的材料损耗控制方法1. 质量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质量标准,包括仔细选择合适的材料、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等。

只有通过提高施工质量才能降低材料的浪费。

2. 现场管理合理规划现场管理流程,确保从采购到使用和储存等环节都符合运作规范。

设置明确的责任人,加强监督和考核。

3. 监测和记录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记录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例如,在施工现场实时检查放样情况、温湿度变化以及人员操作等,有助于减少误差和损耗。

4. 库存管理合理规划材料储存,避免过量的库存和堆放。

定期检查库存,确保材料不受损坏或过时。

三、施工中常见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以具体的成本指标直接计算材料损耗的方法。

例如,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实际使用情况,按照单位价格计算出材料的消耗量,并乘以对应的价格,从而得出材料损耗的成本。

2. 合同价值法合同价值法是根据合同总价与预定的采购数量来计算材料成本。

通常,在确立合同价值后分配给各个材料项,并按照实际消耗量进行核准。

3.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施工任务书上规定的材料消耗标准来进行计算。

通过记录施工人员实际完成的每项任务所消耗的材料数量,再按照相应价格进行核算。

四、案例分析以建筑领域为例,假设在某次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钢筋。

通过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措施来控制钢筋损耗。

同时,根据每一步的施工工序和设计图纸,以直接成本法进行材料损耗的成本计算。

统计实际使用的钢筋数量,并按照合同价格和采购数量计算出材料损耗的成本。

五、结论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损耗和准确计算成本是必要且重要的。

通过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监测和记录以及库存管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材料的浪费。

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

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

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损耗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成本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的计算方法建筑材料损耗率是指建筑材料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耗与实际消耗量的比值。

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实际情况,损耗率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建筑材料的损耗率计算方法:1、钢筋:钢筋的损耗率通常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长度来确定。

例如,直径为10mm的钢筋,损耗率为0.5%;直径为22mm的钢筋,损耗率为0.8%。

2、水泥:水泥的损耗率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来确定。

一般来说,袋装水泥的损耗率为1%,散装水泥的损耗率为1.5%。

3、木材:木材的损耗率根据木材的种类、规格和用途来确定。

例如,普通木材的损耗率为3%,多层板的损耗率为2%。

4、瓷砖:瓷砖的损耗率根据瓷砖的规格和施工方法来确定。

一般来说,瓷砖的损耗率为5%。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的指标。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损耗率定额。

二、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应用:1、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预算中,需要根据损耗率定额来计算材料的实际需求量,从而确定工程的总造价。

2、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损耗率定额来控制材料的消耗量,避免浪费和损失。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损耗率定额,以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

3、工程审计:在工程审计中,需要根据损耗率定额来审核材料的消耗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浪费和损失等问题。

4、性能评估:通过对比实际消耗量和根据损耗率定额计算出的需求量,可以评估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效率,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钢筋损耗率的12种方法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地利用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点,而另一方面降低钢筋损耗率一直是困扰许多公司的难题。

问题的原因在于项目部只有绩效目标没有可行性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只有成本目标管理,没有把目标分解成月节点、周节点目标进行控制;换言之既是:完全语文管理未进行数学管理(只有口头高调,却不知道如何去执行),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首先做好第一步数学管理工作,钢筋下料单的组合整理。

通常项目部在对图纸和下料单对照无误后便以各种规格的钢筋总量进行材料采购,这是一种错误做法;在审核下料单后我们必须进行下一步工作:把所有同强度等级同直径的钢筋依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进行一次组合排列,从中去发现一些规律(相加下料规律、相乘下料规律、混合下料规律等等),然后再决定其他工作。

具体如下: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
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不料后短头最少或者为零,所以应在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进10m
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 2.23m4=8.92m,2.235=11.15m,显然,应进9m长钢筋。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例3:某框架楼,2层,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进12m钢筋以外,还应进一半9m长的钢筋。

改正只有12m钢筋才是最优采购选择的误区!
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
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续下料(通常做法),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

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